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传播学与文学。曾为《南风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东京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执教于南开大学,作品多次获中国国家图书馆、新浪网、《亚洲周刊》、《新周刊》、《文学报》等颁布的年度好书奖。 主要作品: 《思想国》(2007) 《重新发现社会》(2010) 《自由在高处》(2011)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2011) 《这个社会会好吗》(2013)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2015) 《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2016) 《追故乡的人》(2016) 《慈悲与玫瑰》(2017) 后记 始于热爱,终于沉思 坐在托马斯·莫尔和托马斯·潘恩故国的咖啡馆里, 终于完成了《寻美记》最后的整理,这也算是一种缘分。 按我在书中的理解,这两位托马斯都为美国的诞生谱写了 蓝图。而现在,终于到了要和他们说再见的时候。写完这 篇后记的最后一个字,我将彻底失去对这本书的控制,用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的话说是“作者死了”。在此之后 ,一本书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命运,只能交给读者和时间。 无论如何,我会视自己的所有作品为生命的一部分, 而不完美的生命也不可能拥有完美之书。正如我在欧洲画 廊里看过的所有油画,它们从来都是被抛弃,而不是被完 成。写一本书也是如此吧。所谓“艺无止境”,我不敢奢 求它是完美哪怕是完整的,只希望它和我的生命一样真实 地生长。当然,我还可以辩解说,缺憾也是完美的一部分 ,饱满的灵魂总得有个缺口,否则人们将无法追逐爱情, 孕育生命。 对于作者而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条分界线。在 那里旧我正式消亡,新我正在生长,直到下一部作品问世 。从此意义上说,标刻一位思想者生命的不是年轮,而是 他作品中的思想之轮与想象之轮。 若干天前偶然读到德 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一首短诗,讲的是“我”站在路边看 司机换轮胎。他不喜欢自己来的地方,也不喜欢将要去的 地方。而此时还要看着司机换轮胎,心中充满了厌烦。有 政治性的解读认为这首诗表达了布莱希特对东德现状的不 满,而我更愿意将此路边意象理解为对人类荒诞境遇的揭 示。过去与将来都令人忧愁,而人在此地此时的努力又似 乎只是为了继续拥抱所有的忧愁。没有什么是澄澈的,现 在同时被过去和将来污染。就像贝克特笔下的“等待戈多 ”,人生只是一段难熬的岁月,穿插着无数重复而无望的 等待。 即便如此,每个人还是要赶往自己的目的地,无论前 面还有多少雷霆风雨,慢慢地,他甚至会爱上换轮胎的行 为。人啊,总得找几件“正经事”来做,比如结婚生子, 买卖房屋,远走天涯,重回家乡,以抵抗干瘪的时光和生 命的虚无。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时常会想起《荷马史诗》中的《 奥德赛》。奥德修斯的幸运是,在回家的路上,他不只会 遇到兴风作浪的波塞冬,还会遇到鼎力相助的雅典娜。前 者云烟过眼不值一提,唯有后者必须镌刻与铭记。 本书付梓之际,回望渐渐远去的旧年,在我饱受世情 之苦甚至幻灭时,要特别感谢许多师友以及思想国读者的 信任与宽慰。虽然当时远隔江山,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尘世 的光亮。 此后人生,难免遭逢逆境。而我对自己的双重开解是 :若昨日幸福如梦幻泡影,此刻痛苦亦如是;若一切皆无 意义,无意义亦如是。 光有理想是不够的,还要有情义。在这个浮华而势利 的年代,我还要诚挚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陈卓兄,一个心 里藏着江南梦的北京人。几年来,为了《寻美记》的出版 ,他已经奉献了足够的耐心与漫长的等待。 按计划,在完成《西风东土》和《寻美记》的出版后 ,有关牛津访学期间的观察笔记也需要整理出来,不知道 又将耗掉多少时日。始于热爱,终于沉思,这就是我的日 常。明知很多事情是无意义的,却因为受着“美的激情” 驱使而乐此不疲。套用诗人辛波斯卡的话说——我喜欢继 续写作的荒谬,胜于不继续写作的荒谬。 2019年3月22日清晨
