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2018年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十周年,为分析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继续围绕决策公开、管理服务公开、执行和结果公开、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依申请公开五个方面,对机构改革后的49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100家县(市、区)政府的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情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评估发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十年间,中国政务公开工作领域持续拓展,政务公开工作规定不断细化,重大决策预公开情况取得显著进步,政务服务信息公开趋于细化,政策解读信息发布更加规范、便民,政务公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能力、促进依法行政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加凸显。报告分析了各评估对象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规范性文件备案、清理信息未公开,权力清单公布完整度、更新及时性不佳,部分双随机信息未公开、内容不全面,等等。对此,报告建议坚持公开促参与、公开促管理的理念,切实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借力信息化,提升公开效果,提升政务公开与政府管理业务活动直接的黏合度。 目录 导论 一 评估概况 二 总体评估结果 (一)评估发现的亮点 1.拓展公开领域、细化公开规定 2.重大决策预公开情况进步明显 3.规范性文件清理信息公开改善显著 4.政务服务信息公开趋于细化 5.“双随机、一公开”落实较好 6.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公开有所改善 7.政策解读信息发布更加规范、便民 8.网站互动平台正成为回应关切的重要渠道 9.不少地方依申请公开渠道畅通、便民性较好 (二)评估发现的问题 1.重大决策预公开仍有改进空间 2.部分规范性文件备案、清理信息未公开 3.权力清单公布完整度、更新及时性不佳 4.政务服务办事指南不全面、内容不一致 5.部分双随机信息未公开、内容不全面 6.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发布尚未常态化 7.部分行政处罚事项与结果公开不及时 8.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开不全面、不及时 9.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程度仍不高 10.政策解读信息发布质量仍有待提升 11.部分县区义务教育信息公开程度较低 12.部分地方政府依申请公开仍存短板 三 各领域评估结果 (一)重大决策预公开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二)规范性文件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三)政策解读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四)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五)权力清单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六)政务服务信息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七)“双随机”监管信息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八)行政处罚信息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九)审计结果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十一)义务教育信息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十二)网站互动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十三)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1.县(市、区)政府部门公开平台缺失 影响指南发布 2.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内容不规范 (十四)依申请公开 1.评估发现的亮点 2.评估发现的问题 四 2019年政务公开展望 附件一 中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2018)指标体系 附件二 中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2018)评估对象 附件三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9年修订) 附件四 政务公开工作要点(2018-2019年)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