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妇人(精)/名著名译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著的长篇小说《小妇人》讲述了:
美国内战期间,马奇先生远赴战场做了随军牧师,四个女儿和母亲在家里过着清苦却坚强乐观的生活。她们虽贫穷却乐意帮助比她们更需要帮助的邻居赫梅尔一家。女人都有着虚荣心,她们希望得到漂亮的衣服,吃到可口的食物,过着如公主一样的生活。尽管充满幻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她们一直在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大女儿梅格生性爱美,对恋爱充满憧憬;二女儿乔独立自主,矢志成为作家;三女儿贝丝则是传统乖乖女,柔弱而惹人怜爱;小女儿艾米则钟爱绘画。故事追随这四位女性由女孩成长为小女人的岁月,讲述了她们不羁的爱情经历及她们各自追寻不同理想与归宿的过程。
目录
第一章 朝圣者
第二章 圣诞快乐
第三章 劳伦斯家的小男孩儿
第四章 重负
第五章 与邻为善
第六章 贝丝发现富丽宫
第七章 艾美的屈辱谷
第八章 乔遇上了魔王亚玻伦
第九章 梅格初踏浮华场
第十章 匹克威克会和邮局
第十一章 实验
第十二章 劳伦斯营地
第十三章 空中楼阁
第十四章 秘密
第十五章 电报
第十六章 家书
第十七章 小信徒
第十八章 阴郁的日子
第十九章 艾美的遗嘱
第二十章 密谈
第二十一章 劳瑞无事生非,乔大事化小
第二十二章 烂漫的芳草地
第二十三章 马奇阿婆歪打正着
序言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可以当作
一个家庭的传记来读,但它讲的不是大人们的奋斗,
而是孩子们的成长,她们如何从天真走向成熟,从脆
弱走向坚忍,从急切走向耐心,从自我走向他人,一
百多年来,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这或许是因为,每一
个人,是老是小,是逆是顺,是好是歹,依稀都能从
书中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
书中的主要人物,梅格、乔、贝丝、艾美、她们
的父母马奇夫妇,还有邻家的小男孩劳瑞,一一都有
原型,这可以从她的日记中复按。日记我无缘读到,
只能借助手边的一些资料复述。
先说她的父母。
路易莎的父亲,阿莫斯·布朗森·奥尔科特,具
有强烈的道德信念。他喜欢教书,后来谋得教职。他
的教学方法有点超前,比如鼓励学生的参与,激发学
生对知识的兴趣,还曾收容一名黑人入校,这些都在
当时引起很大争议。路易莎说,她的父亲就像“生活
在飘浮的气球上,全家人和朋友紧抓住系在地面上的
绳子,想把他拉回到现实中来”。由于他的高蹈,全
家人曾经生活在贫困之中。
路易莎的母亲,阿比盖尔·梅出身清教徒上流阶
层之家,一八三。年嫁给阿莫斯,从此与他终身相守
,勤勉维持这个贫寒的家庭。路易莎记述了这样一件
事,一次,父亲巡回教学后疲惫不堪地返回家中,饭
后孩子问起他此行的报酬,他默默打开一本书,拿出
一美元。母亲含了眼泪,安慰他说:“我觉得这很不
错。你平安回来了,这比什么都好。”
路易莎还有三个姐妹,路易莎在日记中说:
姐姐安娜,“是我的良心,诚恳、公正、善良。

妹妹伊丽莎白,是家中的“小管事”“地下室厨
房中的天使”。
小妹妹梅大体上就是书中的样子,有些矜持,有
些骄傲,有些任性,然而又甜美,开朗。
至于劳瑞,他的原型是路易莎一八六五年陪同一
位贵妇人在欧洲旅行时,邂逅的一位年轻的波兰音乐
家,路易莎曾与他生出情愫,但终于没有结果。
而作者呢,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也即本书中
