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真相与错觉(精)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塔莎·欧里希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塔莎·欧里希(Tasha Eurich),组织心理学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她常年为数十家《财富》500强企业做领导力培训,曾被美国管理协会评为“最受瞩目领导者”,并于2017年从140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列马歇尔·戈德史密斯评选的“100名教练”名单。她曾为《哈佛商业评论》、《企业家》和TED网站撰稿,在《财富》、《福布斯》、《纽约时报》、《快公司》和《商业内参》等媒体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目录
引言 21世纪的元技能
第一部分 构建因素和阻碍因素
第一章 定义自我意识:洞察力的七大支柱
第二章 盲点:洞察力的内在阻碍因素
第三章 自我崇拜:洞察力的社会阻碍因素
第二部分 内在自我意识:谬论与真相
第四章 思考不等于了解:自我反省的四大愚见
第五章 提升内在自我意识的方法
第三部分 外在自我意识:谎言与真相
第六章 人们很少听到的真相:从镜子到棱镜
第七章 接收、思考和回应:面对严厉或意外的反馈
第四部分 集体自我意识
第八章 构建团队自我意识:领导者、坦诚反馈和持续性
第九章 面对自欺欺人的世界:7天洞察力挑战
附录A 你的价值观是什么
附录B 你的热情是什么
附录C 你的追求是什么
附录D 你的理想环境是什么样的
附录E 你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附录F 你对他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附录G 你是否有未知的未知
附录H 你是不是自我崇拜狂
附录I 你有多谦逊
附录J 你对绝对真理有什么需求
附录K 你多久反思一次
附录L 你的思维模式属于“善学型”还是“善做型”
附录M 你得到了多少反馈
致谢
注释
精彩页
第一章 定义自我意识:洞察力的七大支柱
发现不了解的事物,便是认知开始之时。
——弗兰克·赫伯特,美国著名科幻作家
玛雅人曾雄踞中美洲数千年,在考古学家于19世纪早期开始研究这一辉煌文明之前,其遗迹已在这片土地上沉寂了近千年。此后,我们便对玛雅人的生活方式有了具体的了解。比如,早在我们所熟知的现代历法出现之前,玛雅人便用天数和月数来记录时间,他们对天文学有着全面细致的了解,在最不可能耕种的地方种植作物,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书写文字之一。他们在没有任何金属器具的条件下,建造了大量的宏伟宫殿和楼阁,甚至有人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橡胶的制造方法。
虽然有了这些开创性发现,但与此同时,一个更大的谜冈闲扰了考古学家一个多世纪。作为人类历史上拥有人口最多的文明之一,玛雅文明在公元800年达到了鼎盛,但到了公元950年,其95%的文明神秘消失了。考古学家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过几种推断:类似地震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两班牙殖民者带来的病毒,可怕的内战。但多年来关于这一问题始终没有确切答案,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也是百思而不得其解。
其实一直以来证据就摆在他们面前,只是他们没有通过正确的方式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后来,终于有人做到了。美国著名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在其2005年出版的《崩溃》(Collapse)一书中指出,玛雅文明的消失是大面积砍伐森林与持续干旱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导致作物歉收、贸易转移,随着幸存者的搬离,许多城市也渐渐地被热带雨林吞噬。尽管这一结论并没有获得一致赞同,但多数科学家认为戴蒙德终于彻底解开了玛雅文明的重要谜题。
关于自我意识的科学同样遵循一种非常相似的模式。被考古学家发现之前,玛雅遗迹沉寂了几个世纪;同样,自我意识这一话题可追溯到公元前600年,但经受科学检验也不过是近40年的事情。2000多年来,自我认知这一学科一直局限于哲学和宗教范畴。罗马哲学家普罗提诺认为,获得幸福的途径就是认识真正的自己。也许最著名的故事便是,古希腊七贤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门口用希腊语题写的意为“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而柏拉图在日后师从苏格拉底的过程中也强化了这一理念。
