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美的山岳(第2版)/最美中国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郎西娜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郎西娜著的《最美的山岳》是一部深入浅出的描绘大好河山的小书,以艺术性、趣味性为标准,打开一座地球和中华文明的巨大宝库,揭开进化的神秘,直面中国地理地貌的震撼。作者精心选择了中国50座山,从站在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云中的天堂南迦巴瓦、蜀山皇后四姑娘山、香格里拉的坐标稻城三神山,一直写到上帝的盆景黄山、徐霞客钟爱的雁荡山、通往佛国的梵净山、令人疯狂的张掖丹霞、漫步在云端的阿里山等。全书力图通过这些山,让读者产生共鸣:游山玩水识地貌,感受中国的地大物博。
目录
珠穆朗玛:站在地球之巅
南迦巴瓦:云中的天堂
黄山:归来不看岳
梅里雪山:心中的日月
乔戈里峰:凶险与激情
冈仁波齐:世界的中心
泰山:帝王的选择
贡嘎:风止步的地方
齐云山:一壶茶,云海边
念青唐古拉峰:生死相依的情人
尕朵觉悟:最神秘的神山
阿尼玛卿:曾经的“世界第一”
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的地标
三清山:云雾里的变幻莫测
华山:天下第一险
衡山:历代帝王的天下南岳
九华山:香火甲天下
五台山:古建筑的稀世宝库
普陀山:面朝大海的诗意
武当山:八百里云海茫茫
武夷山:碧山丹水甲东南
太姥山:看山观海
长白山:长相守,到白头
苍山:面朝洱海,春暖花开
庐山:柔美的风景
张家界:迷上“潘多拉星球
雁荡山:徐霞客的钟爱
博格达峰:天上的雪海
云台山:最美还是红峡谷
年宝玉则:天神的后花园
高黎贡:植物的王国
张掖丹霞:令人疯狂的绝色诱惑
小五台山:给我一朵金莲花
云南雪岭:灿烂如火的日照金山
佛顶山:动植物基因库
天柱山:擎天一柱天地间
太行山:悬崖上的村庄
加拉白垒:孤独的守望者
阿里山:漫步在云端
太白山:体验四季的跨度
鳌山:炼狱后的天堂
玉山:冰清如玉的热带雪山
丹霞山:岭南的归隐之地
玉龙雪山:北半球最南的雪山
太平山:俯瞰港岛全景
九顶山:高原花海的绝色美景
扎尕那山:云雾中的伊甸园
武功山:高山上的草原
崆峒山:庙宇殿堂遍布诸峰
梵净山:通往佛国的天梯
因为它还在那里
序言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
,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
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
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
”、“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
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
、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比如说孟子
、苟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等,都对人生保持
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
基本精神,即对待人生、社会的积极进取精神;服
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
的思维模式;善于协调,讲究秩序,在人伦日用中
保持满足和平衡的生活习惯……中国文化的源头如
此,决定了汉民族的心理结构和精神走向,包括汉
民族理想追求、文化风格以及审美倾向。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
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遵从天
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
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
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
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
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
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
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
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
,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
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
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种贯穿着士大夫精
神的人生价值观,让人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越种
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蹈,
或怡然自适,或回归自然,在前进和后退中获得生
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
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英国大哲学家罗
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
,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
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
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
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
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
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
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
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
。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
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
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
”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
,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
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
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可以说,
这些朝代,是中国最具审美价值、最开人们心智、
也最出艺术珍品的年代。也因此,很多艺术种类都
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
、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
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
月,如古松苍翠。从审美上看,由于存有或明或暗
的观照,存有人格与事物的交融,主题得到了提升
,感悟与生命同在,境界与天地相齐,一种深远的
“禅意”油然而生……从总体境界上来看,这一阶
段的各类艺术形式,因为主题和境界的破对立、空
物我、泯主客、齐生死、反认知、重感悟、亲自然
、寻超脱等等,达到了各自的高峰。它们是最能代
表中国文化精髓的。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矮化的倾
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
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
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
社会和人生的自由度越来越窄,艺术的想象空间越
来越逼仄,艺术作品的精神高度下降。随着“程朱
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
化”。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
,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
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
、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
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
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
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近现代之后,由于社会动荡,战乱连连,再加
上西方现代化所导致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渗入
,中国的文学艺术遭到了进一步摧残,传统的艺术
精神更进一步沉沦。艺术的政治化倾向、实用主义
倾向和世俗主义倾向抬头,这直接导致了真正的艺
术精神缺失,艺术的品位下降,高蹈精神向世俗俯
首,自然和自由变身为功利和实用,士大夫精神更
是变身为犬儒主义。中国近现代上百年的屈辱和战
乱,更使得中国自古以来高洁的审美观变得扭曲和
肤浅:黄钟大吕变成田野俚语,布衣青衫变成了披
红挂绿,古琴琵琶变成了锣鼓鞭炮,洁身自好变成
了争相取宠,安详宁静变成喧哗骚动,幽默风趣变
成庸俗不堪……如果说是与非、美与丑是人类最基
本标准的话,那么,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基本标
准都在丧失,很多人已分辨不了是与非,也分辨不
了美与丑。“文革”时期八个脸谱化的样板戏在左
右着中国人的全部精神生活,这样的现象,又何尝
不令人扼腕叹息!
