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汽车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殷慧芬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殷慧芬(1949一 ),女,上海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汽车城》、《苦叶》、《苦屋》、《苦缘》、《与陌生人跳舞》;中短篇小说集《欲望的舞蹈》、《纪念》、《屋檐下的河流》、《吉庆里》、《石库门风情画》等。长篇小说《汽车城》获中宣部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五届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第五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优秀作品大奖;中短篇小说集《石库门风情画》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优秀作品大奖;《屋檐下的河流》等小说多次荣获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奖等奖项。 目录 序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尾声 精彩页 第一章 说起来潘家也是汽车世家了,潘老爷子一生有过三次非常神秘的经历 1987年潘树德离开中国最大的汽车城湖北十堰市的时候,和妻子汉梅就此开始了长期分居。其实他和汉梅的关系早在好几年以前已经走到了尽头。他们都是那种十分顾全大局的人,对外努力维持了一种相敬如宾的关系,因此在人们眼里他们还是一对恩爱夫妻。 五十岁的汉梅有着令人羡慕的一头黑发,她的脸颊皮肤也没有像一般的中年妇女那样发黄发黑,汉梅身上还有许多女人的韵味。这是所有认识汉梅的人都一致公认的。而潘树德已经视而不见了。在好几年以前,潘树德看见汉梅捧着一本女作家的小说如痴如醉、热泪涟涟,小说细致地描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老男人和一个小女人之间秘密的恋爱悲情。汉梅显然是因为深有同感而饮泣。在潘树德看来,却是一个令人恶心的故事。从那个时候起,潘树德就对汉梅的黑发和脸颊视而不见了。本来汉梅所在的十堰市图书馆已经想让汉梅办提前退休手续,但是汉梅不肯。汉梅说她热爱工作、热爱十堰。很多人以为汉梅说的是套话。这年头真话假话实在是很难分辨。总之汉梅留在了十堰。 潘树德到了上海,那个时候双海汽车总公司还没有改名,还挂着“双海拖拉机制造公司”的牌子,这是农耕时代的烙印。潘树德在公司的招待所里安顿下来后,当晚就赶紧回家去探望父母。令他匆匆前往的理由还有女儿欣明。欣明是他的第二个女儿,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好动好玩,还十分单纯。去年暑假她回十堰,半道在扬州上了岸,玩得误了航船,偏巧那两天湖北的报纸上都在爆炒一个新闻,说有个上海女研究生被人贩子拐卖了。潘树德在码头没接到欣明,急得找不到北。结果是虚惊一场。这丫头今天会不会在老人家里? 真是吃什么饭操什么心。走在上海的街上,潘树德就注意观察路上的车流。毕竟是在上海,时而能够看到飞云轿车驶过,他以一个自己人的目光打量这种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引进中国、组装生产的中级轿车:庄重、平稳、大方,尤其是车头,舒展大方,非常符合中国人讲究体面的心态。总之飞云既有别于价廉的经济型小车,也与那些动辄天价的豪华车拉开了距离,确实适合商务和公务。 潘树德还注意到街上偶尔驶过的出租车还是老掉牙的浦江轿车。在绝少进口轿车的年代,除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红旗,浦江轿车是国内公务用车的唯一车型了,能够坐上浦江车,已经是权力地位的象征了。而现在,由于轿车属于国家控购物资,且粥少僧多,能够坐一辆飞云车,不仅仅是权力,还是“路道粗”的象征呢。 老家在威海路的石库门弄堂里,他人还没走进弄堂,那种很熟悉的弄堂特有的气息就浓浓地扑面而来。他记得小时候自己站在晒台上,喜欢看四周那些打开的窗户。记得有一扇窗里有个很漂亮的女人老是对着镜子在抹雪花膏,母亲很鄙夷地说她是吃“开口饭”的;另一扇窗里有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是上海精武体育会的,他家的屋梁上装了一副吊环,这个男人早上总要在吊环上晃荡很长的时间,做各种动作。母亲对他也颇有微词,说他是“卖拳头”的。母亲总是有各种生动的语言臧否人物。 最难忘的是隔壁弄堂这栋洋房。洋房的主人据说是国民党军队里的—个将军,解放后那个将军率部起义成了政协委员。但是潘树德从来没有看到过将军。那栋洋房静悄悄的,整日大门紧闭,十分神秘。偶尔一个身材十分窈窕的年轻女子会“逃”出来,在弄堂里胡乱兜圈子,纤纤十指在空中很漂亮地舞蹈着。潘树德和弄堂里的同伴们就跟在后面唱一些莫名其妙的儿歌:我们都是木头人,我们都是木头人……或者唱:长脚鹭鸶敲洋钉,敲来敲去敲不进……然后就眼睁睁地看着洋房里的老保姆出来把女子领回去。潘树德在烟纸店里买两分钱一包的咸萝卜干吃的时候,听烟纸店的女人“老蟹”说,这个年轻女人是将军的女儿,是很有名气的钢琴家,她的老公是将军手下的飞行员,将军起义的时候这个男人坚决要和将军分道扬镳,女钢琴家因此被将军软禁起来,老公却跑到台湾去了。女钢琴家后来就发疯了。 潘树德现在想起那个女钢琴家双手舞蹈的情景都觉得是昨天的事情。