多数人会把自我意识同佛教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几乎每种宗教都很注重意识。在引言中,我们提到了一则基督教寓言,即关于我们(及他人)眼中梁木的故事。孔子告诫人们说,要管理他人,首先要管好自己。印度教《奥义书》中提出:“对真实自我的探究就是认知。”在犹太人的信仰中,自我认知被称作“自我改善的先决条件”。10世纪时一位穆斯林哲学家阿维森纳曾经写道:“自我意识对灵魂至关重要,(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即我们存在的意义。”
但遗憾的是,当自我意识研究者终于有机会迎头赶上时,他们犯了许多错误,这些错误与那些玛雅考古学家犯的错误如出一辙——忽略了更大更重要的问题,却耗费若干年时间研究那些缺乏远见的细节问题!结果大量研究相互脱节,人们甚至懒得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所以当我着手总结与自我意识相关的科学研究时,最初总是遇到更多问题而非答案,首先便是最核心的问题: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
P27-29
导语
在塔莎·欧里希著的《真相与错觉(精)》中,你将了解以下真相与错觉——
自我意识独角兽拥有的7种自我认知。
获得自我意识的两大隐形障碍。
为什么心理治疗和写日记等方法可能妨碍你认识自己。
如何停止扼杀自信的坏习惯,学会接纳自己。
为什么别人不会告诉你关于你自己的真相,以及如何发现他们真实的想法。
如何深入了解你的热情、天赋和可能阻碍你的盲点。
如何在不失去魅力的情况下得到关键反馈。
为什么权力越大的人往往越缺乏自我意识,聪明的领导如何避免这种陷阱。
拥有自我意识的团队具备哪三种要素。
如何应对只会妄想的老板、客户和同事。
序言
21世纪的元技能
几名士兵闯了进来,有紧急情况要报告。他们
在约7英里外发现35名敌军侦察兵,在遍布岩石的峡
谷中扎营。此刻,这位年轻的中校会如何抉择呢?
中校顿感压力重重。此时毕竟是战时,他得对
追随自己作战的159名新兵负责。尽管中校年仅22岁
,是一个毫无战斗经验的新手,但是没想到自己竟
成了整支军队的二把手。此时,他不仅需要当机立
断,而且要向在场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实力。这将是
对他军事才能的严酷考验,他笃信自己一定会打赢
这一战。这个极其自信的年轻人正迫不及待地想向
上级证明,自己确实是打仗的料儿。
峡谷中那些敌人要干什么?很明显他们在策划
一场袭击,中校非常笃定(事实证明,压根儿不准
)。因此,接下来他部署了一场偷袭,想要先发制
人。5月28日凌晨,他的队伍突袭了毫无戒备的敌军
营地,没给他们留半点儿机会。在不到15分钟的时
间里,他们歼灭敌军13人,俘虏21人。
满怀着胜利的喜悦,中校回到了营地,又马不
停蹄地寄出了几封信。第一封写给他的指挥官。这
位自恃有功的中校连这场战斗的具体情况都还没说
清楚,就忙不迭地借机大发牢骚(用了整整8段文字
),抱怨自己承担了太大风险。第二封信写给他的
弟弟。他在信中若无其事地描述自己面对敌军袭击
时是多么英勇无畏,“我可以百分百向你保证,子
弹从耳边呼啸而过,那声音还挺美妙的”。
写完几封自吹自擂的信,中校该考虑下一步的
计划了。他相信敌人一定会找机会反扑,于是想到
此时需要找一个更有利的位置安营扎寨。穿过邻近
的山脉,中校和他的士兵发现身处一片广阔低洼的
高山草甸之中,四周是起伏的群山,群山之上松林
密布。勘察过地形之后,中校认为这里是最佳防守
位置,命令自己的部队着手准备扎营。
几天后,他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看着士兵们进
行圆形堡垒的收尾工作。堡垒由大量笔直的两米多
高的原木支撑,上面搭着兽皮。由于这个堡垒只能
同时容纳70人,中校便命令士兵挖了一个近一米深
的战壕,以方便大家藏身。他认为这个位置简直得
天独厚,还一再向自己的上级保证:“蒙大自然相
助,我们建造了不错的战壕,把周围的灌木丛清理
干净后,这里就是一个绝佳的战场。”中校明白自
己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是他表示,“即使寡不敌
众,我也不会对500名敌人的进攻有丝毫畏惧”。
不幸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和这位自信满满的年
轻中校想的一样。他的许多决定饱受质疑,其中一
个便是堡垒的位置问题。因为这座堡垒建在松软的
泥土之上,一场小雨便会将这里变为沼泽。如果来
一场倾盆大雨,几道战壕便会被冲毁,弹药库也会
被淹。而且,堡垒距离森林太近了——只有不到55
