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十八篇有关社会变迁与法律思想方面的论文,一部分针对某一特定的制度或现象,探讨其与法律相互的影响,如土地改革、科技发展、司法考试等,别一部分则评论法律制度之建立、发展与社会情况之关系,展现了一代法学名家的学术成果。
本书裒辑著名法学家马汉宝先生有关社会变迁与法律思想方面的论文,凡十八篇,略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主要自近代中国语境理述社会变迁的法律之维,揭示法律在建构现代国家、组织社会中的价值和功用。下部于比较文化的视野中,梳理现代法律思想,特别是西方法律思想的源流演变,以及中西法律理念的映照与互动,寓阐发于叙述,将价值寄托于学思。凡此一切,形之于严整学理,凝练为汉语法意,交付于兢兢书生事业,恰与时代相验证,展现出一代法学名家的学术理路。作者纵跨新旧时代,身历海峡两岸,脚踏东西文化,本身就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法意起转的历史见证人,因而,其思其虑,在梳理学思、陈述人世的同时,已然进入法律思想的历史长廊。
上部
第一篇 法律、道德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一、绪言
二、传统法律的道德化
三、现代法律的西方化
四、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的距离
五、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的协调
六、协调工作的最高准据
七、结语
第二篇 儒家思想法律化与中国家庭关系的发展
第三篇 个人在中国传统与现代法律上之地位
第四篇 法律教育之前瞻与基础法学
第五篇 美国宪法与“中华民国宪法”之制定及发展
第六篇 台湾之土地改革——实行法治之一项范例
第七篇 法律与科技发展
第八篇 法律教育与考试
第九篇 近三十年法律与社会变迁之关系
第十篇 思想、法律与社会变迁:历史观点下的中国经验
下部
第十一篇 庞德社会利益说之理论的基础
第十二篇 庞德论“中华民国宪法”之发展
第十三篇 庞德论中华民国法律之发展
第十四篇 牛津哲学对法学之影响
第十五篇 自然法之现代的意义
第十六篇 二十世纪的美国法律思想
第十七篇 西洋法律思想近三十年之发展趋势
第十八篇 法律哲学与社会变迁之关系
附录一:《西洋法律思想主流之发展》前言
附录二:《西洋法律思想主流之发展》绪论
附录三:《法律与中国社会之变迁》前言
附录四:马汉宝——融贯中西法律文化的笃行者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