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弗里德里希·尼采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查拉图斯特拉在山上过了十年隐居生活后,决定下山宣讲他的思想,却发现自己不能被人理解,于是又回到山上。此后,他反复地入世与出世,思想也随之渐趋成熟。终于,他欢呼着启程下山,去迎接“伟大的正午”。
在这本书中,尼采提出“永远回归”“超人”和“权力意志”的思想。认为人处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过渡阶段,提倡人们“超过自己”。全书以散文诗的风格写成,文字优美。尼采的思想影响深远,启发了海德格尔、萨特、福柯等哲学家以及茨威格、黑塞、里尔克等文学家。
目录
第一部
查拉图斯特拉的前言
查拉图斯特拉的说教
三段变化
道德的讲座
背后世界论者
轻视肉体者
快乐的热情和痛苦的热情
苍白的犯罪者
读和写
山上的树
死亡的说教者
战斗与战士
新的偶像
市场的苍蝇
贞洁
朋友
一千个目标和一个目标
爱邻
创造者的道路
年老的和年轻的女人
毒蛇的咬伤
孩子和结婚
自愿的死
赠予的道德
第二部
拿着镜子的小孩
在幸福的岛屿上
同情者
教士们
有道德的人
贱民
塔兰图拉毒蛛
著名的哲人
夜歌
舞蹈之歌
坟墓之歌
超越自己
崇高的人们
文化之国
无玷的认识
学者
诗人
重大的事件
预言者
拯救
处世之道
最寂静的时刻
第三部
浪游者
幻影和谜
违背意愿的幸福
日出之前
变小的道德
在橄榄山上
走开
背教者
还乡
三件恶行
重压之魔
古老的法版和新的法版
康复者
伟大的渴望
另一曲舞蹈之歌
七个印
第四部
蜂蜜供品
求救的叫声
跟君王们对话
蚂蟥
魔术师
失业
极丑的人
自愿的乞丐
影子
正午
欢迎会
晚餐
高人
忧郁之歌
学问
在沙漠的女儿们中间
觉醒
驴子节
醉歌
预兆
译后记
序言
以宣讲“上帝死掉了”“对一切价值重新评估”“超
人”“永远回归”给世界思想界投下几枚原子弹,带来巨
大冲击的德国怪杰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
)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诗人。这里译出的《查拉
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他的若干著作中最为人广泛阅读的一
部跟歌德的《浮士德》并称的世界文学巨著,一部富于哲
理的思想诗,或者说是用箴言体写成的智慧书。说到智慧
书(Liber Sapientiae)就不由令人想到《旧约》(包括
次经部分)中以称颂并传扬智慧为主题的经书,如《箴言
》、《传道书》、《雅歌》、《所罗门智训》(亦称《智
慧篇》)、《便西拉智训》(亦称《德训篇》)等等。西
语中的philosophia(哲学、哲理),源于希腊语,本来
就是“爱智慧”(Φιλοζ爱,σοΦóζ智慧)的意思
。说到《旧约》,又不得不提到《新约》,《新约》中开
头四卷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
福音》,一般称为“四福音书”或“四部福音”,而尼采
则把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称为“第五部福音”。
尼采的论著不仅对若干哲学家,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
家如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等产生重大的影响,而
且也引起了德国及世界各国的文学大师的强烈共鸣。格奥
尔格在他的诗集《第七圈》中写过颂歌《尼采》。黑塞把
尼采著作列为他的爱读之书,并且写过一本《查拉图斯特
拉的复返》。托马斯·曼说他的《浮士德博士》中的主人
公莱弗金的思想、气质、经历和变成痴呆等的细节是取材
于尼采的实事,他还写过一篇《根据我们的经验看尼采哲
学》的评论。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据海德格尔和瓜
尔迪尼研究,指出应从尼采哲学中寻求它的思想基础。纪
德特别推崇尼采热烈向往人生的学说,他的《人间食粮》
