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评(媒体评论) 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了 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 ——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这位本来无足轻重的乡村小学教师一步步登上了 拉丁美洲精神皇后的宝座。 ——瑞典科学院院士雅尔玛·古尔伯格 加布列拉的风景有一种分不出日期的模糊。她的 中心标志是岩石,这是冷却了的岩石的太阳,是化作 坚硬物质和绿色苔藓的时间,是对复活的承诺。 ——[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 在这位“女神”身上,我十分欣赏她那极富个性 化的口语,这绝不是修辞的轻而易举,也不是日益老 化墨守陈规的粗俗;这险峻的口语带给我们的是她的 智利和她的美洲同胞的口语的魅力。 ——[智利]贡萨洛·罗哈斯 目录 序言 洒向人间都是爱——加布列拉·米斯特拉尔的生平与创作 散文 女教师的祈祷 母亲的诗 最悲伤的母亲的诗 忆母亲 痴情的诗篇 四瓣花 魂影 如果死神降临 艺术篇 修女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斯 剪影 少一些神鹰,多一些小鹿 墨西哥素描 致墨西哥妇女 歌声 墨西哥印第安妇女的身姿 爱情书简 附录 授奖辞 获奖演说 加布列拉·米斯特拉尔生平及创作年表 主要作品集目录 精彩页 女教师的祈祷 致塞萨尔·杜阿茵 主啊,你曾执教,请原谅我现在也执教;原谅我有教师的称号,因为你乃天下之师。 请赋予我对学校唯一的爱;即使美枯焦了也无法夺走我时时刻刻对她的柔情。 导师啊,让我的激情经久不衰,让颓唐顷刻即逝。请剔除我心中对正义不纯的欲念吧,它使我至今无所适从;请剔除我心中那反抗的狭隘的暗示吧,当有人伤害我时,它会涌上心头。不要让我因不懂而痛苦,也不要让我因忘却所教事物而悲伤。 让我成为母亲中最好的母亲,这样我便能像她们一样,热爱并保护那不是“亲骨肉的亲骨肉”。让我的女孩儿们当中的一个成为我最完美的诗句,当我不再歌唱时,我将把凝聚在她身上的最动人的旋律留给你。 将你的教义的现时可能性指示给我,让我敢于时时刻刻为它而斗争。 给我民主的学校以光芒,将它洒在赤脚的孩子们围成的圆圈上。 让我变得坚强,尽管我是个无依无靠的贫穷女子;让我敢于蔑视一切不纯洁的势力,敢于蔑视一切对我生命的压迫,只要它违背你燃烧着的意志。 朋友啊,请陪伴我!支持我!多少次只有你在我身旁!每当我的主张最纯真、我的真理最炽热的时候,世人便离开我;那时,你便使我饱尝孤独与失落的心情紧紧贴在你的心上。我寻求的只是你温柔、赞许的目光。 给我朴实与深邃,使我摆脱日常教学中的烦琐或平庸。 每天,当我走进校门时,让我从心灵的创伤中抬起头来。不要把渺小的物质追求和每时每刻卑微的痛苦带到办公桌上。 处罚时,让我的手轻轻落下;抚摩时,让它变得更加温柔;教训时,要语重心长,使人明白我是为了爱而纠正他! 让我使自己砖垒的学校具有崇高的精神。让我热情的火焰笼罩它贫穷的门厅和简陋的课堂。让我的心灵变成它的支柱,让我高尚的意志变成它的财富,让它们胜过豪华学校的支柱和财富。 最后,通过维拉斯克斯①苍白的画布,让我记住,在世界上教人们强烈地去爱,就是带着刺穿伦格纳斯肋部的矛头抵达生命的尽头。 母亲的诗 致堂娜路易莎·F.德·加西亚·维多夫罗 他吻了我 他吻了我,我变了样:心跳的速度成倍地增长,从我的气息中可以嗅到另一种气息。我的腹部和心灵同样高尚…… 我甚至在自己的呵气中闻到花的馨香:这一切都由于他在我的体内温柔地留下了那种东西,像露珠儿落在草上! 他是怎样的人? 他是怎样的人?我曾长时间注视一朵玫瑰的花瓣,愉悦地抚摩它们,我愿他的脸庞也这般温柔。我曾抚弄过一团黑莓,愿他的头发也这般油黑、卷曲。然而如果他被晒成棕色,像制陶工人喜爱的红色陶土那样丰富,如果他的头发平直,像我的生活一样简朴,都无关紧要。 此时此刻,我注视着山峦的错落,当云雾迷漫时,我用云雾塑造出一位温柔至极的少女的身影,他或许该是这样。 然而,我尤其喜欢他用甜蜜的目光看着我,喜欢他用颤抖的声音和我说话,因为我希望来者就是我所爱的那个想吻我的人。 明智 现在我明白了在二十个春秋中,阳光为什么照耀我并使我能到田野上采集鲜花。在最美好的日子里,我常常扪心自问,为什么将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花草这样美妙的礼物送给我? 阳光照耀我,宛似照射蓝色的花束,是为了赢得我将献出的柔情。它在我的心底,将我的血液一滴滴酿造,这是我的美酒。 我曾为他祈祷,为了以上帝的名义,将我的泥土转送给他,让他去塑造自身。当我带着心灵的震颤为他朗读一行诗,美便像一团火一样焚烧了我,因为他从我的肉体上采集了自己永不熄灭的火焰。 柔情 为了我怀中抱着的熟睡的婴儿,我的步履轻盈。