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嵇文甫讲晚明思想史(精)/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嵇文甫
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嵇文甫(1895—1963),著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1913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家境困难,不久被迫辍学。1915年,在积累了一年半的微薄收入之后,又赴北京,考上了北京大学。他的同班同学包括冯友兰、陈钟凡等著名人物。由于嵇文甫的基础较好,学业优异,因而受到马叙伦等教授的器重。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建国后任郑州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目录
第一章 从王阳明说起
第二章 王学的分化
第三章 所谓狂禅派
第四章 异军特起的张居正
第五章 东林派与王学修正运动
第六章 古学复兴的曙光
第七章 西学输入的新潮
第八章 余论
附录
精彩页
第一章 从王阳明说起
本书所要讲的晚明时代,是一个动荡时代,是一个斑驳陆离的过渡时代。照耀着这时代的,不是一轮赫然当空的太阳,而是许多道光彩纷披的明霞。你尽可以说它“杂”,却决不能说它“庸”,尽可以说它“嚣张”,却决不能说它“死板”;尽可以说它是“乱世之音”,却决不能说它是“衰世之音”。它把一个旧时代送终,却又使一个新时代开始。它在超现实主义的云雾中,透露出现实主义的曙光。这样一个思想史上的转型期,大体上断自隆万以后,约略相当于西历16世纪的下半期以及17世纪的上半期。然而要追溯起源头来,我们还得从明朝中叶王阳明的道学革新运动讲起。
王阳明是宋明五百年道学史上一位最有光辉的人物。由他所领导起来的学术运动,是一种道学革新运动,也就是一种反朱学运动。当朱子在世的时候,正是道学的全盛时代,他以伊川为宗,上探明道横渠濂溪康节诸家以穷其源,出入程门诸子如游杨谢吕尹胡之属以尽其流。其于同时各派,则左排陆学,右排浙学,毅然以道学正统自任。广收门徒,遍注群经。道学到他手里,可算是纲举目张,灿然大备。先儒说朱子集道学之大成,诚可以当之而无愧了。然而朱子讲学有时候嫌太繁琐。“字字而比,节节而较”。把许多道理支分节解,往往弄得不成话说。就如他讲“四端”,既把“仁义礼智”四字并提以配“春夏秋冬”,复并提“仁义”二字以配“阴阳”,并提“仁智”二字以明“终始”,更单提“仁”字以贯“四端”,又有什么“四端相连而至”“四端迭为宾主”种种说法。这样一分,那样一合,看他配置得多么巧罢!然而这不是讲心性,这只是变戏法,只是文字的游戏。又如他讲太极图说道:“盖中也,仁也,感也,所谓□(特殊符号)也,〇之用所以行也,正也,义也,寂也,所谓□(特殊符号)也,〇之体所以立也。”从仁义寂感上分阴阳,分体用,甚至从“中正”二字上也能分出阴阳体用来。这些地方,多亏他苦心体会。这简直是做起八股来了。陆象山在当时就挖苦他道:
揣量模写之工,依仿假借之似,其条画足以自信,其习熟足以自安。(《与朱元晦书》)
又《象山语录》载:
有立议论者,先生云,“此是虚说”;或云,“此是时文之见”。学者遂云:“孟子辟杨墨,韩子辟佛老,陆先生辟时文。”先生云:“此说也好。然辟杨墨佛老者犹有些气道,吾却只辟得时文。”因一笑。朱子依照着圣人样子,描摹刻画,制造出多少道理格式。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但从象山看来,那只是一种“议论”,一种“时文”。这种时文化的道学,后来竞成为道学的正统。从南宋末年,到明朝中叶,完全成一个朱学独占的局面。所谓一代大儒,如许鲁斋薛敬轩辈,都不过陈陈相因,谨守朱子门户。道学至此,几乎纯成一种烂熟的格套了。于是乎首先出来个陈白沙,既而又出来个王阳明,都举起道学革命的旗帜;一扫二百余年蹈常袭故的积习,而另换一种清新自然的空气。打倒时文化八股化的道学,而另倡一种鞭辟近里的新道学。阳明赠白沙大弟子湛甘泉有一段话:
……自是而后,言益详,道益晦;析理益精,学益支离;无本而事于外者益繁以难。盖孟氏患杨墨,周程之际,释老大行。今世学者皆知宗孔孟,贱杨墨,摈释老,圣人之道若大明于世。然吾从而求之,圣人不得而见之矣,其能有若墨氏之兼爱者乎?其能有若杨氏之为我者乎?其能有若老氏之清静自守,释氏之究心性命者乎?吾何以杨墨老释之思哉?彼于圣人之道异,然犹有自得也。而世之学者,章绘句琢以夸俗,诡心色取,相饰以伪。谓圣人之道劳苦无功,非复人之所可为,而徒取辩于言词之间。古之人有终身不能究者,今吾皆能言其略,自以为若是亦足矣。而圣人之学遂废。则今之所大患者,岂非记诵词章之习;而弊之所从来,无亦言之太详析之太精者之过欤?(《别湛甘泉序》)