从尼采著作中汲取了灵感。此外,萧伯纳、叶芝、斯特林
堡都曾受过尼采的影响。奥尼尔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当作《圣经》一样背诵。
然而,不幸的是:尼采的学说往往受到误解和歪曲。
德国哲学史家阿尔弗雷德·鲍姆勒尔等人竟把尼采学说曲
解为法西斯理论的支柱。德国纳粹分子更厚颜无耻地把尼
采的思想奉为圭臬。希特勒曾去魏玛参观尼采故居,跟尼
采塑像合影留念,又去拜谒尼采之墓,并在墨索里尼生日
时把《尼采全集》送去作为寿礼。在此之前,意大利作家
邓南遮接受尼采的哲学思想,在作品中描写肩负“伟大使
命”的超人,鼓吹民族沙文主义和扩张主义。这些都产生
了很多极坏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在《新民丛报》上提
到尼至埃(即尼采)的名字:“尼至埃谓今日社会之弊在
少数之优者为多数之劣者所牵制。”其后,1904年,王国
维发表《叔本华与尼采》,推崇他“以强烈之意见而辅以
极伟大之智力,其高瞻远瞩于精神界”。1907年,鲁迅在
《文化偏至论》文中赞扬尼采“专向旧有之文明,而加之
掊击扫荡焉”。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发表
《敬告青年》一文,介绍尼采创立的关于“主人道德”和
“奴隶道德”的论说。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由于尼采彻底否定一切旧传统、旧道德,重新估定一切价
值的思想跟我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要求相吻合,所以尼采
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鼓吹者之中,可以举出一大串的
名字,如徐志摩、方东美、李石岑、蔡元培、傅斯年、田
汉、高长虹、向培良、茅盾、郭沫若、郁达夫、朱光潜等
等。然而,尽管有这许多受感染者,尼采著作的中译本却
迟迟未能跟上。最初出现的翻译不过是些零星的片断摘译
,例如鲁迅最早翻译的《察罗堵斯德罗绪言》,仅译了《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中的《查拉图斯特拉的前言
》的三段,而且是用古奥的文言文译的,后来用白话文再
译的《察拉斯忒拉的序言》,也不过只译了《查拉图斯特
拉的前言》的前九段。该译文刊于1920年6月《新潮》杂志
第2卷第5期,这也许是尼采著作最早的中译了。其后郭沫
若译的《察拉图斯屈拉如是说》及茅盾的译文,都是短短
的节译。要等到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才由商务印书馆
出版了该书的全译本,即徐梵澄翻译的《苏鲁支语录》,
并由郑振铎作序。到1940年5月(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又由
中华书局出版了雷白韦的全译本《查拉杜斯屈拉如是说》
。到1947年,更由文通书局出版了高寒(即楚图南)根据
英译本翻译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民国三十六年七月
上海第一版)。可惜,到了五十年代以后,由于“一边倒
”,一切都唯老大哥的“马”首是瞻,尼采也变成像《启
示录》中的古蛇那样,“被扔在无底坑里,关起来,用印
封上,免得他再迷惑万民”。因为,他已被定为反动哲学
家,谁也不敢去碰他,尼采的介绍和研究成了禁区。那时
,我们能看到的,也许只有勃伦蒂涅尔的《尼采哲学与法
西斯主义》和奥杜也夫的《尼采学说的反动本质》两本译
著了。幸而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像破冰船
一样驶来,尼采也从冰封中被释放出来,出版界又掀起了
一阵一阵的尼采热,尼采作品的新译和研究尼采的书一本
一本地相继问世。就拿《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来说,除
了重印两种旧译,也出版了黄明嘉教授的新译本,由漓江
出版社于2000年1月推出。
……
尼采的这部巨著,不仅闪耀着他的智慧的光芒,而且
