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七日灵性生活/陶造生命系列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加)保罗·史蒂文斯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保罗·史蒂文斯通过写作、教学和——最重要的——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重要层面,恢复男性、女性、儿童原有的尊严和能力。这些生活层面包括神和我们的心灵交流、美德和顺服、各种人际关系、饮食男女、守安息日……

在《七日灵性生活》中,史蒂文斯循着每日的生活节奏和细节,向读者示范如何复兴我们已更新的身份、怎样与神和人真实地来往、怎样辨别来自世俗和宗教消费主义的诱惑,这些诱惑要令我们偏离在基督里的新生命,以及按此而作出的整个身体和全人的回应。

内容推荐

真正的灵性不是偏离生活。它是在日常生活中“既属世又不属世”地对准上帝生活,也是在属世的事情中发现澄明的感觉,更是在生命的平凡事物中让上帝的荣耀照遍整个生命。

每一个以信、望、爱编织灵性生活的人,足以毫无保留地活在人生的责任、困难、成败和疑惑之中,却也可深深体味有深厚根基、毫不肤浅的生活。

保罗·史蒂文斯编写的这本《七日灵性生活》围绕一星期七天的日常生活来建构灵性生活——一天工作,一天与家人相处,一天与异性相处,一天与弟兄姊妹相处,一天独处,一天与邻居相处,最后一天休息。作者超越形式化的外壳,触及信仰的核心,将灵性落实、渗透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整合灵性、信仰与人生的各种现实,旨在传递一个信念:生命在每一天都可以神圣地属世、属世地神圣。

《七日灵性生活》可以在个人灵修时阅读,也可和家人一起阅读,或者作为读书小组讨论的材料。

目录

引言:彻底的灵性

第一部 工作的一天

01 信心:做神的工作

02 爱:成为业余爱好者

03 盼望:在天堂留下我们的印记

第二部 与家人一起的一天

04 在家里找到神

05 培养虔敬的父母

06 白头到老

第三部 与异性一起的一天

07 神圣的性

08 默观的性

09 祷告的性

第四部 与弟兄姊妹一起的一天

10 友谊

11 服事

12 伙伴

第五部 独处的一天

13 渴慕

14 寻见

15 真诚

第六部 与邻舍一起的一天

16 穷人

17 陌生人

18 外人

第七部 休息的一天

19 闲暇

20 娱乐

21 安息日

跋:创造的第八天

试读章节

工作中的神

神是第一个工人,也是最好的工人。圣经以神努力工作、创造万物和人类开始。神刮起尘土(是他悉心制造的),将生气吹入陶泥中(创二7),给自己一个艺术性的表达。圣经结束时,神仍然在工作,将他和他的受造物创造的东西重新创造和转化,变成一个十分美丽的城市(启二十一—二十二)。除了守安息日外,神从不停止工作。而安息日是神和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耶稣也没有停止工作(约五17),人也不应该停止工作,因为工作不单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尊严。工作也是遇见神的地方。事实上,我们是与神一起做神的工作。

人们经常以为讲道、传福音和牧养关顾等才是“做主的工作”,但圣经让我们看见,神创造、维护、救赎和成全的工作远远不止是宗教活动。神是牧人、陶匠、操持家务者、葡萄整枝工、农夫、手工艺人、金属技工和织帐棚工人。神邀请人类“充满这地,征服它”(创一28),“管理……所有生物”(创一28),并“耕种和看守那园子”(创二15),从而使男女都参与他自己的工作。这工作包括设计、建筑、美化、装饰、保存、款待、滋养、鼓励、评价、沟通、修补、医治、带来意义、创造文化和带来喜乐。在工作中,我们好像神——按着神的形象受造。人类第一件有记录的工作是科学性的——生物分类学——为动物命名。我们很难找到不是在某些方面与神同工的人类工作:修理管道、收集垃圾、数据处理、发型设计、政治、艺术、新闻报道、城市规划、园艺、实验室技术,当然还有传道和装备圣徒(弗四11—12)。那么,为什么工作那么辛苦?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基督徒工作”?为什么我们那么难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神”,正如卢云在上面引述的一段话中所说的那样?

工作是否有价值?

