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和田秀树,现任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教授、川崎幸医院精神科顾问、一桥大学国际暨公共政策大学院客座教授、和田秀树协会负责人、“绿铁考试指导研讨会”负责人。 1960年出生于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曾担任东京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神经科助理,美国卡尔·孟尼格尔(Karl Menninger)精神病学学校国际研究员。 此外,他还是位跨领域天才。研究学习方法,最后成立了“绿铁考试指导研讨会”,在日本深受欢迎,帮助众多想学习的人高效学习;拍摄电影,所导演的电影《东大灰姑娘》获2007年第五届摩纳哥国际电影节*佳影片奖,2012年导演的《我的人生》也获得了摩纳哥国际电影节的四个奖项。 其著作有二十余种被引进中国,包括《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高效学习:高效能人士的7个学习习惯》等。 后记 为什么每个人的情绪不一样? 话说回来,情绪到底是从大脑何处产生的呢?相信很 多人都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吧。 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产生于脑内的边缘系统,一般认 为是在大脑的正中央。 边缘系统是由扣带回、杏仁核、海马体所构成的大脑 结构的总称。扣带回影响血压、心跳、呼吸调节,并负责 做决定、产生共鸣、认知等;杏仁核负责处理莫名的恐惧 、不安、悲伤、喜悦、直觉等;海马体则掌控来自眼、耳 、鼻的短期记忆与信息。 边缘系统的外侧有大脑新皮质,主要掌控理性分析的 思考能力和语言功能,所谓的“理性”也是由这个大脑新 皮质控制。因为这是从低级生物演化为人类这种高级生物 时形成的全新脑部结构,所以称为“新皮质”。 因此,就演化的历史来看,最先形成的大脑结构是边 缘系统,后来才是大脑新皮质。 当边缘系统受到刺激,就会产生愉快、恐惧、悲伤这 类本能情绪反应。 然而,即使是相似的情绪,也有各自不同的类型。 “大脑越用越灵光”——这是本书从头到尾强调的重 点。我们可以轻易从身体的灵活程度,看出身体是否具有 活力,但是“大脑的活力”无法用肉眼察觉,因此难以意 识到大脑衰退。过去认为自己的个性就是“顽固而不知变 通”“不懂得调适情绪”的人,读了本书后,应该会注意 到这可能意味着大脑正在老化。 大脑功能不会因为脑细胞衰减而大幅衰退,但其他身 体部位并非如此。像是手臂肌肉若是减少而变细,便无法 举起重物。而大脑不一样,因为大脑的储备能力远远超出 身体其他部位。 锻炼肌肉必须承受负荷量大的训练过程,刺激大脑则 不需要如此辛苦。只要自己感到愉快,就能充分锻炼大脑 。 既然每天让自己开开心心就能锻炼大脑,那又何乐而 不为呢? 人生本来就应该乐多于苦。人生苦短,姑且不论所面 临的种种问题,我们如今可说是活在人类前所未有的富裕 、自由且和平的时代。不论选择哪一种人生,任何人都不 应该在他人背后指指点点。 当然,不管是打发时间还是吃喝玩乐,都需要赚钱满 足最基本的需求,才能每天有饭可吃,有遮风避雨的家, 以及可保暖的衣物。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大幅提升,所以我 们得以享受这个物资充裕的年代,大可利用这些丰足物质 享受人生。 如今的时代已能搭乘新干线直奔北海道,也有纵横交 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反 倒没有目的地拼命存钱,未免就太可惜了。 日本目前的养老金制度必须等到65岁才能领到全额, 即使未来也许要等到70岁才能领到全额,但过了70岁以后 ,男性也还有大约10年,女性则还有将近20年的时间才会 走到生命尽头。若是能利用这段时间投入自己的兴趣,不 管是哪一块领域,就算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也有可能进 步到足以将知识与经验传承给下一代的地步。 再说,孩子不可能永远待在自己身边,也不一定会关 心自己。既然如此,不如趁着40岁的这段中年时期,寻找 能取悦大脑的方法。 如果能因此享受人生,不仅不会只能对年轻人投以羡 慕的眼神,还可以自信满满地自夸:“这些事年轻人哪会 懂!”说不定年轻人反而会羡慕道:“希望我老了也能像 这样。” 但愿各位能消除多余的“大脑赘肉”,发掘全新的自 己。如此一来,即使孤身一人,也能在临终之际欣慰地想 :“我的人生过得还蛮幸福啊。”
