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俗世奇人(2)(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冯骥才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俗世奇人(2)(精)》为《俗世奇人》(贰)的精装本。本书是作家冯骥才继《俗世奇人》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天津卫清末民初奇人异士的力作,它与《俗世奇人》一样,也收录了十八篇短篇小说。但之前的十八个故事,只是作者众多故事里的一小部分,为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各色人物,市井生活,作者在百忙中挤时间写出了这部书。小说里的人物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活灵活现,读完小说掩卷之后,你会看到活脱脱一群立在书上的天津卫奇人异士。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鲜明的人物性格、生动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尤其是作者精练,有画面感的语言,准确地为读者勾勒出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各色人物。本书插图还是选用了《醒俗画报》的一些图画,它们虽然与小说故事不相干,但属于同一时代,能真切地反映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场景,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目录 又冒出一群人(序) 第壹页 篇首歌 第伍页 黑头 第玖页 神医王十二 第拾玖页 皮大嘴 第贰拾玖页 黄金指 第叁拾玖页 四十八样 第肆拾玖页 马二 第伍拾玖页 冷脸 第陆拾玖页 一阵风 第柒拾柒页 张果老 第捌拾柒页 狗不理 第玖拾柒页 钓鸡 第壹佰零伍页 龙袍郑 第壹佰壹拾叁页 陈四送礼 第壹佰贰拾壹页 燕子李三 第壹佰贰拾玖页 鼓一张 第壹佰叁拾柒页 洋相 第壹佰肆拾伍页 黄莲圣母 第壹佰伍拾伍页 甄一口 第壹佰陆拾伍页 后记 第壹佰柒拾叁页 《醒俗画报》(插图解释) 第壹佰柒拾肆页 序言 又冒出一群人 二十年前,脑袋忽冒出一群人物,全是我家乡 天津卫的奇人异士。天津这块地里边,有碱有盐还 有硝,因生出各色性格的人,又热又辣又爽又嘎又 不好惹。因之,自儿时耳朵里就装满一群群乡土怪 客与民间英雄,叫我称奇叫绝,心里佩服。我信— —如果没这些人物,就不知道嘛叫作天津卫。 文化学者好述说一地的特征,写小说的只想把 这一方水土独有的人物写出来,由此实实在在捧出 此地的性情与精神,所以自从我写小说,此地的人 物就会自个儿钻出我的笔管,然后一个个活脱脱站 出来,独立成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篇小说,反 过来一篇小说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比如《俗世奇人 》就是这种写法。 我喜欢这样的写法。好比雕工刻手,去一个个 雕出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的人物形象。小说之所 求,不就是创造人物吗?小说成功与否,往往要看 掩卷之后,书中的人物能不能跑出来,立在书上。 《俗世奇人》成书前,先是以《市井人物》为 题一组组刊在《收获》《故事会》及一些报纸上。 后来集结成册,取名《俗世奇人》,凡十八篇。出 版后读者甚夥,有些篇章被选入教材。这一来,脑 袋里还有一些没写出来的人物便闹腾起来,也要出 头露脸,展现身手。近日得闲,一下笔又冒出一群 津门奇人,数一数,恰好也是十八个人物十八个短 篇。怎么正好也是十八呢?别问我,我也不知。 如今这三十六篇的主人公站在一起,再加上众 多配角,乱哄哄一大群。看上去,正是我心里老天 津卫的各色人等。 若说地域文化,最深刻的还是地域性格。一般 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只是一种表象,只有进入一个地 方人的集体性格的文化才是不可逆的。它是真正一 种精灵。还有比《朝花夕拾》那些人物更鲜明的鲁 镇,比《骑兵军》那些故事彰显得更夺目的哥萨克 吗? 我承认,我是从文化视角来写这一组人物的。 从年鉴学派的立场看,任何地域的性格,都是在其 历史某一时期中表现得最充分和最耀眼;比如清末 的北京、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和清末民初的天津。