这是旧约的传道者在传道书中提出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个修辞性问题,而是相当尖锐的。他问:“人的一切劳碌和操心,就是他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呢?”(传二22)这位受到启发的作者真诚地寻找答案,而不只是要引起人们对他即将提供的答案产生兴趣。不单那些在办公室或家里经过一天漫长又辛劳之工作的人们,以及那些工作狂专业人士,在发觉自己刺激的事业只是空虚和徒劳时才会发出这个问题。如果是这样,我们还能够理解。那些在基督教机构服务的人,也暗暗提出疑问,他们的传道、辅导、领导最终会不会都只是无用、毫无帮助的工作?但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全面地看传道书,明白传道者并不仅仅是对生命感到失望,他肯定“人最好是吃喝,在自己的劳碌中自得其乐;我看这也是出于上帝的手”(二24)。所以传道者其实正如我们一样,处于困境之中。

神给我们的话并非总是附有答案。有时,在得到启发的过程中,神让我们与如这位传道者一般得到启发的作者一起,让他显明作为以色列的王,在房屋、节目和欢乐中得到满足之时,却同时判定自己所做的只是一缕轻烟、一个虚幻的泡沫。基督徒对工作也有这样复杂的感受。工作既是来自神的祝福,也是咒诅。正如朋霍费尔曾经说过,工作带给我们很大的满足感和健康,因为它使我们“脱离自己”。但工作也很容易变成一个偶像,我们以它来衡量自己的尊严,建立虚假的身份。这个偶像最终不会带来什么真正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并非单单为工作而受造。

传道者告诉我们为什么他认为工作没有意义,这让我们挣扎更深。首先,工作只是短暂的(“日光之下”,二22);其次,我们最终都不会受人欣赏(“我不得不把劳碌的成果留给后人”,二18);第三,我们可能将自己最充沛的精力和最有创意的恩赐献给一份工作,而那工作将来却可能由一个蠢人接手(“那人将来是智是愚,有谁晓得呢?”二19);第四,我们在工作的地方肯定会受到不公平待遇(“因为人用智慧、知识和技能所劳碌得来的,却必须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分”,二21);最后,我们就是必须过分努力工作(“人的一切劳碌操心……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呢?”二22)。所以“在日光之下”(这是这卷书的标准词组),工作是不长久、得不到欣赏、没有成果、不公平和使人堕落的。

出乎意料的是,传道者没有劝我们退出,或从包括工作在内的生命中挤出所能找到的欢乐,作为应付困境的方法。他的理由是激动人心的:他确信是神的旨意要工作没有用处!而神透过这位传道者说话,要我们反省自己工作的经历,因为他想呼召我们相信神,这位神决定了工作从某方面来说是没有用的。传道者在黑暗中的思量,比很多基督徒见证中的快速致富计划和在工作中赞美主的劝勉更富启示和信心。

P5-7

序言

彻底的灵性

我相信基督教,正如我相信太阳升起一样,不单因为我看见它,更因为我透过它看见其他一切。

——C.S.路易斯(C.S.Lewis)

自从神爱的温暖第一次触动我后,我对形式化、制度化的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便感到有点矛盾。同时,耶稣以及他对生命的热爱总令我着迷。现在我接受这种矛盾感受,把它当作一个挑战,要我辨别真正基督教的外壳和核心。外壳是形式化的宗教机构,让人寻找神和讨神喜悦,正确地祷告和参与宗教活动。但核心则是神以超越的意义和不能压抑的喜乐介人我们一星期七天的生活。

有人说希伯来人对宗教的主要贡献就是废除宗教!耶稣透过永久地以自己的生命介入我们的生命,使自己成为道路和生命,将自己献上,大大超越了宗教。在这本书中,我会探讨日常生活的灵性,包括乏味的、必须的和单调的。灵性是关于根源;关于过有深厚根基、毫不肤浅的生活;关于平凡人在营营役役的生活中,而不单是在平静的时刻,甚至是在忙乱之时,也能够保持圣洁。这样会孕育出一种既不是修道院式,也不是神职人员式的灵性;这种灵性植根于打理家务、做生意、爱自己的配偶、清洗碗碟、照顾贫困力弱的人。灵性就是与神相交,但这种相交必须在地上日常的现实生活中体现、落实,而且也渗透其中。

