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 “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
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为自由而战/民国演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独秀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陈独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 “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 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目录 陈独秀 生平简介 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近代西洋教育 在北京大学开学式上的演讲 在《国民》杂志成立周年大会上的致辞 新教育之精神 教育缺点 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 劳动者的觉悟 新教育是什么 社会主义批评 教育与社会 工学生与劳动运动 如何才是正当的人生 女子问题与社会主义 理发工会成立会演说词 社会主义对于教育和妇女二方面的关系 马克思学说 社会之历史的进化 关于社会主义问题 抗日战争之意义 我们要得到怎样的胜利及怎样得到胜利 怎样才能够发动民众 为自由而战 民族解放与妇女解放 抗战中川军之责任 李大钊 生平简介 今 庶民的胜利 “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 图书馆与中国教育 今与古 怎样做新闻记者工作 青年的责任 就孙、吴两氏统一中国的方策与《北京周报》记者的谈话 社会问题与政治 史学概论 十八年来之回顾 人种问题 在列宁逝世二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宋庆龄 生平简介 东西方妇女联合起来,为改造世界而奋斗 团结一致,努力实现三民主义 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 中国的自由与反战斗争 实行孙中山遗嘱 中国走向民主的途中 孙中山与中国的民主 打倒帝国主义,促进民族解放 蔡和森 生平简介 革命的根本问题 胡愈之 生平简介 学习鲁迅 叶挺 生平简介 纪念新四军成立三周年 史良 生平简介 妇女与民主 张闻天 生平简介 论青年的修养 论待人接物问题 精彩页 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917年5月1日 今日本会开讲演会,适遇国会纪念日,鄙人不觉发动一种感想,所以选择此题。鄙人感想非他,即现今之国会非君主国的国会,乃共和国的国会。方才李石曾先生演说《学术之进化》有云:“政治进化的潮流,由君主而民主,乃一定之趋势,吾人可以怀抱乐观。”鄙人以为李先生的理论,固然不错,但是鄙人对于我国现在情形,总觉得共和国体,有无再经一次变动,却不能无疑。自从辛亥年革命以来,我国行了共和政体好几年,前年筹安会忽然想起讨论国体问题,在寻常道理上看起来,虽然是很奇怪,鄙人当时却不以为奇怪。袁氏病殴,帝制取消,在寻常道理上看起来,大家都觉得中国以后帝制应该不再发生,共和国体算得安稳了,鄙人却又不以为然。 部人怀着此种意见,不是故意与人不同,更不是倾心帝制含不得抛弃,也并不是说中国宜于帝制不宜于共和;只因为此时,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臭味。不过胆儿小,不敢像筹安会的人,堂堂正正地说将出来。其实心中见解,都是一样。 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 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西洋学者常言道:“近代国家是建设在国民总意之上。”现在袁世凯虽然死了,袁世凯所利用的倾向君主专制的旧思想,依然如故。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我看比登天还难!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因为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和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全然相反,一个是重在平等精神,一个是重在尊卑阶级,—万万不能调和的。若是一面要行共和政治,一面又要保存君主时代的旧思想,那是万万不成。而且此种“脚踏两只船”的办法,必致非驴非马,既不共和,又不专制,国家无组织,社会无制度,一塌糊涂而后已! 现在中华民国的政治人心,就是这种现象: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政府考试文官,居然用“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和“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为题。不知道辨的是什么上下?定的是什么民志?不知道共和国家何以有君?又不知道共和国民是如何小法?孟子所谓人伦,是指忠君孝父从夫为人之大伦。试问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是否能容这“以君统民,以父统子,以夫统妻”不平等的学说?