显示出抒情诗人的艺术魅力。他曾说:“海涅和我绝对是
第一流的掌握德语的艺术家。”他又说:“我想象,以这
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使德语达到完善的地步。”例
如第二部中的《夜歌》,具有无与伦比的语言之美,在用
德语写的作品中被誉为最高之作,他也自称此歌为“旷古
的最孤独之歌”。
尼采出生于虔诚的基督教家庭,自幼熟读路德翻译的
德语《圣经》,这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就处处显
示出对《圣经》的模仿。《圣经》中的常用语,也频频出
现在本书中,如“正如经书上记载”“有耳可听的,就应
当听”等等。《圣经》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比喻、象
征、寓言等,也是本书中常用的,例如他把那些吹捧演员
和伟大人物的愚民比喻为市场上的有毒的苍蝇;他的宠物
鹰象征高傲和独立自主,蛇象征智慧;在叙述他的教义被
人歪曲时,就创造一个拿着镜子的小孩,让他看到他在镜
子里的形象竟变成一个魔鬼。由于尼采是反对基督教者,
为了批判,他在引用《圣经》语句时,常用“戏
拟”(Parodie)和“反讽”(Ironie)手法,也就是反
其意而用之:例如,《圣经》上说“因为一切事,在天主
,没有做不到的”,尼采却说“因为一切事,在女人,没
有做不到的”;《圣经》上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尼采
却说“盗窃一定比受取还要幸福”。
最使翻译者感到伤脑筋的是:尼采最爱玩弄用同音异
义词进行文字游戏(Wortspiel)。例如,《有道德的人》
篇中有这样的几句:“当他们说,‘我主持正义’(Ich
bin gerecht我是正义的),听起来总像在说,‘我出了
口气’(Ich bin geracht我报了仇)。”英译者也无从
命笔,只好译成I am just和I am revenged。这样,原文
中文字游戏的妙趣就丧失了。
还有另一种做文字游戏的方式:在《查拉图斯特拉的
前言》第九段有一句:“我要向单独隐修者和双双隐修者
唱我的歌”。德文中Einsiedler,意为隐修士,此词的词
头Ein拆开来意为一,即单独一人,它是希腊语(单独、修
士、隐修士)的德译,而siedel则来自古高地德语sedal
(座位、住处)。尼采由此造出一个新词Zweisiedlei。
(字头Zwei意为二)。英语中无相应的词,只好译成the
lone hermit和the hermits in pairs。
尼采的这部著作,初看上去,似乎写得很简明,没有
复杂的长句,但其中却有很多晦涩难解之处,不容易猜透
其深层的内涵。他在《瞧,这个人》中曾叙述:“有一次
,亨利希·封·施泰因博士老实地对我诉说,他对我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句也不懂。”施泰因博士是德国
的哲学家,出版过很多著作,尼采看中的继承者,尚且有
这种感觉,何况我辈中国读者。因此,我在译完本书后,
尽量妄加些译注或抄译若干前辈研究家的诠释,以供参考
。但鲁鱼亥豕之误,定当难免,尚希海内外研究尼采的专
家学者指正。
2003年5月底识于上海北郊
导语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弗里德里希·尼采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尼采在本书中提出了“永远回归”和“超人”思想,认为人处在野兽与超人之间的过渡阶段,提倡每个人应该持有超越自我的人生态度。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推动了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钱春绮先生翻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自21世纪初问世以来,一直是流传甚广、颇受读者欢迎的中文译本。再版再校订,品质更精良。
后记
尼采出生于基督教家庭,自幼熟读《圣经》,他这本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又是在《圣经》的影响下写成的