他那时候以为女人都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直到他遇到了菊妹,还有汉梅,他才明白女人和男人相比有多么柔弱、无知。他走进弄堂,站在自己家的门口时,看见父亲潘荣根正怒气冲冲地在骂人。 老头子潘荣根是浦江汽车厂的退休工人,他喉咙粗,声音响亮,一点也不像七十岁的人。潘家的男人有早婚和娶大娘子的传统,当初潘荣根结婚时只有十七岁,新娘倒大三岁。后来潘树德第一次订婚(也算是成亲吧,缘由下文解释),也只有十七八岁,未婚妻菊妹大他三岁。汉梅是潘树德的原配老婆,但又不是大女儿欣华的生母。人生就是这样复杂、莫测。 P9-11 导语 殷慧芬著的《汽车城》以80年代末的上海汽车工业为背景,围绕着中德合资俊友汽车公司在引进设备、技术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乃至付出沉重的代价,反映了轿车发展为上海九十年代新的技术产业的艰难历程,同时也表现了这项产业在中国并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工业,更是不同时期、不同政治概念的载体。 小说有生活,有故事,有激情,有独特的都市文化气息,使人感爱到开埠百年的上海在经历巨大思想观念的冲击,触摸到鲜活的现代大工业的脉搏,领略到汽车城里的人们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和人物间的友情、亲情、爱情的碰撞,刚柔并济,颇有深度和艺术张力。 序言 江曾培 工业题材文学的新成就 工业题材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创作中,一直是个 薄弱的环节。即使像上海这样一座工业大城市,写工 业作品的作者也比较少。五六十年代,上海出现过一 批工人作家,他们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工业战线的生 活与斗争,展现了产业工人的生态与心态,拓展了文 学表现的领域,给文坛带来一股新鲜气息,引起社会 广泛注意,成为当时文坛的一种“新生事物”。然而 ,尽管这些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并没有出现特 别重要的力作。在文学的总格局中,有分量的作品, 多为农村题材与革命历史题材,如现在人们还经常提 到的“三红一创”,即《红旗谱》《红岩》《红日》 和《创业史》。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推 进,作家以多元的审美方式反映生活,作品的题材与 风格,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局面,文学园地万 紫千红,繁花似锦。但是,这当中,工业题材的作品 也仍然显得薄弱。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蒋子龙在他一 系列的作品中,塑造了工业战线上的“开拓者家族” 。不过,呼应者与后继者不多。较之大量反映农业改 革,展现农村生活的作品来说,还是势单力薄。许多 作者,包括新时期文坛上特别活跃的“五七”作家与 知青作家,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或重或轻都与农 村生活有着瓜葛,而很少涉及工业领域。 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较多较好,是符合客观规律 的。我国以农立国,农村的状况如何,关系着国家的 兴衰成败。我们的作家与农村的关系历来比较密切, 不要说那些出生于老革命根据地或在老解放区生活过 的作家,就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几代作家,大多也 以不同方式在农村生活过,或蹲点,或插队,或“流 放”,或“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作家们对农村比 较熟悉,农村生活成为哺育他们的一块丰腴土壤。相 对说来,在工厂生活过的作家就比较少,他们大多对 工业比较陌生。同时,农村对创作来说,也确是汲取 诗情的“广阔的天地”。浓郁的民俗民风,紧密的人 际交往,美好的自然景色,都较之工厂更能入诗入画 。写工业,有所谓“车间文学”的枯燥,写农业,则 尽得“田园文学”的韵致。所有这些,都使得农业题 材的文学较之工业题材的文学发达。 然而,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改变工业题材文学 薄弱的现象,加强这方面的创作。应该说,题材只是 文学反映生活范围的一种类别划分,并不决定文学作 品价值的高低。作品不论是写工业题材、农业题材或 其他什么题材,都不是为了去具体诠释某个行业,而 都是为了写人,写人性、人情、人欲,通过生动鲜明 的艺术形象,去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从而影响社会生 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题材只是文学创作的一种 载体。过分强调它是不必要的。但这不等于说,题材 可以不加考虑。由于题材出自生活,不同的题材对于 作品内容的表达是有着不同意义的。所以,鲁迅强调 “选材要严”。就整个文学格局来说,现在所以要特 别重视一下工业题材的创作,一方面,是由于它本来 比较弱;另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我们这个传统的 农业国,正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它所引起 的生产关系、管理方式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生活习性 的变革,最具冲击力。