目录 序言 一边叹息,一边寻找 上卷 第一章 想起了托马斯·莫尔 一 为什么没去美国? 二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三 乌托邦与新大陆 四 美国病人 五 不完美的人 六 善良天使 第二章 华盛顿 一 黑人国家 二 白宫前的抗议者 三 寂静的哨桩 四 两个世界的英雄 五 无用之会 六 即使没有上帝 第三章 幸福谷 一 太阳与城 二 一位母亲的努力 三 美国是谁? 四 移民演变 五 媒体统治 六 特朗普的反叛 第四章 漫长的旅途 一 最长的名字 二 星条旗不飘扬 三 光辉岁月,白雪皑皑 四 摩西第十一诫 五 凭良心办事的反对者 六 阿米什人的乌托邦 七 人性的幽暗 第五章 投票站的异乡人 一 时差 二 “这样舒服多了” 三 一座城市的漫游 四 观察者的盲点 五 投票日:总统与验尸官 六 芝加哥的微笑 第六章 费城故事 一 灵魂城市 二 有污点的国父 三 妥协课 四 如何讨论一本书? 五 搭便车:精英素质与草根偏好 六 被遗忘的国父 七 国父的枕边人 第七章 寻找瓦尔登湖 一 去伊卡利亚岛 二 山巅之城 三 乌托邦进化史 四 乌托邦为何消亡? 五 瓦尔登湖畔的梭罗 六 人人可得的天堂 七 为世界人民立法 第八章 纽约天空下 一 人间的街市 二 一幅油画的尖叫 三 分水岭 四 假如美国沦陷 五 想象世事缥缈 六 Double V 七 诺伊斯的性乐园 八 美国自街头诞生 第九章 上帝保佑亚特兰大 一 重新启程 二 美德与时局 三 种族与收入 四 中产阶级的宪法危机 五 节制之美 六 废墟之城 七 三种安慰 八 反对上帝的人 下卷 第十章 人性或历史的怪圈 一 大好河山 二 被解放的奴隶 三 在米切尔的故居前 四 道德圈 五 三K党 六 历史之债 七 怎样正确投降? 第十一章 祝你生日快乐 一 永恒的困境 二 与黑人同行 三 老爷车 四 寂静的勇气 五 科尔文的忧伤 六 “我们可以飞” 七 65号公路 第十二章 漫游与往复 一 退票 二 不平等的乌托邦 三 西奔东走 四 记忆与反抗 五 “终于自由了,终于自由了” 六 上帝与小王子 第十三章 查尔斯顿 一 第一炮 二 奴隶的价格 三 一个枪手的自白 四 原罪与自由意志 五 罗尔斯的习俗 六 两个人的乌托邦 七 自我皈依 第十四章 又见太平洋 一 好黑人与坏黑人 二 人民公社 三 暴力诱惑 四 别碰我的枪 五 宽容的尺度 六 旅人教堂 七 罗切斯特街的张爱玲 第十五章 西雅图的冬天 一 DOS之父 二 空摇篮 三 法院裁定印第安人是人 四 民主的阴暗面 五 文明的时差 六 为什么猪越来越多而老虎越来越少? 七 日常犯罪 八 义利之维 第十六章 自海至光辉之海 一 美国精神 二 一棵树的世外桃源 三 森林美国梦 四 昭昭天命 五 奠基者决斗 六 淘金者的梦 七 “不友好的城市” 八 与董时进共进晚餐 第十七章 迷幻的年代 一 旁观他人之痛苦 二 人类大聚会 三 迷幻药 四 索麻与约翰 五 新公社主义 六 表幕 七 规则的乌托邦 八 挖掘者的挽歌 第十八章 最后的乌托邦 一 让人更像上帝 二 乐观的硅谷 三 《圆圈》中的《一九八四》 四 要代码,还是要法律? 五 技术统治与莱斯特人 六 危险的知识 七 最后一条河流 附录 孤独是最好的防腐剂 后记 始于热爱,终于沉思
精彩页 一 为什么没去美国? 2012年初冬。正午。天环客运站里人满为患。厕所地面潮湿,臊味扑鼻。这是世上最小的战场。好几个小便器坏了,像伤员一般被黑色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 提前十分钟,车站开始放人。正准备上车,被检票员拦住: “怎么没盖章?所有进京旅客都要查验身份证。” 于是,我只好折回售票窗口,补盖红章。 顺利上车,取出挎包里的素描本,未来数日有关美国之所见与所思全靠它们记录了。我喜欢素描本,没有条条框框限制我的随心所欲。 此前十多年一直没什么热情去美国。也许是因为平日生活里接触了太多的美国元素,即便不去美国我也有足够多的了解。抑或与我当年的旅法经历有关。