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撒切尔政府至特蕾莎·梅政府英国养老金制度为研究对象,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为时间线索,即对撒切尔政府至特蕾莎·梅政府的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展开研究。暗线为私有化改革线索,即在养老金改革的整体进程中以私有化改革为主线进行研究。 本书希望回答如下三方面问题。首先,撒切尔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养老金私有化改革,改革的动力是什么?其次,撒切尔政府之后的各届政府在养老金领域进行了哪些改革,改革是否延续了私有化改革的方向?最后,如何评价英国的养老金私有化改革,改革从效果上看是否实现了改革最初的设想,改革在其他方面有哪些影响?这三方面的问题构成了本书的研究主线,围绕着这一逻辑脉络,进行章节安排。 作者简介 王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博士,在校期间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培养一年。现任职于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养老保障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人社部,卫生部、国家发改委、保监会课题9项,主持北京社科基金1项。发表期刊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分析框架及逻辑结构 三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对福利紧缩的研究 一 福利紧缩的背景和原因 二 福利紧缩改革的过程 三 福利紧缩的表现 四 福利紧缩的结果 第二节 对英国养老金私有化的研究 一 是否需要养老金私有化改革 二 英国养老金私有化的原因 三 英国养老金私有化的表现 四 英国养老金私有化的评价 五 福利混合经济的研究 第三节 养老金制度评价指标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养老金制度及其变迁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养老金制度研究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养老金制度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 养老金与老年收入保障 二 养老金与资源配置理论 三 养老金与财政 四 养老金与社会排斥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 一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思想和分析方法 二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三 公共政策理论方法 第四章 撒切尔-梅杰时期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 第一节 撒切尔政府之前英国养老金制度 一 英国养老金制度建立及发展历史 二 撒切尔政府前英国养老金制度概括 第二节 改革背景 一 经济危机 二 财政危机 三 福利国家的效率危机 四 社会危机 第三节 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观 二 撒切尔夫人的社会福利观 第四节 撒切尔政府整体改革背景下的养老金改革 一 撒切尔政府总体改革思路 二 撒切尔政府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路径 三 养老金改革内容 第五节 小结: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发端 第五章 布莱尔-布朗时期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 第一节 改革背景 一 保守党政府的养老金私有化遗产 二 工党的“政策反省”运动和新工党的形象改造 三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四 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改革指导思想 一 吉登斯的社会福利观 二 社群主义 三 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 改革内容 一 布莱尔政府总体改革思路 二 新工党养老金改革 第四节 小结: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延续和调整 第六章 卡梅伦-特蕾莎·梅时期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 第一节 改革背景 一 经济持续衰退 二 财政预算赤字和主权债务危机 三 移民问题、社会危机和联合政府的局限性 四 养老金制度积累的问题 第二节 改革指导思想 一 重商主义 二 新保守主义 三 大社会理念 第三节 改革进程及内容 一 卡梅伦政府总体改革思路 二 卡梅伦政府养老金改革 三 特蕾莎·梅政府时期养老金改革 四 “自动注册”退休储蓄计划的运行效果 第四节 小结: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 第七章 撒切尔政府至特蕾莎·梅政府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分析 第一节 改革的总体特征分析 一 公共养老金制度参数频繁调整 二 私有化改革将国家养老责任逐渐转移到雇主和个人 第二节 改革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分析 一 未显示挤进储蓄的效果 二 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明显 三 增加了财政支出 四 没能推迟退休年龄 第三节 基于养老保障制度的分析 一 制度由简单到复杂再回归简单 二 制度具有可持续性 三 制度公平性下降 四 制度充足性下降 第四节 改革对个人的影响 一 个人风险加大 二 老年人社会排斥先恶化后减轻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 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具有延续性、反复性和曲折性 二 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具有内在动力和改革土壤 三 英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部分实现了改革设想 第二节 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一 养老金改革需长期规划 二 进行参量改革提高制度可持续性 三 基于“多支柱”而非“多层次”的理念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