目录 PART 1 知道情绪产生的源头,才能掌控情绪 情绪发自内心,但你知道“心”在哪里吗? 为什么每个人的情绪不一样? 获得诺贝尔奖的“恶魔手术” 不想让情绪失控,就请远离这三大危险因子 年龄越大,情绪越难以控制吗? 我们都会变成老顽固吗? 疼痛与情绪是双生子 掌控情绪,就是在提升情商 这种现象出现,表示情商开始下降了 智商不易衰退,但情商容易老化 PART 2 导致情绪失控的因素 你的负面情绪,都是这样产生的 导致情绪失控的因素之一:神经传导物质减少 是拥有几十年的经验,还是一个经验用了几十年 你所谓的豁达大度,不过是无力反驳 导致情绪失控的因素之二:不动脑 怎样才算是动脑 导致情绪失控的因素之三:动脉硬化 导致情绪失控的其他因素:性激素 不要谈“性”色变 PART 3 掌控负面情绪的有效技巧 锻炼大脑,就能掌控负面情绪 三个锻炼大脑的生活习惯 给予大脑一定的刺激 多尝试未知的事物 培养多元化的兴趣 经常检查自己对情绪的掌控力 这样吃,可以让大脑保持年轻 爱做梦的人,情绪不易老化 人生,要有点欲望 掌控情绪,从来都不靠忍 提升刺激的层次 已经是大人了,别让大脑还像个小孩 PART 4 保持正面情绪的有效技巧 多刺激自己的笑点 试试投资或投稿 运动和做饭的功效 别急着回家,享受绕远路的乐趣 读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书 对不认同的规则提出反驳意见 知识不仅要输入,更要输出 养成这七个生活习惯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 PART 5 不是没有情绪,而是别被情绪左右 你的坚持,一文不值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都是成就感不足惹的祸 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别被身体情况左右情绪 找不到解决之道的事,就先暂放一边 过去无法改变,未来还需向前 为了面子,往往容易失去里子 将痛苦转换为喜悦的三个方法 PART 6 情商修炼课 注意!40岁后,情商可能会下降 即使人到中年,也不要失去工作热情 判断自己情商的九道测试题 学习成功之道,避免低情商 情商高的人都善于模仿 摆脱低情商的三个方法 高情商的人,懂得从正面看 结语
精彩页 情绪发自内心,但你知道“心”在哪里吗? 许多人觉得有“老是焦躁不安”“莫名烦闷不堪”等情绪波动,是自身的性格问题。 普遍认为,每个人都有的情绪是发自内心,但所谓的“心”究竟在哪里? 一看见喜欢的人,一遇到紧张的场面,胸口都会怦怦急跳。所以从前都以为“心”就是指心脏。 ’ 然而,随着医学进步,我们了解到“心”不是指心脏,而是指大脑。所有的喜怒哀乐情绪,都是大脑的变化引起的。因此,情绪由大脑产生,也受大脑主宰。 有些读者想必会问:“更年期障碍不是也会影响情绪起伏吗?”确实如此,谈到情绪是否“全由大脑掌控”,倒是无法全盘说“YES”。 各位应该都听过,当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激素失去平衡,会很容易焦躁,有的人也会变得暴躁易怒。 最近的研究显示,男性激素较多的人,不论男女都更善于交际。由此可知,体内分泌的激素也会以各种形式影响情绪。 人体虽然有免疫功能(这是保护身体的一种机制),但免疫功能一旦下降,情绪就会受影响。例如,我们因免疫功能下降而感冒时,身体不适会影响心情,自怨自艾地心想:“我就是工作能力差的废柴!”又或生病时备感孤单、脆弱,想找人安慰,因而对照顾自己的人产生好感。免疫功能下降,成了身体变化的引爆点,自然也有可能改变情绪。 不过,激素的分泌与免疫功能同样都会经由大脑作用影响情绪。大致上来说,几乎所有情绪都会受到大脑某种作用的影响。 本书主要探讨的便是大脑与情绪的关系,这一点还请各位先了解。 为什么每个人的情绪不一样? 