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在昭明太子萧统死后,成为太子,后来即位当上皇帝,即历史上著名的“梁简文帝”。作为六朝文学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研究萧纲具有多种层面的意义。他和他领导的“宫体诗”,成了诗歌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流派。
曹旭、田鸿毛著的《萧纲评传》对侯景之乱和萧纲生平的叙述非常精彩,对宫体诗的评价,观点新颖客观中肯。本书还不可避免地涉及了萧衍、萧统、萧绎的一些生平事迹。后附有萧纲年谱简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萧纲评传/齐梁文化研究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曹旭//田鸿毛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在昭明太子萧统死后,成为太子,后来即位当上皇帝,即历史上著名的“梁简文帝”。作为六朝文学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研究萧纲具有多种层面的意义。他和他领导的“宫体诗”,成了诗歌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流派。 曹旭、田鸿毛著的《萧纲评传》对侯景之乱和萧纲生平的叙述非常精彩,对宫体诗的评价,观点新颖客观中肯。本书还不可避免地涉及了萧衍、萧统、萧绎的一些生平事迹。后附有萧纲年谱简编。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生在偏安江南的帝王之家 (一)父亲梁武帝创造的时代 (二)梁武帝的文治武功 (三)多才多艺的文化皇帝 (四)侯景叛乱之殇 (五)低调仁厚的丁氏 二、在父亲的羽翼下成长 (一)皇太子萧纲出生的时代背景 (二)萧纲四岁开始步入政治军事舞台 (三)萧纲结婚并亲为庶务 (四)吾家之东阿:萧纲的文学天赋 三、萧纲和他的兄弟们 (一)堪以自豪的哥哥萧统 (二)哥哥萧统主编的《文选》 (三)独眼的天才弟弟萧绎 (四)萧纲的其他兄弟们 四、文学友于胜过曹丕、曹植兄弟 (一)文学与曹氏兄弟相比 (二)萧纲和萧统最亲近 (三)文学友于胜过曹丕、曹植兄弟 (四)三兄弟文学观的异同 (五)萧纲与萧统的唱和诗文 (六)萧纲、萧统与文学侍臣的感情 (七)萧纲与萧绎的文学交流 (八)萧纲对萧统人品与文学的追悼 (九)萧纲与南康王萧绩关系也很好 (十)萧纲与其他兄弟的关系 (十一)萧纲与堂兄弟的关系 (十二)萧氏兄弟和曹氏兄弟皆是佳话 五、儒佛道糅杂的信徒 (一)儒、道、佛三教合流的背景 (二)萧纲的儒、道、佛信仰来源于父亲 (三)萧纲是三教杂糅的代表 (四)糅合三教的萧纲的历史意义 六、通向东宫艰难的道路13l (一)太子萧统是萧纲心里高挂的明灯 (二)出镇雍州做出自己的成绩 (三)国家突发事故——太子萧统病逝 (四)萧统逝世留下太子继承人问号 (五)萧纲在反对声浪中当上皇太子 (六)萧纲艰难地走进东宫 (七)用养德和诗歌度过东宫寂寞的时光 七、帝王之家的幸福与不幸 (一)萧纲十岁结婚,王妃叫王灵宾 (二)儿子萧大器萧大连之死 (三)萧纲和其他美丽的夫人 (四)萧纲和他的儿子们 (五)萧纲和他的女儿们 (六)嫁给侯景吃侯景肉的溧阳公主 八、宫体诗的旗手 (一)宫体诗的前世今生 (二)宫体诗的发端与发展 (三)宫体诗的艺术特征 (四)萧纲是宫体诗的主帅 (五)宫体诗的副帅萧绎 (六)萧纲与宫体诗人群 (七)宫体诗的意义和影响 九、“文学放荡论”的理论家 (一)萧纲不仅是宫体诗的主将,还是宫体诗的理论家 (二)萧纲批评曹植是他理论的宣言书 (三)萧纲在丕、植兄弟的争论中站在曹丕一边 (四)从批评曹植到批评京师文体 (五)对谢灵运和裴子野的批评 (六)萧纲的理论具有系统性和自成体系 (七)编辑《玉台新咏》以大其体 (八)萧纲宫体诗的理论核心——“文学放荡论” (九)“立身谨重”和“文章 放荡” (十)赞美新人:一代有一代的文学 十、诗人皇帝悲惨的结局 (一)萧纲七岁就成了诗人 (二)东宫“养德”的诗人太子 (三)和谐宫闱,息事宁人的诗人太子 (四)诗人仍然有指挥打仗的能力 (五)萧纲警惕朱异 (六)太子诗人本色:频频举行诗歌文化活动 (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八)诗人皇帝终成傀儡 (九)兰陵正士的最后结局:诗人皇帝之死 十一、千年的拒斥与接收 (一)搬掉压在宫体诗上的“土囊” (二)第一个反对宫体诗的是“贼人侯景” (三)貌似反对宫体诗的裴子野其实是“宫体诗外围诗人” (四)没有人能拔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五)唐太宗是宫体诗最大的“粉丝” (六)唐代魏徵等历史学家吹响批判宫体诗的号角 (七)宫体诗成了“亡国之音”的代表 (八)二十世纪以来对宫体诗的评判 (九)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胡念贻挑战宫体诗禁区 (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 (十一)对宫体诗的新评价 附录:萧纲年谱简编 序言 假如《萧纲评传》只是萧纲一个人的评传,便 失去了大半的意义。