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堂向左(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尹学芸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天堂向左(精)》是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得奖作家尹学芸的中篇小说集,收录《天堂向左》《天仙宫》《身后事》《与你有关或无关》四篇。
《天堂向左》讲述了曾经年轻活泼、情怀梦想的少女朱千叶阴差阳错之下,嫁了一个不靠谱的人,不合适的婚姻让她一生穷困潦倒,直至绝症离世。她的不幸真的只是命运弄人吗?是促成了她的婚姻,又是什么力量断送了她的人生?
作者简介
尹学芸,1964年生,天津文学院签约作家,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多万字。2017年,中篇小说《士别十年》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2016年,中篇小说《我的叔叔李海》(原名《李海叔叔》)位居首届《收获》文学排行榜·中篇小说榜榜首,是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备受瞩目作品之一,被评为《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优秀作品;2015年,凭借小说《玲珑塔》获得首届林语堂文学奖。另曾获首届梁斌文学奖、孙犁散文奖等。
目录
天堂向左
天仙宫
身后事
与你有关或无关
后记
序言
这四部小说不是写于同一时代,它们之间相隔
不止十年。可是,你能看出哪部小说写于十年前吗?
之所以把它们放进同一本集子里,是觉得它们
有相近的精神气质。千叶对老聂(《天堂向左》)、
顾嫂对谢五常(《与你有关或无关》)、刘柏顺对宋
义(《身后事》),朱老对老大(《天仙官》),你会
觉得无论时代怎样变,人心始终装在一个盒子里,
变的永远是能变的。千叶的心里装着天堂,顾嫂的
心里则装着陈年过往,很难说谁比谁更不幸。刘柏
顺的执着跟朱老的执着不在一个层面上,可也不好
说谁比谁的结局更可悲。放在一起看,几个主人公
各有执念,各有各的局限,可也各有各的天地方圆
。如果稍稍改变一下生活轨迹,可能就是别样人生
。可惜生活没有假设,小说也没有。
作家完成一件艺术作品,是能打上自己人生烙
印的。天大地大,和你相关的人和事就是那么多。
你的所得所获就是那么多。你对事物的认知就是那
么多。你的经验或积累就是那么多。你如果想获得
一个大宇宙,就需要有凿墙破壁的功夫,不但要打
破内心设置的壁垒,还要打破视野和思维上的阻隔
,获得超越生活本身的艺术经验和生活经验,让触
觉深入生活的肌理,审慎或捕捉——可即使这样,
文字里已然浸润着你的气息和魂魄,我们所能做的
,就是尽可能让文字走得长久,就像十年前写的故
事,现在读起来也毫无违和感一样。
小说就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架构更趋合
理,让人物穿过故事的帷幔生动而立体,让人掩卷
而思或心有戚戚,阅读的感受莫不如此。世间最难
厘清的是情感,而情感是没有属性的。几部作品的
主人公都不单纯。唯其不单纯,他们呈现的世界才
值得书写、解读和玩味。
对于作家来说,悲剧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这四部小说的场域都来自埙城。也由此而知,
这座城市在我心里已经存在很久。在我写有关城市
题材的一刹那,这座北方小城的名字就在我的心中
驻足。那还是1989年,我的一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
剧,背景音乐就是用“埙”这种乐器演奏的,从此
那种呜咽声就在灵魂里挥之不去,最终成了生命的
一部分。有位评论家告诉我,他专门百度过“埙城
”这座城市,原来纯属虚构。我想说的是,每一个
作家心里都有类似‘‘埙城”这样一个地方,你的
血液是她河里流动的水,你的生命是她土里生长的
植物——也许你就是石头上的苔藓,可这有什么要
紧呢?她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曾像母亲一样滋
养你、改变你,让你无论走多远,也不会忘记来时
的路;让你日益接近、成为理想中的你自己。
没有比这份情感更深厚的了。
感谢《北京文学》的杨晓升主编,为这本选集
定了基调。写推荐语的都是看过小说的朋友。著名
评论家王春林教授,《中华文学选刊》主编徐晨亮
先生,《小说月报》主编徐福伟先生。在此也一并
感谢。
每一部小说都很好看,真的。
2018年10月13日
导语
《天堂向左(精)》包括《天堂向左》《天仙宫》《身后事》《有你有关或无关》四个中篇,取材各不相同,从乡村到城市,从知识分子到官场,却有着相近的精神气质。各篇小说所讲之事都是日常生活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尹学芸通过人物之间剧烈的冲突,将故事引导到令人深思的高度,结果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
后记
如果把记忆都挂在一棵榆树上,那棵榆树会长
成什么样?
