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甜/现代性五面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咏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黄咏梅,少年时代写诗,十七岁出版第一本诗集。2002年开始小说创作,在《人民文学》《花城》《钟山》《收获》《十月》等杂志陆续发表小说。作品收入《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多种选刊和年度小说选本。多次进入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曾获《人民文学》新人奖、《十月》文学奖、《钟山》文学奖、林斤澜优秀短篇小说作家奖、《北京文学》双年优秀作品奖等。已出版小说《把梦想喂肥》《一本正经》《隐身登录》《少爷威威》《走甜》等。
书评(媒体评论)
黄咏梅是“70后”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着鲜明
的辨识度。她的小说辽阔、深远,她更关注社会和人
性深处的诸多关系,尤其是对普通人生存境况和精神
处境的关注,使她的小说更多地接续了现代文学“问
题小说”的传统,而不是个人的“自叙传”。
——文学评论家孟繁华
黄咏梅的小说既具有生动的当代性,又不失历史
的厚度。她以侠骨柔肠去抚慰喧嚣生活里被人忽视的
精神伤害,细腻、质感、豁达,以及软性的反讽,在
她的小说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文学评论家贺绍俊
目录
复杂的生命反射弧(自序)
献给克里斯蒂的一支歌
走甜
给猫留门
暖死亡
证据
病鱼
三皮
杀死王老虎
带你飞
俗世不俗写——对话黄咏梅(访谈)
精彩页
献给克里斯蒂的一支歌
克里斯蒂对我唯一的一次拜访,是个礼拜六的下午。她的穿着跟平时上班风格不一样。裙子是裸色的,上边嵌着星星般的碎花。那本《圣诞忆旧》就压在那些碎花上边。那时候我们并不熟悉,我刚进公司不到三个月,而克里斯蒂已经在公司换了四个部门,第四个正好就是我在的那个部门。“萨宾娜,周末有空去你家玩?我租的房子也在环市东路上呢。”说实在,对于她的来访,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就好像我还没适应“萨宾娜”这个英文名一样。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是一家外企,整个公司不见得有几个外国人,但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英文名,类似工号或者代码。我们得像背单词那样记自己的同事,没有一段时间是记不过来的。这里最资深的那个保洁阿姨,在讲大老板坏话的时候也会说:“杰姆很风流的,换女朋友比我们换卫生间的擦手纸还勤。”这个保洁阿姨最爱讲老板们的八卦,据说她曾经被大老板当众逮到将只用了一半的擦手纸换下来带走。别看公司里大家都穿着正装,一本正经,彼此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其实各种小道消息、八卦传播得很快。在茶水问遇到几个人,挤眉弄眼地问我:“萨宾娜,克里斯蒂去你家谈心啦?”我都还没能背出他们的英文名,他们居然能知道礼拜六我家发生了什么事情。
克里斯蒂的来访并没什么目的,只是对同事中感觉气味相近的人做一次“投石问路”。她坐在我家那张沙发上,喝着我给她泡的铁观音,不时拈起一粒碟子上的葡萄干或者脆杏仁来吃。她给我带来的礼物,就是那本《圣诞忆旧》。她一多半时间都在讲这本书怎么怎么好,哪里打动了她。我没看过这本书,她的介绍也很凌乱,很没重点。一会儿讲这个离异家庭长大的作者卡波特跟父亲的关系,一会儿又讲卡波特身边一直相伴的那个独身老女人。看起来她真的很热爱这本书。“你一定要看看这本书,里边那个叫苏克的女人,带着这个小男孩,圣诞节用辛苦攒起来的钱买材料,做各种口味的蛋糕,给左邻右舍一家一家地送,还突发奇想给总统寄了一个,她难道指望总统能解决她的独身问题吗……”说到这里,克里斯蒂哑然,晃晃脑袋,似乎想起了书里那些有趣的描写,“这个苏克,很sweet的。”她几乎是笑着补充了这句话。我礼貌地报以一笑,并看向她。没想到,她的眼里竟然闪着泪光。我觉得有点尴尬。毕竟,我们那时在公司还没说过几次话。那一次看到我办公桌上那个切·格瓦拉头像的小铜笔架,她就停在我那格办公桌前,拿那笔架看了又看,说她家有一只切·格瓦拉头像的CD架,看手法很像是同一个人做的。接着她就说,要来我家玩会儿。
显然,她是想跟我走近的。她打算离开我家之前,礼貌地问我:“以后有需要我帮的尽管说啊。”她环顾一下房间四周。这间不到五十平方米的单身公寓,我只租了一年,并没打算长住的,所以弄得很简陋,东西堆堆塞塞也没个章法。
