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的一段情叫历史
人生,或许只如初见最是美好。
城市,却必定要能够再见的才为最好。
在历时十八天的大半月光阴里,唯独伊斯坦布尔是一座注定再见的城。
彼时,逝者如斯般不舍昼夜,穿行于这一座千百年来,山川载不动记忆的城市,从心往到神往,从感动到感慨。
“对城市而言,仅仅看过是不够的,还应当穿越它,就好像活着是不够的,还应当穿越生活”,波德里亚这样告诉我们。
喜爱朝着水面投掷石子的我们,究竟有多少是想着看涟漪散尽了才走的?柔软的波纹是需要柔软的内心,才会被注视的。
古有吴越王钱镠,致信娘家小住盼归的王妃戴氏,便以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寥寥九字艳称千古。
人有归心,花有放情,须得配搭在一道,才不枉辜这人世的好风景。
携了沈从文“仙骨”的汪曾祺,之于人世的好风景这般娓娓道,“写山水,无非是写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山水的默契,溶合,一番邂逅,一度目成,一回莫逆”。
燕衔春泥,阳阴夏木,明月秋江,霁色冬暮,每一季都在这一番邂逅,一度目成,一回莫逆之中被光阴穿越着。
在伊斯坦布尔,亦只有缓缓归,你才能穿越她。
常常被人问到自己最具情结的三座城市,分别是哪里?
除却生我养我的故乡上海,多情应笑我的答案,总不外乎西贡、布拉格与伊斯坦布尔。
同样的命题,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而言,他那本堪称伊斯坦布尔最佳城市范本读物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答案无疑只有一个。
细读过帕慕克这本书会晓得,他所处并所爱的伊斯坦布尔,却也曾是有着荡荡历史的帝国千百年来最没落的时光。然却并不妨碍彼时身为帝国遗民的帕慕克,爱着他眼前那一座“在于她的废墟,她的呼愁,她曾经拥有而后失去的荣耀”的城市。
曾读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排比句,像是伦敦之于狄更斯,巴黎之于雨果与波德莱尔,都柏林之于乔伊斯,北京之于张恨水与老舍,绍兴之于鲁迅,上海之于张爱玲。我又再贪心得添上了,西贡之于杜拉斯,布拉格之于昆德拉,那么能够之于伊斯坦布尔的,唯就是帕慕克。
之于了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永远是他笔尖又心端的“只要爱人的面容仍铭刻于心,世界就还是你的家”的那个家。
“一个人带着感情写其所爱,不可能不打动人心”,人在纽约的张宗子,不也是被邓云乡写北京八道弯四合院,那种斜阳却照深深院的情怀动了心魄,神了游丝。
或许是帕慕克那些跃然纸面的琐碎絮叨,又或许是那些黑白闪回的影像记录,将他脑海中铺满了帝国斜阳的这座泱泱如水之城,照进了我的心坎上,才使得我与伊斯坦布尔,有了这样一段如初恋般不愿解的情。
这座城市的记忆之墙,始建于公元前六六八年。
也就在同一年,一座可与巴比伦城媲美的,意为“上帝面前最伟大的城市”的亚述帝国宏大都城尼尼微城,被赋予了重生之美。
生而即注定了伟大的人与事物间,总是有着叶之经脉般的微妙关联。
虽然伟大更多时候是一个抽象化了的词汇,对于伟大的理解,亦如庄子知鱼之乐,而鱼则不晓得庄子一般的空茫。
最深的一段情叫历史。
远早在公元前五世纪,这座城市曾归属于她的邻人,乃当时世界上领疆最大的波斯帝国。
六世纪中期起,国土人口不堪负重的古希腊人逐步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二百五十年间,古希腊的城邦国遍及小亚细亚与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
诸城邦中除了崇文的雅典与尚武的斯巴达之势力能投鞭断流外,还有着一座于今日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黄金角海湾南岸,在被叫做“皇宫鼻”的地方依山而筑之城,取名为拜占庭。
从古希腊的城邦国拜占庭,到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再到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这座有着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城市,她的伟大至今是能叫游者心内震沸的。
多少个世纪来,弥漫于这座城蹉跎了慕容色的煊赫旧家声,着实令其无愧她那“众城市女王”的激赏之名。
