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赵培森作品文集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赵培森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赵培森,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70—1995年期间在也门萨那中技校、占泰白实验中学任教十余年,并用阿拉伯语直接阱授数学、力学、化学、机电修理、道路测量与设计、建筑材料、金属工艺学等课程。2000—2002年在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汉语专业任教,讲授《中国概况》《中国历史》《中国思想》《汉语阿拉伯语翻泽》等课程。
在国内编写《阿语会话》《阿拉伯国家简史》等教材。在国外编译《数学》《机械设计基础》《机电修理》《道路勘探与设计》《桥涵》《建筑结构》《汽车电器》等理工科教材。
在《阿拉伯世界》《外国教育》《外围文学研究》等杂志发表文章十余篇。此外,与他人合作编译、编写《简明汉阿词典》《海湾七珍》《圣裔的王冠——约旦王室》《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阿拉伯卷》等书。
目录
第一篇 天方夜谭——阿拉伯文化掠影
门外汉谈阿语
阿拉伯语科技工程术语的构成与特点
阿拉伯人姓名考
从《辛迪巴德航海记》看阿拉伯人的民族文化意识
开罗城的历史变迁
汉语和阿拉伯语专有名词互译的原则与方法
试谈汉阿语混合排版时的行文格式
伊斯兰法及其对海湾阿拉伯国家法制的影响及作用
第二篇 昔事今语——阿拉伯情怀
回忆与阿拉伯人交往
中阿友好交往的历史
漫话喀特
阿拉伯歌后——纪念乌姆·库勒苏姆逝世30周年
女祭司的传闻
第三篇 半岛乐园——梦回也门
引子
阿拉伯乐园
半岛的明珠
咖啡飘香
技校话友谊
任教期间的逸闻趣事
怀念“大老黄”
实验中学办学记
漫步萨那大学
革命之路
红海捉蟹记
奇迹树
欢乐的节日
衣食住行
婚丧嫁娶
在国外语言障碍的趣话
九二年骚乱目睹记
红海逃难记
古代三个王国
伊斯兰的曙光
“9·26”革命
政坛风云
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
古老水坝的新生
邮币史话
“独唱”杂感
也门师范教育综述
发展中的也门高等教育
小卖部里故事多
回国带什么
第四篇 地中海新娘——走进突尼斯
在突尼斯任教
自助游突尼斯
芳香四溢的旅游胜地——突尼斯五十一景点简介
精彩页
阿语的历史与演进——说古不古,说今不今
世界上的语言繁多而复杂,关于语言的划分,语言学者众说纷纭,未能求同,目前我们采用较广泛使用的“谱系分类法”。按此说法,世界上数千种语言大体归纳为11个语系,语系包括若干语群,语群包括若干语族,语族又包括若干语支,语支下面就是各种语言。
最大的语系当属印欧语系,流传面积较大,横跨人口密度较高的欧亚两大洲。故使用者较多:其次是汉藏语系,包括汉语族及国内部分少数民族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语言:再次就是闪一含语系,包括闪语族和含语族。
阿拉伯语是闪一含语系闪语族中一个分支,也是闪语族中生命力最强、传播最广、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语言。根据《圣经》的记载,大洪水时期,免于灾难的诺亚有三个儿子闪、含、雅弗,人类就是他们的后裔。闪、含语族便是以他们而命名。
闪语族包括东、西、南三个语支,而南部语支又分为南部阿拉伯语(古也门语)和北部阿拉伯语。现存的阿拉伯语又称标准阿拉伯语。来源于北部阿拉伯语中的古莱什语,经过古典阿拉伯语(《古兰经》所使用书写的语言)。演变成现代标准阿拉伯语。著名的古迦南语、腓尼基语、古叙利亚语、马因语、萨巴语(或译为赛伯邑语)、希木叶尔语、阿木哈尔语等均是阿拉伯语的近亲。含语族是非洲北部和东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居民的语言,包括柏柏尔语支、库希特语支(含索马里语)、埃及语支(含科普特语)、乍得语支(含豪萨语),这些语言可以算是阿拉伯语的远亲。