,所以书中大量引用了《圣经》的语句,但由于尼采是反
基督教的,所以引用时,往往反其意而用之,使用了戏拟
(Parodie)和反讽(Ironie)手法。我在翻译本书时,
按一般惯例,所有《圣经》语句,都照抄中文本《圣经》
的译语,亦即各新教教堂通用的、由圣经公会印发的《旧
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但由于尼采引用的为路德的译
本,现在德国教会已使用另外的新译本,英美教会也采用
了新译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0ftheHolyBible),又由于不同的中文译本各有不同的译
法,为了更适合原意,译者也间或引用了我国天主教会的
几种译本中的译语,如思高圣经学会译释的《圣经》袖珍
本(1985年11版,香港),徐汇总修院翻译的《新译福音
初稿》(1956年再版),天主教教区译的《新经,上,四
福音》(1986年5月第一版)。
尼采著作的英译本颇多,最早有Oscar Levy编译的18
卷《尼采文集》(1909一1913),译论家认为其中也有些
不可靠的译本(Comprises unreliable translations
by various hands),其后有Walter Kaufmann编译的《
袖珍版尼采文集》(THe PortableNietzsche,1954)和
《尼采基本作品集》(The Basic Writings 0fNietzsche
,1968)。其他还有大量单行本出版,不及备载。我手头
有一本供我翻译参考用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译本
是R.J.Hollingdale翻译的(企鹅丛书版,1972),他是
一位著名翻译家,但在书后附注中却屡屡慨叹原书中文字
游戏之类的若干用语的妙趣都在翻译中丧失了,难以用英
语表现出来。
我们的东邻,也称得上是一个翻译事业非常发达的国
家。早在1921年(该国大正十年,我国民国十年)就出版
了生田长江译的《尼采全集》(名为全集,实为选集),
以后又出过角川文库版《尼采全集》23卷、理想社版《尼
采全集》16卷。到上世纪下半叶,还出过新译的全集以及
收入各种名著丛书和文库版的新译单行本。岩波文库中的
一部《查拉图斯特拉》译本(1970年初版,1985年18版)
,译者在后记中说,他花了五年时间,在东大比较文学比
较文化大学院,使用欧比埃版的该书德法对照本仔细阅读
。一部已有过前人多种译本的原书,还要精读五年,加以
重译,这一方面说明译者的认真敬业精神,另一方面也说
明译这本书绝不是容易之事。确实,原书中除了有许多文
字游戏,妙语如珠,难以迻译成他国语外,还有若干晦涩
难解之处,无怪乎有许多评论家要为本书作出专门的诠释
工作,如古斯塔夫·瑙曼的《查拉图斯特拉诠释》4卷
(1899—1901),汉斯·魏歇尔特的《查拉图斯特拉诠释
》(1922),A.梅塞尔的《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注解》
(1922),此外,还有为本书作专题研究的论著,如西格
弗里特·维滕斯的《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
语言艺术》等。一个外国的翻译工作者,如何有可能广泛
阅读这些汗牛充栋的文献,不用说,连借阅也无处可借啊
。不过,对于一般性的读者,似乎也没有这样过多的要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们检查在前线牺牲的德国兵士
们的遗物,惊奇地发现,在他们随身携带的很少物品中,
竟有不少人把尼采著的这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带到
战场上去。由此可见,本书受大众欢迎的程度。但那些被
驱赶到各线战场上送死的兵士,在硝烟弥漫的生死关头阅
读此书时,一定也只能囫囵吞枣,无暇去咬文嚼字了。
最后,要说明的是:原书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跟我国
稍有不同,如破折号的使用,引号中的句点放在引号里面