那是我大概八岁的时候冒出来的想法。那一年
很特别,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大了。榆树是我所能认
识的最好的树种,不单长榆钱,榆树皮还能做糙面
的黏合剂,能让杂面条变得滑溜溜的。记忆都挂在
榆树上的局面我想过很多次,像青虫,吐一种银色
透明的玻璃丝。它长长短短在榆树上越挂越多,什
么时候挂满了,人大概就成熟了。
至于成熟了以后如何,我从来没想过。
上小学遇到了一位非常严厉的孟淑兰老师。那
时小学校址在一所大庙,廊上有大红的柱子和花岗
岩石阶,可我们用的课桌,是用砖头垒砌的,大家
上课都坐小板凳。因为隔一段就有场运动,所以我
认真地在日记本上记下了运动的内容。诸如学习无
产阶级专政理论、反潮流和反击右倾翻案风之类。
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这位孟淑兰老师教我们写生字
,记日记,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让我们把那些
生字记得牢而又牢。写的日记大家轮流朗诵,我只
写了三行字,居然成了范本。似乎是参加劳动的心
得体会,还记得有“满头大汗”四个字。四五年级
的时候,有位大杨老师叫杨德海的当我们班主任,
那是个宽和善良的人,课堂纪律一乱,他就给我们
讲“一车高粱米换三十三个伪军”,同学们立刻像
猫一样老实。内容我已经忘了。有个叫张玉宝的同
学欺负我,说我哭是无能的表现,大杨老师斥责他
说:“就你有能!”
五年小学发生过不幸的事,让我曾经深深地忧
伤。考珠算时往本子上记数,被同学告发是在验算
,被老师提拎到了办公室。就是被那位孟老师冤枉
,所以我发誓不上学,是母亲举着棍子把我赶到了
学校。我总是有一种感觉叫绝望,无路可走了,又
无路可走了。体育课跑不快,跳房子跳不过人家。
我从小就泪腺发达,眼泪比林黛玉都多。十一二岁
的时候拿到了一本没有封面和目录的《红楼梦》,
我每天放羊的时候就看这本书,只记下了“尤二姐
吞生金自逝”,讲给无数个小伙伴听。我能囫囵个
儿地看书,大约得益于那位孟老师反复让我练习生
字。
大杨老师很早就去世了。他成分不好,很多年
抬不起头来。我现在都还记得他清瘦的红脸膛,穿
中山装,戴蓝布帽。不知为什么有一口侉侉的外地
口音。
读初中时的记忆就明亮了。因为不单可以写长
篇作文,还可以毫无挂碍地看书。公社广播站跟中
学隔道墙,我是广播站的三个学生通讯员之一。当
时的班主任叫杨泽清,也是个严格要求的人,他讲
课的时候习惯把右手的食指横起来,在鼻子底下搓
一下。我们初中三班是模范班,所有的荣誉都能争
取来。我第一篇广播稿写的就是他,题目是《榜样
的力量是无穷的》。文章有小标题,好多字。因为
一个广播时段就播这一篇稿子。这篇稿子还被推荐
到县广播站,在那里播。后来我又当县广播站的通
讯员,获奖得了个压力热水壶。杨老师教数学,还
有一位王福珍老师是知青,教语文兼音乐,长得非
常秀气。我喜欢语文也与喜欢她有关。
跟别人不一样。创作与生活发生关联,这样才
能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我觉得,我是个有烟火气的
人,从没有大的野心。转眼到了二O一三年夏天,我
在市委党校学习。偌大的院落里经常形单影只走着
我一个。别的学员都回家了,只有我离家远,一周
回去一次。来到了陌生的环境,有一种莫名的感伤
。写了一个短篇,改了一个中篇,就是首次发在《
收获》上的《玲珑塔》,是一家省级刊物约的女作
家专号的稿子,写完了终审却没通过(现在想一想,
