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吴运铎画传(把一切献给党)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2研究所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吴运铎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兵工事业的建设者、第一代工人作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2研究所编著的《吴运铎画传(把一切献给党)》讲述了吴运铎从1917年至1991年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他对中国兵工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作为一代创业兵工人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始终忠贞不渝地把一切献给党的革命情怀和奉献精神。
作者简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2研究所,建于1957年,首任所长为吴运铎,该所是集机械、电子、液压、自控、测试、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总体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大型复杂武器系统的研制和国家重点预研项目的研究。
目录
代序:把一切献给党
一、前言
一、苦难童年
二、当矿工
三、参加新四军
四、建立兵工厂
五、加入中国共产党
六、从皖南到苏北
七、第二次负重伤
八、接受新任务
九、制造枪榴筒、枪榴弹
十、研制平射炮
十一、拆定时炸弹
十二、第三次负重伤
十三、永远前进
十四、左眼重见光明
十五、奉命组建株洲兵工厂
十六、中国的保尔
十七、俄专进修
十八、从来没想过当作家
十九、在四四七厂工作的日子里
二十、第一研究所首任所长
二十一、突击研制导弹地面设备
二十二、勇于创新
二十三、强化常规武器装备研制
二十四、大炼钢铁
二十五、为国家节省外汇
二十六、与祖国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二十七、处处践行党的优良传统
二十八、“文革”磨难
二十九、“五七”干校“劳动锻炼”
三十、重返工作岗位
三十一、子女不是私有财产
三十二、心系“少年之家”
三十三、和青少年谈理想与奋斗目标
三十四、关心和帮助下一代健康成长
三十五、关爱残疾人
三十六、改进专用医疗器械
三十七、浓浓战友情
三十八、对二○二所的关怀和期望
三十九、晚年生活
四十、爱情常青树
四十一、无悔人生——把一切献给党
附录
吴运铎年谱
一、苦难岁月(1917.01—1938.08)
二、投身革命(1938.09—1949.09)
三、新的征程(1949.10—1982.01)
四、离休以后(1982.02—1991.05)
吴运铎作品
一、著作
二、文稿
三、报告
四、书信
五、寄语
吴运铎纪念
一、报道
二、回忆
三、影视
四、题词
五、文章
六、展馆
七、荣誉
主要参考书目及资料
序言
《吴运铎画传》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传记体读物
,对我们深入了解吴运铎的光辉一生,学习传承吴
运铎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书编者以文为经、以图为纬、经纬交织、图
文结合,全视角讲述了吴运铎从童年苦难生活的磨
炼和人生觉醒,到烽火岁月为创建新四军革命根据
地兵工事业的无私奉献,从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现
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到离休后为青少年教育和残
疾人事业忙碌奔波、大力捐助等感人事迹,再现了
吴运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
献”的精神,体现了老一辈兵工人的优良传统和作
风,讴歌了吴运铎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揭示了吴运铎精神的深刻内涵,是一本引人入胜、
催人奋进、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兴,国无精神不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
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吴运铎作为民族英雄和时代先锋,他的精神教育和
影响了几代人,他“把一切献给党”的追求是他忠
于党、忠于革命事业崇高信仰的真挚表达,体现了
他“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也是人民兵工精神和中国兵器工业核心文化的
重要源头之一。
吴运铎精神是人民兵工精神的核心,是我们党
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吴运铎精神是历史赋予我们
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我们要进一步发挥
这一红色基因资源的优势,把传承和弘扬吴运铎精
神贯穿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始终,通过舆论宣传、行
动实践,使全体职工筑牢信仰根基,更加坚定“把
一切献给党”的核心理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
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努力凝聚中国兵工
事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坚定意志和“创新驱动”的强大动力,不畏艰