如果说中国当代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的话,那
么,以我的理解,当代教育最大的问题,甚至不是
传统丢失、精神扭曲以及弱智低能,而是在美育上
的缺失。很多年来,人们丧失了一些最基本的判断
,不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很多人将美当
成丑,将丑当成美,从而失去了美的方向性。这一
点,只要观察我们周围的人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对于生活没有感觉,对
于美丑没有鉴别的人。他们所拥有的,只是功利,
只是物质,只是金钱,只是对美丑的弱智的鉴别和
判断。这些人不仅仅是一些教育低下的人,甚至一
些貌似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是这样一他们虽然拥有
很高的学历,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但在美丑的辨别
力,以及对于艺术、心灵的觉察力、感悟力和理解
力上,同样表现得能力低下、缺乏常识。这样的现
象,实际上是我们多年以来的教育缺乏美育,缺乏
精神导向的结果。一个人的审美,是与道德和智慧
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的缺失,实际上也是道德和智
慧的缺失。一个对美缺乏判断力的人,很容易在人
生中缺乏动力和方向,也很容易被民族主义、法西
斯主义、极端主义、工业主义所奴役,成为过度现
代化的牺牲品。在很多时候,这种人不可能是一个
丰富的生命,只是一架精神匮乏的机器。
现在,这一套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精心组织
的“最美中国丛书”,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
一些“寻根”和美育上的缺失。这一套书的第一辑
共十本,它们分别是:《最美的思想》《最美的品
格》《最美的女性》《最美的诗歌》《最美的文辞
》《最美的书画》《最美的宝藏》《最美的乐舞》
《最美的风物》《最美的民俗》,旨在于“重建中
国优美形象,重构华夏诗意生活”,通过对古代思
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风景民俗等的重新梳理
,重新发现中国特有的美,倾情向世人推介这种美
,以期真正的美得到传承。这套书知识精准,图文
并茂,力求童趣与大美的融合,悦目和感人的统一
。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这一套书,应是一
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它可以让人知道,什么是中
国的最美,什么是中国真正的美。
上个世纪初,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
过著名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五育”为:军
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
教育、美感教育。其中,美感教育尤其有特色,蔡
先生还以“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闻名于世。在蔡
元培看来,美育是宗教的初级阶段,对于没有宗教
传统的中国人来说,美育教育是一种基础,并且相
对宗教,美育更安全,更普及,也更为人接受。通
过美育,可以培育出道德是非的基础,培育出向上
的力量。虽然蔡元培的这一观点引起过一番争论,
但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美的熏陶,有对于美丑的正
确判断,怎么都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并且,美与是
非,与善恶,与道德,与人类的心灵,与这个世界
的根本,是联系在一起的。以对美的判断和感知为
出发点,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
人曾经的艺术生活,了解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从
而进一步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规律,与身边的一
切做到和谐相处,都是大有好处的。
也许,这套书的意义就在于此。
导语
这一套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精心组织的“最美中国丛书”,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寻根”和美育上的缺失。这一套书的第一辑共十本,它们分别是:《最美的思想》《最美的品格》《最美的女性》《最美的诗歌》《最美的文辞》《最美的书画》《最美的宝藏》《最美的乐舞》《最美的风物》《最美的民俗》,旨在于“重建中国优美形象,重构华夏诗意生活”,通过对古代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风景民俗等的重新梳理,重新发现中国特有的美,倾情向世人推介这种美,以期真正的美得到传承。这套书知识精准,图文并茂,力求童趣与大美的融合,悦目和感人的统一。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这一套书,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它可以让人知道,什么是中国的最美,什么是中国真正的美。本册为郎西娜著的《最美的山岳》。