学生时代一路而来,总是在担任着历史课课代表的我,每每读到关于这座城市“随便捡块石头都有个五百年历史”的历史时,简直都是要起“噩梦”的。
然当我真正身处于这座梦魂已是先到之城时,哪还有着什么噩梦,有的不过是唐人张孜“上天知我忆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那番寝馈其中不愿醒来的一通婉娈长梦罢了。
每个人都需要一段路来感念自己的存在,把心放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让这本精致的书打开你的畅想,亦或找到一个契机,让心灵自然的休憩其中。
——张康明音乐(著名作曲人 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制作人)
旅行,拍照,写博客,出书,分享人生的经历和旅程上的故事。她用她特有的视角去看这世界,去体验。她的生活满载着幸福和喜乐,这是一种让许多人羡慕不已的生活方式。当我读到碧海年年这本书的时候,心也随之开阔起来。在她的字里行间里,嗅到了一丝熟悉的幸福气味;从她的作品中,我找到在万事万物中回归单纯的本质。双脚着地,用心看世界,其实你不需要很多钱,只要那双脚,那双眼睛,那台照相机,记录下一路的所有惊喜与感动,故事和成长。
——俞方DANIEL(环球旅行摄影师 当代海派摄影师)
女人一生最好的投资,就是自己。披一袭华衣,踏一方土地,取一抹春色,暖一段心情。不为其他,只为自己,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绽放最美好的自己。
——郭靓Helen(福布斯2010中国优选50理财师)
青春无情,岁月有恨,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叫故乡,生活永远在别处,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把心灵放逐,大胆去走,勇敢去爱,在路上活蹦乱跳,追随作者去邂逅最美的自己吧,莫辜负这大好年华!
——单车008(自由撰稿人 搜狐论坛资深版主张晶)
自序:走出去,到日月山川里
作序如作画,最难在起头。
然而,“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将迤逦了六百年的昆曲领入世人跟前,皆是因了一句“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牡丹亭》里的唱词。
如笔饱墨滴跌纸面延润散开,人生的大道理小情绪皆是如此。
我读刘瑜的《被搁置的生活》感触最深是这几句:“每个人的心里,有多么长的一个清单,这些清单里写着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们总是被推迟,被搁置,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为什么勇气的问题总是被误以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总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与其说我们的生活本身,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支撑着的,倒不如说是由一茬接一茬的遗憾承接着的。
因而,传奇如她张爱玲也是有着未尽之愿的,才会感慨这世上的三大憾事,“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圆”。
梦想很高远,高远到辽渺,遗憾却总是那个大多数时间里陪伴着你的玩意儿。
或许,遗憾才是我们不断造梦,总有想法的原动力。
不管你这辈子能否成为艺术家科学家,乃至其它的各种家,我以为都先得做一个生活家,且始终常伴有一颗梦想家的心。
旁人的话不过是阳光里的尘埃,下一秒就被风吹走了。
这是你的生活,没有人能插手,更没有人能插足。
纵使,风波险恶,年华拘限,但愿能够每次回忆,都能对生活不感到歉疚。
总爱给人生贴标签,倘若非要给我的人生贴上一种标签,我希望这标签的名字是“走出去,到日月山川里”。
一辈子只做过一份工的我爸妈,母亲身处铁路系统,父亲则是远洋海员,作为一个有着汉族血统的满族人,一个有着北地性情的南方人的我而言,似乎更应循着名正言顺的基因踽行在这世间。
纵使惊觉光阴绵长,在“青春自身可以是一种德性,像杨柳发新枝时自然不染埃尘”的少时光阴里头,我终没被那些过多课业、习补、考试、升学的埃尘所染。反而总是能乘着寒暑假利用上铁路系统职工家属的免票福利,一趟趟开启着我对旅行的最初体验。