和许多法国人一样,小布什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也是我所反对的。作为《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我为此特别撰文批评这一战争行为可能为伊拉克打开潘多拉魔盒。 根据美国国防部2010年8月26日公布的数据,从2003年3月19日开始,这场战争共有4421名美国军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伊拉克方面,2006年6月出版的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调查,这场战争估计造成了654965名伊拉克人死亡,约占伊拉克总人口的2.5%。也就是说,每40个伊拉克人中就有1人死亡。 时常见人夸耀说今日伊拉克GDP较战前增长多少云云,对此我并不关心。我关心的是在转型过程中有多少生命为此支付成本,而不是侥幸活下来的人获得多少收益。而这些通常都不是战争发动者需要考虑的。他们的一个决定可以使很多人灰飞烟灭,而他们的一个道歉让人记住的只是美德而不是错误本身。 事后证明所谓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乃子虚乌有。曼德拉曾激烈地批评英国卷入这场战争。而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个人回忆录《旅程》一书中对自己的辩解是,萨达姆尽管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有发展这种武器的意图。然而问题是,何谓意图罪?这世上哪个正常国家会以犯罪意图而不是犯罪行为将人治罪?最后,迫于巨大的平民伤亡,布莱尔还是公开道歉了,表示愿用自己的余生“对这个死亡的悲剧做出一定的补偿”。而美国方面,现任总统特朗普认为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 最反讽的是当年拿着大锤砸烂萨达姆雕像的人。在接受BBC视频采访时他说现在想把那个雕像再扶起来,却又怕被人杀掉。战争带给他的痛苦是,“到处是腐败、内乱、杀戮和抢劫”,一个萨达姆倒下了,一千个萨达姆起来了。而当美军从伊拉克撤出,这个国家便和许多热点事件一样被人们遗忘了。 记得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巴黎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夺人眼球的书籍,比如《为纽约去死吗?》《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后者可谓骇人听闻,预言人类将迎来又一次解决人口问题的机会。当俄、法、德以及中东国家纷纷战败,美国的先进和中国的深厚决定了这两个国家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让预言家们失望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并没有发生,而中东的潘多拉魔盒在随后的若干年里的确打开了。除了日常的混乱,还有“伊斯兰国”(ISIS)所呈现的登峰造极的野蛮。而中国和美国也没有以最后的胜利者姿态出现,到了2018年,两个国家你来我往,打起了贸易战。 尽管一度缺乏热情,当卡特中心(The Caner Center)来信邀我前去观察2012年美国大选时,我还是答应了。而且,我在大学教授的政治传播课程也有一些和选举政治相关的内容。 此外还有一个隐秘的理由。在收到邮件的那一刻,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一百多年前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在美国的那场孤独而深远的旅行。为此,早些年我还想过去印度漫游,写一本类似《论印度的民主》的书,只可惜日子过得庸常忙碌,终未成行。既然美国这次找上门来,那就不妨搁置前嫌,暂去观察一段时间。无论如何,此番由外而内,是进一步了解美国的机会。而我的许多学习与思考,正是在一次次孤独的旅程中完成的。 P22-24 导语 美国真的如说鲍德里亚所说是一个“已实现的乌托邦”吗?它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而现在又是否正在走向它的反面?