这段话很能揭出陈王两家道学革新运动的共同宗旨。他们所反对的是“记诵词章之习”,换句话说,就是八股化的道学。这种八股化的道学,看着最平正,最周到,最近圣人;然而实际上直类乎“非之无举刺之无刺”的乡愿,依门傍户,俯仰随人,比着杨墨佛老之各有其得者,尚相去绝远。“言益详,道益晦,析理益精,学益支离”,这是暗斥朱子,而认为八股化道学所自出。平心论之,朱子自是中国近古思想史上头等的伟大人物,但他那种烦琐支离的学风,实开后来道学八股化之渐,这也是无可讳言的。二百多年的因袭墨守,朱学的流弊已十分显著。以这因缘,白沙阳明辈的道学革新运动应时而起了。
导语
晚明时期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思想从宋明道学转向清代朴学,是中西文化接触的开端,可谓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转型期。
《晚明思想史论》重点阐述了王门诸子的道学革新运动和东林派的反狂禅运动,而佛学、西学、古学则错综交织于其间。嵇文甫先生叙述的这一幕思想史剧,内涵丰富,引人入胜,是晚明思想史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典范性著作。
序言
梁启超说:“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有精神也。
”的确,学术的盛衰,关乎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象与文化氛
围。民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内忧外患,较之晚清,
更为剧烈,中华民族几乎已经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而就
是在这样日月无光的民国时代,却涌现出了一批批大师,
他们不但具有坚实的旧学基础,也具备超前的新学眼光。
加之前代学术的遗产,西方思想的启发,古义今情,交相
辉映,西学中学,融合创新。因此,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
的时代,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王国维、鲁迅、胡适、
冯友兰、余嘉锡、陈垣、钱穆、刘师培、马一孚、熊十力
、顾颉刚、赵元任、汤用彤、刘文典、罗根泽……单是这
一串串的人名,就足以使后来的学人心折骨惊,高山仰止
。而他们在史学、哲学、文学、考古学、民俗学、教育学
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创造出了一个异彩纷呈的
学术局面。
岁月如轮,大师已矣,我们已无法起大师于九原之下
,领教大师们的学术文章。但是,“世无其人,归而求之
吾书”(程子语)。
大师虽已远去,他们留下的皇皇巨著,却可以供后人
时时研读。时时从中悬想其风采,吸取其力量,不断自勉
,不断奋进。诚如古人所说:“圣贤备黄卷中,舍此安求
?”有鉴于此,我们从卷帙浩繁的民国大师著作当中,精
心编选出版了这一套“大师讲堂系列丛书”,分辑印行,
以飨读者。原书初版多为繁体字竖排,重新排版字体转换
过程当中,难免会有鲁鱼亥豕之讹,还望读者不吝赐正。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1981年出生。2003年考入福建
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系,师从陈节教授。2006年获硕士
学位。同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师从王
水照先生。2009年7月获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福建师范
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工作。推崇“博学而无所成名
”。出版《论语择善》(九州出版社),《四库全书总目
选》(凤凰出版社)。
内容推荐
嵇文甫(1895—1963),河南汲县人,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学家、哲学家,为开拓中国哲学史及古代思想史学术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书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晚明时期思想史的专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