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兄弟有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海慧儿//史力嘉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兄弟有情》由海慧儿、史力嘉合著。

施远跟随部队转业的父亲来到北京生活,认识了同在一个机关大院的高苍白,从小没有父亲的小白,被伙伴嘲笑欺负,面对施远的保护,小白的世界里终于有了阳光的滋润。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微妙的情感在小白的心中蔓延。有一种爱,从未曾开口,却始终温暖心田。

多年以后,施远迫于种种原因娶妻生子,冲动的个性终于让他创下弥天大祸。小白该怎样报恩,记忆中的红手套,饱含了所有未曾言说的爱……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就像云注定漂泊,叶注定会落,你注定是你,我注定是我。认命了,也就心甘情愿了。

内容推荐

《兄弟有情》由海慧儿、史力嘉合著。

学音乐的施远和学美术的小白是一对艺术神童,虽然一个强健,一个羸弱,但他们有共同的志趣,少年时便结为好友。

一次,小白不慎落入冰窟,施远为救他而冻伤手指,从此不能练琴;小白为兄弟义气,发誓不再摸画板画笔。友情不仅可以战胜死亡的恐惧,甚至可以战胜爱情。一次偶发事件,追求施远未果的姑娘不幸丧生,而施远并不知情;为感恩,小白承担了过失伤人致死的罪名,入狱服刑,得知真相后的施远追悔莫及,但也只能隔着监狱的铁丝网看着小白挥舞着象征他们友情的那双红手套。兄弟情义曾是我们的文学传统中大力歌颂的主题,但如今却成为文学创作中的稀有品种。《兄弟有情》渗透着男子汉的阳刚和时代的潮流气息。

目录

一 生如夏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1

二 生命中相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8

三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17

四 从对立到倒戈/32

五 动不动就幸福/39

六 偶像一旦被打碎,就再也拼不出个人形/45

七 看天空中飘动的是什么?那是朵无处安放的灵魂/50

八 “绿裤腿”和李铁梅的爱情故事/59

九 狗把人团结起来了/69

十 “精神坎肩”/75

十一 事情藏在心里久了就是个疙瘩/82

十二 奶制品吃多了容易早熟/89

十三 为将“镇魂曲”/107

十四 一只手,可以拨动多少根琴弦?/116

十五 那些重要的人总是在我们的生命里来来往往/128

十六 艺术家都是敏感的/138

十七 有多少人能够算跟自己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呢?/150

十八 人生中有几次旅程,会被定义为“疯狂”?/164

十九 眼睁睁看着手心的泪水蒸发却留不住它/171

二十 在自爆之前释放/177

二十一 拳头打不出江山/184

二十二 欺骗一旦暴露了,哪怕你的初衷是善意的/194

二十三 爱是一种牺牲/203

二十四 “重逢”是生命中常有的事/207

二十五 他乡遇故知,如此……/212

二十六 上贼船容易,下去可难了/223

二十七 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顿年夜饭/233

二十八 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你/244

二十九 一个生命会有多重?/248

三十 亲近的人之间对话都是轻言轻语/259

三十一 梦里似是而非,现实如梦如幻/266

三十二 恶梦醒了,却还活在恶梦里/272

三十三 挥舞的红手套/282

试读章节

一 生如夏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施远随从部队转业赴某科学院三所就任党委书记一职的父亲来到北京,搬进了位于海淀区的一个职工家属大院。

其实从部队转到地方,施远和施远的父亲施林森都不是很高兴,因为他们父子已经习惯了部队那种简单而紧张的生活节奏。而施远的母亲听说到地方,尤其是来北京却高兴得手舞足蹈。其中最让施远母亲江琳兴奋得意的重要原因并非由于远离了西北比较艰苦的环境,而是让她觉得终于可以为儿子继续学习并提高小提琴演奏技能创造了更好条件。

母亲高兴的这个原因恰恰又是令施远最不开心的。施远始终讨厌妈妈逼他学琴,讨厌那些像蝌蚪一样的五线谱,他甚至认为拉琴这种营生压根儿不是他这个健硕的、充满血性的男儿该干的事儿。

的确,施远看上去比同龄孩子结实得多,这大概是得自他父亲的遗传。他自小很少患病,偶尔有个头疼脑热、发烧什么的也是过一半天就没事了。由于他经常和战士们一起比划,腿脚不仅灵活、而且有力,擒拿格斗的也会使几套。另外,他和父亲有个共同习惯,就是有事没事总爱往外跑,并且根本不管天气如何。在他俩看来,夏天和冬天、日晒或风吹没什么两样。照他们的话说,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可在施远母亲眼里,这对父子就是精力过剩,在家待不住。

施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小好像就不太会哭,在江琳印象当中似乎施远从未掉过眼泪,无论是跌跤、烫伤或不小心弄伤了自己,有时甚至鲜血淋漓,施远也全不当回事,反觉稀松平常,就像吃饭有时会把饭粒掉在地上一样。因此他几乎每天都是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除了江琳为他规定的练琴识谱的那两个小时,那才是他为最痛苦难熬的时间。

