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千里访贤独怜才 1.吴楚之争 2.结盟抗吴 3.求得贤士 4.私访越地 第二章 短兵相接再三谏 1.殿前论“道 2.吴越激战 3.再三进谏 4.一败涂地 第三章 国亡辱身识忠良 1.忍辱负重 2.假意为奴 3.忠心事君 4.勾践尝粪 第四章 奇谋报国誓雪仇 1.强国九术 2.全民动员 3.美女西施 .4 .伊人悲逝 第五章 十年功成将军雄 1.大兴土木 2.熟种欺吴 3.诱吴伐齐 4.妄图称霸 5.二次伐吴 6.夫差自刎 7.徐州会盟 第六章 明哲保身退庙宇 1.情牵西施 2.明哲保身 3.隐居太湖 4.西施生死 5.沧海桑田 第七章 经商治产新天地 1.养鱼之道 2.富贵之土 3.赴齐勘察 4.生财有道 第八章 能谋善断财源进 1.化险为夷 2.范智开荒 3.眼光独到 4.购买客栈 第九章 廊庙之器淡功名 1.访独山湖 2.何谓商道 3.齐燕交好 4.偶至莱夷 第十章 为富有德留千古 1.迁居陶邑 2.猗顿求富 3.痛失爱子 4.名垂后世 范蠡的著述及思想 范蠡著作 朱公商训 经商箴言 基本思想
精彩页 没想到此话传到了司马蘧越耳中,他当即令人把百里良抓起来。按律妄议将帅者斩,但因大战在即,于是对百里良从轻发落,鞭一百。执鞭者是楚军的一个伍长,叫范石恳。范石恳敬佩百里良的胆识和刚直,便对他手下留情,擅自减至五十鞭。 再说吴军那边,公子光认为,联军同役而不同心,今又新丧主帅,士气受挫,建议趁机进击,以奇袭取胜。吴王僚采纳了他的意见。 吴王将吴军分为三路:中路军由公子光率领,直插鸡父山,于“晦日”(七月二十九日)突然出现在楚军帐前。司马蘧越的美梦被打破了:他原以为吴军若要攻打楚军嫡系,至少要先与六国联军交锋,即使能突破防线,也是筋疲力尽,到时再跟楚军主力交战,恐怕毫无胜算。如今吴军以突然袭击的战术避开屏障直接攻打楚军主力,楚军仓促之下,来不及列阵,就纷纷败退了。 右路军由吴王僚亲自率领,迎战沈、胡、陈三国军队,吴王僚以不习征战的三千名囚犯为诱兵发起进攻,主力则预先埋伏。刚交战,吴国诱兵即佯败后退。三国军队贸然追击,结果痛遭伏击。胡、沈国君及陈国大夫被俘。 左路军由吴公子掩余率领,迎战许、蔡、顿三国军队。掩余采取的是攻心战术。他释放胡、沈国战俘,使之奔向许、蔡、顿三国军队,诈称沈、胡国君被杀,使三国军队军心大乱。吴军乘势进攻不战自乱的三国军队,一举得胜。 混乱中,楚国伍长范石恳也随楚军溃退,刚跑几步,他突然想起那个挨了鞭打的百夫长,于是又折回去寻找他。在临时搭建的茅棚里,百里良满身血痕,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范石恳扛起百里良就跑,也不管他是死是活。范石恳身魁体壮,一口气跑出四里多,见后面并无追兵,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要去哪里?”百里良醒来后,从范石恳的肩上挣脱下来。 “楚军败了,逃命啊。”直到这时,范石恳才发现楚军大队人马早已踪影全无。 “兄弟还是追赶大军去吧,不要因为我而变成一个逃兵。”百里良满怀歉意地说。 “如果担心受到连累,我又何必回去寻你?我感佩兄弟的耿直,愿与你生死与共。”范石恳说话直爽憨实。 “兄弟有恩于我,本该患难与共,但你楚我陈,你西我北,不同道啊。” 百里良一句话让范石恳转过神来:是啊,两个不同国别的败兵怎么可能走到一起呢,而且,两人的家世、地位也大相径庭。 百里良是陈国富庶贵族之后,博学多才,军事才能出众,而且具有侠义心肠,能言善道,乐于结交朋友。只因陈国是楚国的附庸国,致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范石恳是楚国宛县三户寨人,世代以农耕、渔猎为生,家贫人丁不旺,经常受人欺辱。范石恳从小喜好舞刀弄棒,加上身高体壮,英武逼人,终于使难堪的境遇有所改观。每逢楚国发生大的战事,范石恳便被征召参战,征战结束再重操旧业,官府酌情给点补偿或奖励。这已经是范石恳第三次出征,也算是个有资历的老兵了。 此时,夜色渐深。百里良和范石恳饥肠辘辘,找到一户农家,讨了点吃的,然后躺在草棚里,彻夜倾谈。二人谈得十分投机,相互通报年龄,正好同庚,都是二十四岁,于是结成生死兄弟。百里良稍长,为兄,范石恳为弟。 第二天清晨,二人依依惜别,百里良从怀里摸出一镒金子,塞到范石恳手里,说:“义弟此番回去,官府定然不会接济,一家老小生计堪忧,这点钱或许可解一时之急。” 范石恳推让再三未果,感激地说:“仁兄如此慷慨,救活我一家性命,来日定当报效。”P2-3 导语 范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在政坛运筹帷幄的时候,他的名字叫范蠡;在商场搏击风云的时候,他的名字叫陶朱公。官场上,范蠡这个名字,是权力、智慧的象征;商场上,陶朱公这个名字,是财富的代名词。林葳著的《从奇相到商圣(范蠡传)/观史明智》是一本范蠡的传记,生动翔实地讲述了范蠡理性务实、浪漫传奇从奇相到商圣的的一生,同时借这位“经营之神”的事迹激发各位读者思考人生和事业经营的策略。 序言 自古以来,名臣良将数不胜数,然善始者虽多,善终 者却少之又少。春秋时期的范蠡作为一个善始善终的完美 典范,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后世所称道。 范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奇人,他的人生之路、经商 之道值得我们认真地审视和探讨。 范蠡生于楚国宛地三户,幼时家境贫寒,但他酷爱读 书,年轻时就学富五车,且胸怀大志。当时楚国政治黑暗 ,皇亲贵族结党专权,范蠡愤世嫉俗,性情怪异,被人称 为“狂人”“疯子”,幸而大夫文种慧眼识珠,邀他一同 入越侍奉越王勾践。 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携李之战,吴王阖闾 阵亡,两国由此结下深仇大恨。