因为萧纲不仅代表他自己,还 代表了萧家在中国诗学史上的贡献,代表了六朝帝 王在六朝文学史上的引领作用。作为六朝文学的组 织者和倡导者,研究萧纲具有多种层面的意义。 萧纲是一个“皇二代”;昭明太子萧统死后, 他成为太子,后来即位当上皇帝,也是历史上著名 的梁简文帝。 曹氏家族固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学和文化,曹操 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组成了 一个邺下文人集团,掀起了我国文学史上建安文学 的高潮,而萧氏家族同样在后来的诗歌创作、诗歌 理论、诗歌流派、诗歌美学、文化贡献方面,把曹 家创造的文学和文化推向更高的阶梯、更高的楼层 。萧家比曹家,应该是旌旗相望,各有佳胜,均垂 范千秋。其中,传主萧纲就是萧氏文学的代表,可 以作为剖析萧家文学的横截面。 萧纲七岁的时候就有“诗癖”,在老师徐搞的 影响下,他努力写作新体诗。成了当时“新变体” 诗歌的倡导者和领袖。他在往来巡回于宫廷和边疆 那么繁忙的情况下,还念念不忘改革京师的诗歌风 气。在政治、军事之外,像父亲和哥哥一样,意识 到当代文化和文学建设的意义。萧纲在《与湘东王 书》《诫当阳公大心书》《答张缵谢示集书》中, 提出了一系列划时代的诗歌理论,他和他领导的“ 宫体诗”,成了诗歌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流派。 一种文学样式和审美的流行,绝对不是偶然从 天上掉下来的玫瑰花,而是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这种规律,让唐初的历史学家惊恐万分;他们齐心 协力,花了很长时间,用了很多篇幅,使劲地抹黑 ,以致今天某些人的文学观念仍然有黑的印记。 但文学不怕,诗歌不怕。文学、诗歌都有自己 的规律,文学艺术的规律,会像锥子一样漏出历史 的布袋。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政治家敌不过文学家 。 因此,作为宫体诗的旗手,萧纲所开创的“宫 体诗”派,一直流行到唐代,影响唐诗一百年;一 代英主唐太宗是萧纲“宫体诗”最大的粉丝。 因为出身的富贵,性格的软弱,命运的可怜与 悲惨,诗歌创作虽然辉煌,但这种辉煌至今都有争 议,这些都使他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反面”皇帝, 并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和为他写评传的原因;因为 我们的理念并非非白即黑,而是多元的。 萧纲那么热衷文学,认识到文学的价值地位, 不遗余力地写作、提倡,不是为了什么政治目的。 而是从小喜欢,一个在骨子里真正喜欢文学的诗人 。这种纯粹的喜欢和崇尚本性的单纯,注重感官和 感觉,在物质、精神之上,享受审美、超然于历史 的特性,使萧纲不仅在当时的萧家,在中国历史上 ,也是优秀的代表,除了弟弟萧绎,后世唯有“一 江春水向东流”的李后主和他类似。 这样的人做了太子,做了帝王,假如有一个很 好的体制保证他的江山不被人篡夺,那么,就可以 证明历史的伟大、文明的进步。 虽然,审美,是审美者的墓志铭;卑劣,是卑 劣者的通行证;“成王败寇”的规律,使胜利者经 常成了“盗墓者”。 虽然,在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急功近利的世俗中 ,信念甚至事实都像倒了的篱笆墙,满地狼藉,不 可收拾。 但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我们正用责任、义 务和人文精神把它插好,让历史和人物重新变得令 人敬畏。 本书的作者,我和田鸿毛。 田是田丹丹;鸿是孙鸿博;毛是林宗毛。田丹 丹和孙鸿博都是复旦大学戴燕教授的博士,几年前 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在都是各自大学里的新锐和 学术中坚力量。林宗毛是我的研究生,研究六朝文 学,赋和格律诗都写得好,又重视文献,是一个志 存高远,不可多得,前途未可限量的青年学子。田 丹丹的博士论文是《萧衍研究》,孙鸿博的博士论 文是萧绎《金楼子研究》,林宗毛的论文是《两潘 年谱汇考》,都是文献考据兼义理阐释的佳作。 我曾忝为田丹丹和孙鸿博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 会主席,写过系列宫体诗论文和《南兰陵萧氏人物 评传》中的《萧纲评传》,我们的研究成果,都汇 集在这本书里。 