米——敌方的狙击手可以在他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
悄悄靠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近距离向他们的堡垒
开火。至于堡垒本身,中校的同盟指挥官,一名身
经百战的老兵,坚持认为这个“在草地上搭建的小
工事”根本不堪一击。
但中校坚信自己依然可以统揽大局,对那些异
议不予理会,并怒不可遏地宣称指挥官及其部下是
“狡诈的恶魔”和“敌军的间谍”。接着,一场叛
乱随之而来,同盟指挥官及其跟随者在恐惧中仓皇
而逃(顺便说一句,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样的恐惧
情绪绝不是空穴来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中校
完全感受不到子弹呼啸而过的美妙了。
此次战役意义非凡,重要到中校的几次失误足
以改变历史的进程。自那以后,许多历史学家一直
试图搞清楚为何这场战役会以惨败收尾。许多人准
确地指出中校所犯的错误:“在理应保守退防时选
择进攻,增援尚未就绪便展开攻势,选择了一个易
攻难守的阵地,对防御工事的建造敷衍了事,渐渐
疏远自己的支持者,以及盲目相信自己能打败势头
正猛的敌军。”
……
本书第四部分会从更广阔的视角讨论问题。第
八章会审视杰出的领导是怎样在其团队和组织中培
养自我意识的。你会明白,为什么一味强迫团队成
员坦诚相待会是代价惊人的错误做法——如果没有
事先准备好自我意识的构建因素,你的努力便会事
与愿违,只会带来更少的真知灼见和更多的沉默。
在本章最后,我会为你的团队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
方法(我已用了10年多了),以一种安全直接而又
卓有成效的方式促进交流反馈。
第九章有个看似宏大但着实重要的目标,那就
是帮助你在妄想日益严重的世界中生存和发展。同
人们谈及我的研究时,他们经常会问:“您能告诉
我如何应对某个充满妄想的人吗?”当然,我们不
能强求别人都有自知之明,但没想到有些方法居然
可以减少缺乏自知之明的人的消极影响。在一些案
例中,甚至可以减轻人们的妄想程度。在本书最后
部分,我会介绍“7天洞察力挑战”活动,这是一个
实用且久经检验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在自我意识旅
程中迅速取得成效。
基本上,世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自己
有自我意识的:一种是真正拥有自我意识的。我有
一个大胆的构想,就是打造一个充满拥有自我意识
的人的世界。诚然,通往自我意识的障碍数不胜数
,但在外界评价和几个有用的方法的帮助下,突破
障碍并不是没有可能。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你就为
自信和成功奠定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毕竟,没有深
刻的洞察力,我们该如何开辟一条通往愉悦和幸福
的道路呢?该如何建立一段深入持久的关系呢?该
如何实现我们的真正目的呢?我希望本书能敲响强
有力的警钟,提醒我们自己三个简单的事实:第一
,自我意识是美好人生的基础;第二,完成提升自
我意识之旅,是有可能实现的;第三,为抵达自我
意识的终点所付出的勇气和努力,是值得的。
内容推荐
古希腊箴言“认识你自己”一直是人类的重大议题。我们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如何获知他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只要与人打交道,我们恐怕都离不开这两个问题。遗憾的是,人类对此存在很多错觉和偏差。研究表明,95%的人认为足够了解自己,然而真正拥有自我意识的人数占比不超过15%。
幸运的是,组织心理学家塔莎·欧里希在《真相与错觉(精)》中指出,洞察自我是一项可以培养的技能。她通过对《财富》500强企业及其高管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并结合数百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关于自我认知的谬论与陷阱,告诉我们对自己有哪些误解,如何发现内心的自己,如何让他人告诉我们关于自己的真相。
桥水公司、皮克斯、沃尔沃、前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安吉拉·阿伦茨……他们的经历正是一次次自我意识的重塑之旅。这本书提供了一套惊人的技巧与策略,帮助你实现同样的进步,在生活与工作中更加充实、自信与成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8: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