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一生只为吃饭睡觉,那他还是人吗?简直是畜生!上帝使我们具有无比的睿智,在瞻前顾后之后赋予我们才能和神明般的理智,决非任我们将之束高阁、弃而不用。”
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做到莎士比亚对你的要求——使用你的智慧。读完本书之后,你就会更深入地了解大脑是怎样T作的,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的作用。你会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加快了,阅读效率提高了,不仅能有效地制作思维导图,还能轻松地解决各种问题,同时还会感觉到记忆力大为增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启动大脑/思维导图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英)东尼·博赞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为吃饭睡觉,那他还是人吗?简直是畜生!上帝使我们具有无比的睿智,在瞻前顾后之后赋予我们才能和神明般的理智,决非任我们将之束高阁、弃而不用。” 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做到莎士比亚对你的要求——使用你的智慧。读完本书之后,你就会更深入地了解大脑是怎样T作的,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的作用。你会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加快了,阅读效率提高了,不仅能有效地制作思维导图,还能轻松地解决各种问题,同时还会感觉到记忆力大为增强。 内容推荐 迄今为止,人类对大脑的使用只占到大脑机能的8%-10%,即便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聪明的爱因斯坦,也仅仅使用了大脑机能的18%!如何激活沉睡的大脑,激发人类更大的智力潜能呢? 畅销全球30多年,销量已达100余万册,且仍在不断修订再版,已经成为影响全球2.5亿人的大脑使用手册——《启动大脑》介绍的思维导图有机学习技巧(MMOST),可以让你轻松地训练和增强学习力。本书将从人类认识大脑和使用大脑的过程中,提炼出大脑工作的本质,剖析大脑在记忆、阅读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工作原理,告诉我们如何驾驭大脑的操作引擎。 目录 致谢1 致谢2 前言 《启动大脑》使用指南 第1章 启动大脑的传奇:美梦成真——爱德华·休斯的故事 1.1 故事的开始 1.2 “我一定会得‘A’” 1.3 入学考试及结果 1.4 剑桥岁月 1.5 故事的结局 第2章 你的大脑比想象的棒多了! 2.1 人类对自己大脑的了解 2.2 不止一个大脑 2.3 大脑“灰质细胞”的相互联系 2.4 感知模型:眼睛一大脑一相机 2.5 作为大脑模型的全息摄影 2.6 智商与人的天生智力 2.7 婴儿——完美的模型 第3章 大脑受限制的原因 3.1 为什么外在表现与内在潜力不符 3.2 “我们只是普通人!” 3.3 大脑使用说明书 第4章 更快、更有效地阅读 4.1 阅读问题 4.2 阅读的定义 4.3 阅读问题存在的原因 4.4 阅读时的眼睛运动 4.5 快速阅读的好处 4.6 对阅读的误解 4.7 高级阅读技巧——快上加快 4.8 动机训练 4.9 节拍训练 第5章 记忆 5.1 关于记忆的一些问题 5.2 测试答卷和进一步的问题 5.3 学习期间的回忆——关于测试1和测试2的探讨 5.4 学习后的回忆——关于测试3及其反馈的探讨 5.5 记忆——复习的技巧和理论 5.6 特殊记忆法及记忆术 5.7 记忆的“SMASHIN' SCOPE”法 5.8 数字一韵律法 5.9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6章 思维导图——词汇与思维特征的介绍 6.1 练习与讨论——蟋蟀 6.2 记忆性关键词与创意性关键词 6.3 词语的多向性 6.4 关键词/思维导图与标准笔记的比较 第7章 思维导图——自然规则 7.1 练习——太空之旅 7.2 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线性发展史 7.3 你的大脑与思维导图的制作 7.4 思维导图制作原则 第8章 思维导图——高级方法与应用 8.1 高级思维导图 8.2 思维导图与左右大脑皮层 8.3 思维导图的应用 8.4 听讲座用思维导图 8.5 会议用思维导图 8.6 讲演和写作用思维导图 第9章 思维导图有机学习技巧(MMOST) 9.1 勉强的学习者 9.2 学习恐惧症 9.3 新旧学习方法对比 9.4 思维导图有机学习技巧 9.5 MMOST的准备 9.6 MMOST的应用 9.7 小结 第10章 指引未来 10.1 1/4世纪的巨变 10.2 复习、智能与年龄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2.1 人类对自己大脑的了解 自1974年我为《启动大脑》第一版撰写有关介绍大脑的章节以来,人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进展,有了很多令人激动的新发现。以前,我说过,“只是在过去的150年当中,这个领域的研究才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我应该说,只是在最近的30年间,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才骤然增多。相对于地球上出现生命已有350万年的历史,这个时间可真是太晚了。