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战略哲学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结构性大战略的背景,结构性大战略的内涵、主要框架和宏观布局,结构性经济战略、结构性政治战略和结构性社会文化战略三大部分内容,详细阐述了中国结构性战略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双引擎的经济战略、“十”字型的政治战略和双向开放的社会战略等初步设想,为领导干部实际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段培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战略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战略哲学学科创始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高端智库项目首席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干部班主讲教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战略哲学和科技哲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发展战略学学会副理事长兼战略思维与领导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哈佛大学“中国与世界舞台”等项目联合负责人、国际管理科学院(IAM)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刊战略学编委、北京博弈咨询中心研究主任。曾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哲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战略学研究室主任,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战略哲学教研室主任等职。曾主持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国家高端智库湾区发展和创新项目,包括百度、广汽、神华等企业大数据和战略管理项目等。 目录 引言 修订本引言:中国转型的逻辑 第一章 中国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一、倾斜的经济结构 二、深层次的权力结构问题 三、金融危机影响的背后 评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全球发展的结构性取向 一、创新为导向的经济结构变迁 二、经济社会综合结构的发展趋向 三、代际关系结构的战略性变化 评注:工业4.0的智能革命和能源革命 第三章 结构性大战略的内涵 一、中国发展的关键:结构性战略 二、为什么中国发展的战略应是结构性战略 三、深化总体战略布局的结构性关系 四、把握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导向 五、权宜之计和策略不能脱离基本的战略取向 六、结构性大战略与房地产转型 评注:房地产转型方案的再分析 第四章 结构性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应有战略思维 二、结构性宏观调控势在必行 三、4万亿元投资应将结构优化调整作为基本目标 四、在两种机制的结合中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评注:结构性宏观调控的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结构性经济战略:双引擎战略 一、双引擎战略调整经济结构 二、双引擎战略的经济学与战略学内涵 三、协调消费与投资关系事关发展全局 四、降低投资率要落实到资源环境的层面 五、改善需求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 六、供给引擎的重要性:创新战略是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 七、如何使创新成为核心战略 八、创新战略的实施路径 九、创新战略的分析框架 十、扩大创新型需求的意义 评注 (一)双引擎战略的提出和运用 (二)供给引擎的狭义和广义理解 第六章 结构性政治战略:“十”字型战略 一、深入改革的实质是调整权力结构 二、“十”字型政治战略的立足点 三、权力结构改革是最大的民生所在 四、创新型改革的内涵与意义 五、体制机制变革是结构变迁的前提 六、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哪些意义上的民主 七、完善民主和法律机制是根本保障 八、财权的结构与改革的逻辑 评注:“十”字型战略的推进和任务 第七章 结构性社会与文化战略:双向开放 一、将开放推进到构建开放社会的阶段 二、双向开放的社会战略与经济政治战略的内在关系 三、如何使开放创新一体化 四、社会组织的成长与经济政治结构转型 五、发展是开放系统的胜利 六、开放的心灵与开放的社会 七、改革开放、创新与解放思想的本质关联 评注:双向开放的提出与推进 结语 修订本结语:中国结构性大战略的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本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