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说:“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与世界联系,也没有一种方法比艺术更好。”本书精心解读了100幅世界名画,让你独处时可以逃避世间的纷扰,欢聚时可以收获由衷的赞叹,从而达到歌德所说的艺术最高境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感动世界的100幅名画(彩色图文本)/图文伟大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巫解 |
出版社 | 武汉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歌德说:“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与世界联系,也没有一种方法比艺术更好。”本书精心解读了100幅世界名画,让你独处时可以逃避世间的纷扰,欢聚时可以收获由衷的赞叹,从而达到歌德所说的艺术最高境界。 内容推荐 鉴赏世界名画精品,感受艺术大大师品格! 名画资料库:全面解读100幅世界名画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历史地位以及趣闻 逸事,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全面了解这些伟大的作品。 画家生活史:梵高、塞尚、德加、毕加索……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成长故事、创作历程,本书将告诉你答案。 艺术知识堂:什么是印象派?壁画分哪儿种?除了介绍名画知识和画家生平外,本书还收集了近百条与绘画艺术有关的词条,让读者在享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 目录 哀悼基督 犹大之吻 圣三位一体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基督受洗 春 维纳斯的诞生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沉睡的维纳斯 自画像 圣安东尼的诱惑 雅典学院 西斯廷圣母 创造亚当 最后的审判 天上的爱与世间的爱 酒神的狂欢 基督受刑图 法兰西斯一世肖像 苏珊娜出浴 雪中猎人 乡村婚宴 基督召唤圣徒马太 丘比特的胜利 拉奥孔 诱拐海伦 吉卜赛女郎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夜巡 查理一世行猎图 忏悔的抹大拉 宫娥 纺织女 倒牛奶的女仆 舟发西苔岛 浴后的狄安娜 蓬巴杜夫人 午餐前的祈祷 秋千 荷加斯兄弟的宣誓 马拉之死 裸体的玛哈 1808年5月3目的枪杀 大宫女 泉 梅杜萨之筏 干草车 麦田 希阿岛的屠杀 自由引导人民 雨、蒸汽和速度——开往西部的铁路 浴女 画室 拾穗者 晚钟 森林之神与仙女们 日出·印象 睡莲 三等车厢 草地上的午餐 吹笛子的少年 俄狄普斯与斯芬克斯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舞蹈课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康达维斯小姐的画像 红磨坊的舞会 圣维克多山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康乃馨、百合与玫瑰花 星空 向日葵 呐喊 独眼巨人 蒙玛特大街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 沉睡的吉卜赛人 梦 戴帽子的女人 含羞草 吻 亚威农少女 格尔尼卡 哭泣的女人 我与村庄 生日 下楼梯的裸女 L.H.O.O.Q 海堤与海 老国王 小丑的狂欢节 几个圆圈 黄·红·蓝 记忆的永恒 内战的预感 死与火 手画手 薰衣草之雾:第一号 玛丽莲·梦露双联画 试读章节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由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这幅画的巨大成功致使以后的画家没人敢再涉足这个题材。从《最后的晚餐》起,西方绘画才真正进入了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应邀为米兰的格雷契修道院食堂所画的一幅壁画。在这幅画中,达芬·奇选择了一个瞬间情节,即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后,与众弟子在逾越节的晚上聚餐的情景。当然,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耶稣入座后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场面陷于不安之中。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有达·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 在耶稣的两边,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面前往后退缩似的。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我们知道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伊斯卡里奥特。耶稣左边是小雅各,他力图去理解他所听到的可怕的话。他两手摊得大大的惊叫了起来。从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们看到了圣·托马斯,疑惑不解的托马斯,他怀疑的神色通过他竖起的手指表现出来。