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秉持十九大报告中“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理念,帮助中小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明理、做人、做事的力量,做善良、有爱、自信、自强、感恩、有担当、有创造力、谈吐文雅的中国公民。
这本严文科主编的《中国品格(中学生读本2修订版)》是其中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品格(中学生读本2修订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
分类 | |
作者 | 严文科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秉持十九大报告中“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理念,帮助中小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明理、做人、做事的力量,做善良、有爱、自信、自强、感恩、有担当、有创造力、谈吐文雅的中国公民。 这本严文科主编的《中国品格(中学生读本2修订版)》是其中一册。 目录 第一辑 梦·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才了不起 1.离骚(节选) 2.生于忧患 3.终非池中物 4.过陈琳墓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晁错论(节选) 7.骡说 8.【双调】夜行船·秋思 第二辑 勤·把每一天都当成新的开始 1.郑板桥勤政爱民 2.凿壁借光 3.牛角挂书 4.欧阳修苦读 5.吴昂牛棚读书 6.张方平借书苦读 7.袁州州学记 第三辑 恋·每个人都有追念的故园 1.登楼赋(节选) 2.渡荆门送别 3.【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4.长相思 5.除夜作 第四辑 诚·摒弃私心,方得尊重 1.高允不妄 2.祁奚请老 3.三不朽 4.棘刺尖儿上雕猴子 5.狱中上梁王书 6.宋濂尝与客饮 7.连处士墓表 8.李疑 第五辑 缘·因为有你,人生才有情有义 1.范式传 2.战马记 3.一饭之恩 4.结草衔环 5.哭经葬会 6.义犬墓 第六辑 砺·坚毅可以扫清·切障碍 1.孙子列传(节选) 2.竹石 3.六州歌头 4.登飞来峰 5.代出自蓟北门行 6.出自蓟北门行 第七辑 惜·永远不要等到来不及 1.天不再与 2.邴原泣学 3.毛遂自荐 4.奇货可居 5.藏器待时 6.赤壁 7.浣溪沙 8.蒯通说韩信 第八辑 勇·捍卫正义者的生命最高贵 1.大丈夫之道 2.荣辱 3.强项令 4.正气歌 5.岳飞传 6.史弼传(节选) 7.秦中吟·歌舞 8.答司马谏议书 第九辑 恒·只为丰沛的激情而努力 1.老骥伏枥 2.临江仙·风筝 3.春日二首·其 4.干将莫邪 5.金错刀行 序言 “中国品格”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品格。中国作 为世界上一个泱泱大国,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人口 最多的族群,当然应该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品格。我 们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这一传承不能 凝聚在公民的品格上,不能为形成优秀品格作认知 上的准备和文化上的浸染,那其意义就将大打折扣 。 中国品格,突出强调了以下几点: 1.坚毅。中华民族多次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练就了坚毅的品格:坚持, 挺住,站直了,别趴下! 2.诚信。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切忌轻诺寡信 。 3.正直。所谓正直,即对是非的考量优先于对 利害得失的考量。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与正 直之间有很高的关联。 4.友善。对人友善,既是教养,也是造化。对 他人,对社会,充满敌意的人是不幸的。怨恨、敌 意,是人心中最幽暗的黑洞。 5.俭朴。俭朴是指你可以过奢华的生活,你却 选择了节俭、朴素。古人说,“静以修身,俭以养 德”,很有道理。 6.勇敢与担当。唯有勇敢,可以使我们能够有 一种挺拔的生命姿态。 一个人能不能受人尊敬,不取决于他的地位, 不取决于他的资历,更不取决于他的年龄,只取决 于他的个人品格。对世界上所有民族来说,也是这 样。一个优秀的民族,一定是有着良好品格的民族 。 没有人可以阻止你更多地爱自己,爱自己最好 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愿中国品格成为 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成就自我永不枯竭的精神资 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生命教育科普促进会 会长:肖川 导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以善、诚、勤、勇等经典且有新意蕴的汉字作为主题,不拘泥于古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解读品格内涵、遴选古典童蒙读物、文学、历史名篇,然后通过充满正能量的历史人物故事,以此奠定并丰满“中国品格”的人文精神内核, 最后以“主编说”,以古论今,以今思古,将传统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对生命、社会和整个世界的基本理解中,从而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本严文科主编的《中国品格(中学生读本2修订版)》是其中一册。 精彩页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据史籍资料显示,“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虽然有多种传说,但是纪念屈原的传说基本上广为人们所接受。 这一传说最早见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泪罗江,死后被江中蛟龙所困,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蛟龙损坏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还有—个传说,是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孟子说:“舜在历山耕地时被尧起用,傅说在做筑墙的劳动时被起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救之后得以任用,孙叔敖从海边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从奴隶交易市场被赎买并得以起用。所以,上天要让某个人担负重任,必定先要使他的心志受苦,筋骨劳累,让他的身体发肤挨饿,让他穷困,让他做事情不顺,用这些来使他内心受到激励,性情坚忍,使他增长才干以弥补不足。人经常犯错,才能够改正。心灵被困,思虑被塞,而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在脸上,发出声音,然后才能让人明白。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邻国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时时有消亡的危险。这样,才能知道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受必会导致灭亡的道理。” 中国古代有很多在幽愤中忍辱负重,最终铸成伟业、流传后世的人,比如司马迁。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一位史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其间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司马谈随同汉武帝赴泰山封禅,途中身染重病,临终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的愿望!”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司马迁编纂《史记》的时候,因为替将军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多次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但一想到《史记》还没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P3-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