我多么感谢他们退稿啊,所以有时候退稿不完全是
坏事,意味着你会有更好的选择和机会)。闲着没事
把稿子翻出来重新看了看,觉得人物、故事、语言
都出挑,于是给了《收获》,于是在几天以后接到
了编辑长长的修改稿子的电话,然后是长长的等待
。我对自己说,这个稿子如果能过审,我就继续写
。如果过不了,我就换种生活。实在是被文字牵扯
得太久太久,有种说不出的灰心和疲倦。
两个月的学习很快结束了。夏天过去了,秋风
打着呼哨来了。我表面心静如水,内心却有种若隐
若现的煎熬。说有期待也可,说没期待也行。什么
结果对我都是好的。我对自己说,你生活安逸,工
作稳定,还有什么可奢望的?十一月,有了终审的消
息,就像哗啦打开了一扇窗,原来我还那么想写,
想那么投入地写。于是接连写了《李海叔叔》和《
士别十年》等多部中篇,前者名列首届《收获》排
行榜榜首,并拿了《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优
秀作品奖。后者拿了《小说月报》百花奖。如果有
人问我感受是什么,我会说,过去经常有种游离感
,是种习焉不察的状态。那些感觉好的岁月脑子里
都是文字,可是也荒废了很多年。
过去退稿能退到心惊胆战。而现在,有一两家
退稿甚至很侥幸。我有一种奇怪的心理,稿子发了
,就属于别人的了。没发的稿子才属于自己。有一
个中篇被许多家退,可我就是觉得它写得好,旅行
了很多年。人旅行都不是坏事,何况一篇稿子。所
以我有句话常说,我好好做人做事,就
书评(媒体评论)
一方面,尹学芸固然有着对社会现实与人类精
神世界的真切谛视,但另一方面,她又可以被看做
是一篇又一篇模样的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第七
届鲁迅文学奖,对于尹学芸来说,的确是实至名归

——文学批评家、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 王春林
《天堂向左》是一部关注女性命运的小说。主
人公千叶是一个命运多舛,却致死不失自尊、不失
梦想与浪漫的女性。即便面临死亡,她也相信“天
堂向左”。继续追求幸福和浪漫的梦想。千叶的性
格和命运展现出人性的光辉和人生的光彩,同时也
折射出人心的冷暖和世道的不公。她的故事让人感
慨,也让人久久回味。
——《北京文学》月刊社社长 杨晓升
尹学芸为我们展示了小说这门世俗的技艺于今
时今日仍可抵达的幽深之境。她笔下无非俗常众生
,在炎凉里打熬,被岁月所刮磨,身上有硬茧,心
上有褶皱,疼痛时沉默无言,跌落前孤注一掷。她
能以文字之镜照见他们,只因敢于抉心自食,品咂
无常世事的本味。
——《中华文学选刊》主编 徐晨亮
作者擅于塑造具有生活质感和痛感的小人物,
并使之成为独特的“这一个”,甚至就是你我身边
亲人、朋友和同事。而呈现“这一个”的独到秘笈
则是从寻常生活中捕捉并提炼出构成小说的“细节
之美”。
——《小说月报》主编 徐福伟
精彩页
千叶第一次到我家来,买了一束花。我问这花多少钱,她说两百八十元。我说,我买花都不舍得花这么多钱。我说的是真的,前段情人节,知道不会有人给自己送花,我跑花店买了两枝紫玫瑰。其实我喜欢绿玫,但因为多了几块钱,我放弃了。紫玫有点小,品种一般般吧。但放上几枝银柳和满天星,也热热闹闹。给自己买花已经是进步了,要放过去,根本舍不得。
这都是我的心里话,当然不会在有限的时间里都说出来。千叶脸上一暗,我就知道我话说冒了。果然,千叶一拨棱脑袋,面带讥诮说:“你别以为我们穷,连束花都买不起。”我用剪刀剪花根,把花插到了花瓶里,姹紫嫣红一大簇。我说:“我是这个意思吗?”
