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呼兰河传(插图版)/一书一座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萧红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呼兰河传(插图版)/一书一座城》是萧红对一生中往事的回忆。逃离故乡的萧红跟随时代的步伐越走越远,最后在香港落脚,当她终于可以回忆的时候,她却非常思念那个她离开的故乡,一个冬天结冰,夏天菜园里有蝴蝶的家乡。呼兰河有她的亲人,有她的童年,如冰一样纯洁的岁月,她灵质的文字让人产生无限的思乡之情。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名家评论 画家说 序言 读书,也是读一座城 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学经典构成 的,文学经典的生成和传承又依靠这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作家卡尔维诺说过,“经典就是可以被重复阅读的作品” 。然而,是否有兴趣有耐心反复阅读经典,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追求。当然,这尤其需要有 志于做经典文学传播和传承的出版业人士做出努力。现在 ,中信出版集团推出这套丛书——“一书一座城”,使我 眼前一亮,很有创意啊!让经典作品重新焕发出魅力!让 经典作品可以被人们以新奇感来重复阅读。 文学作品都有时间地点,地点在乡村,那就会是关于 一个村庄的故事;地点在城镇,那就会是一个关于城镇的 故事。相对于城镇,往往小城故事多,因为来来往往的人 ,生活变化大。过去阅读文学作品强调读人物和故事,固 然这是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基础,但让读者产生对地点、 空间乃至一座城的感受,这无疑是一个很新奇的角度。这 套丛书从现代的文学经典入手选择,选取了鲁迅先生的《 朝花夕拾》、萧红女士的《呼兰河传》、沈从文先生的《 湘行散记》、林海音女士的《城南旧事》等,第一辑一共 八本,后续还将继续出版别辑。 这就是把一本书的阅读和了解书中描写的一座城结合 起来。通过阅读一部经典作品,去认识一座城,是一件非 常有趣的事情。这套书的显著特色就是有非常精美又有原 创个性的插图,这些插图可以直观地帮助读者了解书里描 写的生活,传达出书的意境。现在,小说和插图结合起来 ,更加有情趣了。看看作家怎么写环境,怎么写那些城里 的街道、园子、店铺;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在那样的城里 活动,与人相识相别,或爱或恨。那些特别有创意的插图 使这些情境显得更加直观了,人物的面目形象更加清晰了 。这样的阅读肯定会让作品变得更加生动丰富。如果读了 书又看了插图再去寻觅旧址,会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经 典记录的历史已然消逝,原来满城春色,如今是另一番景 象,甚至旧踪难寻。鲁迅《朝花夕拾》里写的绍兴小城, 那个小小的百草园,可能会因为鲁迅故居被保存下来,但 与鲁迅当年描写的园子,肯定相去甚远了。那老中医坐着 轿子一晃而过的街道,早已是车水马龙。站在街头巷尾, 想想一百多年前,这里还是抬着轿子、穿着长袍马褂悠然 而过的人们,会让人感到世事沧桑。沈从文的《边城》里 写道:“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 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 小溪……”很明显,沈从文所写的“边城”当年名叫茶峒 ,现在被改名“边城”。沈从文当年的家乡凤凰古城,也 因为沈从文名声大振,早已是旅游热点。这里选取的《湘 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作品集,体现沈从文细致清雅的 笔法,多有民间情趣野味。作品描写的是湘西的小城小镇 的昔日生活故事,里面穿插着数十封他与张兆和的往来情 书,记事与感受抒发都透着“无言的哀戚”。同样感人的 当然还有萧红的《呼兰河传》,那是作者童年少女时期的 记忆,写城里当年那些生活习俗,人情世故,都显示出清 新俊朗之气。相比较而言,老舍笔下的北京城就是一座大气的古都了。看着老舍写到的那时的西苑、海甸、燕京、 清华、安定门、永定门、颐和园、雍和宫、“八大胡同” 等等,如今这些地名倒都在,有些略有变化,有些也可辨 认,但肯定没有了祥子打着赤脚就可以跑起来的街道了。 百年的光景过去,街道两边已经是高楼耸立,万象更新了 。可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又喜欢那些老城旧街,往事依稀 最是引人遐思,那是人人皆有的怀旧情调,这也是林海音 的《城南旧事》最有魅力之处。 书用文字留住那个时代的气息,让逝去的岁月活过来 ,让过去的人物能和我们交谈,让我们看到那些旧城古镇 曾经是怎样的光景。我们的人生因此有了更丰富的阅历, 长了许多见识,能够包容更多的事情,能够理解不同的人 群。相信文学,它能告诉我们,生活不只是眼前的景象; 它能教会我们懂得人生,懂得生活,懂得爱并向往善。 是以为序。 导语 《呼兰河传(插图版)》是萧红的代表作,作家在孤单寂寞之际,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呼兰河畔那个墨迹斑驳的黄金时代——她的童年。她用最稚拙和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节奏徐缓,却又内蕴深藏,浑朴醇厚,读来荡气回肠,充满沧桑感。 萧红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模糊了小说与散文的边界,诗意而朴素的语言,道尽了那个时代下光怪陆离的人性,使其作品成为一部国民灵魂的挽歌。 精彩页 第一章 一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得快,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儿,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地不得力,若不是十分地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地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捡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惊受怕,战战兢兢,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地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地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那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稀奇古怪,所以那大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来。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绝对地不去让那用洋法子的医生给他拔掉,也还是走到李永春药店去,买二两黄连,回家去含着算了!因为那牌子上的牙齿太大了,有点莫名其妙,怪害怕的。 所以那牙医生,挂了两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却是寥寥无几。 后来那女医生没有办法,大概是生活没法维持,她兼做了收生婆。P2-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