“啊,想起来了,现在就有需要你帮我的。”我走进卧室,从壁橱里抱出一张棉被芯。“烦死了,这个世界上我最讨厌的事就是一个人套被子……”我一直抱怨个不停。从上大学到毕业工作,我还算是个蛮独立的人,找工作、租房子、搬家……这些都是我一手做完。可是,套被子这件事着实让我烦心,两只手对付八只角,大半个身子从被套口里钻进去,对齐前边四只,又游回来对齐后边四只,人钻出来,一扯,前边那四只又跑偏了,不得不又钻进去……如此往返几轮,勉强使得四角两两相对,最后拎起两边,高高站在床上,一阵狂抖乱颠,此时人已经披头散发,或者说怒发冲冠了。
克里斯蒂不需要我帮手,她说要示范个标准动作给我看。只见她把长丝裙卷上大腿,在右侧打了只蝴蝶结。实际上她是虚张声势了。她轻盈地将被子在床上展开后,叠成春卷状。她坐在床沿边,跷起二郎腿。她的腿形很匀称,直而且白。除了偏瘦,她其实应该算是个美女的。她慢条斯理地将那整条“春卷”像酿肉一样,一点点塞进被套,手跟进被套里摸索几下,人再站起来,两手各捏着一侧,朝天空一抖,被子做一次优美的波浪运动,跌落到床上的时候,芯和套已是骨肉不分离。最后,她沿着床四周巡视一圈,四角各拉扯了一下。完成。
我像看一场表演,眼睛都没眨一下。
“以后你也会的,慢慢来。”克里斯蒂从容地解开那只蝴蝶结,长裙纷扬散开,很仙的样子。P1-3
导语
“现代性五面孔”丛书是花城出版社近年着力打造的原创文学品牌丛书。
丛书名称沿用了[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的评论著作《现代性的五幅面孔》之名和义,我们想呈现给大家的是在重构现代性文学观念的过程中,对那些对立面之间无穷无尽的平行对应关系,新/旧,更新/革新,模仿/创造,连续/断裂,进化/革命,等等的探讨。
现代性写作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策划出版“现代性五面孔”丛书,旨在推崇现代性写作,拒绝平庸叙事,希冀汉语写作以新的姿态融人世界文学潮流之中,并且搭建起一副崭新的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拼图。
序言
复杂的生命反射弧
——黄咏梅
这套丛书的策划者张鸿女士向我组这本书稿,告诉我
主题是现代性。一时间觉得现代性似乎跟自己的写作没太
大关系,小说于我而言,就是写生活中的人和人、人和世
界的关系,书写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然而仔细想想,无论
怎么说都离不开人,也就是评论家常用的一个词——主体
性,相较于传统,主体性的彰显大概是审美现代性的特质
之一吧。那么还是有关系的。
作为较早感知现代化进程的一代人,同时又集中深受
时代种种变革的影响者,我们对于个体的表达和书写,显
得尤为复杂,也更为决绝。普遍认为,我们这一代作家偏
爱写日常生活,甚至旗帜鲜明地认为现代世俗生活也有它
的精神性和审美性,我们对文学书写宏大命题的这一责任
做出了近乎集体性的挑战。但我不认为这是我们的默契,
而是时代选择了我们这一代,就像时代选择了一九四九年
以后十七年时期的那批作家为政治传声一样。因为,个体
是装载日常生活的最大的容器,从某个角度来说,写日常
生活就是在写个体的存在感、生命感。
人对外部刺激的反射有很多种,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
经元直接在中枢内接触的单突触反射,形成简单的反射,
比如膝跳反射,而复杂的反射弧,就是在传入和传出神经
元之间存在许多中间神经元,是人在出生后,在生活过程
中逐渐形成,是经验、记忆共同参与的复杂反射,比如望
梅止渴。写作对于我来说,就是时代生活与个体之间的复
杂反射弧的摹写,或长或短,或强或弱,而不仅仅是那种
简单直接的社会反射。
我写的大多数都是小人物,他们有贫穷也有富裕,有
成功也有失败,但我不太会花大力气去写很具体的关于金
钱、房子、升职等这些物质上的困窘,我可能会更多地去
呈现他们的某些精神困惑。这些困惑并不具体,甚至有些
莫名其妙,但这些困惑是我们在生活中时常都会去想想的
,是的,会想想,也许不会细究,因为它们太不具体了,
也因为它们几乎无答案。精神困惑和物质困窘不同,它并
没有那么迫切地需要去解决,但是却一直存在,写出来不
是让人去作比照,而是设法让人感同身受。
最近我因为写“人到中年系列”的小说,把前辈作家
谌容一九八○年发表在《收获》上的中篇《人到中年》找
出来看,这小说当时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响,小说从
集体与个人、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出发,正面揭示中年
知识分子的悲剧性命运及其原因,反映改革开放之初存在
的现实忧虑与问题。算一下,小说发表的时候我才六岁,
还没可能读到这篇小说。近四十年过去,当我踩在二○一
八的中年阶梯上,再去读这篇《人到中年》,我最大的感
想是,谌容们的中年已经不是我们现在的中年了。也许,
我们还会面临陆文婷的那种家庭事业的沉重和艰辛,面临