公元前494年,阖间之子夫 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决战,越王勾践大败。国乱显 忠臣,越国战败后,范蠡和文种对勾践不离不弃,劝说勾 践“屈身为奴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范蠡还自愿跟随勾 践赴吴国为奴。 三年后,范蠡和勾践归国,国内饥荒不断,瘟疫肆虐 ,民不聊生。关键时刻,范蠡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和管理才 能,与大夫文种拟定了兴越灭吴九策,很快使越国恢复生 机,日渐强盛起来。在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十 年时间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从而达到国富民强;总结夫 椒之战的失败教训,再用十年时间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与储 备)的过程中,范蠡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宏远的谋略,辅 佐勾践复兴濒于灭亡的越国,最终打败吴国,创造了扶危 定倾的奇迹。在战后的庆功宴上。越王勾践封范蠡为上大 夫、大将军。 但功成名就的范蠡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认为, 有大功T-越王之下,难以久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 死,走狗烹”。他深知勾践为人“长颈乌喙”,可共患难 ,难同安乐,于是急流勇退,辗转经商。他改名易姓(朱公 、鸱夷子皮),泛舟五湖,又入齐,努力耕作,经商治产, 聚财千金。他仗义疏财,施善桑梓,其贤明能干为齐人所 赏识,齐平公把他请到国都临淄,拜为右相。他仅用三年 时间就将齐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后,范蠡再次选择急流勇退,向齐平公归还相印,并散 尽家财,以朱公之名居于陶地。 从范蠡人生中的种种抉择,可以看出他把握‘‘度’ ’的智慧.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他都保持平和、淡然的 心态;他顺应天道,见机行事,官、商角色转换自如,体 现了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他为富有德,凭借一颗对社会 、对百姓的仁爱之心,极力为民众谋福祉。 范蠡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不愧为治国良 臣、兵家奇才。而且,他把治国之术用于经商,三次置家 产千万金。他善于聚财,又乐于散财,愿意帮助别人发财 ,聚财散财,随心所欲。财富对他来说几乎是招之即来, 挥之即去,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人们对这位驾驭财 富得心应手的“商业英雄”顶礼膜拜,在陶地民间,朱公 完成了从凡人到圣人、由圣人变神仙的演变。秦汉以后, 陶朱公一直被商家奉为祖师爷——商圣、财神。 从司马迁到后世冯友兰、孙轶青等中国史学家,对范 蠡都有很高的评价,有人说他“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忧 深思远、坚韧不拔”,有人说他是“商学大师”“经营之 神”“中国古代谋臣的楷模”“中国古代第一个弃官经商 者”,乃至“沿海经济开发的创始人”,等等。 本书介绍了范蠡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展 示了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华,侧重讲述他弃政从商后创 造巨大财富的种种奇迹,同时也破解了英雄、美女给人们 留下的许多不解之谜。书中的范蠡是个完美的男人,他使 春秋末年的血腥霸业多了些人性的气息和欢欣的味道。他 的天赋人格越过沧桑岁月,至今依然活灵活现于我们的心 中。那些蝇营狗苟的钻营小利,那些纷纷扰扰的是非争斗 ,他全然不放在眼里。他如此冷静,却不做自命不凡的世 外高人,而是热切地参与政治,为自己效力的国家谋求最 大的胜算,一旦事成便身退自隐,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有雄霸天下的胸襟和能力,他有为臣的隐忍和忠诚,也 有为友的古道热肠,更有一个普通人的随和亲切。本书将 向你展示一个真实可见的“商圣”形象。
内容推荐 范蠡助勾践复越国,创下了兴一国,灭一国的惊天伟业,被世人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他将治国之术用于经商,三聚财千万金。他济贫救苦,兼济天下,三散千万金。聚财散财,随心所欲,后人对这位驾驭财富得心应手的“商业英雄”顶礼膜拜,在陶地民间,朱公完成了从凡人到圣人、由圣人变神仙的演变。秦汉以后,陶朱公一直被商家奉为祖师爷——商圣、财神。林葳著的《从奇相到商圣(范蠡传)/观史明智》描绘了范蠡波澜壮阔且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展示了范蠡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华,及弃政从商后创造巨大财富的种种奇迹。相信他的人生智慧能给我们带来借鉴与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