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你有没有想象过,22世纪的地球会是什么模样? 在金·斯坦利·罗宾逊著的《纽约2140(共3册)》这部书里,世界科幻大师金-斯坦利·罗宾逊大胆地描绘了2140年的美国纽约。 因全球变暖,两极冰川消融,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纽约市没入水下。地势比曼哈顿中城低的地方都成了潮汐区,汹涌的绿色海水围绕摩天大楼的底层奔流。华尔街人士乘船上下班,超级富豪住在高地,投机者开始瞄准市中心区,艺术家和中产阶级奋斗者则在下城区艰难度日。 不过对于纽约客而言,纽约市从未没落。纽约市的居民适应了变化的新环境,乐观地生活着。纽约市也保持着它灯火通明、光芒四射的样貌。纽约的繁荣延续了下去,2140年的纽约宛若“超级威尼斯”。 但是,这世人眼中的繁荣,真的还经得起下一次风浪吗? 作者简介 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生于1952年, 美国科幻小说大家,作品曾荣获近百项各种提名,并最终赢得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等二十余项世界级科幻大奖。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火星三部曲》系列,其中《红火星》荣获1993年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1993年英国科幻协会奖最佳长篇小说、1997年西班牙奇幻小说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1999年日本星云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绿火星》荣获1994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1994年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1998年西班牙奇幻小说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而《蓝火星》则荣获1997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1997年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1998年法国Ozone奖最佳引进版科幻长篇小说。他的近作《2312》于2013年再度摘得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的桂冠。 目录 Book.1 Part 1 沉没成本的残酷 Part 2 过度自信的专家 Part 3 流动性陷阱 Book.2 Part 4 昂贵还是无价? Part 5 承诺升级 Part 6 协助迁徙 Book.3 Part 7 多多益善 Part 8 皆大欢喜
导语 金·斯坦利·罗宾逊著的《纽约2140(共3册)》是一部美国灾难小说。灾难过后,海平面上升,纽约的街道全变成了运河。每一栋高楼大厦都成为了岛屿。但是对纽约人而言,纽约市从未没落。纽约市的居民适应了变化的新环境,纽约市也保持着它灯火通明、光鲜四色的样貌。大苹果城的繁荣延续了下去,纽约市宛若一座“超级版威尼斯”。这部后灾难小说以对纽约市的爱写成,结合了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书以纽约市为中心,探讨了海平面上升以后的政治和经济。故事以一栋大楼出发,并透过居民的眼睛带人们看见这座想象的未来城市。 精彩页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市场。” “对!并不是市场作用失效,而是市场本身就有缺陷。” “怎么个缺陷法呢?” “所有商品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啊。” “听起来就像是要破产的节奏。” “对啊,所以许多企业破产了,破产的都是那些没有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的企业。他们忽视了企业的成本,受不了压力就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卖出自己的产品,因为每一个买家都想买最便宜的东西,所以企业只能降低产品的价格。” “他们就不能降低一下劳动力成本吗?” “他们已经那样做了!因为这是最简单最好用的办法。所以到了最后,除了那些财阀富豪以外,大家都成了穷光蛋。” “你一说这个我就想起迪士尼那条可怜的狗了。” “他们一直在压榨我们,直到榨干我们身上最后一滴血。我再也无法忍受了。” “他们从石头缝儿里都能榨出点儿血来!这帮大财阀,啃骨头喝血!” “而且还是骑着我们的脖子啃啊!现在我们也被啃得差不多了,血也快被吸干了。嘁,我们是花比成本价格低很多的钱买到了需要的东西,但是呢,这个星球以及制造商品的工人们穷得连塞牙缝儿的钱都没有。” “好在工人们还能买得起一台便宜的电视。” “没错,这样一来,他们就能看着电视里有意思的节目,傻乎乎地等着破产。” “可电视里根本没什么有意思的节目。” “咳,这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事儿!我是想说啊,实际上如果你愿意找的话,还是能发现几个有趣的节目的。” “拜托,你这话我可就不同意了。那些电视里的节目咱们都看了成千上万遍了。” “谁不是看过无数遍?我是说电视里无聊透顶的烂节目不是我们最应该担心的事,大规模的人类灭绝、饥饿、孩子们的生命,这些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大事。事态不是正在进一步地恶化着吗?人们越来越受罪。上帝,一想到这些我脑袋都要爆炸了。” “你这么闹心八成是因为我们被驱逐了,弄得现在只能住在屋顶的帐篷里。” “那只是一部分原因!而且是极少的一部分。” “好吧,好吧,就算你说得对,那又怎样呢?” “所以,听着啊,我相信问题就出在资本主义本身。我们有先进的科技,也有那么一个美丽的星球,却被一些愚蠢的法则把一切搞得一团糟。这就是资本主义,它就是一套愚蠢至极的法律和法规。” “你这么一说的话,我也有点赞同你的看法了。不过我们又能怎样呢?” “我说的可是一整套法律!一套全球性的法律!影响整个世界,没人能够逃脱,所有人都被包括其中,不管你做什么,都被这套体系控制着。” “我还是不知道我们能怎样……” “你动动脑子啊!我说的这套法律指的就是代码啊!他们就在计算机里,在云存储里。整个世界的运行靠的就是这十六条法律!” “在我看来好像少了点儿吧。也说不好是太少还是太多。” “不不不,那些法律当然都是相互关联贯通的,构成一个复杂的体系,但是归根到底就只有十六条基本的法则。我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你总是分析。不过还是太多了。(p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