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恋上时光深处(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后窗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随笔集,收入了各类随笔约150篇,分为“生活苦乐”、“情义无价”、“身在职场”、“社会万象”、“智慧人生”、“书影之间”等7辑。作者是一位女编辑,也是一位女作家。她用随笔的形式叙写了自己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真实经历。那些满载情思的文字不但流淌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情感的珍惜,更有对世间万象的思索。这样的文字,其实不但激励着自己,应该也温暖着他人的。 作者简介 后窗原名张少杰,黑龙江省双城人,现居上海。复旦大学古籍所硕士,曾做过中学语文教师、《语文学习》杂志执行主编,现为上海教育出版社报刊发展中心主任。担任《课文作者谈课文》《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经典小说解读》《课文可以这样读》等图书的责任编辑。2018年,主持了《于漪全集》的出版工作。热爱语文学科,酷爱编辑工作,喜欢在读书、做书与写书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生命的本真与美好。 目录 辑一 生活百味 张老师一天的工作生活 编辑职业资格考试亲历记 那年那天,我的腰间盘突出了 数一数我的老人缘 现实里,我与孔雀城的美丽邂逅 我的读书生活起步得晚了些 我那解不开的书店情结 在不断挑战中,实现生命的拔节成长 在你的陪伴下,我们扬起笑脸风雨兼程 在买书这件事上,我变得越来越挑剔 装修就是在实现关于家的梦想 时光倒影 辑二 情义无价 父母安好,儿女的幸福才完满 怀念恩师章培恒先生 猝失挚友文飞,痛何言哉 编辑妈妈写给初三儿子的一封信 “我是小学生了,今天真开心!” 这个春节,我只想静静的陪伴 老爸老妈也用智能手机啦 回眸间,如林的手臂在不舍地挥动 儿女的那份情,希望父母能坦然领受 同窗之谊,值得用一生来呵护 一篇文,一份情,在两个城市之间传递 炕 作者与读者,也可以相依相伴 故乡情结,扎根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辑三 身在职场 我们在工作着,也在生活着 作家版权路上的惊喜与惊心 我与“中华经典陪读书系”的相遇相离 拥有良好的工作心态真的很重要 这次搬家,显然与以往不同 在纸墨书香之间,来一场最美的遇见 发心愿力,把有意义的事做到更好 给教师松绑,或是激发创造力的第一步 苦苦寻觅,只为这样的语文名师 教师想要更优秀,究竟要跨过几道坎 从唯分数论的泥淖里突围 化兴趣为专长,品得教研滋味来 语文教师为什么要从事教研活动 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语言文字 辑四 社会万象 募捐时,我们心里在怕什么 由一场奢华婚礼联想到的 钱、房和精神生活在上海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男孩教育 互网络时代的聚会之痒 填报志愿时,请尊重孩子的选择 老有所养,我们能为这个目标做些什么 置身新媒体时代,该怎样对待读书学习 对不起,群主,我悄悄地退群了 网络社交媒体应该怎么玩 纸质出版物的生命力在哪里 人才与环境 真正的友情 想出一本好书,作者需要走好哪几步 辑五 人生智慧 当生活呈现循环往复时 所谓成功,就是修炼成最好的自己 面对不如意,究竟该如何自处 步履匆匆中,能否照顾一下皮囊 人与人之间刚刚好的距离 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尊重 有些事,没有来不及,只有想不想 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勇敢尝试,一切皆有可能 怎样让主观评价更趋于合理 努力是一辈子的事,何必急于一时 与其坐而心塞,不如尽己所能 辑六 修己达人 学会享受与自己相处的第三空间 有一件幸福的事,值得我们坚持 向内多求己,向外慎求人 何不为生活多开几扇窗 在一间书房里,做自己的王 在学习共同体里,学习真正地发生着 难忘那一次美妙的长江三峡游 踏着革命者的足迹奋勇前行 踏访郊野公园,与大自然热烈相拥 莫负春光 别样的春游 人好,活儿好 适时让自己置于学习区和恐惧区 从那以后,忙碌再也不是我的借口 辑七 书影之问 珍贵《礼物》,成就你我的快乐人生 悠悠《江河水》,激荡着“伟大心灵的回响” 用尽余生,只为心灵的救赎 他何以把坏日子过成了好时光 《课文可以这样读》编辑手记 《经典小说解读》编辑手记 心系教育教学,九十岁的于漪痴心不改 在《老师·好》中遇见好老师,好时光 后记 序言 后窗是一个忙碌的人,是一个不知忙里偷闲的大忙人 。