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朱孝清检察长近三四年来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果荟萃,分为司法原理研究、司法权配置改革研究、司法权运行改革研究、司法责任与司法保障改革研究、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与适用研究等五个部分,其中不乏改革的第一手资料。为了尊重当时的所思所想,书中保留了写作时原文的观点、翻译习惯、术语词汇、表达方式和援引的法律条文。通过本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我国本轮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看到广大司法人员和理论研究者艰辛的足迹。 作者简介 朱孝清,男,汉族,1950年7月生,浙江义乌人,党员,研究生学历,高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任浙江省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浙江省党组书记、检察长,高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第六届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第七届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在本职工作之余,长期从事刑事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制度(检察制度)、职务犯罪侦查学研究,出版《职务犯罪侦查教程》《论检察》等个人专著5部,与他人合著(作者)《检察官相对独立性研究》等著作2部,主编、参编《检察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等著作5部。 目录 第一部分 司法原理研究要准确、全面理解司法规律 一、注意区分司法规律与司法规律的表现(实现)形式 二、注意鉴别是不是司法规律 三、既要遵循规律,又要统筹兼顾论司法的亲历性 一、司法为什么要亲历 二、司法亲历性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三、司法亲历性的主要适用范围 四、司法亲历性与相关的几个问题论检察官相对独立性 一、我国检察官相对独立的内在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 二、检察官相对独立的域外考察 三、我国检察官相对独立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四、检察官相对独立的相关问题也谈“检察官中立性” 一、中立性是不是检察官在所有职能中的特性 二、检、法的中立性有何区别 三、检察机关在审前程序中如何恪守中立性检察官负有客观义务的缘由 一、检察官客观义务的产生 二、检察官客观义务在各国法律及国际文件中的体现 三、赋予检察官客观义务的缘由评“司法不党”司法工作与群众路线 一、群众路线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司法机关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特殊的意义 三、司法机关进行群众路线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法治越是被需要和重视,就越需要护法机关 一、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四十年来成就辉煌 二、检察制度屡受质疑,但质疑能够激励检察机关砥砺前行 三、每一个检察人都应当“胸怀天下,情系检察” 四、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检察制度自信 第二部分 司法权配置改革研究 第三部分 司法权运行改革研究 第四部分 司法责任与司法保障改革研究 第五部分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与适用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