险,开拓创新,为不断研发新型武器装备、增强国
防实力,努力攀登兵器科研事业的新高峰,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书编写得到了兵器离退休干部局的大力支持
。其间,我们还专程拜访征求了吴运铎夫人陆平及
其子女的意见,得到了吴运铎家人的支持和肯定,
并提出了修改建议。我们踏着吴运铎的足迹,去他
战斗、工作、生活的地方收集资料,所到之处,得
到了吴运铎的战友、同事、亲人的热心帮助,同时
得到了二八二厂、四四七厂、三三一厂、六二七厂
等有关领导和同志的大力协助和支持。我们还要特
别感谢长期致力于吴运铎精神研究的工人日报社原
编委、高级编辑,中国工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赵长
安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所用图片,由兵器
工业神剑文学艺术学会、二〇二所吴运铎纪念馆、
吴运铎同志的亲属,还有吕国兴、王光禄、车夫、
陈德荣、李玉文、庞家驹、马立昆、郑志国、范世
彬、郑立宏、傅安生等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在此,
我们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18年7月
导语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2研究所编著的《吴运铎画传(把一切献给党)》编者以文为经、以图为纬、经纬交织、图文结合,全视角讲述了吴运铎从童年苦难生活的磨炼和人生觉醒,到烽火岁月为创建新四军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无私奉献,从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到离休后为青少年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忙碌奔波、大力捐助等感人事迹。
精彩页
一、苦难童年
吴运铎祖籍是湖北省汉阳县蔡甸柏林乡李家村吴家岭。老家无房无地,是个地地道道的穷苦人家。由于生活难以维持,吴运铎的父亲吴树棠被迫带领全家背井离乡,逃难到了江西萍乡安源煤矿。
1917年1月17日,吴运铎出生在安源煤矿。他的童年也是在那里度过的。
6岁时,父亲让他跟后山一个须发斑白、留着山羊胡子、戴着老花镜、穿着长衫的胡老先生读私塾。吴运铎天天跟着胡老先生念“人之初,性本善……”至于是什么意思,胡老先生从来不解释,而且也不许问,若要问他,遇他不高兴时还要挨打。对于这种读书方法,吴运铎感到太枯燥乏味了,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童年的吴运铎对机器非常感兴趣。他们家离煤矿的机器房不远,他每天都要去那里看看机器,也常去修理厂玩,有时还去修理火车的车间转一圈儿。他爱看工人们用榔头有节奏地敲打着烧红的铁,而且一看就是老半天,似乎想从中体味当工人的快乐滋味。因此,他上学时经常迟到,有时甚至逃学,不安心读书。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多次逃学的秘密终于暴露了。家里人看他实在不愿意读私塾,而且胡老先生也不愿意再教他,于是,吴运铎终于离开了私塾。
7岁那年的秋天,父亲又让他跟哥哥们去萍矿小学读书。这所学校是教会办的,校长是个美国人。学校里每天第一节课是师生们排着队到大礼堂做早祷。吴运铎和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去受这个洋罪,就把学校后墙挖了个大洞,一到早祷时,就偷偷地钻出去玩耍。待早祷完了,上课铃一响,再迅速地从洞口钻进来。课堂上他不专心听讲,放学后又不按时复习功课和完成作业。期末考试时,他的算术、语文两门成绩均不及格,只好留级。
哥哥们的成绩很好,受到了父亲的奖励。父亲、母亲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还当着哥哥们的面教训他:“你打算留级到胡子白吗?”吴运铎沉思着,暗自流下了懊悔的眼泪。这件事大大刺伤了他的自尊心,但他没有气馁、没有低头。他明白这样混下去丢人,必须用功读书。从此,他不再贪图玩耍,而是抓紧时间学习。
第二年,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等到二年级大考时,他夺得了班级甲等第一名。从一个留级生,一跃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此后,他在班上考试成绩一直保持在前5名。
1927年4月,蒋介石反动集团叛变了革命。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占领了萍乡,开到了安源疯狂地屠杀人民。学校被迫停办,吴运铎失学了。煤矿陷入半停顿状态,银行也倒闭了,父亲一辈子的血汗钱转眼就没了。吴运铎一家穷得揭不开锅,生活非常困难。为了活命,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小小年纪的吴运铎每天一大早就去后山挑煤。刚开始时,挑不了多少煤,还经常摔跤,肩头红肿,伤痕累累。后来,虽说能多挑一点,但一天仍挣不了几个钱。特别是到冬天,大雪覆盖了安源山,暴风裹着团团碎雪和煤屑,搅得天昏地暗,山路又特别难走,稍不留心,就会被风雪卷到山底。吴运铎身穿一件破棉袄,腰间系一根草绳,赤脚穿着草鞋,挑着箩筐,从早到晚,在挑煤的山路上奔走。脚被碎冰块划出一道道血口子,山路又陡又滑,每走一步,身子都不住地乱晃,等赶到卸煤的地方,煤已洒掉了不少。像这样累得半死不活,一天也只能挣五六个铜板。干了一段时间,听朋友说,挑煤不如到锅炉房捡炭渣,一天能挣二十多个铜板。于是,吴运铎就不去挑煤了,晚上钻进八方井锅炉房里去捡炭渣。每天,他都围着渣子堆,寻找没烧尽的炭渣,一直捡到天明,再把捡到的炭渣挑到大街上去卖,用卖炭渣的钱去后山买红薯。红薯就是家里的上等饭食。后来,他又把二哥邀来一起捡炭渣,就这样,勉强维持着一家食不果腹的日子。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