本书以作者的两次访美游记为线索,梳理了有关人类过往、现在和未来的诸多乌托邦梦想,并探讨美好国家何以可能。 作者深刻分析了托马斯·莫尔等人的早期乌托邦思想对立国之初的美国的影响,并详细探讨了独立战争以来美国开国国父及普通民众在塑造这个国家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书就像一部文字版的公路电影,漫无目的的徒步让作者透过日常生活触到一座座城市的灵魂,听到它的喘息。在写作方法上,尤其注重时空的穿梭呈现:空间上,以美国的十几座城市为主要线索;时间上,既有对美国重大事件的历史性回顾,又有作者在美观察时的现场所感,更有几年后作者回到书斋对此前诸多观察的沉淀与反思。 作者在生活现场与历史纵深间不断切换视角,将2012和2016年两次美国大选以左右之争这条主线贯穿打通。“人性的幽暗”与“理性的利己主义”这两个核心议题散落在全书的各个章节,不但写出了美国社会“乌托邦”与“现实主义”这两种特征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转化的一面,也写出了人性与制度相互纠缠互为因果的一面。 序言 一边叹息,一边寻找 寻美者四十而惑 2012年底,受邀赴芝加哥等地观摩美国总统选举。这 是我第一次访问美国,其后又陆续去了几次。《寻美记》 择要记录了前两次“走遍美国”时的所见与所思,最难忘 的是2013年初独自在南方小城蒙哥马利过四十岁生日。虽 然那一天风尘仆仆,粒米未进,内心却无比充实。 生活的反讽是,孔子所谓“四十而不惑”于我似乎完 全相反:四十岁以前的我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心无旁 骛,勇往无前,知道命运的方向;而四十岁以后,对于世 界包括人生在内的许多事情反倒迷惑起来。 几年后,本想在牛津大学访学期间彻底停下来,也算 是对前半生的一种寂静的告别。一个春天的午后,内心细 雨绵绵,徘徊在宽街边的布莱克威尔(Blackwell)书店里 ,一种积聚已久的失落感汹涌而至。回溯过往夜以继日的 现实主义之修修补补,我又一次自责半生光阴虚掷,本应 构建的想象世界何等荒芜!读大学时,曾立志“坐在海边 写一部伟大的作品”,甚至为此留在了海滨之城工作。孰 料这个“时代的裱糊匠”,此后东奔西走,一直在现实的 泥潭里打转,至今一无所成。 在时空广袤的绵延里,平凡本是所有人的宿命和庙宇 。对于一个虔诚的写作者来说,最令人沮丧的往往是现实 主义背后可能的逻辑:如果写作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地解决某些现实问题,那么当现实需要一颗钉子时,他就 只能成为那样一颗钉子。于是,我不得不随时接受来自内 心神明的拷问——作为有主体性和自由意志的人,如何避 免自己成为现实死心塌地的臣虏? 人终究是奔着大千世界而来,有着与生俱来的想象力 和超越性。无论出生于何时何地,在浑浑噩噩或兢兢业业 中浪费了多少光阴,只要决意追求想象中的美好,他就随 时可能从并不美好的人世中苏醒过来,而不是继续在结构 主义的穷途末路中玩转死气沉沉的填字游戏,以换取其他 填空者的掌声。 活得越久,越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漫长的告别。不断离 开过去的土地与人们,甚至过去的自己。或许未来正如往 昔,在后半生开始之时,还需要再经历一次惶惑的童年。 尤其最近几年,意识到曾经过于纠缠于现实的写作如挑雪 填井,徒劳无功,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山冈和战场。 更准确地说,我为写作上没有充分发挥想象力而变得焦虑 。思想者若想不负此生,就不能只说一些自以为正确的现 实之语,他还要用情于自己独一无二、不因时势变化而坍 塌的想象之维。2018年夏天,一场荒诞的网络指控更让我 心灰意冷,不得不自问半生辛苦为何。 那段时间,时常坐在牛津基督教堂学院街边的长椅上 书写思想笔记,内心总是回荡着夏多布里昂晚年的沉思: “我的文学生涯功成名就,产生了它应该产生的一切,因 为它只取决于我;我的政治生涯在成功之中突然半途而止 ,因为它取决于别人。”既尽力于现实,又用心于想象, 夏多布里昂的一生有如钟摆。其实,没有谁不是活在现实 与想象之间。真正吊诡的是,表面上不着一物的想象世界 常常比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更可靠。 