的乔,是阿莫斯·布朗森·奥尔科特和阿比盖尔·梅
的第二个女儿,一八三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出生于宾
夕法尼亚州的杰曼镇(《小妇人》第十五章《电报》
中,乔曾忧郁地说:“难怪我生在十一月。”作者在
细节上也是诚实不欺)。父亲的教育方法,给了她发
挥天性的机会。她没有上过学,是父亲在家中为她授
课,同时任由她自由自在地嬉耍游玩。一八四。年,
全家迁往波士顿郊外的康科德,这里是文人荟萃之地
,有爱默生,有梭罗,有霍桑,他们与路易莎的父亲
都是好友。路易莎自然受益,她在闲暇时,最喜欢做
的事情之一,是和梭罗一道野游,没准就曾绕过梭罗
笔下的瓦尔登湖。
早年的贫寒和父母的教育,奠定了她一生中的两
个基本取向,一是对上帝的信仰,“四十年荣辱浮沉
,从没有改变过,却在贫困、痛苦、悲欢、成败的磨
砺中日渐强烈。”一是决心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
和全家境况。在第十三章《空中楼阁》中,乔也曾宣
述了这一理想。
路易莎从小即显示了她的文学天赋,她十五岁时
,开始为家人写诗,写小说,写剧本。十六岁时,为
爱默生的女儿爱伦写了故事集《花的传说》。
一八四五至一八四八年,奥尔科特一家住在康科
德的希尔赛得,这里即是《小妇人》一书的地理背景
,现在还留了她家当年住的那栋房子。路易莎说,她
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此时,路易
莎应当是十三岁到十六岁的年纪,她的模样,读者们
从书中自然可以体会。
一八四八年,全家人迁回波士顿,路易莎开始出
外做工。她做过看护、保姆、洗衣工、家庭教师,挣
钱来贴补家用。
在这段艰难的时光,她没有沉沦,而是继续她的
文学梦想。一八五五年,发表了她的第一部著作《花
的传说》,并开始为一些报纸杂志供稿。一八六二年
,美国内战期间,她前往华盛顿做看护,以她的经历
写成了《医院素描》,一八六八年,有出版商建议她
写一本“关于女孩子的书”,路易莎用两个半月的时
间写出了《小妇人》,同年九月出版,立即获得巨大
成功。出版商随即又请她续写第二卷,于一八六九年
四月出版。此后,她一发而不可收,发表了多部作品
,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惟《小妇人》一书,始
终畅销不衰,成为美国儿童,甚至成年人喜爱的读物

至此,路易莎功成名就,实现了她童年时的理想
,为自己,也为家人创造了美好生活。不过,她在内
战时担任看护期间,因患伤寒使用甘汞治疗,导致汞
中毒,此后终生受其困扰。一八八八年三月四日,她
在父亲死后两天,因病去世。
路易莎的宗教情怀,她对家人的眷恋和她对未来
的向往,构成了《小妇人》一书的基调。她写此书,
想必是有道德寓意的,所以,她以英国小说家、传教
家约翰·班扬(1628—1688)的《天路历程》贯穿全
书。这位班扬,亦是出身卑微,在英国国教教会与清
教徒的斗争中,因持异见,被捉将官里去,判处十二
年监禁,获释后,还是因为传教,又曾第二次入狱。
他在两次牢狱期间,写成了这本小书,叙述一位名叫
基督徒的人,如何身背重负,从毁灭城出发,经历种
种磨难和考验,才甩脱重负,到达天国。书中使用通
俗的比喻来传布宗教信仰,历代流传,此书在西方印
数之多,大约仅次于《圣经》。《小妇人》一书中,
就借用了其中的“富丽宫”“屈辱谷”“恶魔亚玻伦
”“浮华场”等等形象。《小妇人》的每一章,其实
都可以看作一段道德劝谕,说到人生的一个过程,从
中引出教训。
这似乎是人类始终在忙的一件事情,抑恶扬善,
陶冶人性,古今中外,各有各的路数。人性的善恶,
自古争论至今,而人性能否彻底向善,到现在也未见
分晓。这实在是个大题目,一时说不清楚。倒是有一
点很有意思,母亲虽然也鼓励四个小姑娘“灵魂深处
爆发革命”,但并不采取强制手段,任由她们自己去