可是,我们得记住,人类知道自己大脑的位置不过才500年时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点也不令人吃惊。我们可以假设,你丝毫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自己的大脑,而一个朋友问你说:“你的感情、情绪、思想、记忆、需求和欲望的中心在什么位置?”你可能会跟其他人(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一样有理由推断说,你的大脑在心脏和胃部,因为你常常就是在这些地方直接体验到精神活动的生理表现的,而且非常明显。 即使现在,我们人类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电子显微镜,探索曾经追寻过的最难以把握的跟踪目标,我们还是得承认,我们今天已经获取的有关大脑的全部知识,可能还不到必须掌握的知识的1%。正当某些试验似乎要向我们证明,大脑是按既定的方式工作时,另一种试验,或者出现了另外一些人,却可以推翻上述结论,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重新修订整个理论的框架。 人类目前努力工作获得的成果就是: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大脑远比以前想象的精妙得多。任何人的所谓“正常”的大脑,其能力和潜力远比以前我们所认识到的要强大得多。 举几个例子将有助于我们把这一点弄清楚。 大部分更具科学性质的学科,尽管其研究方向明显不同,现在都被一个旋涡深深吸引,而旋涡的中心就是大脑。化学家们的研究现在已经涉及存在于大脑中并相互作用的一些复杂的化学结构;生物学家试图揭示大脑的生物功能;物理学家们正试图在遥远太空的最深处找到一些与大脑类似的物质;心理学家们想彻底把大脑搞清楚,可发现实现这种想法就像把一滴水银放在手指上一样困难;为复杂的计算机甚至这个宇宙本身建立了模型的数学家们,面对每天在我们的大脑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的运算却束手无策——他们无法用公式来说明这种大脑活动。 2.2 不止一个大脑 我们在过去30年的发现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人有两个大脑,而不是一个,而且在不同的智力区域它们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大脑可以建立的潜在模式,比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末所认识到的要复杂得多,而且,大脑存活所需的养分种类非常不同(见图2)。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加利福尼亚的实验室开始了改变人类对大脑评价的历史性研究。这项研究最终使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赢得了诺贝尔奖,罗伯特·奥恩斯坦(Robert Ornstein)也因为他在脑波和脑功能定位方面的工作而蜚声国际。这项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由厄兰·柴德尔(Eran Zaidel)和其他人继续进行。 总的来说,斯佩里和奥恩斯坦发现,大脑的两部分别管理着不同类型的精神活动。这两个半脑也叫做皮层,是由叫做“胼胝体”的极为复杂的神经细胞网络连接起来的。 大多数人的左脑处理逻辑、词汇、表单、数字、线性和分析等所谓的“学术”活动。当左脑进行这些活动时,右脑更多地处于“阿尔法波”状态,或者叫休息状态,随时准备协助左脑。右脑主司节奏、想象、色彩、幻想、空间感、完整倾向(整体观念)和维度。 接下来的研究显示,当人们受到鼓励去开发他们以前认为很弱的脑区时,这种开发活动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区域的功能,反而好像产生了一种协同效应,使整个脑区的智力水平都随之提高了。 柴德尔教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继续了斯佩里的工作,并得出了一些惊人的结论。他发现,大脑的两侧半脑都包含了“另外半脑”的很多能力,比以前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每个半脑能够进行的智力活动也较以前看起来范围大得多,也精微得多。 乍一看,历史好像要否定这些发现,因为大多数“杰出头脑”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爱因斯坦和其他伟大科学家的“左半脑”都好像特别发达,而毕加索、塞尚和其他伟大的画家及作曲家们都好像是右脑占主导地位。 然而,更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实:爱因斯坦在学校的时候,法语不及格,却在小提琴、绘画、驾帆船和想象游戏等方面成绩优秀! 爱因斯坦把对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同察力归功于早年的想象游戏。有一年夏天,他在一个小山顶上做起了白日梦,想象自己骑着太阳的光束直奔宇宙遥远的极端而去,但当发现自己很“不合逻辑地”又回到太阳表面的时候,他意识到,宇宙一定是弯曲的,而且认为,他以前“合乎逻辑”的训练是不完善的。他围绕着这个“梦境”写下的数字、方程和词汇却带给了我们“相对论”——左脑和右脑共同发挥作用的产物。 与其相似,伟大的艺术家们都更像是有“全脑”。笔记本上并没有记载喝醉酒后的故事,也不是用杂乱无章地乱泼油彩的方式来创造杰作,我们找到的却是下面的例子: “6点起床。开始了花在最新系列的第六幅画上的第十七天。