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许家雄,数学本科,物理硕士研究生。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硕士,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百名A类优秀教师(第一名),广西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广西特级教师讲师团优秀团员,广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广西第九届党代会代表,广西贵港市首届十佳优秀教师(第一名),北京师范大学荣誉校友,广东教育督导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人民政府督学,深圳市名师工程数学学科评委,深圳市宝安区高层次人才,深圳市宝安区师德标兵,深圳市宝安区优秀校长(副校长)。长期从事高、初中数、理、化多学科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2007年通过“深圳市引进优秀人才绿色通道”调入深圳市石岩公学。出版专著2部:《创新与实用:优化高中数学复习之策略》《我的教育观:为不教而教》,主编及参编高、初中教学用书6部。主持并完成两项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正在承担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深化教育督导改革的基层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在中文核心期刊《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物理教师》《物理通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高中数理化》及其他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系《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年第7期封面人物。 目录 第一章 学习理论与数学教育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二、格式塔顿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三、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四、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五、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七、情境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八、斯法德数学“凝聚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九、弗赖登塔尔数学“再创造”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十、“中国学习者悖论”与马登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十一、“举一反三”的教育含义 第二章 数学的学习与理解 一、数学知识情感化 二、数学知识条件化 三、数学知识过程化 四、数学知识问题化 五、数学知识结构化 六、数学知识策略化 七、数学知识反思化 八、数学知识反馈化 第三章 为理解而教,为掌握而学 一、为理解而教,为掌握而学 二、举一反三,教与学的至高境界 三、用几何变换思想指导初中几何学习 四、从万变不离其宗到举一反三 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 附录 生命如歌——许家雄教学风格研究
内容推荐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仅记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并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正是基于对理解重要性的认识,“为理解而教,为掌握而学”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许家雄著的《数学的学习与理解》主题为“数学的学习与理解”,反映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意义。 当前,学习理论研究正成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在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也只有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数学教育改革才能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基于这种认识,本书第一章对相关的学习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综述,并进一步分析其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帮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汲取各种学习理论的合理成分,使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学习的基本规律,从而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基础。 本书第二章在第一章的相关学习理论及数学教育实践基础上,总结了八项实现数学理解学习的基本策略,这八项基本策略是:数学知识情感化;数学知识条件化;数学知识过程化;数学知识问题化;数学知识结构化;数学知识策略化;数学知识反思化;数学知识反馈化。这八项基本策略所体现的数学学习的理解内涵与相关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完全符合的。《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反复强调,新的学习理论的特色就在于强调理解性学习;强调理解是新的学习理沦的基本特征。 本书第三章则是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学习的一些实践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