这本书就是她忙得其所而叠加竖立着的真迹。所谓“忙 ”,实际上就是把时间横过来让自己一天天地走向深处, 沿途留下一片恋情。所以,这本书是留着时间刻度的她个 人成长的一个里程碑。 后窗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思考,都 是以热爱时间为底座且不断加固着这个底座的;反过来, 这个底座又不断地作用着、强化着上述诸多热爱的内容。 所以,二者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反复循环的节奏。一言 以蔽之,这个节奏就是“忙”。 她怎么能不忙呢?她是一个农民的女儿,上学时一放学 就要干农活,仿佛学习不是最主要的事;后来住宿读高中 ,开始离家在外的独立生活,形成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再 后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城市读大学,知识能力随着 学业的深入不断增强,她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 、有追求的年轻人。再后来她不甘心过一眼看穿的小城生 活,在做了六年高中语文教师之后报考了复旦大学古籍所 研究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读研的梦想 。 一路走来,她克服了重重困难,殊为不易。给她内心 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是父母家庭给予她的勤劳、善良、乐 观和自信。 在十几年的奋斗过程中,她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再到 编辑的角色转换。这种角色转换,姑且不论学习上、业务 上的共性如何融会贯通,而其个性又如何互补起来,促进 探索穷源的功力;也不论环境上的适应、熟悉和时间上的 安排、调剂为何逐步由必然王国起步通向自由王国;只就 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所接触到的不同的人群而言 ,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说,后窗就是在同学、 同事、学生、家长、作者、读者等各路人脉的汇集点上, 得到大家的关爱与支持的,使学生时代就萌生的理想之树 茁壮成长起来。 当然,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的是靠个人持之以恒的努 力。而在个人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时,不但不影响,反而能 把奋勇的斗志引向新的高度的,更是十二分不容易!后窗在 经历了从单身到结婚到得子的幸福之旅后,得到了婆婆、 丈夫的合力帮助,使她可以一心扑在自己深爱的做书、读 书和写作上,毫无后顾之忧。 儿子上中学以后,她忙碌得更加“有恃无恐”,全然 没有了家庭观念。有时候,她也会扪心自问:别人家的孩 子在中考前夕,家长都忙着找人补课,而自顾不暇的她能 做些什么呢?她只能利用乘地铁的碎片化时间在备忘录里与 孩子倾心交谈:中考是人生的第一次比较重要的考验,稳 扎稳打,既禁得起成功的考验,又经得起失败的打击,她 认为对孩子不能斤斤计较于分数的得失,要配合学校和老 师的教育。给孩子指出人生航船的大方向,同舟共济,不 遗余力。 可见,这种忙碌是要有储备的。她的储备从何而来?她 很会见缝插针,善于利用每一个零碎的时间,除了工作时 的认真积累以外,她的潜力主要来自持之以恒的读书学习 。读书是她的最爱,做书是她的本职工作,买书送书是她 的一大爱好。做教师租房住时,她迫不及待地添置了简易 书柜;结婚以后,她在卧室的阳台上布置了充满书香氛围 的简易书房;2016年5月,她不惜举债在嘉善新西塘孔雀城 购置了属于自己的理想书房,她要在那里圆自己的书房梦 。