话说回来,情绪到底是从大脑何处产生的呢?相信很多人都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吧。 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产生于脑内的边缘系统,一般认为是在大脑的正中央。 边缘系统是由扣带回、杏仁核、海马体所构成的大脑结构的总称。扣带回影响血压、心跳、呼吸调节,并负责做决定、产生共鸣、认知等;杏仁核负责处理莫名的恐惧、不安、悲伤、喜悦、直觉等;海马体则掌控来自眼、耳、鼻的短期记忆与信息。 边缘系统的外侧有大脑新皮质,主要掌控理性分析的思考能力和语言功能,所谓的“理性”也是由这个大脑新皮质控制。因为这是从低级生物演化为人类这种高级生物时形成的全新脑部结构,所以称为“新皮质”。 因此,就演化的历史来看,最先形成的大脑结构是边缘系统,后来才是大脑新皮质。 当边缘系统受到刺激,就会产生愉快、恐惧、悲伤这类本能情绪反应。 然而,即使是相似的情绪,也有各自不同的类型。 例如,单从“恐惧”的情绪来看,有的是“我很怕那位暴躁易怒的上司”,有的是“我有恐高症”,也有的是“我怕鬼”。大脑新皮质的作用,便是让同样的“恐惧”情绪,拥有如此不同种类的含义。 不仅如此,即使接受同一种刺激,每个人的实际感受有时也各不相同。例如观看同一张灵异照片,有的人会害怕得不敢多看一眼,有的人却是瞧得津津有味。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因为最初产生的“情绪”,会受到当事者的成长过程中经验、知识与教育等各种不同层面的影响,形成左右身心的强烈情感,也有的会变成微不足道的情感。 换句话说,边缘系统所产生的情绪,在发生当下并没有太大的个别差异。开心或害怕这两种不同情绪所带来的差别也没有那么大,之所以会出现备式各样的诠释方式,形成深浅不同的情感差异,主要是大脑新皮质的反应因人而异。 大脑新皮质的最大特征是每个人理性处理情绪的发展程度不一样,于是造成差异。 P2-6 导语 如果不懂情绪的本质来源,谈何掌控情绪? 精神科医师用科学原理,教你认清情绪的内在逻辑。 40余种简单有效的大脑锻炼方法,助你掌控情绪。 日本自我心理学研究第一人,畅销书作家和田秀树全新突破的力作!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40余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情绪失调的方法,简单易学好操作,并能轻松持续下去,如:刺激自己的“笑点”,多听听“不按常理出牌”的有趣想法,适当吃点肉食,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等。 序言 本书将为各位介绍源自脑科学及心理学知识的有效实 践法,帮助各位掌控“涌上心头的焦躁”“莫名烦闷不堪 ”等负面情绪,从此享受海阔天空的精彩人生。 以上是我想在书中强调的内容。 在现代社会,如果意志不够坚强,日子恐怕会很难过 :职场上,必须顾及与上司、下属的人际关系;在家里, 也须扮演好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的角色。 随着年纪增长,孩子也会成长至不易管教的年龄,要 处理的情况似乎比从前更复杂。雪上加霜的是,父母或自 己的健康也可能亮起红灯。 还有其他层出不穷的状况,比如上司的无心之语听起 来格外刺耳;遭受挫折时,友人的鼓舞与关怀也会难以诚 心接纳,甚至还会变成愤怒与嫉妒的情绪。 于是,种种问题目渐郁积在心底。一旦对这样的自己 心生厌恶,或是自惭形秽,别人自然也会觉得“这个人真 难搞”,人际关系因此恶化,深陷恶性循环里。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虽然处在压力破表的环境中,但 苦于没有足够的时间调适心情。 大家切不可小看负面情绪的威力。挥之不去的愤怒、 悲伤、嫉妒和焦躁,终会影响日常生活,导致食不下咽、 夜不成眠。情况若继续恶化,也有可能演变成忧郁症等精 神疾病。 不少人对于涌上心头的负能量,往往会自责“是我脾 气不好”“自己应该坚强一点”。但老实说,这并不是个 人的错。