等,这些,在译本中都是照原书依样画葫芦的。
2003年7月译者识于上海
书评(媒体评论)
尼采不是作为学者,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从
事哲学活动的。他把他的个性完全融到他的哲学里了
。他没有隐瞒什么,也没有编造什么。读他的书,你
就好像看到了他这个人,优点和缺点一齐呈现在你面
前,精华和糟粕同样耀眼醒目。
——周国平
尼采是一种“丰富的内在生活”的范例与向导,
这种生活不同于那种“成功”的人生。表面上简单而
单调。其实充满了激情、旨趣与精致的品味。
——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作者)
精彩页
7
这时,夜晚来到了,广场笼罩在暮色里;群众散去了,因为,就是好奇心和惊恐也变得疲倦了。可是查拉图斯特拉却靠着死者坐在地上,陷于沉思之中:他就这样忘掉时间。最后,黑夜降临,一阵寒风吹过这位孤独的人。查拉图斯特拉于是站起来,对他的心说道:
“确实,查拉图斯特拉今天做了一次出色的捕鱼工作!他捉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具尸体。
人的生存是阴森可怕的,而且总是毫无意义:一个丑角也可以成为人的不幸的命运。
我想给世人教以生存的意义:这就是超人,从人的乌云中发出的闪电。
可是我跟他们还有很远的距离,我的心不能跟他们的心相通。对于世人,我仍是处于小丑和死尸的中间。
夜色黑暗,查拉图斯特拉的道路也是黑暗的。来,冰冷而僵硬的旅伴!我要把你带往我亲手埋葬你的地方。”
8
当查拉图斯特拉对他的心说完这番话以后,他把死尸背在背上而上路了。他还没有走了百步,就有一个男子悄悄地向他走来,对他耳语一瞧!这个跟他说话的人,就是那个塔里的丑角。“离开这个市镇吧,哦,查拉图斯特拉,”他说道,“这里有太多的人恨你。善人和义人们恨你,他们把你称为群众的危险人物。他们笑你,那算是你的运气:确实,你说话就像小丑一样。你跟那死狗打交道,那是你的运气;你这样低三下四,今天你算是救了你自己了。可是,快离开这个市镇——否则,到明天,我将从你身上跳过去,一个活人从死人身上跳过去。”这人说完这番话,就不见了;而查拉图斯特拉却依旧在黑暗的街路上继续走着。
走到市门口,他遇到一些掘墓人:他们用火把照他的脸,认出是查拉图斯特拉,就对他大肆嘲笑。“查拉图斯特拉带走这条死狗:好极,查拉图斯特拉变成掘墓人了!因为我们的手太干净了,谁高兴碰这块狗肉。查拉图斯特拉想要偷走魔鬼的食物吗?好吧!祝你饱餐一顿!但愿魔鬼不是比查拉图斯特拉更高明的窃贼!——他会把他们两个都偷走,他会把他们两个都吃掉!”他们互相大笑着把头靠在一起。
查拉图斯特拉一句话也不回答,继续走路。他走了两个小时,走过森林和沼泽,时时听到饿狼的嚎叫,他自己也觉得饿了,他就在一间孤独的屋子旁边停下,屋里点着一盏灯。
“饥饿袭击我,”查拉图斯特拉说道,“像一个强盗。在森林里和沼泽中,我的饥饿袭击我,而且在深夜里。
我的饥饿有着奇怪的脾气。常常在饭后时间才来,今天一整天都没来,它到哪里去了?”
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去敲那家的门。一个老者走出来。他手拿着灯问道:“是谁来找我,我正睡不好,还来打扰我?”
“一个活人和一个死人,”查拉图斯特拉说,“请给我一些吃的和喝的东西,我在白天忘记饮食了。给饥饿者进食的人,会使他的灵魂舒畅:先贤曾这样说过。”
老人走开了,随即转身回来,给查拉图斯特拉递上面包和葡萄酒。“对于饥饿者,这里是个坏地方,”他说道,“因此我住在这里。兽和人都来找我这个隐修者。叫你的旅伴也来吃点喝点吧,他比你更疲倦了。”查拉图斯特拉回道:“我的旅伴已经死了,我难以劝他进食。”“这不关我的事,”老者不高兴地说,“来叩我的门的人,都必须吃我所提供的东西,吃了好好走吧!”——
随后,查拉图斯特拉又继续走了两个小时,顺着道路,沐着星光:因为他习惯夜行,而且喜爱正眼观看沉睡的万物。可是:到天色发亮时,查拉图斯特拉发现他自己走到了森林深处,再也无路可走了。于是他把死人放进他头顶上的一棵空心树里——因为他要守住他,免得被狼拖去——他自己就在长满青苔的地面上躺下。他立即进入睡乡,身子很倦,可是灵魂很安宁。
P14-1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