本来,神希望一切都包罗在一个以信、望、爱编织而成,浑然为一的网中。圣经以正在工作的一男一女开始,他们给动物命名,将空间变成一个地方,建立家庭,欢庆他们各自的性别特质。亚当和夏娃是在第七天最初有知觉。他们的第一个活动是什么也不做。他们和我们都需要有一天休息,以找出其他六天的意义。后来,他们的后代开始求告耶和华的名(创四26),并成了一个带有应许的家庭和一个小型教会,家庭里的兄弟姊妹不单是亲属。他们对独自一人有负面的经验,经历到孤独,该隐是第一个焦躁不安的流浪者(创四4);他们对独自一人也有正面的经验,经历独处,以诺是神第一个真正的朋友(五24)。这本书围绕一星期七天的日常际遇进行建构——一天工作,一天与家人相处,一天与异性相处,一天与弟兄姊妹相处,一天独处,一天与邻居相处,最后一天休息。组成每一“天”的三章都相当简短,可以在灵修时阅读,全家人一起阅读,或者作为小组讨论的材料。我这样编排这本书,目的是传递一个信息:基督徒的生命在每一天都是一个历险旅程,并非只是在退修中心、修道院或圣所才追求属灵的大喜乐。根据新约圣经,讨神喜悦与在教会事奉关系不大,但却与完全为神而活息息相关(路十一33—36)——神圣地属世,属世地神圣。

李卓(Kenneth Leech)正确地指出我们每天都需要属灵生命。

今天,人们将默想和“灵性”当作商品和社会秩序的产品提供给我们,但只将它们当作对社会毫无影响的消闲活动。灵性已经被“私有化”……真正的灵性不是……偏离生活。它必定具颠覆性,而试验它的真确性的方法是实践。

如果神秘主义只是一种描述对神的直接经验和与神关系的方法,我们便要一星期七天做真正的神秘主义者。无可否认,在这个世俗社会并不容易这样做。日常生活的灵性必须“既属世,又不属世”。

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在记述他与一位年轻法国牧师的谈话时很精彩地表达了这个观点:  我们只是问自己想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他说他想成为一个圣人(我想他很可能真的成了圣人)。那时我深受感动,但我不同意他的想法。事实上,那时我说,我想学习怀有信心。长久以来,我都没有发觉我和他的对比有多么强烈。我以为借着训练自己过圣洁的生活或者其他类似的事情,我便可以得到信心。后来我才发现——我现在仍然继续发现——只有完全活在这个世界,才能够学到信心。一个人必须完全放弃任何想自己有所成就的意图,无论那是要成为圣人,或者归信神的罪人,或者教士……我所指的属世是毫无保留地活在人生的责任、困难、成败、经验和疑惑之中。这样做时,我们便将自己完全抛进神的臂弯中。

我们可以在如走路时吹口哨,谈话时采取一个全新的角度,或者上床休息等最微不足道的事上将自己抛进神的臂弯中,作为表达事奉的方式。这样的行动和事奉也可以表现在我们怎样发出电子邮件,怎样选择贴在办公室门上的漫画,怎样做必须做的工作(洗碗碟、进食、穿衣服),怎样做家庭的粗活(扫地和换尿片),以及怎样做一些琐事(例如下棋)上。多尔蒂(Catherine Doherty)提及“为了爱神而一再重复做的小事的神圣性”。候士庭(James Houston)邀请我们“在日常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任务、每一件微小的工作上都以祷告寻求神的引导”。

诗人布莱克(Blake)提及要透过眼睛而不是以眼睛看事物,从而提出,如果我们真的知觉澄明,便会看到一切事物的真象,那就是无限。布莱克问,我们看见太阳时,是否见到一团圆盘形、好像一枚英国金币的火。他说:“啊!不,不。我看到一队数之不尽的天使在呼喊:‘圣哉,圣哉,圣哉,耶和华全能的神。’我不会怀疑自己的肉身或有生命力的双眼,正如我不会因为一个影像而怀疑一扇窗一样。我透过我的眼睛,而不是以我的眼睛观看。”我们在生命的平凡事物中的事奉是透过这些事奉看见我们所爱的神,从而使一切生命都映照出神的荣耀。正如奥尔(Alfons Auer)所说的,我们的目标是发现“在属世事物中的澄明的感觉”。

