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乳是“黄金”,千万不要丢弃
所有的新妈妈都要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初乳”。初乳是新妈妈生产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颜色为淡黄色。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初乳很“脏”,不能给宝宝吃,于是就将初乳给挤掉了。
其实,初乳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其中所含的脂肪、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素对宝宝的成长很有帮助。而且,它里面还含有分泌型IgA,是一种能够保护新生儿肠道的抗体,可以起到防御细菌侵害的作用。因此,初乳千万不能挤掉,而且还要尽可能地让宝宝多吃初乳。有研究表明,不吃初乳的宝宝的免疫能力较吃初乳的宝宝低,容易患病。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必再刻意去喂水
用母乳喂养的宝宝,有时候看上去好像小嘴有点儿干,没有经验的妈妈就会以为是宝宝缺水了,于是便赶紧给宝宝喂温水。其实,这是多此一举。宝宝嘴巴干是正常现象,可能是口腔唾液分泌较少的缘故。
有专家称,母乳中约含有80%的水分,只要宝宝饮食正常,奶水够吃,体重增长正常,每天小便也适量,那么妈妈不需要刻意去给宝宝喂水。如果经常给宝宝喂水,水分就占了一部分胃容量,宝宝就不容易感到饿,吮吸能力就有所抑制,吮吸乳汁量也就相对减少了,反而对宝宝生长发育不利。
每一位细心的妈妈都应该准确地掌握宝宝的吃奶量和吃奶间隔时间,如果宝宝的吃奶量少了,排尿次数和尿量减少,那么宝宝体内可能是缺水。通常,3个月内的宝宝如果坚持母乳喂养,只要妈妈多喝水,多吃蔬菜及水果,那么奶水中就会有充足的水分,这样比给宝宝额外喂水更加有效。
母乳喂养宝宝的正确姿势
对于所有新妈妈而言,哺乳姿势是必修的基本课程之一。别看这事儿小,要知道正确的哺喂姿势不仅能让宝宝吃好、吃饱,还能让乳汁供应充足,更能避免新妈妈出现腰酸背痛、“妈妈手”(腱鞘炎的一种)等因为哺乳姿势不正确引起的问题。以下就是几种常用的哺乳姿势,妈妈们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和宝宝都感到舒适的姿势。但不管是哪种姿势,都要保证让宝宝的腹部贴向妈妈的腹部。
摇篮抱法
妈妈用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手掌托住宝宝的身体,使他的腹部紧贴住自己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托着乳房。这个姿势无论是躺在床上还是坐在椅子上,都可采用。坐在椅子上时可把双脚放在小凳子上,以减轻背部的压力。
◎优点:这种方法是最简单常用的方法,最容易学。
交叉摇篮抱法
这种方法和摇篮抱法的位置一样,但这一次用双手交叉来扶住宝宝的头部,用一只前臂支撑住宝宝身体。
◎优点:用手支撑住宝宝的头部能更好地控制宝宝头部的方向,适合早产儿或者含乳头有困难的宝宝。
足球抱法
将宝宝放在妈妈身体一侧,妈妈用同侧的前臂支撑起宝宝的背部,手则扶住宝宝的颈部和头部,另一侧的手托住乳房。也可以在宝宝身体下方垫一个枕头,协助支撑宝宝的身体,节省妈妈的力气。
◎优点:这种姿势易于观察宝宝是否已含牢乳头,以便形成有效哺乳。适合乳房较大或乳头内陷、扁平的妈妈。
侧卧抱法
妈妈在床上侧卧,宝宝的脸朝向乳房,头枕在妈妈的臂弯上,让宝宝的嘴和妈妈的乳头保持同一水平,另一只手的前臂支撑住宝宝的后背,妈妈的后背也可用枕头支撑。妈妈在坐月子期间或是半夜喂宝宝时,可采取这个姿势。
优点:这种姿势可以让妈妈省力,有利于妈妈产后恢复。剖宫产手术、撕裂伤疼痛或痔疮疼痛的妈妈采用此姿势最适合。
不宜母乳喂养的妈妈
虽然母乳是宝宝最佳的天然食品,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使妈妈不适合用母乳喂养宝宝,具体如下:
◎处于细菌或病毒感染期的妈妈。当妈妈身处细菌或病毒感染期的时候,细菌或病毒可能会通过乳汁感染给宝宝,如果用药物控制,这些药物也会进入乳汁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患传染性疾病的妈妈。妈妈如果身患传染病,哺乳时就可能传染给宝宝,比如活动性肺结核、肝炎等,都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患严重心脏病或肾脏疾病的妈妈。心功能不全或肾脏功能不全的妈妈不宜母乳喂养,因为哺乳可能会加重妈妈身体的负担,对妈妈的生命构成威胁。
◎患严重精神病和产后忧郁症的妈妈。这样的妈妈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进行哺乳有可能会对宝宝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患慢性病需长期用药的妈妈。比如癫痫、甲状腺功能低下、肿瘤等患有慢性病的哺乳妈妈,需要用药物控制自己的病情时,极有可能通过母乳将药物传给宝宝,影响宝宝的健康。P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