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李心田著的《闪闪的红星》是一部长篇儿童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在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党的孩子”潘冬子与土豪恶霸胡汉三斗智斗勇,最后成长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故事。 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仍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他的父亲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在手术中将自己的麻药主动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为掩护乡亲们撤退,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血的事实再一次教育了冬子。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并在火线上找到了解放军,参加了解放军,亲手抓住了胡汉三,为妈妈报了仇。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导语 李心田著的《闪闪的红星》是一部感动几代人的励志经典儿童小说,荣获多项殊荣,并被改编成电影、舞台剧等各种形式,其中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山东省优秀儿童文学奖特别奖,被译为英、法、德、日等十一种文字,同名电影入选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精彩页 一天夜间,我已经睡熟了,忽被一阵说话声搅醒,我听是爹和妈的声音。爹已经有好几夜没回家睡了,这次回来是干什么的呢?就听妈说:“你这次出去,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爹说:“很难说,听说要去和兄弟部队会师,也有的说要北上抗日,要等打完日本鬼子才能回来呢。” “要是我去也能帮着做点儿事,”妈妈说,“我和冬子也跟着去吧!” “不行,那是大部队长途行军,要天天打仗的。” “你们走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像过去一样嘛,该衷前(以物力、人力支持援助作战前方)还支前,该斗争还斗争。”爹问妈,“你和那几家家属谈得怎么样?她们的思想都通了吧?”妈说:“都通了。” “往后更要好好地把大家都团结起来。” 妈说:“是的。你们红军在的时候,大家心里都踏实。如今你们一走,有的人觉得心里没着没落(即没着落。指心中对某件事放不下,形容心里不踏实)的。” “红军走了,党组织还在,苏维埃政府还在,照样闹革命嘛!”爹稍停了下又说,“当然了,环境变了,革命的形式也要跟着变。” 妈说:“大家也都有准备了。” 停了一会儿,爹说:“你入党的事,我已经向修竹说了,他愿做你的入党介绍人。” “修竹不走吗?” “他不走,他负责我们这一片党的工作。” “只要有党在,大家的心里还是会很踏实的。”妈又问爹,“你看我还有什么缺点?以后也好注意改。” 爹说:“以后斗争性要强些。红军北上了,斗争的环境可能要艰苦得多、残酷得多,你一定要更坚强一些才行。” 妈说:“我会坚强的。一年多来,我一直想入党,总觉得不够条件,从小就是个绵性子。” “入了党,就不能按一般人要求自己了。”爹的声音是那样坚定,“等你成了党员之后,你就是我们无产阶级先锋队里的一个战士了。” 妈激动地说:“以后我是党的人了,我一定会更严格要求自己。” “环右冬子,”爹提到了我。“我很疼这孩子,以后怕会很长时间看不到他,你得好好教育他。” 妈说:“这你就放心吧,我会教他好好做人的。” “要是工农民主政府还存在,要是能念书,就送他上列宁小学。” 【阅读能力点:爹除了明白自己作为一个战士的使命外,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爹说到这里,大概是挪了下油灯,照了照我,又轻声地向妈说:“等冬子长到我这么大的时候,也许就会过上真正的好日子了。” 爹的大手在我的脸上抚摸了一下,他的手是宽厚的、粗糙的、有力的、温暖的。然后爹又说:“我在冬子这么大的时候,是没见过今天这样的光景的!今天有工农民主政权,有赤卫队,有共产党和红军。” “是呀!”妈妈说,“你们要是不走,能保住这个光景,也就是个好日子了。” “不,真正的好日子是社会主义。”爹说,“等到共产主义,那日子就更好啦!” “还能怎么个好法呀?”妈妈似乎不大明白。 爹深情地说:“到了那个时候呀,所有的土豪劣绅全打倒了,天下的穷人都解放了,再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种田的、做工的全都为集体劳动。劳动人民都过上美好的生活。孩子全能上学。”妈妈轻轻地“嘘”了一声,爹又接着说:“好日子还要靠我们去战斗啊!” P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