后记

创造的第八天

耶稣宣告天国近了,令整个生命都成了安息日的盛宴。

——莫特曼(Jurgen Mohmann)

他每一刻为我们每一个人所命定的,对我们来说都是最圣洁、最好和最神圣的。

——高萨德(Jean-Pierre Caussade)

我们有关一般基督徒灵性的默想围绕着七天这个结构展开。但2世纪的《巴拿巴书》却用了“第八日”这个奇怪的词。

在这份古老的基督教文件中,巴拿巴展望人子降临时安息日终极的实现。巴拿巴代表神说:“我不能接受现在的安息日,但我已经创造的,我会让一切都得到休息,并且创造第八日的开端。也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开端。因此,我们怀着喜悦庆祝第八日,耶稣也在那天从死里复活,明显让人看见,并升上天国。”所以俄国神学家别尔加耶夫(Berdyaev)有很好的理由说复活事件是创造的第八天。在开始时受造的、我们现在所是和所有的一切、一星期的所有日子,都在复活节时进入一切得荣耀的开端之中。马库斯(Robext。Markus)引用奥古斯丁的思想来反思作为仪式的水礼,认为它“引导基督徒进入将会到来的新生命,从而也进人工作的新秩序,在那里劳苦和休息之间的鸿沟得以填平”。

基督徒的事业是征服空间和圣化时间,我们借着在这个世界完全为耶稣而活达到这个目的。耶稣是创造中首生的,也是首先从死人中复活的。但由于第八日已经开始了,我们同时既活在这个世界,也为将来的世界而活。一切的变像已经开始了。

每星期将一天,或者每天将一小时特别分别出来给神,就是为了救赎自己生命中的所有时间——七整天——而预备自己。海舍尔对此有相当具说服力和生动的描述:“安息日是将来世界的范例……”“将来世界的本质是永恒的安息日,而时间中的第七日是永恒的范例。”

海舍尔提出:“我们通常以为世界是我们的母亲,时间是金钱,利益是我们的伴侣。第七日提醒我们,神是我们的父亲,时间是生命,灵是我们的伴侣。”海舍尔详述了一个拉比的故事。那个拉比曾经在梦中游历天国。他获准接近天堂的圣殿,犹太圣典的伟大学者们都永远逗留在那里。他看见他们只是坐在那里研究圣典。这个拉比十分失望,心想:“天堂就只是这样吗?”突然间,他听到一个声音说:“你错了。他们不是在天堂里面,是天堂在他们里面。”

海舍尔说,根据犹太人的背景:“犹太教构想生命乃是迈向第七天的朝圣之旅;在一星期里每一天都期盼安息日来临,这也是我们一生中的每一天都期盼永恒的安息日来临的一种形式。”正如我们已经发现的,基督徒需要保罗提出的两个安息日模式:特别的一天和每一天都是安息日。七天都是迈向创造的第八天的朝圣之旅。到那日,会在耶稣基督里完完全全体验到万物的转化。今生一切属地、劳累、快乐和狂喜的现实——工作、家庭、性、弟兄姊妹、独处、邻舍和休息——在耶稣复活的生命的亮光中,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七天都是神圣的,因为第八天已经来临。

书评(媒体评论)

整全合一的信仰,才有健康整全的人格。

在这七日全人的“生活信仰、信仰生活”中间,从公众到最隐私之环节,包括友谊、事奉、自处、休闲和款待邻舍,这爱的呼唤都叫我们归回心灵,并出于爱神而全情投入每一个处境。

——何杰

史蒂文斯通过写作、教学和——最重要的——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重要层面,恢复男性、女性、儿童原有的尊严和能力。这些生活层面包括神和我们的心灵交流、美德和顺服、各种人际关系、饮食男女、守安息日……

史蒂文斯循着每日的生活节奏和细节,向读者示范如何复兴我们已更新的身份、怎样与神和人真实地来往、怎样辨别来自世俗和宗教消费主义的诱惑,这些诱惑要令我们偏离在基督里的新生命,以及按此而作出的整个身体和全人的回应。

史蒂文斯的声音相当嘹亮,催促和帮助我们抵制宗教商业化和专业化的浊流。

——尤金·毕德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