千叶还买花,证明千叶还是我印象中的文艺女青年,这种感觉相当不错,瞬间让我觉得虽然二十几年没见面,我们相隔并不远。她给我打电话时,先问我有没有听出她是谁。我耐着性子说,我从没听过你在电话里的声音,怎么会知道?我是有这本事的,对声音的分辨能力特别强,所以一般人瞒不了我。只要我听过,就不会忘。她说她是千叶,我“哦”了一声。我问,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
千叶是跟老聂打听来的。及至见了面,我对千叶说,我从没跟老聂有过联系。只是有一次开会,我俩坐前后排。说起过去的几个同事,老聂说,什么时候我们去看看那谁那谁那谁那谁。这一连串的名字中,没有千叶。我没以为意。于是我们留了电话。这是几年前的事了,几年中,老聂从没联系过我,当然,我也没联系过他。说去看那谁那谁的话,根本都是无心之语。过去,我会把这些话放在心里,一心一意等待。现在不了。我跟老聂一样,就像刮西北风,说过就拉倒。
留下的电话就这样派上了用场。
我在手机里翻到了老聂的电话。如果不是千叶来,聂新根的名字估计就是条深水鱼,永远也翻不到上面来,我甚至不记得我有他的联系方式。我说,中午一起坐坐吧,千叶来一次不容易,我做东。老聂说,我没空,副县长过来调研,我走不脱。否则我就请千叶了,让你作陪。
若是过去,我就信副县长去老聂的单位了。当然,也许副县长真的去老聂的单位了。老聂在一个行政管理部门任职,人不多,是一把手。所以如果真有领导驾到,他真出不来。我说,既然你没空,我就拉千叶去家里了。
老聂简单“哦”了声,就把电话挂了。
砂锅里丢了冬笋和腊鸭,咕嘟咕嘟小火炖着,我和千叶坐在沙发上拉家常。千叶不是美女,当然,我也不是。两个不是美女的人时隔二十几年坐到一大簇花下,这感觉真是怪怪的。
我不问千叶为啥来埙城。她到了埙城才找我,显见得不是为我来的。那么她就是来找老聂,老聂没空?看来她一直跟老聂有来往。可如果她提前知道老聂没空,为什么要选择今天来?
这些疑问在心里存了下,我没问出口。千叶是个鬼魅的人。很多年前她就鬼魅。那个时候我们在一家单位做临时工,有我的地方一定有她,有她的地方却不一定有我。有一次去南大出版社校对一部书稿,千叶明明跟我住在一栋楼里,我却不知道她在哪个房间。我一个一个敲门,最终也没有找到她。
我跟老聂打听时,老聂说:“你找千叶,你缺心眼啊!”
你老了。她先说。
我摩挲了一下头发,说,都老了。
我觉得,我还是比千叶说话委婉,像许多年前一样。
严先生呢?千叶问。
我说他值班,要值一天一宿。
没想到你们还真成了。千叶边喝水边朝我挤眼。那一瞬间,我觉得千叶还是二十几年前的千叶,除了皱纹和白发,她什么也没有变。
她那时就看不上严先生。严先生是同事刘大姐介绍的,见第一面,我觉得他的长相像我表兄,我的表兄威风凛凛,是海军。他还有一双俊逸的手,目光温和。我是属于细节定乾坤的人,所以别无多虑。千叶却说他学历低,家底薄,还是罗圈腿。她每天都在我耳边嘀咕,让我的耳朵起茧子。说真的,我和严先生能走到一起千叶有一多半的功劳,因为我总要表示对她的言行不以为意。也就是说,她如果向左,那我就一定向右。可千叶是这样的人,从不把别人的不以为意以为意。所以,她越看不上严先生,我就越跟严先生交往。我越交往,她越看不上严先生。婚礼是单位给操办的,我买了些糖,给大家唱了曲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这婚就算结了。千叶没参加我的婚礼,她跟老聂去拉萨了。当时我们都知道千叶去西藏行走,她一直在为此准备,却不知道有老聂随行。有一天傍晚,我们都在会议室里看报纸,老聂打来了电话,询问单位近况。因为一部书稿完成,单位要有人员变动。刘大姐刚好坐在电话旁,顺手拿起了听筒。“你是谁?聂新根啊!这么多天不见,你死哪儿去了……人员近期调整,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家都在单位等消息。组织上给了一个转正名额,云丫和千叶之间只能转一个人,主任说要她们俩抓阄……三天之内办齐所有的手续,关键时刻千叶联系不上,你说急人不急人……”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