搬家那天,施远在北京姥姥家的人差不多都来帮忙了,有钢琴家姥爷、当了一辈子音乐教师的姥姥,还有大姨、二姨和两位姨夫。施远没有参与搬家,姥爷命令他在姥姥家等下班回来的舅妈带他去新家。

舅舅和舅妈是一个月前才刚刚结婚的,舅舅是很有名气的小提琴家,曾荣获很多奖项,其中还有国际大奖,所以舅舅在姥姥家格外受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全家只有他一个男丁那么简单。

施远大姨、二姨还有妈妈也都曾经学练过钢琴和提琴,但她们个个学未有成。她们成长的年代是一个畸形的疯狂的年代,那个年代只讲阶级、只讲成分;不讲学识、不讲才华。她们统统被洗了脑一般,为能够摆脱资产阶级出身而努力,没人敢把音乐和音乐世家当做荣耀,反觉得学会了那些“封资修”的玩意儿和家庭出身都是某种耻辱或罪恶。为了洗刷自己,为了能让自己的后代融人红色的血液,大姨嫁给了一名锻工,二姨嫁给了一名东北建设兵团老战士的儿子,妈妈最为幸运,居然嫁给了一名现役军人。在那个物质匮乏、精神膨胀的年代,有一句口号曾经脍炙人口:“要吃就吃白菜心,要嫁就嫁解放军。”可见当时施远的妈妈江琳,一个资产阶级出身的小姐,一夜之间能让全家人变为军属是一件多么风光的事情,那时就连今日的音乐巨子舅舅也总是把“我姐夫是革命军人”这句话挂在嘴边呢。施远一直觉得舅舅能够顺利成长、发展,能有今日之成绩,说不定沾了自己父亲什么光呢。

施远舅舅的外表一点也不亚于他的音乐才华,一米八的个子,帅气十足的脸,骄傲的下巴,总爱微笑又很有唇峰的嘴,直挺的鼻梁,深邃的双眸以及光亮、宽阔的额头,再加上那一头又黑又茂的头发,无不显示出天生艺术家超尘脱俗的气质和风范,所以姥姥全家都以舅舅为荣、为傲是再自然和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唯有施远不这么认为,不仅如此,他甚至不愿意听到或者确切地说最讨厌妈妈提起舅舅的名字。

自施远懂事起,妈妈就处处以舅舅为榜样教育施远,仿佛如若施远成不了舅舅那样的人就是做母亲的失败。施远大约从4岁开始,每个月不是妈妈带施远回一趟北京找舅舅学琴,就是舅舅偶尔专程来部队大院教施远学琴。

江琳从不买变形金刚之类的、施远周边伙伴几乎都有的玩具给儿子。施远经常不满地质问妈妈为什么,妈妈总是回答他要省下钱来买机票去北京学琴,施远又问:“为什么其他的小孩儿都不学琴,偏偏我一定要学?”这时妈妈总是透着得意和庆幸说:“因为他们没有条件,你要感谢上天:给了你这么杰出的一个舅舅……”这种回复听得施远实在太厌倦了,以后他就不再追问了。

实际上为了省钱,施远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主动提出在空务人员看管下自己乘机往返北京和西北,父亲托关系照办了,每次也都很安全,而每次接送他的大多是他舅舅。舅舅不仅悉心教他,并且每回都要给他买一些当下最流行的玩具或者是漫画之类的作为奖励。每当此时,他总是很快接过舅舅的礼物,同时又很快巧妙躲过舅舅的拥抱等亲近举止,闪身而去。

其实从感情和直觉上,施远是喜欢和欣赏舅舅的,谁都看得出来,他和他舅舅完全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是小一号而已。他对舅舅的抵触并非针对舅舅本人,主要是由于江琳。如果妈妈不把舅舅奉为神明般标榜,如果妈妈不是总想将他变成小“江为”(舅舅名叫江为),而他因此多了一份痛苦煎熬少了一段快乐时光,他可能会主动和舅舅亲近,甚至主动效仿也未可知。

这天下午3点多,舅妈手里拿着两个“麦当劳”汉堡包,腋下夹着一个崭新的提琴盒来到姥姥家,进了门把汉堡包放桌上,打开琴盒伸到施远面前:“看,这是我送你的礼物……”施远瞥了一眼,里面是×××牌小提琴,挺名贵的,可以说是施远这个年纪的学琴少年梦寐以求的。可是施远毫不在意,只说了句“快陕把我饿死啦”,边说边抄起汉堡包,双手架在桌上大口大口嚼起来。

舅妈见施远对小提琴不感兴趣,以为他不识货,又到他身边加重语气道:“这可是×××琴——”

“我知道,可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施远边嚼汉堡包边很快打断。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