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我”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把儿时常用的银汤匙,它像一台时光穿梭机,带“我”回忆起整个少年时代。“我”想起了一直照顾“我”的温柔的阿姨,想起邻居家那个像人偶一样漂亮的女孩儿,想起学校里耐心教导我的老师,想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欢乐时光……就这样,“我”怀恋起旧时光里浅淡的喜悦和浓烈的柔情。 《银汤匙》是日本作家中勘助的半自传体小说。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通过体弱少年的成长故事,将旧岁风物、家庭温情、童年故事、青梅竹马、学校生活结合在一起,展现每个人都有过的成长中的不安与感动。 这是一部蕴含东方美学的儿童小说,“温暖、欣喜、童趣、诗意、透彻”中记述着那些美好却容易消逝的瞬间以及在那些瞬间里出现的,令人怀念的人和事。 感动了几代人的日本儿童文学经典,却也是我们的小时候。 目录 《银汤匙》无目录 导语 与《窗边的小豆豆》齐名的日本儿童文学经典,入选日本教育委员会中小学生推荐读物。 描绘童年的真挚之书,再现日本明治、大正年间风俗风貌。 青年翻译家历时一年全新翻译,东方美学动人呈现;独家收录12幅获奖唯美插画。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史学者、京都大学博士李文明先生推荐版本。 本书是日本作家中勘助的自传体小说,以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的东京地区为舞台,描写了主人公从幼年到少年时期的成长过程,笔法细腻,视角独特,感情饱满,也毫不掩饰主人公对日本对外侵略行为的质疑和厌恶。起初由文坛巨匠夏目漱石推荐,在《东京朝日新闻》上连载发表评。 书评(媒体评论) “我是佩服中氏所著的《银汤匙》一书” ——周作人 很美,很细腻,很有创意,粉饰雕琢却又真实, 不可思议。 ——夏目漱石 精彩页 〇一章 我书斋的书箱抽屉里,塞满了各种不值钱的小玩意儿,一只软木质地的小盒子也放在那里很久了。木板接缝的地方贴着绘有牡丹纹样的画纸,以前好像是用来装外国烟草粉的。它倒也没有多漂亮,但木头色泽温暖,拿在手里很舒服,合上盖子的时候,会轻轻发出“嘭”的一声,如今仍是我喜爱的物件之一。盒子里装着子安贝、山茶花果和我小时候常玩的玩具等各种零碎东西,其中,一把形状罕见的银色汤匙令我至今难忘。勺的部分像盘子一样圆,直径约五分,短柄微微上翘。因为打得厚重,汤匙掂在手里沉甸甸的。我时常从小盒子里将这只汤匙取出,细心擦拭后,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它。偶然发现这把小汤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家里有一个上了年头的橱柜。从刚长到踮起脚尖,才能碰到橱柜隔板的时候起,我就喜欢拉开柜门、打开抽屉,碰碰这个,摸摸那个,听瓶瓶罐罐碰撞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橱柜上有两个并排的小抽屉,是用玳瑁做的把手,其中一个不太好使,以小孩子的力气很难拉开。但这反而让我更加好奇。一天,我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勉强将它拉开,不禁激动地将抽屉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倒在榻榻米上,在风镇、印笼、根付之类的东西里,莫名喜欢当中的银汤匙,马上拿着它找到母亲,要她把汤匙送给我。母亲正戴着眼镜在茶室做活,见我跑来颇有些意外,却一反常态地说:“那你可要好好保管哦。” 我没想到母亲这样轻易地就将汤匙给了我,开心的同时也有些失望。原来早在我家从神田搬到这座小山包时,那抽屉就拉不开了,以至于连母亲也忘了这把颇有来头的银汤匙。母亲一面穿针走线,一面将它的故事说给我听。 〇二章 母亲生我时意外难产,连当时有名的产婆也放弃了她,只得请一位名叫东桂的中医来帮忙。然而,东桂先生煎的药对母亲似乎没有多大作用,急脾气的父亲大发雷霆,狠狠骂了他一顿;东桂先生大为不解,趁着干等分娩的时候,捧着医书给父亲读了个遍,证明自己开的方子没错。最终母亲受尽折磨才将我生下。抚养我长大的阿姨,后来总喜欢一遍遍模仿东桂先生当年那副头痛不已的模样:用手指沾着唾沫一页一页翻动医书,再从药箱里抓出草药。阿姨生性活泼,表演得惟妙睢肖,每次都惹得大家笑成一团。 我生来身体孱弱,出生不久又长了可怕的肿块,用母亲的话说,肿块像“松果一样”长了满头满脸,家人只得再去麻烦东桂先生。东桂先生每天让我吃漆黑的丸药和乌犀角粉,以防肿块的毒攻心。那时,寻常大小的汤匙不方便往孩子的小嘴里送药,阿姨不知从哪儿找来这只小银匙,一直用它喂我。听了这些原本不记得的事,我竟不由觉得怀念。我那时满身肿块,痒得整日整夜无法安睡;母亲和阿姨用米袋子装了红小豆,轮流为我敲打疮痂,直到我舒服得入睡,发出沉沉的鼻息。小时候,我因常年体弱多病而神经衰弱,隔三岔五便会头痛。家里总对外人说,我头痛的毛病是因为刚出生时,用米袋子敲坏了脑袋。母亲生我可谓吃尽了苦头,身体恢复得很慢,有时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恰逢阿姨一家处在困难时期,除了喂奶,其他事情便常交由阿姨一手代劳。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