深入精当地表现这方面的生活 ,无疑最有利于展示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展示我 们社会生动活泼的主潮,展示各阶层人们的命运、精 神、心理在社会变革中的升沉起伏。工业题材可以说 是反映当前变革生活的一个聚焦点,理应得到更多作 家的关注。 默默地在这方面积蓄力量的作家是有的。殷慧芬 就是一位。她是个“老三届”,1968年中学毕业后到 工厂当工人,八十年代就开始创作,应该说也是个知 青作家。然而,当年知青的主流是上山下乡,以至后 来的知青文学也特指那些写农村的作品,未能容纳留 城进厂的知青作品。这固然由于留城进厂的知青是少 数,反映工厂知青生活的作品更少,引不起社会的关 注;同时,不能不说也与对工业题材的作品存在某种 程度的忽视有关。因而,尽管殷慧芬勤奋地在写,从 多个角度表现了“文革”中留城进厂的知青生活,表 现了进厂知青周围的人与事,写得有声有色,精彩跃 动。按茹志鹃1993年在给她第一部小说集《欲望的舞 蹈》作“序”中所说,殷慧芬“突破了车间文学,也 突破了以前写工人的文学”,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 “重视与扶植”。好在殷慧芬宠辱不惊,我行我素, 坚持在工业领域里耕耘。现在,她以多年的积累,奉 献出长篇小说《汽车城》,超越了原有对工厂知青生 活的描绘,以细腻的笔墨和雄伟的气势,展现了上海 汽车工业的艰难起飞,以新的文化理念,描述了人性 、人情、人欲在工业发展中的冲撞,传递了我国社会 变革的最新信息,塑造了众多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个 性的人物,为我国当代文学增添了一页新篇章。它既 是作者创作的一个新突破,也是我国工业文学的一个 新提升。《汽车城》裹挟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学创作 的双重成就,向伟大祖国五十周年致意。 …… 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 殷慧芬文笔细腻优雅,情调温柔委婉,作品呈现 一种柔婉之美。由于作品主人公多具悲剧色彩,柔婉 美中又飘荡着一种凄迷氛围。读她的作品,透过娓娓 道来的故事情节,可以感受到一种清幽哀怨的意境, 一种独特的风格美。《汽车城》仍保持这一艺术特色 。 突出的表现在她善于以诗意的语言,状物叙事, 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比如,当少年潘树德情窦初开, 趁肖菊妹为人添水时,偷窥她乳房的耸动,作者形容 道:“少年的心犹如春天的田野,疯长着欲望的野草 。”形象而优美。当潘树德先乱后弃,迫使菊妹后来 与潘家完全断了联系,作者形容潘家自此对菊妹的名 字,保持沉默,“仿佛生活中从来没有她。这是栽在 每个人心中的荆棘”。形象而深刻。当菊妹晚年听到 自己心爱的女儿潘欣华的说话声,可相见不能相认, 作者形容她此时的心情:“多年来的牵挂、思念、母 爱,爬山虎一样,一寸一寸地爬上心的墙头,最后覆 盖了她全部心房。”形象而充满感情。而当潘欣华终 于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领略了生活的多艰,一 下子似乎长大了,作者用她梦见自己成为一个破茧而 出的飞蛾来形容她的蜕变。形象而蕴藉。至于对温柔 妩媚的玉绣的描绘,说她具有一种陈旧的典雅,“仿 佛是黑白电影里走出来的过去的淑女”。形象而别致 。作者通过这些诗意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沁人心脾的 柔美雅致情调,体现了殷慧芬创作上一贯的阴柔风格 。 然而,《汽车城》毕竟是描写现代大工业的小说 ,俊友公司的诞生与发展,贯串着各式各样的社会冲 突与思想冲突。表现这些针锋相对、波澜起伏的冲突 ,如质量之争、“上海方案”之争、国产零部件的价 格之争,需要一种雄伟的笔墨。可贵的是,作者在这 方面也显示了自己的才华,她淋漓酣畅地写了这些动 人心魄的斗争,写出了大场面,写出了大气势,从而 使作品贯注了一股阳刚之气。这样,《汽车城》既富 “晓风残月”的柔情,又有“大江东去”的豪情,既 委婉凄迷,又雄浑昂扬。这种刚柔相济的风格,显示 了作者在艺术追求上的新突破,是作者的又一次的“ 破茧而出”。 加拿大人阿瑟·黑利于1971年写过一部《汽车城 》。它与殷慧芬的《汽车城》,同以汽车工业为题材 。但由于国度不同,年代不同,作者不同,两个《汽 车城》的内容迥然有别。黑利的《汽车城》,以美国 汽车制造业中心底特律为背景,它所反映的汽车生产 规模更具气势,在写法上,主要是一种通俗小说的写 法。殷慧芬的《汽车城》,更注意人物的刻画,内涵 的发掘,意境的营造,美学的追求。在文学性上,不 让黑利的《汽车城》。 内容推荐 殷慧芬著的《汽车城》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描写我国轿车产业的长篇小说。小说以20世纪80年代末的上海汽车工业为背景,围绕改革开放后不久,中国与国外先进国家在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轿车为上海新的支柱产业的艰难。作家没有简单地把这部小说当作“工业题材”或者“改革题材”来写,而是通过小说人物的悲欢离合、人生的跌宕起伏,来编织小说的经纬和故事,把它作为一座城市来描绘,有生活,有情节,有激情,更有作家深层次的思考和艺术张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