每回踏上站台,总是仿佛跟着九百年前那位叫做秦观的才子一样得生出些许“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小思愁来。有阵子竟然是很不情愿去那站台的。
小情绪终究是不作数的。
站台,永远是人生里头一道好风景,更是最初帮我用力推开这个世界的一扇窗。 彼时只觉着肉夹馍比兵马俑更吸引我的西安,却在成年后的几回回梦里与之相见时仍是能闻得见古都的兵气;裹着三条棉裤在长春南湖零下几十度的冰面上忘乎所以的连吃了跟头都不觉疼,或许才是对我这个打小就懂“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的南方人对于北方冰雪最直观的体会;相册里唯一的,且又藏得极深不肯轻易拿来示人的“艳照门”,拜了北戴河嬉水时被浪头冲掉的八零年代人手一件的红底白点泡泡泳衣所赐;承德避暑山庄外头淘气扔掉同伴孩童的凉鞋,害得爸妈满世界给人家买新的,我却想着鞋子最终能否顺利飘回上海的物理命题;明清两朝二十四代帝王登基的紫禁城太和殿内的金銮座上,有我稚嫩顽劣的少年身影,彼时作为那个神往于“五更三点望晓星,文武百官上朝廷,东华龙门文官走,西华龙门武将行,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官上马定乾坤”的皇丽艳稠时代的我,却只懂得叫长辈翻我们满洲正黄旗赫舍里氏的家谱出来玩对照记;自北宋起人皆奔走的西子湖畔,从至今各大景点必配的一堆脂红粉绿的古装戏服拍照道具里翻宝玉出来扮,想当年却唯独是不爱女娘装扮的。
转首便是尘埃,时光恰如笔锋,忙学业忙事业,乃至忙着一颗春风女心有所托,旅行一词像是剩女一般被耽搁了下来,败给了现实。
好在现实虽不尽如人意,却也总像亦舒笔下的清朗无碍,“不必对全世界失望,百步之内,必有芳草”。
水落归槽,在败给了现实的光阴里,上帝倒也不忘为我送来了个“邂逅赏心人,与我倾怀抱”的Mr.Right,让彼此或生活或旅途都能结伴而行,重新出发。
人生就如一趟列车,二十五岁的窗口望出去永远都不会是三十岁的风景。
车到终点回首这程,只希望能发现每一段都曾是好风景。
好风景里必要有好爱情。
好的爱情是你们在一起,渐渐模糊了曾经念念不忘的人,而又不觉放下了未来惴惴不安的心。
所谓,昨日勿恋,现世安稳,前路无阻。
胡兰成讲,“下王人家做亲,嫁妆路上抬过,沿村的女子都出来看,虽是他人有庆,这世上亦就不是贫薄的了”。
是啊,多数时候我们读书,为的也不过是他人有庆,自身不贫薄罢了。
弘一法师讲过最好听的声音是敲木鱼的声音,人心都是自有一派风景的,一本书又岂能告诉你世界它有多大有多美?
岁月的简静,人世的清好,以及旅途中的天然妙韵,只但愿你亲身去感知。
“短生旅长世”,而我,不过是一个领着回忆识路的人。 二零一三年春
《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一部写给所有渴望远行或正在远行者的心灵之旅!
《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去旅行,让自己,美好地停驻在时光里。
趁年轻,去远行——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去远方,流浪。
人生,是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
因为,短浅人生里,最好的时光始终在路上。因为,缱绻时光里,最美的自己始终在远方。因为,在最好的旅行中,最终会遇见那个你最想成为的自己。因为,出发并不难,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甚至无需花费太多,你就可以游历各地,路遇万千美景!
那么,别再犹豫,拿出说走就走的魄力,享受当下的淡定,带着梦想,像罗丽媛一样,趁年轻,趁时光未老,出发——去那遥远的远方吧!
最温暖的旅行读本,给所有在此身未老里,渴望行走在路上的人!
《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一部写给所有渴望远行或正在远行者的心灵之旅!
中博“最美博主”罗丽媛的倾情之作——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去旅行,让自己,美好地停驻在时光里。
最具文艺气质的温暖笔触,带给读者一种“私人旅行中经历分享”的强烈共鸣感!
以旅游者的“心”出发,眼光停驻在世间风物上,将旅行中的有关心情、有关吃食、有关回忆、有关风物丰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