回想过往,凡我可以决定并开始去做的事情,只要努 力,差不多都已心想事成;而一旦与别人相关,无论曾经 如何正心诚意地做事做人,结果不仅千变万化,甚至完全 与初衷背道而驰。所幸这人世间还有想象之维。这解释了 为什么许多人宁愿沉醉于文艺,渴望过一种因诗意而自在 的生活。 我没有紧随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步伐,但在一 定程度上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事实,只有阐释”,相信诗 意以及对美的追求是对无意义世界的有力拯救。现实试图 将每个人训练成精密而精致的奴仆,只有那些能够响亮回 答“问世间美为何物”的人才能够握紧自己的生命。在那 里,纵使现实之兵日夜夺营拔寨,想象之城依旧坚不可摧 。如王小波所言,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 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而尼采也宣告,每一个不曾起舞的 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在诗人约翰·多恩笔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 看惯了世事沉浮,我更相信“没有人不是一座孤岛”,而 连接这些孤岛的不是陆地,是海水。这像是一个双重隐喻 ——海水让孤岛互相隔绝,又让它们彼此连接。或许这样 的解释才更符合人的境遇(human condition)吧。如果 承认苦难的唯一价值就在于承载和生长价值,那么,与其 诅咒海水,不如建造船舶。 回想过去这一年多,我把很多精力都花在了欧洲的画 廊和博物馆里。世界变幻难测,我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的 脚步与方向,继续做一个日夜奔波在路上的尘世游荡者, 一个“除了人别无身份,除了美一无所知”的寻美者。 帕斯卡说他只喜欢那些一边叹息、一边寻找的人。而 我愿以至高无上的诚挚,感谢那些让我赞不绝口的思想、 艺术以及所有隔世相望的心灵。这些世间的精灵不仅见证 了人世过往的荣光,也呵护着我今生的幸运,让我有缘时 时刻刻深情触摸那浩瀚无际的大善与大美。无论生活中有 多少疏离、背叛和伤害,世界依旧那么美! 《乌托邦》是托马斯·莫尔深沉的叹息。几十年来寻 遍故乡与天涯,问东问西,我知道自己依旧留着一副略带 忧郁的读书人模样。读书人一生长叹,是因为在他一生漫 长的叹息声里,藏着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 在终于要完成这篇序言时,美剧《权力的游戏》 (Game of Thrones)最终季将在一个月后正式开播。该 剧最让我感慨的是:在人世间的各种纷争之外,有那么一 群“北境异鬼”(the white walkers)时刻昭示人类不 幸的命运。而人终究要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对抗生死荒谬。 既然注定要以热血讴歌生命,看空一切就只是徒劳。 就此搁笔吧,愿所有寻美者无惧生活中的悲苦,内心宽阔 明亮一如往昔。这个夜晚,独自坐在北行的列车上,我期 待着一出戏剧的结局:任异鬼南下,凛冬将至,大地仍有 温良在。 2019年3月19日凌晨 定稿于津浔列车上
内容推荐 作为欧洲“发射的卫星”,今日美国是不是鲍德里亚笔下“已实现的乌托邦”?美国经验或危险性在哪里?本书以作者的两次访美为线索,深刻分析了托马斯·莫尔等人的乌托邦思想与美国的隐秘联系,以及独立战争以来“有污点的国父”和普通民众在塑造美国时各自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是一次“小路朝天”的精神之旅。漫无目的的穿行、无远弗届的游思以及随时切换的交谈与场景,使《寻美记》更像一部文字版的公路电影。作者相信不完美的人类注定不会拥有完美的乌托邦,而人世之希望却又在于新世界可以成长于种种破碎的现实或者不完美。 在写作方法上,本书延续了作者“坐得住书斋,下得了田野”的风格,诗意与沉思得以在时空交错中不断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