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朝花夕拾/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鲁迅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晚年创作的唯一的回忆性散文集,是了解研究鲁迅早年生活、思想与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书籍。除此以外,本书还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影的告别》《我的失恋》《秋夜》等散文诗,和《娜拉走后怎样》《春末闲谈》《夏三虫》等杂文作品。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姓周,幼名章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起,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卒于上海。鲁迅从小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很多野史、杂记,对民间艺术也有深切爱好,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 鲁迅也被誉为“青年导师”,受他提携、指点和教导的后辈学生非常多,如孙伏园、丁玲、萧军、萧红、罗家伦、冯雪峰、台静农等,都深受鲁迅的影响。 目录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野草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鲁迅杂文精选 随感录三十八 随感录五十九 “圣武” 随感录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 娜拉走后怎样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睁了眼看 夏三虫 忽然想到(五,六) 导师 长城 这个与那个 学界的三魂 谈皇帝 记念刘和珍君 读书杂谈 小杂感 无声的中国 铲共大观 习惯与改革 新的“女将” 宣传与做戏 谈金圣叹 经验 谚语 上海的儿童 漫与 世故三昧 作文秘诀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言论自由的界限 新药 夜颂 晨凉漫记 “揩油” 爬和撞 由聋而哑 电影的教训 北人与南人 清明时节 偶感 骂杀与捧杀 拿来主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说“面子” 论“人言可畏” 再论“文人相轻” 从帮忙到扯淡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序言 一书一卷,如一蔬一饭,为生活之所必需。 或许是在某个大雪漫天,周遭恍若隔绝世事般静谧的 寂寥冬夜;也或许是在某个一觉醒来,耳边蝉鸣聒噪而百 无聊赖的夏日午后;又或许是在某个如同趴在玻璃窗上的 蝇虫,只觉眼前一派阳光灿烂却死活觅不到出路的焦虑时 刻……这个时候,你手边需要这么一本真正为之怦然心动 的书。 什么样的书能让人为之怦然心动?是“文学洛神”萧 红于人生末端回溯童年,在北国雪城呼兰河边仰望满天星 光叹人生为何如此悲凉的感喟;是那个好玩的老头儿汪曾 祺所钟爱的一食一味,人间草木,亦是他笔端的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是国之耆宿美学泰斗朱光潜引领你与美不期 而遇,与生活握手言和的美学启蒙与人生答疑;是平易可 亲的老舍先生踱步于北平城瓦舍街巷的从容洞察与散漫幽 默;是横眉冷对的鲁迅先生对童年韶光的鲜活回忆,对丑 陋人性的袒露、鞭笞;是“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的 古典诗词美学星辰秩序发现者王国维的人生三境;是有清 一代唯美词人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纯任性灵和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格高韵远;是心 存山河的美人林徽因落诸笔端的至臻诗情与天真理性;是 白话美文典范朱自清先生眼中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倾泻的荷 塘;是“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沈从文先生尘埃涤尽、 清明朗澈的湘西牧歌…… 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时下流行的多媒体碎片化 阅读,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浮躁、浅显、低效的阅读,缺 乏的是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深度阅读,以构建自我的、稳固 的知识逻辑构架与价值观体系。靠频繁点击所获取的那一 点点阅读刺激很快就会过去,而经典作品却如同长风,有 时看似停了,但未来还会在你的生命中重新刮起。 这是经典的魅力所在,亦是文学的价值所在。 编者 2019年孟夏于夜航斋 导语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文集。虽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本书还收录了《野草》、《鲁迅杂文精选》。 精彩页 狗·猫·鼠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干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据我想,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O Dahn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见了那原因了。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会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日耳曼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独有这一篇童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也结得没有意思。猫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图冒充,故意摆架子的,其咎却在狗的自己没眼力。然而原因也总可以算作一个原因。我的仇猫,是和这大大两样的。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这些口实,仿佛又是现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像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这些时候,我便要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狗们在大道上配合时,常有闲汉拿了木棍痛打;我曾见大勃吕该尔(P.Bruegel d.A)的一张铜版画Allegorje der Wollust上,也画着这回事,可见这样的举动,是中外古今一致的。自从那执拗的奥国学者弗罗特(S.Freud)提倡了精神分析说——Psychoanalysis,听说章士钊先生是译作“心解”的,虽然简古,可是实在难解得很——以来,我们的名人名教授也颇有隐隐约约,检来应用的了,这些事便不免又要归宿到性欲上去。 P4-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