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套丛书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本书为“共和国故事”之《强国之举(鞍钢三大重点工程胜利竣工)》(作者郑明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强国之举(鞍钢三大重点工程胜利竣工)/共和国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郑明武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套丛书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本书为“共和国故事”之《强国之举(鞍钢三大重点工程胜利竣工)》(作者郑明武)。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郑明武编写的《强国之举(鞍钢三大重点工程胜利竣工)》为该套丛书之一。 《强国之举(鞍钢三大重点工程胜利竣工)》汇集了数十个重大历史事件、时刻。如:各类人才纷纷拥向鞍钢;全国人民支援鞍钢建设等。 目录 一、决策筹建 鞍山钢铁厂迎来解放 中央支持“三大工程”开工 鞍钢“三大工程”破土动工 二、艰苦奋斗 各类人才纷纷拥向鞍钢 建设者艰苦奋斗赶进度 张明山进行革新增效 鞍钢积极开展各种创新 鞍山工地建立责任制 苏联大力支援鞍钢建设 各级政府积极支持鞍钢 全同对鞍钢的物资支援 全国人民支援鞍钢建设 三、建设高潮 无缝钢管厂率先竣工 大型轧钢厂顺利完工 七号高炉顺利建设完成 “三大工程”举行交接仪式 四、投产运营 “三大工程”举行投产典礼 “三大工程”开始投产运营 鞍钢积极支援全国 试读章节 1951年10月,国家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题为《中国工业的目前情况和我们的努力方向》的报告,其中说: 到1953年,我们修建铁路的钢轨,就可以完全由自己解决了,大型钢材、无缝钢管及薄型钢板也能大部分解决了。这些新厂的建设,对于我国的重工业,是会有一定的加强作用。李富春的报告,实际上是向全国、全世界宣布: 1953年新中国将有新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开工投产。 然而,当时鞍钢的情况是无缝钢管厂和大小轧钢厂这两项工程还仅仅是张蓝图,还没有破土动工。要实现李富春同志提出的任务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可见,当时鞍钢建设者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1951年10月12日,苏联专家帮助完成了恢复和改造结钢的总体规划设计,其指导原则是: 扩大鞍钢生产规模,使之大大超过以往达到的最高水平;建设新的大轧钢厂,保证生产多种产品,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需要。 随着设计的完成,鞍钢“三大工程”破土动工在即,鞍钢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就变得格外迫切起来。 1951年12月13日,李富春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报告,请求动员全国有关方面的力量帮助鞍钢建设“三大工程”。 12月17日,毛泽东批示: 完全同意,应大力组织实行。 1952年3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党组就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方针、速度与地区分布问题,提出集中全国力量,特别是技术人员,首先进行鞍钢的恢复与改建工程建设的方针,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首肯。 于是,在毛泽东批示的鼓舞下,全国各地派遣了大批有经验的干部和工人到鞍钢参与“三大工程”建设。 负责基建的人员有了,但是,当时这些新来的建设者们大都没有建设经验,经验缺乏成为一个瓶颈。 为了迅速扭转被动局面,鞍钢建设者遵照中央和东北局、东北工业部的指示,根据国家建设鞍钢的方针和总体设计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1952年2月之前,鞍钢领导集体着重引导鞍钢全体干部从思想上加强对基本建设的认识。 接着,从1952年3月开始,鞍钢领导集体采用“割韭菜”的办法,先从生产单位抽调了15名老干部,170名一般干部,180名技术干部以及大批技术工人转到基本建设。 与此同时,中央从全国47个主要城市,70多个单位给鞍钢调来近千名干部和技术工人。 这样,鞍钢就有条件充实机构,扩充队伍,着手建立12个职能处、1个驻国外小组、7个专业工程公司和5个主要工地,同时组建了政治部及政治工作系统。 从1951年7月到1952年7月,基建工人增加三倍多,技术人员增加两倍多,干部增加近一倍。 基建队伍的加强,对扭转1952年上半年基建工程完不成任务的局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大型、无缝工程,1952年8月份以前,每月平均只完成计划的6%,9月份完成计划的19%。 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后,立见成效,10月份仅用20天便完成了全月计划。 施工力量集结起来,鞍钢领导集体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 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是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 培训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短期训练班、到现场实际操作、订师徒合同等。 1952年,共培养了4300名技术工人,1000多名专业干部。 在当时,鞍钢还特别注重发挥知识分子在“三大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鞍钢领导集体还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苏联专家讲课。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随着鞍钢生产和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党中央和东北局先后派了近500名地委级老干部来鞍钢,当时称之为“五百罗汉”。 这些同志绝大多数来自老根据地和部队,他们不懂工业和技术,是所谓“白帽子”。 但是,这些同志遵照中央指示,决心变外行为内行,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和技术。 鞍钢领导集体为老干部积极创造学习条件,成立了老干部学校。 在培训学校,学员按不同文化程度编班,每天早7时到9时上课,并长年坚持学习。 1951年,鞍钢还选送55名老干部和技术人员到苏联学习。不少同志很快地掌握了专业技术,在“三大工程”和鞍钢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P10-13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疡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言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县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申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