我读了这些贮满情感、充满想法的文字,是非常有共鸣 的。 仔细想想,后窗一路走来,充满着“三级跳远”的节 奏与速度。你看,哪一条线索、哪一个侧面不是三级跳远 般地跑过来的呢?依据我对她的了解,三级跳远的关键在于 跑步加速度和踏板准确度的合二为一所产生的爆发力。具 体到后窗身上,就是忙得其所而获得的高质量的生命状态 。 希望她忙碌并快乐着。 张大文 2018年5月 导语 后窗是一个忙碌的人,是一个不知忙里偷闲的大忙人。这本书就是她忙得其所而叠加竖立着的真迹。所谓“忙”,实际上就是把时间横过来让自己一天天地走向深处,沿途留下一片恋情。所以,这本书是留着时间的刻度的她个人成长的里程碑。后窗诉说的那些经历,乃至日常琐事,不完全是一个人的生活史,那些人那些事,已成为一组难忘的社会镜像,组合为时代档案。从这个意义而言,个人讲述,其实是一个时代最有价值的语文。 后记 在做中学语文老师的时候,我认为自己只会教书,其 他的工作都做不来。 2013年4月,我向校长递交了辞职书,理由有好几个 ,其中之一是我太累了,想休息一下再出发,尝试另外一 种人生。就在那一年,我经历了从语文教师到语文编辑的 职业转换,生活状态也从一个人的漂泊无依过渡到一家人 的宁静安稳。 从那以后,我知道适合我的职业不止一个,给我一个 平台,我就能全情投入,并努力做到让自己满意。 喜爱的工作和满意的家庭将潜藏于内心深处的写作热 情激发出来。各种适合的因素也好像商量好了一样一起找 上门来,促使我拿起手中的笔,敞开自己的心扉,开始用 随笔这种体裁书写我对生活、生命的体察与感悟。 编辑工作比我想象中要繁杂忙碌得多。好好休息成了 一件十分奢侈的事。 正常休息尚不能保证,遑论有整块的写作时间了。我 苦苦寻觅适合自己的写作时间和方式。后来,我意外地发 现了智能手机里的备忘录功能。喜出望外之余,备忘录成 了我随身携带的作文本,乘地铁上下班的碎片化时间成了 我写作的最佳时段。工作日,每天我会花上半小时心无旁 骛地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周末只要是乘地铁 出门,就是我练习写作的好时机。 在我看来,写作是让人的内心保持宁静、让人的思想 不断提升、让人的生活变得充实、让人的灵魂获得自由的 实践活动。 自从爱上写作以来,我的内心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宁静 与从容。不管工作多么繁杂忙碌,不管生活多么琐碎寡淡 ,只要开始写文章,我的心便立即沉静下来,在文字的输 出中思想不断流动,情感慢慢流淌,内心快乐而自足,灵 魂因得到净化而获得自由。写作,已然变成了我的一种生 活方式,它带着我冲破了现实生活的一道道藩篱,在我面 前打开了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让我享受着精神生活的充 实与美好。所以,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语文能力,它更是提 升生命品质和精神境界的绝佳方式。 近几年,我充分享受到了写作带给我的充实感、幸福 感和成就感。除非命题作文,我很少强求自己写文章,而 必定是在心有所动、情有所触的时候自然落笔。我不汲汲 于发表,而是在与自己灵魂对话的过程中,时时反省自己 的工作、生活和思想,进而锤炼自己的文笔和情思。在四 年连续不断的写作中,我有了四十余万字的文字积累,经 过比较细致的甄别,根据文章内容,从中选择了八十余篇 分七个板块来呈现。 作为喜欢读书的读者、酷爱做书的编辑和喜欢码字的 写作者,我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让 自己的文字变身为装帧精美的图书,陈列在网上或书店的 一方角落,以备选图书的身份呈现给顾客。每当心有所动 ,情有所感,我都会静静地用文字记录下来,收藏起来, 像在沙滩上捡拾贝壳的孩子。这里呈现的是一个语文编辑 的日常,琐碎、平凡而温暖。 我愿意用文字抚慰自己,也熨帖他人。最后,感谢生 命中促我成长的每个人! 2019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后窗是一个忙碌的人,是一个不知忙里偷闲的大 忙人。这本书就是她忙得其所而叠加竖立着的真迹。 所谓“忙”,实际上就是把时间横过来让自己一天天 地走向深处,沿途留下一片恋情。所以,这本书是留 着时间的刻度的她个人成长的里程碑。 ——张大文 后窗诉说的那些经历,乃至日常琐事,不完全是 一个人的生活史,那些人那些事,已成为一组难忘的 社会镜像,组合为时代档案。从这个意义而言,个人 讲述,其实是一个时代最有价值的语文。 ——吴非 精彩页 此时的时间是22:22分。徐汇区教师公寓的303室。张老师的脸上流着泪,在键盘上飞快地敲打着文字。也许你还不能体会,刚刚还和学生、家长谈笑自如的张老师,怎么会如此伤心? 我已经很累了,可以说腰酸背痛,精疲力竭;我也好困,从早上五点到现在不曾有过片刻的休息。我竟然因为身体太累体力的透支而哭了!我知道这样是不应该的,一个月都已经坚持过来了,为什么今天会如此软弱? 晚上九点,我背着重重的卷子、书本还有学生今天早上交上来的一袋子钱,摇摇晃晃,步履蹒跚地爬上了楼梯,快到三楼时,差点因为站立不稳而摔倒。 我定了定神,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幸亏楼下的阿姨帮着我一起把这项繁复的数钱工作做好了。心里多少轻松一点点,为此两个人折腾了一个多小时。 早晨同学们匆匆地把自己订报刊的钱一股脑儿地塞给我,我手里的东西太多了,拿不过来,急中生智,把脸盆拿来,全部安顿到里面,飞奔到办公室。放好后,疾驰到多功能厅,拿考试卷子准备监考。连续三场考试的监考,一场接一场,中间没有休息,直到中午十二点。口渴了,没有时间去喝水。看到学生们喝水,心里也很羡慕。 匆匆跑到食堂去吃饭,刚咽了两口饭,校长走进来通知:“张老师,快点吃,20分钟后门口集合,去教师进修学院阅卷。”我听后,把吃饭速度提高了一倍;刚吃了没有几口,有一位老师走近我:“张老师,门口有学生找你!”我马上停止,跑出去一看,是一个生病的同学来请假,要我给他写出门条。我让他先到卫生室休息一会儿,我把饭吃完就回办公室去拿出门条。于是又跑回食堂,可还没等坐下,我突然想起卫生室有这个东西,应该让生病的学生先回去吃饭。再次跑进卫生室,给学生写好了出门条,让他回家好好养病。再次返回饭厅,想把饭吃完,一看表,十二点一刻!没时间了!我还什么都没有准备好呢!班级没有来得及看一下,作业没有来得及布置,缺书的同学没来得及告诉他们领书,订报刊的人数和钱数没来得及统计,还有好多事来不及做呢!于是一口并作两口,狼吞虎咽地把剩下的饭吃完了,以最快的速度冲进班级。 我的大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把最重要的两件事一定要在两分钟内说完:缺书的同学要把书领到;告诉劳动委员安排值日生。当我走进班级时,好几位同学举手,表示有话要对我说。我粗暴.地制止了这些想要说话的同学,把自己的话说完转身跑到一班,把作业布置给课代表。我没有时间走路,一律需要小跑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到门口集合。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阅卷,100包试卷在我们的手里传阅批改,从中午到日落,终于在四点三刻结束了这项工作,然而并不意味着我可以回来休息,我需要乘五十几分钟的公交返回学校,去取今天考试的试卷,在这个周末里加班加点批阅。 公交车就像一位公正无私的法官,不因为我的脚步稍慢而作片刻的停留,不因为我疲惫不堪而加快速度,它有条不紊地行进着,终于到了学校。我希望快一点拿到卷子,好回去吃饭休息。可是门卫师傅告诉我,我们班级出了问题:投影仪没有关电源,窗帘没有系好;刚刚迈上三楼的楼梯,学生处主任拦住我说,你们班中午自修纪律不大好,没有秩序。我的心跟随我的腿一样沉重,仿佛在那一瞬间再也抬不起来。开学第二天我就要离开班级出去,我的心放不下,不是不信任自己的学生,而是很多方面都没来得及告诉他们,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做到位。 我跑到班级关了电源,系好了窗帘,把散在教室前后的两张椅子放回到原位。到宿舍吃饭时已经快到七点了,叔叔阿姨都在等着我,见我进来,叔叔调侃道: “再有几分钟不回来,就过期不补了。”我有气无力地回答: “不让我吃饭,我就不吃了,反正累得不想吃饭了,一点胃口都没有。” “怎么会累成这样啊?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阿姨关切地一边问我一边给我拿碗盛饭。 我高兴地问:“阿姨,您能帮我一起数钱吗!” “今天学生交了订报刊的钱,都在我包里,今天太忙,还没来得及统计呢。”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