一一经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以,孩子们都在真实
地体验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去复制上一代人的历史。
撇开这些,书中处处都是活泼泼的,少年人的天
真,纯洁,诚实,勇敢和对未来的理想,时时令人感
动。作者写到此处,也不再存训诫的念头,笔下没了
约束,触目都是生机。人类自打失去乐园,想必无时
不在怀念,但乐园究竟什么样子,都是公说有理,婆
说也有理,夹缠不清,不过,读一读《小妇人》,我
们倒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明净、纯真的世界。
书中还讲到幸福的含义。在作者看来,幸福就是
亲情、友谊、健康、劳动和心灵的安宁,有它时,人
们只觉得平常,但失去它,或许才会发现,那是用世
间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像书中梅格艳羡的华美衣
裙,艾美眼热的绿松石戒指,到头来都没了意义。幸
福,其实是朴素的,有这些简单的东西在,人不会灰
心。等到没有时,人才会真的万念俱灰。
此外,书中的历史背景,是美国一八六一至一八
六五年的南北战争,但作者没有涉及敌对者的浴血厮
杀。也许,作者的立意不在此处,也许,此时此刻,
真正需要的,却是以人性中的善良来化解南北双方的
乖戾和仇恨。
凡此种种,都简单,也都复杂。到了今天,在这
个扰扰攘攘的世界上,书中小主人公们碰到的那些事
情,也都还是生活中的日常,时时困扰我们,需要我
们有一个交代。
此书的翻译,全部是在维也纳完成,正是春光明
媚时。先是金色的迎春,蓦然开了一城,接着是郁金
香,亭亭玉立,又有门前“桃花乱落如红雨”,这番
花信过去,有玫瑰,红、黄、粉、白,花团锦簇,大
街小巷,都掩在绿海中。公务之余,闭门译书,我亦
觉得是辜负了此时与此地,偶尔累了,到不远处的多
瑙河边小憩,远处青山如发,是维也纳森林所在处,
有葡萄园,我曾走过,枝芽新绿,离葡萄酒还远。河
水静静流淌,奥地利的音乐学家普拉维撰写约翰·施
特劳斯的传记《圆舞曲之王》时,曾引用过一九三五
年的一次调查,说道:“一年之中,多瑙河有六天呈
棕色,五十五天土黄色,三十八天深绿色,四十九天
浅绿色,四十七天草绿色……但是从未呈现过蓝色。
”这是科学的精细之处,不过,如今我来,从稍远些
的地方看,多瑙河确实是蓝色的。现实与理想,你又
能说谁对谁不对。维也纳不是一座壮丽的城市,它只
是温馨、安谧,又有它的喜气,与我此时翻译的这本
书的气息相接。
翻译过程中,曾得到朋友们的多方帮助、督促和
鼓励,使我不能懈怠,在此一并致以深切的谢意。翻
译文字中,如有理解上的错误与表达上的不好,则是
我的问题,留待读者批评。
贾辉丰
二○○四年六月
导语
《小妇人》是由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8年。
该作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四个姐妹之间的生活琐事为蓝本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家庭伦理小说。小说受到当时的大思想家爱默生的影响,强调了个人尊严与自立自律的观念;内容平实却细腻,结构单纯而寓意深远,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小妇人》是一本以女性角色为主,强调女权意识的半自传体小说。书中注重表现女性意识,宣扬美好品质。
精彩页
“乔就会使用这种粗俗字眼儿!”艾美说,不以为然地打量地毯上随意躺着的修长的身影。乔立刻坐起来,双手插进衣兜,开始吹口哨。
“别这样,乔,这太男孩子气了!”
“就为这个我才吹的。”
“我讨厌没有教养、一点儿都不文雅的女孩子!”
“我痛恨装模作样、扭扭捏捏的小丫头儿!”
