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他们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阅读儒勒·凡尔纳编著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去领略南半球美妙的自然风光,欣赏那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经历一次难得的地理大探险。还等什么,快一起来探险吧!
凡尔纳编著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开始发生在爱尔兰与英格兰之间的海峡上,格雷那凡勋爵的豪华游船“邓肯号”正在进行它的首航,突然船尾出现了一条尾随的鲨鱼!水手们捕杀了鲨鱼后,意外地在鱼腹中发现了一个漂流瓶,瓶子里装着三封求救信,信是探险家格兰特船长所发。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在得到消息后赶到了勋爵家。由于英国政府拒绝营救,格雷那凡爵士毅然决定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乘坐“邓肯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在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之后,他们最终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第一章 天平鱼
1864年7月26日,一艘富丽堂皇的蒸汽游艇,乘着猛烈的东北风,在北海海峡全速前进。海风吹拂着飘扬在船尾的英国国旗,不断地与桅杆“亲吻拥抱”,并发出啪啪的声音;在主桅的顶端,一面蓝色的小燕尾旗上用金线整齐地绣着船主人姓名的首字母,金字上边的花冠形状是船主人的家族标记。这就是邓肯号,它是属于爱特尔华·格雷那凡勋爵的。在英国议会上院十六位苏格兰元老当中,他是最声名显赫的一位,同时也是联合王国“皇家泰晤士河游艇俱乐部”中最显赫的成员。爱特尔华·格雷那凡勋爵这时正陪着他的妻子格雷那凡夫人以及他最尊敬的表兄麦克·纳布鲁斯少校在这艘船上。
这艘新造的邓肯号游艇在克劳德海湾外几海里的海面上试航之后,现在正准备返回格拉斯哥。就在阿伦岛赫然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突然有一条无比庞大的鱼正在游艇的航迹中扑腾,负责瞭望的水手发现后马上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船长。船长约翰·孟格尔立即命人报告爱特尔华勋爵这等巧遇。勋爵和麦克·纳布鲁斯少校随即登上艉楼并询问船长对这鱼的看法。
“说实话,阁下,”约翰·孟格尔严肃地说,“我想它极有可能是一条大个头的鲨鱼。”
“可是这片海域怎么可能会有鲨鱼呢?”格雷那凡惊奇地说。
“毫无疑问,”船长说,“这是一条能生存于各个海域、各个纬度的天平鱼,我可以向您承诺,那一定是天平鱼,我们即将要打交道的就是这种坏家伙!如果阁下同意的话,如果格雷那凡夫人有兴趣观看这种前所未有的钓鱼活动的话,我们马上就能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来路了。”
“您觉得如何呢,麦克·纳布鲁斯?”格雷那凡勋爵问少校,“您是否想试试呢?”
“只要你愿意,我就没有意见。”少校平静地答道。
“再说了,”约翰·孟格尔又说,“如何才能把这个可恶的牲畜驯服呢?不如我们就好好利用这次机会试试看吧!相信那场面一定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的!”
“干吧,约翰!”格雷那凡勋爵说,随即命人通知了格雷那凡夫人。夫人来到艉楼依偎在她丈夫的身边,眼中充满了期待和迷惑,她已经被这场即将到来的动人心魄的捕鱼活动彻底吸引住了。
此时的海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以至于大家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那头鲨鱼在海面上快速游动的身影,只见它以惊人的活力时而冲向前方,时而钻进水里。约翰·孟格尔不急不缓地发出一个又一个恰到好处的命令,水手们把一根粗大的绳子从右船舷上抛出去,绳上挂了一个能够旋转的鱼钩,钩上放了一块很厚的肥肉。尽管鲨鱼离游艇还有五十码的距离,但肥肉的香味已经引得它垂涎三尺,它在迅速地向游艇靠近。这时大家已经能够清楚地看见它的鳍了,鳍尖呈灰色,鳍根是黑色,每一片鳍都在猛烈地拍打着波涛,而它的长尾巴使它的身子保持着良好的平衡,稳稳地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前进。在它前进的同时,那双贪婪突出的大圆眼睛也逐渐显露了出来,翻身时,它张开下颌,露出四排白森森的牙齿。那硕大的鱼头,活像一个榔头柄上安置了两只榔头。约翰·孟格尔断定,这是角鲨科里最贪婪的一种,英国人和普罗旺斯人对它都有着不同的称呼。
邓肯号上的游客和水手们都把目光紧紧地盯在鲨鱼的动作上。只见那畜牲眼看就要触到旋转鱼钩了,可它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先翻了一个身,然后准确地咬住鱼钩,于是大块的肥肉便瞬间消失在它那宽大无比的嘴巴里了。这一上钩,粗绳子被震得猛烈颤动起来,水手们通过大横桁顶端的滑轮把那凶狠的怪物使劲地拽了上来。这角鲨眼见自己被迫离开了熟悉的生活区域,便开始拼命挣扎,好在大家还是努力抵住了它那凶猛的蛮劲,水手们用一根打了活结的绳子绑住了它的尾巴,这下它终于动弹不得了。不一会儿,大家便把它拖过舷樯,狠狠地摔在游艇的甲板上。一个水手小心翼翼地向它靠近,猛地一榔头,一下子把它那粗得吓人的尾巴砍断了。
辛苦的捕鱼过程终于结束了,这群勇敢的人最终还是把这鱼给征服了,水手们在满足的同时,却无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原来,在游艇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要仔细检查鱼肚。水手们对鲨鱼那从不挑剔的贪婪胃口总是充满了好奇,在那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存在的,水手们的收获往往是始料不及的。格雷那凡夫人实在不想观看这种有些血腥的“探索”过程,于是起身回去艉楼了。此刻鲨鱼还有一丝气息,这家伙身长十尺,体重超过三百公斤。当然,凭它的体积,这样的重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无论如何,这条天平鱼在同类里也算是个大个头,无疑能名列最令人胆寒的鲨鱼名单之上。
此时的大家十分激动,他们马上用斧头对巨鲨开膛破肚。旋转钓钩径直钻进了这家伙的肚子里,可令人失望的是它的肚子里居然空空如也!这条鲨鱼显然已经饿了很长时间了。水手们正垂头丧气地准备把这没用的东西扔回海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紧紧嵌在鱼肠里的粗大玩意儿引起了水手长的注意。
“嘿!看!这玩意儿是什么?”他问道。
“那个呀,”一个水手答道,“可能是一块石头吧,这家伙可能都饿到饥不择食了。”
“哼!”另一个水手并不那么认为,“准是这无赖吞到肚子里的一个没打中的炮弹,只是它还没来得及消化而已。”
“你们的观点都不对!”游艇大副汤姆·奥斯汀反驳他们说,“你们难道没看出来这条鲨鱼是个老酒鬼吗?很明显它是为了滴酒不漏,不仅喝了酒,而且把酒瓶也吞下去了!”
