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狼和小羊》《狼来了》《农夫和蛇》……这些脍炙人口的小故事,两千年来一直被公认为人类zui珍贵的智能宝库。古希腊人伊索留下的这些精彩简洁的小故事,构思巧妙,平易近人,所蕴涵的道理既浅显,又发人深省,因而千百年来历传不衰,让人爱不释手。《众阅文学馆: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寓言故事(主要是动物故事,也有一些其他的生活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
乌鸦和狐狸
鹅和鹤
橡树的悲哀
为什么乌龟驮着房子
黄鼠狼的舌头
勇敢召唤死神的老人
两败的一对仇人
骗人的女巫
演说家
蝮蛇和青蛙
忒瑞西阿斯的占卜术
猴子竞选国王
被狗咬了的人
说谎的猴子
舞姿拙劣的骆驼
荆棘上的蝮蛇
黄鼠狼求婚显本质
燕子居安忘危
赫耳墨斯雕像的价格
农夫和时运女神
蛇和农夫
野驴送给狼的厚礼
野猪和狐狸
高雅的白鹤
孔雀和穴乌
华而不实的冠鸟
狗吞海螺
吹箫的狼
害眼病的老太婆和医生
黄蜂、鹧鸪施诡计
蚯蚓自不量力
大树和芦苇
勇猛的幼狮
上帝和蛇
吹毛求疵的猫
狗、公鸡和狐狸
蚊子和狮子
学飞的乌龟
乌龟和兔子
不畏艰苦的小猴
黄蜂和蛇
《众阅文学馆:伊索寓言》:
天神宙斯快要举行新婚典礼了,他向动物们发出了请柬,邀请它们来奥林匹斯山参加自己的婚礼。
盛大的婚礼在奥林匹斯山顶的大平台上举行。宠大的观礼队伍挤满了奥林匹斯山。宙斯挽着他的妻子,从红地毯上缓步走向山顶平台,大家以敬畏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只听得二十响礼炮在空中炸响,数千只大气球飞向天空,每只气球上都写满了祝福的话语。宙斯和他的妻子在山顶起誓:互相恩爱,白头到老。然后,他们互赠礼物,宙斯送给他妻子一套白金镶嵌钻石的首饰,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辉;宙斯的妻子送给他一件鲜红的披风,宙斯穿上它,更显得威武雄壮。
之后,在山顶平台上,举行了一场大型演出联欢会,许多身怀绝技的演员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夜莺的歌唱、猴子的舞蹈、啄木鸟的演奏博得了阵阵掌声,场上的气氛浓重而热烈。大家尽情欢笑,祝福天神宙斯生活幸福美满。
最后,盛大的婚礼晚宴开始了,宴席布满了奥林匹斯山。菜肴丰盛,美酒甘甜,大家开怀畅饮,一时之间,奥林匹斯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每个人都到宙斯的桌上敬酒,向他表示衷心的祝福。宙斯望着满山的宾客,不禁为自己的权势而感到自豪。他心满意足地靠在椅子上,陶醉在这欢乐的气氛中。可是当宙斯发现乌龟没有来参加他的婚礼时,心里有点不大舒服。旁边的狐狸发现宙斯的神情不大高兴,就试探着问:“尊敬的天神,您好像有点心事,臣下能不能帮上忙呢?”
,宙斯对狐狸说:“今天我很开心,这么多人来参加我的婚礼,整个奥林匹斯山都为之震动,我很满足。但是还是有人没有来呀!”
狐狸连忙问道:“是谁如此不尊重您?竟然不来参加婚礼。让臣下去教训教训他,为您出出气。”
宙斯说:“不用了,也许是他有些急事,来不及赶到这里。这事由我亲自处理。你明天把乌龟给我找来,我有话要问他。”
狐狸一听,心里明白了,可能是乌龟没有来。他嘴里答应着,眼睛四处观瞧,果然不见乌龟的踪影。
第二天一大早,狐狸就找到乌龟,告诉他,宙斯要他去回话。乌龟慢腾腾地来到宙斯的房前,听候宙斯的质问。宙斯问他:“你昨天为什么没有来参加我的婚礼呢?”
乌龟说:“家可爱,家最好,除了家里,我不会到别人那里去凑热闹。”宙斯听了,很生气,就罚乌龟驮着它的家行走。从此以后,乌龟的背上就有了一个硬硬的壳,那就是他的家。从此乌龟走得更慢了,但它却活得时间很长,是长寿动物之一。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的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可以说,进入“世界文学名著百部”的这一百部书,是经过几代编者和读者遴选的结晶,不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而且其受欢迎的程度也自不待言。但作为推荐书目,有两点还须说明:
其一,重要性。对人的教育,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不仅仅来源于教师和家长的伦理说教,还来源于对社会事件和人类活动的认知和接受。作为智育和德育教化的辅助手段,优秀的文学作品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这也是教育部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选定百余部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作为必读书目的宗旨。文学作品是通过艺术形式和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犹如一面镜子,对开启人的心智,选择人生取向,都具有参照价值。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达到汲取精神力量的效果。在心灵被触动的刹那间,人的思想和品格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从而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充盈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正如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另外,作为精神享受或娱乐的一种方式,阅读也是生活的高雅选择。再则,阅读对于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和语文能力的作用不容小觑。
其二,必要性。我们编选的这套书,多是译坛新秀的重译本,有人可能说,一遍遍地重译,意义不大。这种论调完全是对翻译文化发展规律和实际缺乏认识的一种偏见。众所周知,世界各民族语言之间的翻译文化活动已越千年,中国开始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历史亦逾百年。各国彼此互译文学名著不仅成为翻译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也已成为翻译文学不断繁荣的象征。一部文学名著在某种语言或几种语言的译本超过百种的,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数量,但有几种译本乃至几十种译本的现象已经不少见。随着中国翻译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译本愈来愈多将是大势所趋。
别说是不同语言的异域文化,就是本民族古代文化典籍的现代.语言译本不也是层出不穷吗?《论语》《老子》《庄子》等的白话文译本何止百种?
外文译本的不断推陈出新并不意味对前人翻译成果的否定或贬低,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用更贴近时代的语言重新表达。试问,现在的年轻读者还能去看上个世纪初的林译小说吗?五四时期用白话文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现在人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很拗口。甚至大文豪鲁迅、郭沫若的译文现在读起来,有时也令人皱眉头。
任何一种语言都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而文学作品是反映时代的定型产物,它只能作为文化遗产而存续下去。对于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如果二三十年没有出现新的译本,前人的译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缺乏语言当下的时代感,就会出现翻译文化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状态。文学翻译不是一枝独秀的花坛,而是百花争妍的园圃,万紫千红应是它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