时代赋予的重任与个人生活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些巨大
的问题已经不会成为我们小说里主要处理的事务,我们更
多的责任是处理身处这个时代中人的精神事务。中年,在
我们这代人的写作中,不是简单的上有老下有小,不是简
单的生存与责任的拉扯,而是更为复杂的况味,更多地指
向一种生存样态、心态、姿态,是一些难以说清道明的生
命感。在这本集子里,涉及中年主题的有几篇,《带你飞
》《走甜》《小姨》等,如同《走甜》主人公苏珊对中年
的体会:“她发现,原来中年的征兆是跟初潮一样,来了
,自然有着其难以言状的表现。苏珊切实地感受到——中
年,来了!”苏珊的中年危机与陆文婷式的中年沉重关系
不大,前者也许更小,更对准自己的内心,真真切切地呈
现一步步走向时间深渊的生命体会,勾勒那些在传入和传
出神经元之间存在的细细密密的中间神经元。
在小说里,主体时常化身为一个疏离、冷静的旁观者
,在面对一些外部变化或者冲突的时候,看似与己无关,
但却会对自己形成一个反射弧。这些发生和可能发生的,
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别人身上的突如其来的际遇,就算一个
自以为用理性将自己管理得妥妥的人,也会引发出生命感
。这是复杂的生命反射弧在起作用。
收入这本集子里有一篇《暖死亡》,主人公是个暴食
症胖子,他总是在一点点慢慢地咀嚼、吞食食物,他夸张
地展示着现代都市人矛盾的心理状态——既求安,又怕安
,既需要俗世,又想要挣脱俗世。正如马歇尔?伯曼在《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本书里说到的:“他们
全都被一种变化的意愿——改变他们自身和他们所处世界
的意愿——和一种对迷失方向与分崩离析的恐惧、对生活
崩溃的恐惧所驱动。”就是这种矛盾、焦虑导致了他的暴
食症。这个胖子所探寻的现代社会中个体存在感的问题,
最终仅仅化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困惑——死后火化的炉道能
否装下自己硕大的身体?这无疑是一种写作上的夸张,是
以暴食症的形态呈现现代人精神慵懒的病态。现代化、高
科技,说不定我们将来只需插上电源就无事可干了,我们
日渐告别饥饿和战争,日渐感到满足、和平,直至平庸,
正是这些平庸让我们失去了感受力,就像日本作家渡边淳
一说的“钝感力”。失去感受力,使得现代人呈现了同一
表情的面目,患上精神慵懒症,这种慵懒会一点点地导致
精神在温暖中死去。在我们改变世界的同时世界也改变了
我们。因此,我总是在小说中不断追问:我为什么会成为
这样的我,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我们?
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可能会耗尽一生去为自己
乃至自己的下一代构建丰赡、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
,现代人的病症却日益深重、愈发无解——物质繁华,内
心荒芜的生命感已经不仅仅是知识分子层级的感受,它已
经蔓延到了整个时代人的内心。文学除了反射一些直接的
、显而易见的社会问题,是不是也应该去探究一下这些摆
脱现实层面的、模糊的,却时时像跳蚤一样叮咬着我们的
生命感?因为每一天,我们身处这个面目划一的城市,面
对几乎同一表情的面孔,我们时刻都在遭遇到新的改变以
及改变所带来的失落、惶惑、隐恐,这些东西在我们肉身
上缓慢地、无声地、细密地划出了一道道复杂的反射弧。
这些看起来属于现代主义的问题,其实早已经成为我们这
一代人的现实问题。
是为序。
黄咏梅
2018年6月20写于杭州翡翠城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作者近年写的九篇小说,九个故事,九种人生。有一场事先张扬而未遂的恋情,也有虚拟世界里的一桩谋杀案,有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中年剩女,也有职场失意的暴食症病人,有因为一只猫走失的负疚者,也有囚禁着一条鱼的伪善者……他们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朋友或者亲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划出了一条条复杂的反射弧,或长或短,总是能引发出难以言说的生命感,跳蚤一样叮咬着我们的心灵。他们也有可能是我们。“我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我,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我们?”是本书给读者发出的一张问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