现存的阿拉伯语大约出现在3世纪末、4世纪初。第一块标准阿拉伯语的铭文,是328年建于叙利亚德鲁兹山以东,希拉国王乌姆鲁·盖斯的墓碑。5世纪末时,已经出现用标准阿拉伯语书写的诗歌,如著名的“悬诗”。因此,阿拉伯语言学家认为,标准阿语正式形成和广泛使用约在5世纪末,是各种方言融合而成的语言,是阿拉伯文学语言。
在世界语言大家庭中,汉语在3000多年前就有文字了。而应用广泛的英语只能算一位相当年轻的“小弟弟”,最早所谓古英语大约只能从5世纪中叶算起。而阿拉伯语出现在3世纪末、4世纪初,正式形成和广泛使用却在5世纪末,因此也只能算是一个“小弟弟”。当然比起人造语言——世界语,它又要古老多了。因而我们说阿语的历史说古不古,说今不今。
6世纪时。阿拉伯半岛中部的麦加取代了半岛南部的也门,逐渐成为半岛贸易、政治、宗教的中心。麦加城的古莱什人的语言逐渐成为阿拉伯人的通用语。
此时阿拉伯半岛的近邻波斯与拜占庭为争夺阿拉伯半岛的商道控制权展开激烈的斗争。半岛内部各氏族、备部落为争夺水草放牧地而发生战争,战火连绵不断,各阶层的矛盾日益加深,致使农业、商业、畜牧业受到严重影响。人们急于寻找新的生活来源,打破氏族部落原有的血缘关系,用一种精神力量把一盘散沙的部落连成一体,统一向新的地域扩展,伊斯兰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穆罕默德(570—632年)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传说他40岁时受到真主的“启示”,开始传播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属古莱什部落中哈希姆家族,《古兰经》是用古莱什族的语言写下来的。随着伊斯兰教的问世,半岛上各个部落逐步形成统一的阿拉伯民族,阿拉伯语成为阿拉伯民族统一的民族语言和宗教语言,标准阿拉伯语的发展与《古兰经》的传播,二者相得益彰。(P6-7)
导语
赵培森著的《赵培森作品文集》内容包括:阿拉伯语的一些学习问题探讨、作者回顾自己的阿拉伯情怀而写下的散文(如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人民的友好往来历史等)、曾在突尼斯任教时的所见所感(对突尼斯著名的景点进行了介绍)。
本集分为四个部分,既有对阿拉伯语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感悟与探讨,也有对阿拉伯人和阿拉伯风俗习惯的回忆与思考。后两部分是作者对这两个国家的回忆,回忆贵在真实,绝大部分是作者亲身的经历与感受。
序言
1959年,在命运的安排下,我与阿拉伯语结缘,至今
已近60年,在此期间曾与形形色色的阿拉伯人打过交道,
结下了或深或浅的友谊,接触了悠久的阿拉伯历史与文化
,留下了深厚的阿拉伯情结。
我据此回忆写下了这本文集,时间跨越了退休前后,
少量文章已公开发表,此次又作了修改。本集分为四个部
分,既有对阿拉伯语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感悟与探讨,
也有对阿拉伯人和阿拉伯风俗习惯的回忆与思考,还有我
在也门工作十余年方方面面的经历与感知,以及我在突尼
斯任教期间,与突尼斯学生及各界人士的接触与交往,观
察突尼斯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到该国各地旅游点点滴滴的
见闻与体会。后两部分是我对这两个国家的回忆,回忆贵
在真实,绝大部分是我亲身的经历与感受。一支拙笔慢慢
品味这些陈年往事,也算是集腋成裘。这些往事让我回忆
起我在阿拉伯国家的青春岁月,感触良多。
该文集得以出版,感谢我的同事罗林教授多次督促与
大力支持。也感谢与此书出版相关的同事与朋友。
是为序。
赵培森
2018年11月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在国内从事阿拉伯语教学与研究,在阿拉伯国家进修、工作、旅游、生活二十余载。
赵培森著的《赵培森作品文集》各篇章所叙之事,均是作者在这些国家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之真情实感的记录,也是这些国家二三十年前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本书文笔质朴流畅,内容广泛翔实,引领读者体验身临其境之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