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态文化视阈下老区振兴发展研究
分类
作者 孙杰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孙杰,四川巴中人,现为四川文理学院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副主任、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及实践研究。近年来,参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部,长期担任《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学术辑刊副主编。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市(厅)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达州市人民政府社科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湖北社会科学》《人民论坛》《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出版发行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生态文化的内涵
一、生态与文化
二、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三、生态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化研究现状
一、20世纪80年代:生态文化研究的初始阶段
二、20世纪90年代:生态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
三、2000—2006年,生态文化研究快速增长阶段
四、2007年至今:生态文化研究的深化发展阶段
第三节 生态文化的源流变迁
一、环境生态危机:生态文化产生的现实根源
二、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化的哲学根源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化的实践根源
第二章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人的异化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加深
二、家园感的丧失
三、文化理想或文化价值的丧失
四、生态文明必将代替工业文明
第二节 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国外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
三、生态文明提出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生态文化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观
二、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哲学
三、佛家:“众生平等”的生态哲学思想
第二节 西方文化的生态思想
一、西方古典时期自然思想的发展
二、西方现代生态文化思想
第三节 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新探索
一、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
一、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第二节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新中国生态环境思想概述
一、毛泽东的生态环境思想
二、邓小平的生态环境思想
三、江泽民、胡锦涛的生态建设思想
四、习近平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二、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三、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第五章 生态文化建设与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生态文化传播与老区公民生态道德的培育
一、生态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其研究现状
二、老区公民生态道德培育的途径
第二节 生态文化建设与老区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老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革命老区宜居生态城市建设
三、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特色城市建设
第三节 生态文化与老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生态文化与革命老区美丽乡村建设
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与老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绿色生态理念视阈下老区振兴发展
第一节 川东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一、川东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二、绿色发展是川东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根本出路
三、增强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是老区摆脱贫困走向永续发展的关键
第二节 川东老区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二、川东老区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川东老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川东老区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三、川东老区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四、川东老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孙杰著的《生态文化视阈下老区振兴发展研究》立足于我国当代最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化理论融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践之中,通过对四川东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调研,分析了川东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推动川东革命老区生态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对策与建议。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章:着眼于对生态文化的概念、内容、层次及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生态文化及文化生态进行辨析,阐述了生态文化丰富的内涵,同时对我国生态文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国内生态文化的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时间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为生态文化研究的初始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生态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2000—2006年,为生态文化研究的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至今,为生态文化研究的深化发展阶段。本章还对生态文化的源流变迁,以及生态文化产生的现实根源、哲学根源、实践根源进行了论述。
第二章:立足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发展,阐述了技术进步与人的异化。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产生了不断向自然无止境索取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伴随人口剧增和新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活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堆积如山,直接排入河流等生态系统之中,从而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深,家园感丧失,文化理想或文化价值丧失,等等。接着,本章进一步分析了文化理想或文化价值丧失的背景:现代技术造成了人的异化,而异化导致了人的文化理想或价值的丧失,人的生命从而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技术发展客观上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因此生态文明必将代替工业文明,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本章还结合世界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第三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如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观,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分析,阐释了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同时立足于西方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阐释了西方古典时期自然思想的发展,包括宇宙论自然观、神学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等诸多方面。本章还对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探索,阐述了从人类中心转向生态中心的转化过程和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从而厘清了生态文化产生的哲学基础。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和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国内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哲学思想的研究述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以及国内马克思生态哲学研究综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二,论述了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态环境思想以及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三,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第五章:将生态文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围绕生态文化建设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生态文化传播与老区公民生态道德的培育现状与途径、生态文化建设与老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与老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等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对川东革命老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第六章:立足于以生态文化理论推动老区振兴发展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以四川东部革命老区为例,分析川东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困境及出路,具体分析了川东老区农业现代化面临的诸多问题,指出增强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是老区摆脱贫困,走向永续发展的关键。
总之,本书将生态文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是研究的一大创新。目前该领域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大多从理论层面对生态文化进行研究,而本书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探索。同时,以川东革命老区为调研对象,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提出了以生态绿色理念为指导,注重老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推动老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建议,以期对政府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生态文化理论在国内研究时问较晚,实践研究才刚刚起步。将生态文化理论用于指导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涉及的内容丰富,需调研的范围十分广泛,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原因,导致调研不够充分,收集的资料不够完善,加之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可能对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不够具体,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讲一步加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