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文学史”是20世纪初从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它的到来,改变了中国固有的文学、文学史观念,塑造出一个新的中国文学传统。戴燕著的《文学史的权力(增订版博雅撷英)(精)》讨论的,就是当“文学史”理论传到中国以后,怎样与近代以来的学术分类、历史叙述、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文艺思潮、国语运动相互配合,而对中国古典文学作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并通过这样的有关“文学史书写”的学术史考察,说明“文学史的权力”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持续不断地发挥它的效力的。 作者简介 戴燕,1982年北京大学毕业,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任职于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现为复旦大学教授。 目录 增订版序 前言 第一章 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 一 什么是文学 二 什么是中国历史中的文学 三 怎样写作中国文学史 第二章 中国文学史:一个历史主义的神话 一 文学的历史观念 二 史料的发掘与考证 三 求因明变的宗旨 第三章 作为教学的“中国文学史” 一 文学史为中文系的重要课程 二 教学上的个人与集体 三 对文学史课的挑战 第四章 从“民间”到“人民”——中国文学史上的正统论 一 新文学的发掘民间 二 文艺为人民服务 三 文学的“人民性” 四 抛弃“五 四 ”的旧包袱 五 爱国主义 第五章 “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中国文学史经典的生成 一 写实主义是一种小说理论 二 文学史的新经典 三 正确的阅读方式 四 多种或一种解释 第六章 国语的文学史之成立 绪论 一 民国初期的国语运动 二 新文学与国语 三 白话文学为国语的基础 四 白话文学古已有之 五 国语(白话)文学的历史 六 白话的戏曲小说为世界 余论 附录 一 世界·国家·文学史 二 在世界背景下书写中国文学史 三 中国文学史的早期写作——以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为例 四 把旧学换了新知——林传甲的一本日记和一本教材 五 文学史的力量——读黄人《中国文学史》 六 “这是多大的使命呀”——试论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贡献 七 守护民间——重读红皮本《中国文学史》 八 文学史的进与退 九 他山之石——简述日本的中国文学史书写 十 也说说东洋早期出版的《中国文学史》 十一 现代学术史所不能忘记的 征引书目 一 文学史 二 著作 三 论文 后记 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