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按孔教的教义,乃是教人忠君、孝父、从夫。无论政治伦理,都不外这种重阶级尊单三纲主义。孟子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荀子道:“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董仲舒道:“《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这都是孔教说礼尊君的精义。若是用此种道理做国民的他身大本,不是教他拿孔教修身的道理来破坏共和,就是教他修身修不好,终究要做乱臣贼子。我想主张孔教加入宪法的议员,他必定忘记了他自己是共和民国的议员,所议的是共和民国的宪法。与其主张将尊崇孔教加入宪法,不如爽快讨论中华国体是否可以共和。若一方面既然承认共和国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领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偶然有人提倡近代通俗的国民文学,就要被人笑骂。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学,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城里人家大门对联,用那“恩承北阀”“皇恩浩荡”字样的,不在少处。乡里人家厅堂上,照例贴一张“天地看亲师”的红纸条,讲究的还有一座“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P2-4 导语 本书是“民国演讲”系列丛书的第三编。本书包含陈独秀、李大钊、宋庆龄、蔡和森、胡愈之、叶挺、史良等八个人物的数十篇演讲,每个人物附生平简介。演讲内容涉及旧思想与国体问题、青年的修养、近代西洋教育、社会问题与政治、妇女与民主的关系、怎样做新闻记者工作等各方面问题的探讨,兼收并蓄,精彩纷呈。 序言 民国是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是中外思潮碰撞的时代 ,是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更是文化色彩斑斓的时代。 了解一个人,多是先听其谈吐;了解一个时代,自然 也少不得听它的声音。于是,便有了这套“民国演讲”系 列丛书—说民国与民国的说;声音的历史与历史的声音。 演讲,即是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或发表见解, 展示想法或愿景,归根结底是一种交互行为。从某一个角 度来说,交互推动进步。人与物的交互刺激发明和创造, 比如工具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人与人的交互产生人 文伦理和传世价值,激发人类去思考良知、理性和社会责 任。演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既能将物质的 也能将精神的文明成果集合并发散,承前并启后,抑扬顿 挫,精准了当,让讲者内心燃烧,让故事迸溅火花,由是 观之,可谓是顶高级的传播艺术。至今为止,这种艺术仍 既是经典的,也是前沿的。 我们本着这样的认识和眼光,从瀚如烟海的故纸堆中 ,拣选出近二百位民国时期来自不同领域的出色人物,收 录了六百余篇民国时期的各类演讲。其中一些人物的一些 演讲还是第一次进入读者的视野,这样的瞩目当属来之不 易。这些演讲作品中,既有关乎济世救国的拳拳之心,或 王者之气,或匹夫之责;也有阐述百年树人的教育方略, 或家长之情,或师长之意;更有充满文学之妙的作家才情 ,或指点江山,或陶醉草野。无论是叱咤风云,还是低吟 浅唱,无论是逆势反常或是领情会意,无论是节日祝词还 是庆生悼挽,都明确无误地引领读者进入了那个年代的景 色深处,其中自有仰山之高,悬河之美。 操持数年,自知不免挂一漏万,也还是不肯罢手,一 一敛来,旨在使一个时代的演讲作品得以归拢,得以装束 ,得以排列齐整地成体系地被集结,被收藏,被后人打量 、阅读和品味。 既然说的是民国的人、民国的事,自然就回避不了民 国的某一些人、某一些事—那些有过态度的和耍过态度的 、那些受待见的和不受待见的—人和事—也还是听听他们 的说。我们通过斟酌与报备,予以选录和保留,以显示这 份记载与收藏的确实与丰富。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收录 量最大、编排体系最完备的一套民国演讲作品。 由于对民国时期文化的珍视与体恤,对于个别未能联 系上演讲者后人的篇目,我们不忍轻易舍弃,只有将作品 先行用之,望有关人士能够谅解,并在见到该书后及时与 我们联系,以便奉寄样书和稿酬。 编者 2019年10月 内容推荐 民国是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是中外思潮碰撞的时代,是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更是文化色彩斑斓的时代。《民国演讲》选取的六百余篇民国时期的演讲,来自社会地位、术业专攻、身后评价不同的近二百位民国人物,政界、军界、商界、新闻界、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民间团体等,无所不包,力求全面地呈现多元化的民国风貌。《为自由而战/民国演讲》为其中一册,收录陈独秀、李大钊、宋庆龄等八个人物的数十篇演讲。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