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日新月异,今已证实,超过一定年 龄后,人会因为年龄增长而越来越难以掌控情绪,而且每 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如此。因此,情绪变得难以掌控,可说 是众多老化现象中的一个。 再进一步说明,之所以会情绪失调,是因为大脑会随 着年龄增长而萎缩,脑部状态产生变化。 大脑里负责掌控情绪的是额叶。从整个脑部来看,额 叶的位置接近大脑表面,相当于额头内侧。 各项研究显示,额叶扮演着掌控情绪的重要角色。而 额叶会受到年龄增长等各种因素影响而老化(退化),使情 绪管理变得困难。 在书中,我会再为各位详细解说这些观念。总之,我 们可以借着改善额叶功能,学会妥善处理负面情绪。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类似体验呢? 当心烦意乱焦躁不已,心情犹如积压了大石而无比沉 重时,却因为别人不经意的话语或行动,乌云顿时消散, 心情畅快得前后判若两人。这就是额叶发挥了作用。 人类本来就具备适时转换心情的能力,而不必刻意去 改变心情,让自己转优怒为喜乐。只不过脑部状态会随着 年纪增长而功能衰退、老化萎缩,进而影响控制情绪的能 力。 本书不只提供转换心境或改变想法的解决方案,更详 细解说如何以实际的行为习惯改善额叶功能。 为什么培养行为习惯如此重要?因为特训是无法长久 持续的,曾经流行的一系列大脑训练确实能有效加强额叶 功能,但困难之处在于实行后若是觉得兴味索然,便很难 持之以恒。 然而,日常的方法可以融人生活习惯中,再也不必每 天激励自己:“加油,今天也要继续强化大脑!” 本书介绍的方法只需养成习惯,即可轻轻松松持续下 去。相信各位能在不知不觉间,促进大脑活络。 不过,有些读者也许会质疑:“更年期容易焦躁,不 是因为受到激素的影响吗?”“忧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应 该是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分泌不足的原因。” 确实如读者所言,书中也会针对以上两点详细解说。 除此之外,书中还会提到借由解决负面因子,避免负 面情绪扩大,以及找出正面因子,加强额叶的功能。如果 你不知道如何面对负面情绪,或者想拥有令人凉艳的创意 想法,抑或想改善工作上的人际关系,本书会提供可供参 考的信息。 我已经超过55岁,依然持续运用自己身为医师研究出 的理论来刺激大脑(额叶),并且随时提醒自己保持心境平 稳,不被情绪所左右。或许正因为如此,同辈朋友常常对 我说:“你看上去好年轻!”他们说的也许是我的外表, 但我认为我的观念及想法同样如此,我到了这个年纪还想 挑战各种事物。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我每天都按照书中所说的方法锻 炼大脑,而这些方法就医学观点来看,也相当完善。请各 位务必养成习惯,改善额叶功能。 但愿各位都过上更加灿烂而充实的人生。 ——和田秀树
内容推荐 “是我脾气不好”“我应该要坚强一点”“我怎么能力这么差”……面对生活中种种的挫折和压力,你是不是常产生上述这类焦躁不安、甚至是自暴自弃的想法? 其实,这类情绪失调,并不是你的错,而是因为大脑会随着年纪而萎缩,造成功能衰退所致。日本自我心理学第一人、精神科医师和田秀树研究发现,掌管情绪的大脑额叶比大脑中与记忆、认知能力相关的部分,以及关系到体力的肌肉等,都还要更早开始退化。所以,只要锻炼大脑,就能让你不做情绪的奴隶,同时还能强化情商,激发创意。 但是大道理的说教,告诉你“不要随便对别人发脾气”“默数一二三,克制自己的怒火”,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事实上那只会让你背负巨大的精神负担,憋出内伤,小情绪还是会留存心间。 本书即为读者提供了四十余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情绪失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简单易学,只需习惯成自然,即可轻轻松松持续下去,而不必每天激励自己坚持。相信各位读者能在不知不觉间,不断促进大脑活络,赶走负面情绪,远离忧伤烦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