自从我心怀这一奥秘,我整个心都变得肃穆。 我的声音轻柔,好像是在悄悄诉说爱情,那是我害怕将他惊醒。 现在我的眼睛从人们的脸上寻找他们心灵深处的痛苦,以便使别人看到并理解,我的面颊为何这般白皙。 我轻轻地在草丛中探寻何处有鹌鹑筑巢。我蹑手蹑脚,悄悄地走在田野上。现在我确信,树木和万物都有自己的孩子正在睡觉,它们则正躬身守护在孩子的上方。 P3-6 导语 巍峨的群峰造就了她的品格,动听的鸟语陶冶了她的灵性,那“芬芳的土地”培养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她,就是“抒情女王”——米斯特拉尔,拉丁美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热情而真挚地抒写智利的民族精神,寄寓对未来的渴望,是仁慈和母爱的伟大歌者。 序言 洒向人间都是爱——加布列拉·米斯特拉尔的生平与 创作 加布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1889— 1957)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迄今 为止,获此殊荣的西班牙语作家中唯一的女性。“她那富 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了整个拉丁美洲理 想的象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利这样一个千万左右人口的国家 ,却产生了两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加布列拉·米 斯特拉尔(1945)和巴勃罗·聂鲁达(1971)。无论是诗 品还是人品,两位诗人都恰恰代表了智利的两种相反相成 的自然品格:如果说聂鲁达宛似南方波澜壮阔的大海,米 斯特拉尔则像北部巍然屹立的高山。然而在这高耸入云的 大山下面,却翻腾着炽热的熔岩,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 看上去“以为她是大理石,其实却是活生生的肉体”。 米斯特拉尔生前主要发表了四部诗集:《绝望集》 (1922)、《柔情集》(1924)、《塔拉集》(1938)和 《葡萄压榨机》(1954)。此外,她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大 量的散文作品。她死后的第二年,智利圣地亚哥太平洋出 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部散文集《向智利的诉说》。1967年 ,在巴塞罗那又出版了她的《智利的诗》。 翻开米斯特拉尔的诗集,尤其是《绝望集》,我们很 快便会发现。它并不是以语言的典雅和形象的优美令人瞩 目,更不是以结构的精巧和韵律的新奇使人叫绝,而是以 它那火一般的爱的激情感染着读者。这里所说的爱包括炽 烈的情爱、深沉的母爱和充满人文情怀的博爱。正是这种 奔腾于字里行间的爱的激情,使她的作品在群星灿烂的拉 美诗坛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米斯特拉尔的青年时代正是拉美现代主义诗歌的晚期 ,“逃避主义”已为“新世界主义”所取代,但新的诗风 尚未形成。米斯特拉尔与现代主义诗人们迥然不同,她的 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是水乳交融、难分彼此的。因此,要 研究她的诗作,首先要了解她的人生。 加布列拉·米斯特拉尔的原名叫卢西拉·戈多伊·阿 尔卡亚加,1889年4月7日(一说为6日)生于智利北部艾尔 基山谷的倒数第二个小村上。巍峨的群峰造就了诗人的品 格,动听的鸟语陶冶了诗人的灵性,那“芬芳的土地”培 养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对于她的血统,有人说她是西班牙巴斯克人的后裔, 有人说她是迈斯蒂索人(白人与美洲土著的混血)的后裔 ,还有人认为她的家族有犹太人的血统。后者仅仅是根据 诗人对犹太人的同情和对《圣经》的态度推断出来的,不 足为凭。 米斯特拉尔的父亲名叫赫罗尼莫·戈多伊·维亚努埃 瓦,曾是小学教师,但他生性好动,像个“吉卜赛人的国 王”,能够弹着吉他像行吟诗人一样即席演唱。在女儿三 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家乡。诗人曾回忆说:“由于他总是 不在,我对他的记忆可说是痛苦的,但却充满了崇拜和敬 意。”女儿从他那里继承了好动而又坚毅的性格、诗人的 气质、出色的记忆力和一双绿色的眼睛。诗人的母亲叫佩 特罗尼拉·阿尔卡亚加·罗哈斯,这是一位俊秀而又善良 的女性,她与诗人的母女之情是感人至深的。在米斯特拉 尔的童年,有两个人曾对她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一位是她 的祖母,另一位是她同母异父的姐姐艾梅丽娜。