小雅各的另一边,圣·菲利普向耶稣靠去,双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说:“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远不会出卖你的。”他的脸由于爱和忠诚而显出苦恼的神情。 巴塞洛缪与老雅各的身体向他们倾着,而他们身旁的老安德鲁并没有站起来,但他想听听,于是便举起手似乎要求安静。右边还剩下最后三个门徒,他们正在讨论有关耶稣说的那句话,他们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画家把十三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画家把耶稣安排在既是画面中心,又是视觉中心的位置,用背景中大门的透光,更加清楚地衬托出耶稣的形象,餐桌、墙壁门窗和天花板的处理取平行透视,都集中地消失在耶稣的形象上,这一切很自然地把观众的视线首先吸引到耶稣身上,并且有意识地把两侧的门徒和耶稣分开,初看耶稣似乎很孤立,实际上内在情绪和感情以及整个事件都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十二个门徒三人一组平均分配在两边,以其各自的动作和表情与耶稣发生联系和呼应,整个环境和道具的处理比较简单,为的是更加突出激动的人物,再通过这些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将整个画面的中心引向耶稣。 更加令人奇妙的是,在《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中,桌子上有很多个小面包,把它们依次按照音乐的顺序排列可以排列出一首将近一分钟的歌曲。曲调很哀伤。另外后人还发现,如果把玛丽亚的身子全部平移到耶稣的右侧,发现玛丽亚的头正好靠在耶稣的肩膀上。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达·芬奇用四年之久创作的一幅肖像画。500多年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几乎令全世界的人都为之倾倒。 据说,蒙娜丽莎是当时佛罗伦萨城一位商人的妻子,达·芬奇受商人的雇佣,为蒙娜丽莎作一幅肖像画。等画作好后,达·芬奇却舍不得把它交出去,而是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后来,他去了法国,于是这幅画也就被带到了法国,现在《蒙娜丽莎》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内。 在创作过程中,达·芬奇为了表现一种富有人性之美和生活之美的理想形象,他不断给蒙娜丽莎讲有趣的事,还特意请人在帷幕后面演奏美妙的音乐,以使她保持愉悦的表情。在细微的观察下,达·芬奇终于捕捉到了她最微妙的表情和最动人的瞬间——于是,就有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在构图上,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蒙娜丽莎端坐的身姿与交搭的双臂,都被结构在一个金字塔的三角形构图中,于是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蒙娜丽莎深暗的服饰与明亮的肌肤,形成富有对比的光感节奏。特别是面部、胸部和手部那自然而富于变化的明暗转折,精致、微妙地表现出人体肌肤的弹性与质感,尤其是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而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以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 此外,几笔流畅的衣纹,不经意地点缀出服饰的华丽质地。背景的处理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石桥、流水、树丛、小径都在朦胧的空气中向远方蜿蜒隐去,以虚幻的空间将实在的人物形象推向观者的眼前。 从技法与构图层面来看,《蒙娜丽莎》充满了许多不解之谜。比如,画面上那些微妙的色彩和明暗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如果仅看画的表面,全然不见类似波提切利那种明快的线条,只见纤细的色彩浓淡画法。直到近年,在x光摄影的先进科技协助下,这个充满神秘的天才技法才初次明朗化。原来,达·芬奇是以一种灰色松鼠毛制成的极细的笔,沾上用溶剂冲淡的颜料,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使用格列兹画法,表现出颜色的变化,最后以手指晕染出轮廓,加以润饰收尾。 关于《蒙娜丽莎》有很多轶闻。比如,几百年以来不少收藏家都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数量居然达60幅之多。更有趣的是,美国缅因州伯特兰美术馆在1984年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而且经测定,此画确实是当年达·芬奇的手笔。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目前卢浮宫内收藏的《蒙娜丽莎》是一幅赝品,其依据是1911年发生的那起盗窃案。在那起盗窃案中,《蒙娜丽莎》失窃。两年后,它出现在意大利,但是画面上蒙娜丽莎身后两旁的廊柱已经被切掉了。几年后,《蒙娜丽莎》被归还卢浮宫。但许多专家都认为,这次失而复得只是一场烟幕,真正的《蒙娜丽莎》已经被一位富有的收藏家重金收购,挂在卢浮宫内的只是一件赝品而已。 P16-1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