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记 去年春天,有一次喜欢百事可乐的父亲来我家做客。 我一时糊涂给他拿来了可口可乐,结果父亲一口也没有喝 。在发现“啊,原来如此,糟糕啦”的一瞬,我便决定这 本书要从可乐开始说起。如果有哪位读者不知道我在说什 么,请你从第1章而不是后记开始阅读。总之,出于这些缘 由,我要深深感谢父亲坂井章。 我在执笔本书的同时,还在庆应义塾大学、内阁府、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包括学生在内 ,与拥有各种不同立场与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毫无疑问都 为我改进本书的内容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感谢学生们和 课程的组织者们。 感谢通读草稿后为我提供了详细评论的庆应义塾大学 冈本实哲先生,也感谢我的妻子坂井万利代。此外,还要 感谢在执笔过程中给予我鼓励的孩子们,坂井文嘉和坂井 树。 继前作《怀疑多数决》之后,本书仍旧有劳岩波新书 主编永沼浩一先生进行编辑。他用有时如春风,有时如暴 雨的高明方法敦促我顺利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在此向他表 示敬佩与感谢。 坂井丰贵
目录 前言 第1章 无差异曲线 什么是“无差异” 只喝百事可乐的父亲 介于我和父亲之间的普通人 右脚的鞋与左脚的鞋(互补关系) 典型的无差异曲线 第2章 预算线与最优化 买得起的东西 预算线的画法及其性质 在预算线上进行最优化 在医疗保险政策中的应用 第3章 需求曲线 最优解是会变的 消费者剩余 垄断者如何设定价格 伯特兰德价格竞争 什么是弹性 吉芬商品 第4章 供给曲线 边际成本递增 什么是最优解 画一条供给曲线 第5章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 社会总剩余 实行从量税时的市场均衡 针对指定商品征税为什么不好 第6章 外部性 负外部性与庇古税 正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与协调博弈 第7章 垄断与寡头垄断 减产导致的价格上涨 遏制进入 扩展式博弈 古诺寡头垄断市场 第8章 风险与保险 未定商品 不确定性 风险爱好与风险中立 保险公司与风险溢价 逆向选择 第9章 公共产品 商品的四种分类 公共产品的自发供给 第10章 再分配 收入再分配 基尼系数 对累积收入分布的补充说明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市场、收入差距和贫困 推荐阅读 后记 出版后记
精彩页 什么是“无差异” 我喜欢喝可乐。 无论哪种品牌的可乐我都喜欢。特别是在炎热的日子、跑步之后,或口干舌燥的午后,我总是倒上满满一杯可乐,然后一饮而尽。又或者在教室里、车站站台上、街角的自动售货机旁,无论是罐装可乐、玻璃瓶装可乐,还是塑料瓶装可乐,开启容器时那“扑哧”一声,总是能让我怦然心动。我可不管它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只要有那甜甜的、带着碳酸的刺激的香味,哪个牌子都无所谓。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开始,走进微观经济学的世界吧。第一个课题是我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偏好。至于为什么把这个作为课题,是因为我不太了解别人,但对自己总该比较了解。另一个原因是我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偏好非常简单易懂。 微观经济学需要根据个人等微观主体的行为,来分析市场或政府等宏观主体的举措。因此如何讨论个体行为,密切关系到如何构建这门学问的基础。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下“无差异曲线”,它对于讨论个体行为来说十分方便,所以我以自己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偏好作为题材来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要重点强调的是,对于我来说,1瓶可口可乐和1瓶百事可乐总是具有相等价值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我的味觉和生活习惯等决定了这个事实。 因此,如果有谁想送给我一箱可乐,那么他不必烦恼是送可口可乐好还是百事可乐好,也不必烦恼以什么比例将二者混在一起更好。他只需要关注数量,数量越多我就越开心。最重要的是一共有多少瓶可乐,其中有多少可口可乐和多少百事可乐都不成问题。 让我们再详细地考察一下我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组合的偏好问题。我们要考虑的不是只有可口可乐或只有百事可乐,而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组合”,这一点是关键。除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外,人们对于各种不同商品的组合的喜好程度都可以称作偏好(preference)。 “1瓶可口可乐和2瓶百事可乐”是一种组合,我们把它叫作A。当然除此以外,还存在其他各种各样的组合,比如我们可以把“2瓶可El可乐和1瓶百事可乐”的组合称为B。 要说我更喜欢A还是更喜欢B,因为我只在乎一共有多少瓶,所以我对二者的喜好程度是相同的。在经济学中,偏好程度相同叫作无差异(indifference)。对于我来说,A和B是无差异的。 接下来,我们把“0瓶可口可乐和3瓶百事可乐”的组合叫作C。这个组合中完全没有可口可乐,只有3瓶百事可乐。然后我们再把与其相反的“3瓶可口可乐和0瓶百事可乐”的组合叫作D。因为我只在乎一共有多少瓶,所以C和D都与A或B无差异。对我而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可以任意替换的,这种关系叫作(完全)替代(substitution)关系。 现在来把我的偏好画成图。画图的方法,是把多个无差异的点连成线。通过这样的图示,可以从视觉上看到对于我来说什么与什么是无差异的,什么与什么不是无差异的。 除了此处,本书在后文也使用大量的图示。至于为什么要画成图示,一是因为画图的过程本身可以加深理解,二是因为图示更便于进行之后的各种分析。 P3-5 导语 绞尽脑汁要把学生教会的庆应义塾大学超人气导师,抽出理论的骨架,用图示、故事和日常案例,帮助零基础读者轻松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所有知识模块和思维架构,瞬间换上经济脑。 