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马莹主编的《发展心理学(供本科应用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用第3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以人类心理发展在人生的各阶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脉络展开阐述,揭示人类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到生命终止的全程中人类心理的不同特点与发展规律,分析心理产生发展的原因,提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全书共十一章,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上编写,增加了许多前沿性知识与最新科研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了应用性与指导性;增加了临床实践性与操作性。作者均是在高校工作的一线教授学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写作以及咨询实践经验。 作者简介 马莹,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海洋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教育中心主任;兼任上海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专家咨询师,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职业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师首席认证督导师,上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聘名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 曾两次赴日访学研修心理学,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学术交流。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主持省级以上课题二十多项;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主编心理学著作十余部;曾获得教育部高校微课程大赛二等奖,上海高校课程大赛一等奖、示范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及其研究内容 一、发展心理学及其研究内容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遗传素质和环境教育因素的作用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三、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关系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发展心理学的萌芽 二、发展心理学的问世 三、毕生发展心理学 第四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西方发展心理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 第二节 行为主义理论 一、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信息加工理论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背景观 一、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二、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第五节 心理发展的进化观 一、习性学 二、进化发展心理学 第六节 毕生发展观 一、生命全程观 二、生命历程观 第三章 胎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染色体、I)NA和基因 二、配子发生与减数分裂 三、细胞增殖 四、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五、遗传疾病 第二节 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发展 一、胎儿宫内发育分期 二、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发育 三、胎儿心理机能的形成 四、胎儿生理——心理发展中主要的异常 第三节 影响胎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和致畸敏感期 一、影响胎儿身心发展的因素 二、胚胎的致畸敏感期 第四节 妊娠期的心理卫生与胎教 一、妊娠期心理特点 二、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卫生 三、胎教 第四章 婴儿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第一节 婴儿生理发育和动作的发展 一、婴儿的神经生理发育 二、婴儿的身体发育 三、婴儿动作的发展 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研究婴儿认知发展的方法 二、婴儿感觉的发展 三、婴儿知觉的发展 四、婴儿注意的发生发展 五、婴儿记忆的发展 六、婴儿思维的发展 七、婴儿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与促进 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 第五章 幼儿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第六章 儿童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第七章 少年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第八章 青年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第九章 成年初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第十章 成年中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第十一章 成年晚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