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施蔚然,男,汉族,生于1972年,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云南大学民族法学博士,美国Fordham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和法律人类学。兼任云南省人大法制委、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咨询专家库专家,云南省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理事。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现状 一、基层法院运用少数民族民事习惯的模式:个案透视 二、基于调查的初步思索:理论提要 三、小结 第二章 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法理 一、实质法治的呼唤 二、形式法治的要求 三、法律实施的需要 四、法律多元的支撑 五、小结 第三章 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对司法活动的认识论价值 二、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对司法活动的方法论价值 三、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社会价值 四、小结 第四章 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前提 一、少数民族民事习惯的“善”与“恶” 二、作为一种事实的少数民族民事习惯 三、作为一种法律的少数民族民事习惯 四、小结 第五章 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场域 一、非属人法领域少数民族地区法律适用的统一性 二、属人法领域少数民族地区法律适用的统一性 三、属人法领域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特殊性 四、小结 第六章 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程序 一、法定民事诉讼程序接纳少数民族民事习惯的可能与难题 二、加强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程序建设的意义 三、加强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程序建设之构想 四、小结 第七章 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进路 一、立法推进 二、案例指导 三、法官重视 四、小结 第八章 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前途 一、文化变迁与少数民族民事习惯的司法运用 二、人民法院改革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 三、我国法治体系建设中的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施蔚然著的《少数民族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研究》从交叉学科的层面对少数民族民事习惯的司法运用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强调法律人类学的平和态度,秉持法律人类学的开放、对话姿态,依托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展开,注意法教义学或原本法学研究具有的重要价值,也吸收从内部研究法律尤其是法学方法论的学术观点。书稿逻辑清晰,语句较通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