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孟子全鉴(典藏诵读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战国)孟子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卷一 梁惠王(上)
做人不要轻义重利
最大的快乐是与民同乐
不要五十步笑百步
保障和改善民生
损人之事不可为
仁者无敌
身居其位应善谋其政
做人做事仁爱之心是根本
多行善举受益无穷
做法不切实际,就是缘木求鱼
衣食足而知礼仪
卷二 梁惠王(下)
不能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
老百姓的口碑是判断的标尺
不要逞匹夫之勇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与百姓共冷暖才是王道
间接说服,曲径通幽
注重考察,不可轻信
不做万夫所指的人
不能凡事以我为中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
战争胜负取决于民心所向
关注民生才能凝聚民心
仁政最能感化百姓
多做善事,积德积福
以仁义之心赢得忠诚与敬畏
小人主宰不了世势发展
卷三 公孙丑(上)
实行仁政,顺应发展
做人要培养浩然正气
学者要坚持“不动心”的研学精神
以德服人,教化天下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政德贤明,仁慈爱民
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
善于反省,多从自身找原因
闻过则喜的人进步会很快
不要固执己见,学会灵活处理
卷四 公孙丑(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有气节的人不要随便待之
君子不会被金钱收买
下级犯错上级有责
身在其位当谋其政
独断专行害处多
孝敬是做人的重要德行
以暴制暴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真正的商人不会做垄断市场的事
爱惜人才不是做表面文章
真诚坦率是君子的作风
当今之世弃我其谁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卷五 滕文公(上)
大国与小国行仁政的道理是一样的
上级的做事风格对下级有直接影响
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心里就有盼头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除旧革新才能进步
对待父母丧事反映一个人的孝顺程度
卷六 滕文公(下)
欲想正人必先正己
节义之人不会为功名利禄所动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得之有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四海归心则战无不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君子会坚守自己的节操
发现错误应及时彻底改正
主张正义,为真理而辩
凡事不能走极端
卷七 离娄(上)
有规矩才成方圆
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
仁义关乎国家存亡
修身厚德才能治天下
仁德是无敌于天下的利器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别做把人才往其他地方赶的蠢事
不走正道的人最可悲
真诚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
天下归心靠仁义而不靠战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不要教条死板,学会通权达变
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恪尽孝道,天经地义
上梁不正下梁歪
懂得反省,修正不足
恭敬有礼是美德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仁义礼智乐是人力所能及的
小孝治家,大孝治国
卷八 离娄(下)
圣贤皆有施行仁政的共同准则
从大处着手,以大局为重
和谐相处,上下级要互相尊重
有所为有所不为
把握分寸,言行有度
做事要合乎道义
学问的至高境界是自得而简约
以善滋养人,德行崇高
仁义为立身之本
学习先人可贵品质
孔孟学说与历史典集源远流长
清醒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人应该艺德并重
因势利导,顺应自然
不畏权贵真君子
反省是一面镜子
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地位往往会支配行动
别被名利束缚心
卷九 万章(上)
多尽孝道,感恩父母
不要被片面的假象所蒙骗
抛却恩怨,感化人心
不要凭空揣度和歪曲他人
百姓拥护很关键
得民心者得天下
争做众人眼中的先觉者
察其交往观其人
聪明人不做蠢事
卷十 万章(下)
集人所长成大事
周朝爵禄条理分明
交友重在观其品德
君子不拒绝正常之礼
德行与身处职位相配
要谦恭地对待有识之士
真正的贤士不会为世俗所左右
交友必先知友
要秉持一定的做事原则
卷十一 告子(上)
莫做有悖人之天性的事
环境对人的本性会有重大影响
关于人的天性存在争议
食欲性欲皆是人的天性
“义”具有内在性,也具有外在性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理义是人们共有的
仁义之心也需要时常滋养
贵在持之以恒,最忌一曝十寒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把失去的找回来就是学问之道
清楚轻重环节,避免舍本逐末
仁义之心需要滋养
人的内涵比外在更重要
分清主次才会不偏离实质
喜新厌旧最终会失去更多
自尊者人尊之,自贵者人贵之
志可立不可丧
好的人才也得经过长时间考验
做事必须讲条理
卷十二 告子(下)
事物的对比应注意可比性
人皆可以为尧舜
莫因关系远近而看法不一
利益难以换取永久的和平
礼仪是增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润滑剂
非常之人都有非常的表现
别做追随领导恶行的人
辅助领导就要助其走正道
背仁之才有害于民
纳税率依国家大小而定
以邻为壑害人害己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
拒人于千里之外是愚人之举
君子怎样
精彩页
做人不要轻义重利
【原典】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②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③?’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④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⑤。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梁惠王:即战国时魏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原来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也被称为梁,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惠”是其死后的谥号。②仁义:“仁”是儒家的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与人相亲相爱。“义”:儒家学说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③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大夫:先秦时代职官等级名,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家:大夫的封邑。④乘(shèng):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⑤餍:满足。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利呢?只要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不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及自己的君主。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解读
