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搜集淮海经济区多个城市纵向和横向数据,从地理区位、历史底蕴、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等多个维度比较分析了淮海经济区核心8市的现实基础。利用熵值法、城市首位度、引力模型等理论方法对徐州的城市中心性及辐射带动作用进行了评估,并指出徐州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中心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淮海经济区城市中心性测度与评估、徐州市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评估与比较、强化徐州在淮海经济区中心地位的路径分析。 本书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从事中心城市研究和决策的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淮海经济区的演化过程 1.2 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由来 1.3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意义 第2章 中心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中心城市的概念、特征及主要功能 2.2 中心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有关中心城市建设的研究现状 2.4 小结 第3章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 3.1 历史地理基础 3.2 经济基础 3.3 社会基础 3.4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3.5 小结 第4章 淮海经济区城市中心性测度与评估 4.1 淮海经济区核心8市经济地位比较分析 4.2 淮海经济区核心8市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4.3 淮海经济区20城市中心性测定与评估 4.4 小结 第5章 徐州市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评估与比较 5.1 徐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的测度分析 5.2 徐州中心城市创新引领力的测度分析 5.3 徐州与郑州、济南的影响力比较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强化徐州在淮海经济区中心地位的路径分析 6.1 目标和任务 6.2 基本策略 6.3 协同创新发展机制 6.4 城乡融合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