每当星期 天,母亲就叫她去看望“疯祖母”。祖母是村上唯一有一 本《圣经》的人,并且不厌其烦地叫孙女一遍又一遍地朗 诵,从而使它成了米斯特拉尔的启蒙课本。使这本“书中 之书”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给她的一生留 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实际上,她对《圣经》的记忆比对 祖母的记忆要深刻得多。艾梅丽娜也是小学教师,比卢西 拉年长十三岁,是她真正的启蒙老师。这是一个十分不幸 的女性:母亲的私生女,从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生身父亲, 结婚不久丈夫就死了,后来又失去了唯一的儿子。艾梅丽 娜给妹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评论家们认为,《乡村 女教师》就是诗人对她的缅怀和颂扬。向姐姐学习了最初 的知识以后,卢西拉曾进过艾尔基山谷的维库尼亚小学。 校长阿德莱达是一位盲人,需要有人为她领路。卢西拉不 卑不亢地接受了这个工作,就像后来在斯德哥尔摩接受诺 贝尔文学奖一样。阿德莱达委托她为女学生们分发教材, 但这些姑娘连领带偷。当这位“有眼无珠”的校长发现少 了教材时,竟在全校师生面前将她当作小偷来训斥。不擅 言辞的卢西拉无法申辩,当场昏了过去。晚上回家时,偷 教材的姑娘们早已在街上等着她,沿途用石块对她进行袭 击。当她跑回住处时,已是头破血流。多年之后,米斯特 拉尔已是著名诗人,有一次又回到维库尼亚,正赶上一个 人的葬礼,她就信步跟着人群走到墓地。一位陌生人还送 她一束鲜花,叫她放在死者的棺材上。当她询问死者是谁 时,人们告诉她:“就是阿德莱达,小学的校长。她是盲 人。您不记得了吗?”加布列拉听后立即答道:“我永远 也忘不了她!”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在卢西拉坚毅的性格 中又添加了孤僻的成分,并在她的心田上播下了神秘主义 的种子。 …… 《葡萄压榨机》于1954年发表,其中收录的大多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作品。战争给诗人带来极大 的痛苦。她对野蛮的战争充满了仇恨,为了和平事业而大 声疾呼。当纳粹集团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时,她愤怒谴责“ 希特勒使德国丧失了部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无法用物 质来估量的损失”。她从自己隐居的地方对世界各地的被 压迫者、对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孤儿和集中营里的受难者表 示了深切的同情和积极的声援,这使得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大为恼火。二战以后,她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为维护 妇女和儿童权益而四处奔走,在外交活动中坚决反对帝国 主义的侵略行径。这一切使她的思想感情产生了明显的变 化,她更加同情广大的劳动人民,因而创作了像《工人的 手》和《织布机的主人》这样的作品。 就在《葡萄压榨机》发表的第二年,米斯特拉尔的健 康状况急剧恶化。到1956年,她几乎已经不能进食。她患 有糖尿病和动脉硬化,而最终夺去她生命的是胰腺癌。 1957年1月10日凌晨,她在纽约的医院里逝世。联合国当天 就召开了特别会议,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她的遗 体由智利大使护送回国,当时安葬在圣地亚哥公墓。1960 年1月23日按照她生前遗愿,将她重新安葬在故乡蒙特格兰 德的山坡上。墓前的石碑上刻着: 灵魂为躯体之所作 正是 艺术家对人民之所为。 编译者赵振江 改于20t5岁末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米斯特拉尔散文15篇、书信24则。 第一部分《散文》,主要有《女教师的祈祷》《母亲的诗》《魂影》《如果死神降临》《墨西哥素描》等篇目,语言典雅,结构精巧,充满智慧,饱含着深沉的母爱与浓浓的拉美自然风情;第二部分《爱情书简》里滚烫的字句,毫不掩饰地倾诉着作者对她心目中的情人,一位仪表不俗、风格隽永的诗人——曼努埃尔·麦哲伦·牟雷的敬意和爱慕,纯真而炽烈。 米斯特拉尔看上去“以为她是大理石,其实却是活生生的肉体”,她热情而真挚地抒写智利的民族精神,寄寓对未来的渴望,是仁慈和母爱的伟大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