重义往往换来大利
君子不言利为儒学之传统。孟子认为,片面地强调私利,人人都将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像本章所述,上下争相求利,那国家就危险了。只有提倡仁义,才能涵盖天下人的共同利益,使社会安定。
孟子所求之义,其实是真正的利,是长久的大利。三国时的鲁肃就是因为重义轻利,得以结识天下豪杰,结识吴国都督周瑜,联合蜀国抗魏,最终使天下成三国鼎立之势,成就一代英名。
鲁肃出身富豪家族,但祖辈无人出仕为官。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由祖母抚养长大。董卓之乱时,他卖掉土地,以财赈济宗族乡亲和结交朋友。
周瑜时任居巢长,久闻鲁肃之名,又因告贷捉襟见肘,无奈向鲁肃求救。鲁肃仗义疏财,将家中所积余粮一半馈赠,周瑜感激涕零。二人遂结成挚友。周瑜劝说鲁肃和他一起离开袁术,投奔孙策。但鲁肃到达江东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受到孙策的重视,很不得志。孙策死后,由周瑜重新引荐,鲁肃终于得到孙权器重。
赤壁之战大捷后,鲁肃轻小利重大义,认为如果把荆州借给刘备,等于为曹操树立了一个敌人。他的分析说服了孙权,于是孙刘联盟得到进一步巩固。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孙权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管原属周瑜的军队。
鲁肃因为重义轻利,舍得万贯家财,结交四方豪杰,成就“仗义疏财”之名。以一半的积粮馈赠难中的周瑜,从而结为挚友,并在其引荐下得以在吴国受到重用,实现人生抱负;又以舍荆州之举换取蜀吴联盟,从而奠定三国鼎立之势。可谓三次舍利又三次得以大利,将义乃大利之说演绎得淋漓尽致。
P2-3
导语
孟子著的《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典籍,是继《论语》之后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学经典。
《孟子全鉴(典藏诵读版)》将纸质图书和配乐诵读音频完美结合,以二维码的方式在内文和封面等相应位置呈现,读者扫一扫即可欣赏、诵读经典片段。诵读音频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员,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师构成的实力精英团队录制完成,朗读中融进了对传统文件的理解,声音感染力极强。
古代经典向来难读,能使一般人乐于接近这种古书,能将“老酒装新瓶”,能使原本让人敬而远之的经典变得轻松易读、趣味盎然。
序言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字
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是中
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
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称为
“亚圣”。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对发扬光大儒
家思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主张通过施行仁政
去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
为政理念,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主张做人要有浩然正气!
《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典籍,是继《论语》之
后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学经典,共七篇十四卷,记载
了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以及一些生平事迹
,涉及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各个方面。
其中的大部分文章论证有力,比喻生动,文辞华丽
,气势磅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孟子的智慧和雄辩
,对后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对于《孟子》的解读,历来就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征——为读者所处的社会需要服务。在深化改革
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了解儒家思想,学习优秀的传统
文化。基于此,编者精心编写了《孟子全鉴》一书,
书中汲取了《孟子》其他版本的精粹所在,分别从
原典、注释、译文、解读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新
颖的阐释。
注释部分主要针对一些少为人知的人名或地名
、典故以及较为难懂的字词进行重点阐释,结合各
种注译版本,去粗取精,取其精华。译文部分以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基本不背离原文的思想精神。解
读部分采用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的方式,是对原
文的一种延展和联想,能够激发读者的发散思维,
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先贤孟子思想的理解。
本书力求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
去接近《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
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位读者都能沐浴在
两千多年来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中。
同时,本书将纸质图书和配乐诵读音频完美结
合,以二维码的方式在内文和封面等相应位置呈现
,读者扫一扫即可欣赏、诵读经典片段。诵读音频
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
员,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师构成
的实力精英团队录制完成,朗读中融进了对传统文
件的理解,声音感染力极强。
古代经典向来难读,能使一般人乐于接近这种
古书,能将“老酒装新瓶”,能使原本让人敬而远
之的经典变得轻松易读、趣味盎然,是我们对读者
捧读本书的最大期望!
国学之用,在于“无用”之“大用”。希望大
家通过对《孟子全鉴》的阅读和理解,把“无用”
之理用在人生的“大用场”上!
解译者
2018年5月
内容推荐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被列为“四书”之一,记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行和哲学思想。其文论证有力,比喻生动,文辞华丽,气势磅礴。《孟子全鉴(典藏诵读版)》在对原典注释、翻译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接近《孟子》,读者可深切感受到孟子的仁爱思想和思辨智慧,从而将先贤思想更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