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是器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体的一些器官系统,像免疫系统或者激素系统,会随着功能的日益衰退而老化。而生命死亡的时刻,又取决于人体最衰弱的器官。
第二种是磨损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体各器官以及肌肉,如同机器的零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日益磨损,最终用坏,所以就导致了人体的老化和死亡。
第三种是修复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人体中含有酶,酶是一种有用的物质,它可以对人体的细胞进行修复。不过,酶的工作效率,会随着人体的老化而减少,修复功能自然越来越差。于是,人体细胞中的基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错误,最终使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和改变。
第四种是失误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人体的细胞中,酶的含量在不断减少,酶修复细胞的功能也在不断减弱,最终使得人体内部的物质交换功能产生混乱。
第五种是灾难理论。这个理论比失误论更进一步。此理论认为,由于老化的个体基因和人体生命物质合成中的错误信息不断增加,最终产生的错误信息远远超过人体能够修复的能力和能够忍受的限度,于是导致了人体的老化和死亡。
第六种是自由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体的细胞之所以会老化,那是由于细胞的呼吸作用。细胞在获得能量的同时,也会形成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体衰老的氧化物,自由基能影响到细胞的结构、细胞内所含的蛋白质,甚至对人体的基因也会产生影响,从而使细胞受到破坏并且丧失功能。
第七种是胶原网络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体胶原这种物质类似于支撑物。随着人的寿命不断增加,人体胶原会逐渐累积,并且产生横向网络,最终导致人体的衰老。同时,在人体内部结构的一些大分子中,如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分子,也同样存在,而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最终导致这些细胞分子的死亡。
第八种是程序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体衰老的过程源于遗传方面的原因;或者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导致人体内部的老化基因逐渐活跃;或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长寿基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丧失的原因。
第九种是端粒理论。所谓端粒,就是染色体短短的端部,它是基因的载体。这一理论认为,当端粒缩短后的长度短于临界长度时,细胞就会失去分裂的能力。于是,在细胞分裂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即把基因分配给两个子细胞的能力就丧失了。
其实,上面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因为人体衰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而这些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描述了这个过程的某一个方面。现在,我们再介绍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新陈代谢理论。与其他被用来解决衰老的方法相比较,新陈代谢理论在实践中,显得更加简洁,而更经济划算。实际上,这一理论是其他所有理论的集大成,它将其他理论的核心,都统一于一个简单的理论之中。这个理论认为,人体内部的生物时钟,并不是按照我们已知的时间单位——小时、天、年来运行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能量、心律或者呼吸次数来运行的。而地球上的每个生命体在降临到世上时,都带着一定的生命能量。当这些先天带来的生命能量被消耗掉以后,生命自然就走向了终结。如果要人为延缓生命终结的进程,并不是依靠某种特效药或者什么神水,而主要取决于生活方式是否“节能”。在人体的内部,生命的时钟走得越慢,人活的时间就会越长。所以,事实上,每一个人的青春活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三、能量推动生命的步伐
是的,生命的时钟走得越慢,人就活得越长。这听起来似乎很荒谬,但事实正是如此——在地球上,只有那些什么事情都不做的动物,活的时间才是最长的,尤其是自然界中那些懒惰的爬行动物,例如乌龟,它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懒洋洋地“躺着”晒太阳。除此以外,它们看上去再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干。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动物才能长寿。像生活在塞舌尔群岛上的象龟,它们的寿命长达180年之久;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象龟,甚至可以存活250年之久。至于喙头蜥和尼罗河鳄鱼,基本上都可以轻轻松松地活到100多岁。这些动物为什么长寿?是它们的身体内部携带有神秘的长寿基因吗?还是它们的衰老过程不同于其他生物?接下来,在后面的篇章中我们会介绍,这些动物之所以长寿,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的大小和“懒惰”的生活方式。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