我 前后所写的这三十六个人物,都在清末民初同一时 代,所以这些新写的人物仍然使用原名——《俗世 奇人》,只在后边缀个“贰”字,以区别前后而已 。 若君问我还会接着写下去吗?这由不得我,就 看心里边那些没有写出的人物了,倘若哪天再有一 群折腾起来,叫我不宁,自会捉笔再写。 2015年3月12日 导语 专享精装珍藏版,突破170万册,全国中小学教师推荐读物,更配有同时代《醒俗画报》刊载的数十幅精美图画。 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中国好书”月榜上榜图书,部分地区推荐其为2016年中学生寒假阅读书目。 《俗世奇人(2)(精)》是冯骥才先生描写清末民初天津卫奇人妙事系列作品的第二部。 后记 这部《俗世奇人》(贰)的初稿早在前年国庆的 假日里就写出来。 近二十年忙于遗产抢救,无暇写作,大部分小 说都殁于腹稿中。每年只有国庆与春节的假日是空 闲的,可以让位于我的绘画或写作。于是前年的国 庆,抓住那几天一口气写下这部《俗世奇人》(贰) 的初稿。然而,此后整整一年都在为古村落的抢救 奔波,再难找出时间来修改,每当想起这未竟的手 稿,都会隐隐心急。 近日腿疼休息些日子,得以来修改此稿,再不 敢懈怠,我知道,我欠自己文学的时间真是太多了 。 改好此稿,于自己的文学也是一种补偿吧,因 记之。 2015年3月19日 精彩页 这儿说的黑头,可不是戏曲里的行当,而是条狗的名字。这狗不一般。 黑头是条好狗,但不是那种常说的舍命救主的“忠犬、义犬”,这是一条除了它再没第二的狗。 它刚打北大关一带街头那些野狗里出现时,还是个小崽子,太丑!一准是谁家母狗下了崽,嫌它难看,扔到这边来。扔狗都往远处扔,狗都认家,扔近了还得跑回来。 黑头是条菜狗——那模样,说它都怕脏了舌头!白底黑花,花也没样儿,像烂墨点子,东一块西一块;脑袋整个是黑的,黑得看不见眼睛,只一口白牙,中间耷拉出一小截红舌头。不光人见人嫌,野狗们也不搭理它。北大关挨着南运河,码头多,人多,商号饭铺多,土箱子’里能吃的东西也多。野狗们单靠着在土箱子里刨食就饿不着。可这边的野狗个个凶,狗都护食,不叫黑头靠前。故而一年过去,它的个子不见长,细腿瘪肚,乌黑的脑袋还像拳头那么点儿。 北大关顶大的商号是隆昌海货店,专门营销海虾河蟹湖鱼江鳖,远近驰名。店里一位老伙计商大爷,是个敦敦实实的老汉,打小在隆昌先当学徒后当伙计,干了一辈子,如今六十多岁,称得上这店里的元老,买卖水产的事儿比自家的事儿还明白。至于北大关这一带市面上的事儿,全都在他眼里。他见黑头皮包骨头,瘦得可怜,时不时便叫小伙计扔块鱼头给它。狗吃肉不吃鱼,尤其不吃生鱼,怕腥;但这小崽子却领商大爷的情,就是不吃也咬上几口,再朝商大爷叫两声,摇摇尾巴走去。这叫商大爷动了心。日子一久,有了交情,模样丑不丑也就不碍事儿了。 一天商大爷下班回家,这小崽子竟跟在他后边。商大爷家在侯家后,道儿不远,黑头一直跟着他,距离拉得不近不远,也不出声,直送他到家门口。 商大爷的家是个带院的两间瓦房。商大爷开门进去,扭头一看,黑头就蹲在门边的槐树下边_动不动瞧着他。商大爷没理它关门进屋。第二天一天没见它。傍晚下班回家时,黑头不知嘛时候又出来了,又是一直跟着商大爷,不声不响送商大爷回家。一连三天,商大爷明白这小崽子的心思,回到家把院门一敞说:“进来吧,我养你了。”黑头就成了商家的—号了。 邻居们有点纳闷,商大爷养狗总得养条好狗;领野狗养,也得挑一条顺眼的,干嘛把这么一个丑东西弄到家里?天天在眼皮子底下转来转去,受得了吗? 商大爷日子宽裕,很快把黑头喂了起来,个子长得飞快,一年成大狗,两年大得吓人,它那黑脑袋竟比小孩的脑袋还大,白牙更尖,红舌更长。它很少叫,商大爷明白,咬人的狗都不叫,所以从不叫它出门,即便它不咬人,也怕它吓着人。 其实黑头很懂人事,它好像知道自己模样凶,绝不出院门,也绝不进房门,整天守在院门里房门外。每有客人来串门,它必趴下,把半张脸埋在前爪后边,不叫人看,怕叫人怕,耳朵却竖着,眼睛睁得挺圆,绝不像那种好逞能的家犬,一来人就咋呼半天。可是一天半夜有个贼翻墙进院,它扑过去几下就把那贼制服。它一声没叫,那贼却疼得吓得唧哇乱喊。这叫商大爷知道它不是吃闲饭的;看家护院,非它莫属。 商大爷常说黑头这东西有报恩之心,很懂事,知道怎么“做事”。商大爷这种在老店里干了一辈子的人,讲礼讲面讲规矩讲分寸,这狗合他的性情,所以叫他喜欢。只要别人夸赞他的黑头,商大爷辄必眉开眼笑,好像人家夸他孩子。 可是,一次黑头惹了祸,而且是大祸。 那些天,商大爷家西边的厢房落架翻修,请一帮泥瓦匠和木工,搬砖运灰里里外外忙活。他家平时客人不多,偶尔来人串门多是熟人,大门向来都是闭着,从没这样大敞四开,而且进进出出全是生脸。黑头没见过场面,如临大敌,浑身的毛全竖起来。但又不能出头露面吓着人,便天天猫在东屋前,连盹儿也不敢打。七八天过去,老屋落架,刨槽下桩,砌砖垒墙,很快四面墙和房架立了起来。待到上梁那天,商大爷请人来在大梁上贴了符纸,拴上红绸,众人使力吆喝,把大梁抬上去摆正,跟着放一大挂雷子鞭,立时引来一群外边看热闹的孩子连喊带叫,拥了进来。 P10-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