“不会吧!”格雷那凡惊讶地问,“鲨鱼肚里怎么可能有酒瓶呢?”
P2-4
在19世纪的法国有一位专门为青少年写作探险小说的著名科幻作家,同时他也是科幻小说题材的创始人,他就是被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1828—1905年)。
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1828年2月8日,儒勒·凡尔纳出生在海港城市南特的一个律师家庭,辽阔的海洋、扬起的风帆和汽笛的鸣响,孕育了他对大自然的奇妙幻想。他在中学里顽皮成性但成绩优异,毕业后遵从父亲的意愿攻读法学,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1849年在巴黎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后来,凡尔纳在巴黎幸运地结识了探险家雅克·阿拉戈(1790—1855年),并与在他家经常出入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地理学家等科学家交往颇深。在他们的影响下,凡尔纳开始刻苦钻研数学、物理、化学和地理等自然科学,同时阅读了当时流行的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借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写作的技巧。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并一举成名。他的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凡尔纳总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还包括几个剧本,一册《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凡尔纳的主要作品包括《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神秘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除此之外,凡尔纳还是许多发明家的老师,他将科学幻想的内容写得那么详细准确,头头是道,以致有时许多学术团体对他书中所列的数字要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去推算。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儒勒·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写于1867年。小说讲述的是游轮邓肯号在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海峡上进行处女航,船主格雷那凡爵士突然发现船尾有一条鲨鱼尾随。水手们捕杀了鲨鱼,发现鲨鱼腹中有一个密封瓶,瓶中装有三封残破不全的求救信,分别用英文、法文、德文书写,信系苏格兰探险家格兰特船长所写。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获悉此事后,当即赶往格雷那凡船主府上。由于英国政府拒绝派船前往营救,船主格雷那凡爵士和海伦夫人便决定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乘坐邓肯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他们穿越了南美洲大草原,走遍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以无比英勇顽强的精神,终于在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当你读这本小说时仿佛也深入其中,你会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兴奋或焦虑,他们是多么勇敢又乐于助人啊!一个从鲨鱼肚中发现的漂流瓶让他们走上这条艰苦的冒险之路,换位想一想,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况呢?你会不会推辞道:“嗨,这已经是老故事了,信纸都被海水侵蚀了,说不定人都已经死了,我们还为什么要卖力去救一个生死未卜的人呢?”我承认,如果是我,我也不一定会像这群勇敢的人们,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而不顾一切踏上这条旅程。这是一种精神,虽然这个故事是作者虚构的,但每一个故事的灵魂都是要告诉人们一些我们明白,但不一定能够发扬的精神……
格兰特船长会得救吗?这群勇敢的志愿者会遇到危险吗?大家会不会中途放弃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未知,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迎接着一个一个未知的成功与失败的到来吗?
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部小说的时候,我的心一直都在紧随着作者的思路遨游在大海上,为故事中的人物担心着、欣喜着、感动着。儒勒·凡尔纳以他独特的语言魅力,把我们引人了一个充满异国情调、情节惊险的故事中,他的作品让无数的读者爱不释手。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让凡尔纳一举成名,从而也奠定了他科幻小说家的重要地位。之后他写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也很有影响,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甚至亲自为《八十天环游地球》画了十三幅插图,一时被传为文坛佳话。
凡尔纳的作品如此精彩动人,后人就猜想他必然经历丰富、冒险成性,而把他塑造成了一个传奇人物。有人说他十一岁时就离家到船上去当见习水手,结果被父亲追了回来;又有人说他长大后艳遇不断,为此还挨过一枪等等。
其实据《儒勒·凡尔纳传》的作者——美国人赫伯特·洛特曼的研究,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传说。凡尔纳的一生其实平淡无奇,他不慕虚名,长年住在外省,仅在美国待过一个星期,在热气球上坐过二十四分钟。非凡的想象力、常年阅读图书资料,并且积极进取、刻苦勤奋,都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他是在不断的写作中度过一生的。在晚年健康状况恶化的情况下,他依然笔耕不辍,直到1905年3月24日去世时,还留下了五部未出版的小说稿。“伟大来自平凡,天才出于勤奋”,凡尔纳的一生正是这两句话最生动的写照。由此看来,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受众人瞩目的对象,只要足够认真,足够努力。
我个人觉得这部小说很值得大家拨冗一读,它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培养勇于克服困难、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并丰富读者们的科学知识。我们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翻译出这一版本,希望爱好科幻小说的朋友们能够喜欢。
邢舫
2013年12月18日
这是一套给精神打底子的书,每本好书都是一轮太阳。阅读,从经典开始。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