“‘鸟儿在小巢中说好了’。”一向都忙着劝架的贝丝怪模怪样地唱道,正在尖声吵闹的两人缓和下来,忍不住笑了,“拌嘴”告一段落。
“好啦,姑娘们,毕竟你们两人都不对。”梅格摆出大姐姐的样子开始教诲,“约瑟芬,你已经大了,别再像男孩子那么调皮了,也该收敛一点儿。小的时候,还不妨事,现在你都长这么高了,头发也盘起来,记住自己好歹是个淑女。”
“我才不是呢!盘起头发就成了淑女,那我留两根辫子好了,留到二十岁,”乔叫道,随手扯下网巾,任她栗色的头发披散下来,“想想都烦,我还得长大,变成马奇小姐,穿上拖地长裙,像棵翠菊似的直不棱登的!当个女孩子已经够糟的了,我喜欢玩男孩儿的游戏,做他们做的事情,一举一动都像他们一样!当不成男孩儿,我够失落的了,现在比过去还失落,我就想远走高飞,跟爸爸一块儿去打仗,我不能光待在家里,编哪,织啊,像个痴呆的老太婆!”乔把蓝色的军袜摇来晃去,弄得棒针像响板一样噼啪乱响,线团满地乱滚。
“可怜的乔!这真糟糕,但也没别的法子呀;你就满足起个男孩儿的名字,随你给我们当个兄弟得了。”贝丝说,用手抚摸头发乱蓬蓬倚在她膝前的乔的脑瓜儿,即使把天底下洗涮扫除的活计都包下来,她的手触摸到谁,仍然让人觉得那么轻柔。
“至于你,艾美,”梅格接着说道,“你根本就是太挑剔,太矫情。现在,你的样子不过是有点儿滑稽,可你要再不留神,长大准是个自作聪明的傻锛锛儿。你但凡不那么故作文雅,我倒还喜欢你的举止和谈吐,可你刚才的说话,和乔一样,都够恶劣的。”
“乔是个假小子,艾美是个傻锛锛儿,那我是什么?”贝丝问道,她也很想聆听说教。
“你是个小可怜儿呗。”梅格亲切地答道,没人和她犟嘴,因为“小耗子”招全家人的疼爱。
不过,小读者们都想知道“主人公长什么样儿啊”,咱们就趁这会儿简单描述一下这四姐妹吧。黄昏时分,她们坐下来借了暮色编织手工,屋外,腊月里的雪花静静飘落,屋内,炉火哔哔剥剥地欢歌。这是间挺舒适的老房子,虽然地毯褪了颜色,家具也很简陋;但墙上挂了一两幅美丽的图画,壁间插满书籍,菊花和圣诞蔷薇在窗前绽放,屋里充满了温馨和恬静。
梅格丽特,四人中的大姐,今年十六岁,丰腴,美艳,大大的眼睛,轻软绵密的棕色头发,嘴巴柔柔的,两手白皙,让她为此很得意。乔,十五岁,高挑,细瘦,肌肤褐色,仿佛一匹小马驹。长长的四肢好像永远不知道该往哪儿摆放,弄得总是手忙脚乱。她的嘴巴有棱有角,鼻子很俏皮,灰蒙蒙的眼睛,目光闪射,仿佛能洞察一切事情,又时而热烈,时而佻巧,时而若有所思。她的美丽,还美在一头浓密的长发上,长发时常用网巾绾起,免得披散开碍事。乔有圆润的肩膀,手大脚大,衣衫松垮垮的,少女转眼长成了小妇人,自己也烦乱,神情中时时多了一些不自在。伊丽莎白,或者是贝丝,因为人人都这样叫她,是个面孔红扑扑、头发光溜溜、眼睛亮闪闪的小女孩儿,十三岁,很腼腆,细声细气,文文静静的,从来也不生气。怪不得爸爸管她叫“小乖乖”,这名字真的再合适不过了,她似乎就蜷缩在自己的欢乐世界中,只有遇到她信任和喜爱的人,才梦着胆子走出来。艾美呢,虽然她最小,却是最重要的人物了,至少她自己是这么想的。就像传说中的雪姑娘,她有湛蓝的眼睛,金黄的头发拳曲着垂在肩上,苍白,纤细,老是一副矜持的淑女模样。她们四人的性情如何,大家慢慢就会看到了。
座钟敲响了六点,贝丝清扫好壁炉前的地面,烘上一双拖鞋。姑娘们看到这双穿旧的鞋子,不由得心情好起来。妈妈要回家了,人人都盼着她。梅格停止说教,点亮了油灯,艾美没等人吩咐,就腾出安乐椅,乔忘了她有多累,把拖鞋摆得更靠近炉火。
“鞋都快穿破了,妈咪应当买双新的。”
“我想用我的一块钱给她买吧。”贝丝说。
……
P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