曹旭 2017年8月30日 赴台湾中央大学教书离沪前两天 导语 曹旭、田鸿毛著的《萧纲评传》揭示了萧纲作为一个文学天才和悲情帝王的一生。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角度新颖,既传且评;考据鞭辟入里,论证深刻精到,文字大多清畅、简洁、生动而富有表现力。高屋建瓴地展现了萧氏家族兴起、发展、隆盛、衰败的过程,揭示其意义和对后惜的影响,填补了研究上的空白。 精彩页 (一)父亲梁武帝创造的时代 父亲梁武帝萧衍(464—549),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皇帝。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常州西北万绥镇)人。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萧衍的父亲萧顺之是南齐皇帝萧道成的族弟,为南齐的创立立下过汗马功劳,因而在南齐官居要职,他去世之前最后的官职是丹阳尹,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萧顺之有将军的军衔,拥有自己的军队(当时称为“部曲”),萧衍是萧顺之的第三个儿子。 萧衍从小就很聪明,喜欢读书,少年时就学习儒家的各类经书,是个博学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同时由于受家庭影响,萧衍自幼习武,尤其擅长骑射,能够亲自帅兵征战,可谓是文武双全。《梁书·武帝本纪》谓:“(萧衍)生而有奇异,两髓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日‘武’。帝及长,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时流名辈咸推许焉。” 按照当时高层贵族做官的常例,他二十岁踏上仕途。 《梁书·武帝本纪》说: 起家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参军,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俭一见,深相器异,谓庐江何宪日:“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胱、王融、萧琛、范云、任防、陆任等并游焉,号日八友。融俊爽,识鉴过人,尤敬异高祖,每谓所亲日:“宰制天下,必在此人。” 在一起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被称为“竟陵八友”的人中,有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沈约、谢朓、范云等。但是,在这八个人当中,萧衍的胆识,判断力、决断力,却是其他七个人无法相比的。萧衍因为有先天的南齐家族背景,是南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所以刚做官,就在当时的士林领袖、卫将军王俭手下任职,崭露头角。 王俭以赏识人才著称,见萧衍很有才华,言谈举止也很出众,于是就提拔他做了户曹属官。不久又提升为随王的参军。萧衍为人机敏,办事果断,和同事以及上司关系融洽,后升任太子庶子和给事黄门侍郎。 之后的十几年间,萧衍一路平稳升迁,又带兵出战北魏,屡立战功,在南齐末年被委以兵权,任雍州刺史,并掌握雍州等四州及竟陵、随郡地区军事,带兵镇守襄阳。 当时,16岁的萧宝卷继承皇位,萧宝卷本来就年幼无知,不懂得如何治国,又加上贪图享乐、猜忌残忍,辅政的大臣对他很不满,想废掉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帝位,萧宝卷任用一批小人,在朝中大开杀戒,激起了臣下的反抗,引发了持续的内乱。萧衍的哥哥萧懿忠于君主,积极带兵平乱,依然没有逃脱被赐死的厄运。原本萧衍已经对南齐政权十分不满,哥哥死后又身负家仇,遂利用手中的兵权,举起了义旗,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和萧宝卷对峙。起义的军队势如破竹,不到一年时间就攻下了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萧宝卷被臣下杀死,首级被当作投诚的礼物献给了萧衍。 作为起义军队的发起人和领导者,萧衍一步步登上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先是贵为相国、梁王,总揽大权,到天监元年(502),他按照前代的政治惯例,迫使齐和帝萧宝融“禅位”,代齐建梁,正式臀卜阜帝的宝座。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