精彩页
念青唐古拉峰:生死相依的情人
从拉萨前往纳木错将至那曲的青藏公路上,一路沿着念青唐古拉山脉朝北,左手边就是念青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屹立在西藏高原中部,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
这是一座至高处为圆顶的雪峰,相对海拔不算高,看上去并不巍峨高大,如果不说,很难让人相信那是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
念青在藏语中意为“次于”,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在青藏公路西侧的当雄草原上,西北——东南走向排列着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四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坐落在一道派生的山脉上,海拔7162米,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中部最为突兀的高峰集中区。
在她的周围还聚集着30多座6000米以上的雪峰,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被看做生命的禁区,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
纳木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作为藏地的神山圣水,吸引着无数信徒、香客、旅游者前来瞻望朝圣……
不管是在西藏的苯教还是藏传佛教中,还是在当地藏民的传说和民歌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更加动人的是关于念青唐古拉山与纳木错这对生死相依的情人的传说故事。
其中的一个传说是:终年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是身披雪甲的英武之神,而纳木错则是一位美丽的神女,依偎在念青唐古拉雪峰的身旁,他们是生死相依的恩爱夫妻,上万年来,他们彼此相伴,静守这一方净土。
纳木湖畔玛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这个西藏目中的圣湖,每年都吸引着教徒们迢迢千万里,完成艰辛的旅程,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
清晨,隔着纳木错湛蓝的湖面远看念青唐古拉山脉,纳木错显得那么娴静,安静地枕在念青唐古拉山的臂弯中,湖面微微颤动着的波纹似乎是纳木错女神甜蜜的笑黡,不施粉黛却惊艳寰宇。而气宇轩昂的念青唐古拉山大哥安坐一旁,在纳木措耳边轻声低语。
尕朵觉悟:最神秘的神山
四大神山之中,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梅里雪山最受关注,西藏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则是户外发烧友追捧的地方,而另外两座神山则较少有人问津,即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尕朵觉悟神山和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阿玛尼卿神山。
尕朵觉悟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尕朵乡,这是玉树人自视为其守护神的千古名山。它山势巍峨、险峻,有一种粗犷的雄性美。它在高峰云集的青藏高原原本并不出众,但尖峭挺拔的山形却使任何一个接近它的人望而却步,心生畏念。远远地望见一个有如凌空出世般的山尖,那就是神山的主峰了。
整个尕朵觉悟是由一系列千姿百态的山峰组成的群山体,由主峰及几十座环绕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5470米,平均海拔4900米。尕朵觉悟则像一个饱经沧桑的智者,整个山体如刀砍斧凿一般,凌厉的气势让人感觉有股杀气,有一种孤独苍凉的意味。
尕朵觉悟藏语又称“觉悟夏尕”,意为“白圣客”,传说中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周围28座山峰分别是他的7位战将,7位神医,7位铸剑师,7位裁缝师,还有他的奶奶、子女等山峰。主峰山势雄伟、险峻,其他山峰则十分象形,奇特的山形似鬼斧神工,造就了一系列美丽的传说。
尕朵觉悟在藏传佛教四大神山里是最默默无名的,但它能够稳坐四大神山的宝座就说明了它的崇高、圣洁。根据史料和佛教经典记载,佛教密宗中尕朵觉悟为世间二十五大神山的其中之一,其地位和威望均名列前茅,同时神山为藏区有缘显密修行者的得道之最佳捷途。对于藏族人民来说,高度、环境、交通都不是阻碍他们膜拜尕朵觉悟山神的因素,而难于到达也为尕朵觉悟留下了一块宝贵的净土。
藏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活佛,尕朵觉悟脚下的活佛叫做热萨活佛,本名热萨仁波切。热萨仁波切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寺的主持活佛,年纪不大,他还是当地有名的藏医。他的仁慈、善良还有高超的医术,使其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P28-3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