博弈论在当前的经济学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坂井丰贵著的《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一开始就将博弈论的思维方式嵌入到各章节的理论分析之中,读者可以在不知不觉间掌握博弈论的应用方法。 序言 我想正在阅读本书的,可能大多数是刚开始接触或正 在学习经济学的人,或者希望了解经济学基本常识的人, 以及由于不懂经济学或微观经济学而感到困惑的人。 要想找到一本简单易懂的微观经济学入门书,确实很 难。不过现在您可以放心了,因为本书正是这样的书。严 格来说,本书是“入门的入门”,因此叫作入门书或许并 不恰当。不过我们不要介意这些细节,还是一起来品味无 差异曲线、最优解、剩余和纳什均衡等经济学的佳肴吧。 我在很多地方教过微观经济学课程,至今也仍然在教 。除了在大学的课堂上,我还给政府机关和政策智囊团等 做过培训。 基本上可以肯定,认为自己不擅长微观经济学的人不 在少数。我也十分理解其中的原因:很多人会在计算微分 时受阻,或是看不懂那些形状像由许多狭小海湾呈锯齿状 交错构成的下沉海岸一样复杂的图示。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本科时有一门类似微 观经济学的课程,其中出现了一个“垄断企业的利润函数 ”。当时我虽然并不怎么热衷于学习,不知为什么这门课 却下了决心一定要学好,所以总是按时去上课并拼命记笔 记。然而在教授对这个函数进行微分时,我却无论如何也 跟不上他的思路,仿佛整个教室里只剩下我自己孤零零的 一个人。现在回想起来,教授用的应该是复合函数的微分 。可我却在那一刻失去了动力,之后便再也没去上过这门 课。 后来,我因为命运的阴差阳错,竟然从事了教授微观 经济学的工作。其中的缘由可能要比当年那门课上的微分 更加令人费解。既然事已至此,我便希望我的学生们不要 像过去的自己一样。我可以确定地说,微观经济学十分简 单易懂,不需要任何基础知识,也非常容易掌握。 现代经济学当中,任何应用领域的知识都是建立在微 观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可以说,微观经济学的坚实与简单 使其可以成为基础,又因为它就是基础,所以不需要任何 基础知识就能学会。学不好微观经济学,进一步深入学习 经济学就有很大困难。许多人都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 中因复杂的计算和图示而受挫。我认为就此放弃十分可惜 ,而且也是社会的损失。 这本书正是为了减少这些损失而写的。 从整体上看,本书具有以下3个特点。 首先是没有公式和构造复杂的图示。虽然偶尔也有需 要计算的内容,但其难度都属于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取代 公式和复杂图示的,是大量简单的图示。虽然不作图也可 以写成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但我认为还是有图示更利于 读者理解。因为在把文字说明转化为图示的过程中,人们 常常可以“恍然大悟”,准确理解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 文字与图示的关系就像乐谱与音乐,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加 深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其次,就像这篇前言的风格一样,我会使用自己的语 言来进行说明。相信读者们看了正文,一定就能理解我的 意思。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让读者轻松地享受到阅读的乐 趣。 第三,本书对教材的标准内容做了精简和概括。我自 己也喜欢那种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可以轻松阅读的书。想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读者们也一定还有很多其他想做或不得 不做的事情,所以我希望本书能够帮您实现时间分配的最 优化。 微观经济学根据个体消费者和企业等微观的经济主体 来分析宏观市场及相关政策的效果。本书也是从微观的经 济主体开始,逐渐过渡到宏观的市场变动等内容。我在每 一章的第一页都对这一章在整本书中的作用做了介绍。下 面谈谈本书在结构上的3个特点。 第一点是关于博弈论的应用方法。博弈论研究的是人 类策略行为,对现代微观经济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大部分教科书都会在后半部分单独成章来介绍博弈论。不 过本书则根据相应章节的需要,将博弈论的相关内容灵活 穿插在了全书之中。在如今的经济学中,博弈论已经像空 气一样成为理所当然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本书的做法可能 更为恰当。 第二点是本书还涉及了医疗保险和税收等当今社会的 各种问题,希望可以借此帮助读者们从理论的层面来更好 地洞察现实。 第三点是我在最后一章讨论的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 说到底,经济学是研究金钱的学问。如果不在社会财富纵 向积累的同时,去研究如何做到横向的平等,经济学作为 经世济民的学问便会显得有失均衡。 那么前言就写到这里,接下来就请翻开本书,开始学 习和了解微观经济学吧。相信您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就能轻 松地读完全书,那时便已经完全掌握这门学问的基础知识 了。
内容推荐 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简单、不需要预备知识、谁都可以轻松掌握的学问。现为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的经济学家坂井丰贵当年学习经济学的时颇费了一番苦功,眼花缭乱的字母、公式,求解不完的微积分曾令他抓狂不已。酝酿多年,他根据自己学习、讲授经济学的切身体会,写出了一本小学生都能看懂的经济学入门书。坂井丰贵著的《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从头至尾没有任何公式,用简单的示意图就把正统经济学理论解释得明明白白;文字说明也力求简单易懂,全部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和事例进行讲解。此外,本书一开篇就把博弈论作为思维工具引入,结合医疗保险、税收制度、贫富差距等热点话题具体分析。读毕此书,读者即可掌握分析现实的理论架构,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