将四份橘黄与两份黄色混合起来的颜色涂在画布的左上角,以便与右下角的螺旋结构形成视觉对照,产生观察者所希望达到眼中的视觉平衡。” 这些例子说明,左脑参与了大量一般认为是右脑所做的事情。 除了斯佩里和奥恩斯坦的研究以外,总体研究水平提高的实验证据和令人信服的历史事实证明,“杰出头脑”的确是使用他们的两个半脑共同工作的。1000多年以前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就是一个证明两半脑协同工作就会作出杰出成就的绝好例子。在达·芬奇的时代,有足够证据表明他在下列每一个领域当中都是最有成就的人:艺术、雕刻、生理学、基础科学、建筑、机械学、解剖学、物理学、发明、天文学、地质学、工程学及航空学。在欧洲宫廷,随便扔给他一把弦乐器,他就可以即兴作曲、演奏并且自然而优雅地演唱。他并没有把这些不同的潜能区域分开来,反而把它们合并到一起使用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科学笔记里满是三维的草图和图片,同样令人觉得有趣的是,他的油画杰作的最终设计图常常看起来像是建筑草图:直线条、角、曲线和数字,将数字、逻辑和精确的测量融为一体。 如此看来,当我们说自己某些方面行、某些方面不行时,我们实际是指已经很成功地开发出来了的潜力和尚没有被开发出来、仍然处在蛰伏状态的潜能。如果能将蛰伏状态下的潜能开发出来,大脑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在右脑和左脑功能上的一些发现,使我们又有了更多的证据支持你将要在记忆方法、记笔记、交流及高级思维导图上进行的工作,因为它们都需要使用大脑的两个半球同时工作。 P8-13 序言 《启动大脑》32岁生日版的付梓,标志着自1974年春天出版以来,此书已经持续畅销全球达32年之久。1974年《启动大脑》出版的同时,10集电视系列片《启动大脑》也同期播出,这是“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首次向全世界正式推出。为纪念这一时刻,BBC推出了“思维导图”系列丛书(The Mind Set)——第一套讲述如何充分利用大脑的百科全书。丛书共分5册,分别由《启动大脑》及其后续产品《超级记忆》、《思维导图》、《博赞学习技巧》和《快速阅读》组成。 《启动大脑》的传奇始于1973年,其时,BBC的高层管理者和本书的作者晤面,决定共同策划并推出世界上第一部揭示“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书籍,并为之配以电视系列节目。令人惊喜的是,“思维导图”系列丛书及其配套节目一经推出,就在读者和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迄今,这套电视节目已经创下连续10年热播的纪录,而丛书则成为全球畅销书。巨大的成功将东尼·博赞推向了一项全新的事业,他开始马不停蹄地奔波于世界各地向人们展示大脑的神奇力量。 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学习《启动大脑》而明显提高记忆力的成功案例相继见诸报端,特别是爱德华·休斯(Edward Hughes)令人振奋的故事更是一时间家喻户晓。20世纪80年代初一系列令人激动的讲座、演讲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发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索韦托2000”行动。当时,有2000名青少年从索韦托镇自愿参加了为期3天、声势浩大的“启动大脑”活动。到20世纪80年代末,《启动大脑》第5章中有关“记忆”的概念已经被扩展成了一部讲解记忆技巧的“宝典”——《超级记忆》。同时,《启动大脑》的销售量还在年年攀升,已经接近100万册! 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大脑》的“孩子”——《思维导图》出版,同期,成立了一个基于《启动大脑》巾概述的概念而发起的慈善团体“大脑信托”基金会。该团体的首要任务是成立了“启动大脑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对任何一个“想要学习怎样利用大脑”的人都是开放的,目前该组织已经拥有了成千上万的会员。 1995年4月21日,《启动大脑》迎来了它第21个生日时,其全球销量突破了100万册。为纪念这一辉煌成就,英国伦敦皇家艾尔伯特大厅首次为一本书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庆祝活动——“思维的盛宴:《启动大脑》问世21年生日宴会”。 20世纪末,BBC又先后推出了《启动大脑》的另外两部后续作品:《博赞学习技巧》和《快速阅读》。同样,这两本书上市伊始即成为畅销书。沃特斯通(Waterstones)连锁书店协同快报报业集团最近已经将《启动大脑》一书选入“过去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1000部著作”之一。他们同时推荐本书为“新千年(思维的千年)1000部必读著作”之一! 你现在看到的是“思维导图”系列丛书的最新版本,相信你将会和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一样从中获益! 后记 当你看完《启动大脑》一书,我希望你能意识到:一切并没有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大脑及其巨大的智慧、情感能量及吸收、处理记忆知识的能力将不断提高。通过本书学习到的新的方法与技术将使大脑能在更为复杂的情况下组织调节自己,并能使你在阅渎、学习、生活中心情愉悦、进展顺利,从此告别痛苦与沮丧,快乐与自信将伴随你终生! 书评(媒体评论) 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