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啼笑因缘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恨水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张恨水著的《啼笑因缘》描写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杭州富家子弟樊家树赴北京读书,有三位女子均喜欢上了这位有为青年。她们分别是贫民女子、唱大鼓书的艺人沈凤喜,部长的千金何丽娜,以及一位走江湖卖艺的侠女关秀姑。除了以樊家树为中心的多角恋爱故事这一主线内容,小说还穿插了军阀刘国柱仗势霸占民女的情节,以及关寿峰父女锄强扶弱的武侠情节。作者强调了樊家树救贫济困的理想品质,并将反强权的精神、言情故事和武侠传奇熔于一炉。 作者简介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原籍安徽潜山。著名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多产,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他的小说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他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其作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 目录 第一回 豪语感风尘倾囊买醉 哀音动弦索满座悲秋 第二回 绮席晤青衫多情待舞 蓬门访碧玉解语怜花 第三回 颠倒神思书中藏倩影 缠绵情话林外步朝曦 第四回 邂逅在穷途分金续命 相思成断梦把卷凝眸 第五回 颊有残脂风流嫌著迹 手加约指心事证无言 第六回 无意过香巢伤心致疾 多情证佛果俯首谈经 第七回 值得忘忧心头天上曲 未免遗憾局外画中人 第八回 谢舞有深心请看绣履 行歌增别恨拨断离弦 第九回 星野送归车风前搔鬓 歌场寻俗客雾里看花 第十回 狼子攀龙贪财翻妙舌 兰闺藏凤炫富蓄机心 第十一回 竹战只攻心全局善败 钱魔能作祟彻夜无眠 第十二回 比翼羡莺俦还珠却惠 舍身探虎穴鸣鼓怀威 第十三回 沽酒迎宾甘为知己死 越墙窥影空替美人怜 第十四回 早课欲疏重来怀旧雨 晚游堪乐小聚比秋星 第十五回 柳岸感沧桑翩鸿掉影 桐荫听夜雨落木惊寒 第十六回 托迹权门姑为蜂蝶使 寻盟旧地喜是布衣交 第十七回 裂券飞蚨绝交还大笑 挥鞭当药忍痛且长歌 第十八回 惊疾成狂坠楼伤往事 因疑入幻避席谢新知 第十九回 慷慨弃寒家酒楼作别 模糊留血影山寺锄奸 第二十回 展转一封书红丝误系 奔波数行泪玉趾空劳 第二十一回 艳舞媚华筵名姝遁世 寒宵飞弹雨魔窟逃生 第二十二回 绝地有逢时形骸终隔 圆场念逝者啼笑皆非 一九三〇年作完《啼笑因缘》后的说话 序言 一九三〇年作者自序 那是民国十八年,旧京五月的天气。阳光虽然抹上一 层淡云,风吹到人身上,并不觉得怎样凉。中山公园的丁 香花、牡丹花、芍药花都开过去了;然而绿树荫中,零碎 摆下些千叶石榴的盆景,猩红点点,在绿油油的叶子上正 初生出来,分外觉得娇艳。水池子里的荷叶,不过碗口那 样大小,约有一二十片,在鱼鳞般的浪纹上飘荡着。水边 那些杨柳,拖着丈来长的绿穗子,和水里的影子对拂着。 那绿树里有几问红色的屋子,不就是水榭后的“四宜轩” 吗?在小山下隔岸望着,真个是一幅工笔图画啊! 这天,我换了一套灰色哔叽的便服,身上轻爽极了。 袋里揣了一本袖珍日记本,穿过“四宜轩”,渡过石桥, 直上小山来。在那一列土山之间,有一所茅草亭子,亭内 并有一副石桌椅,正好休息。我便靠了石桌,坐在石墩上 。这里是僻静之处,没什么人来往,由我慢慢的鉴赏着这 一幅工笔的图画。虽然,我的目的,不在那石榴花上,不 在荷钱上,也不在杨柳楼台一切景致上;我只要借这些外 物,鼓动我的情绪。我趁着兴致很好的时候,脑筋里构出 一种悲欢离合的幻影来。这些幻影,我不愿它立刻即逝, 一想出来之后,马上掏出日记本子,用铅笔草草的录出大 意了。这些幻影是什么?不瞒诸位说,就是诸位现在所读的 《啼笑因缘》了。 当我脑筋里造出这幻影之后,真个像银幕上的电影, 一幕一幕,不断的涌出。我也记得很高兴,铅笔瑟瑟有声 ,只管在日记本子上画着。偶然一抬头,倒几乎打断我的 文思。原来小山之上,有几个妙龄女郎,正伏在一块大石 上,也看了我喁喁私语。她们的意思,以为这个人发了什 么疯,一人躲在这里埋头大写。我心想:流水高山,这正 也是知己了,不知道她们可明白我是在为小说布局。我正 这样想着,立刻第二个感觉告诉我,文思如放焰火一般— —放过去了,回不转来的,不可间断。因此我立刻将那些 女郎置之不理,又大书特书起来。我一口气写完,女郎们 不见了,只对面柳树中,啪的一声,飞出一只喜鹊振破了 这小山边的沉寂。直到于今,这一点印象,还留在我脑筋 里。 这一部《啼笑因缘》,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我自己 也不知道我是否有什么用意,更不知道我这样写出,是否 有些道理。总之,不过捉住了我那日那地一个幻想写出来 罢了——这是我赤裸裸地能告诉读者的。在我未有这个幻 想之先,本来由钱芥尘先生,介绍我和《新闻报》的严独 鹤先生,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欢迎上海新闻记者东北 视察团的席上认识。而严先生知道我在北方,常涂鸦些小 说,叫我和《新闻报·快活林》也作一篇。我是以卖文糊 口的人,当然很高兴的答应。只是答应之后,并不曾预定 如何着笔。直到这天在那茅亭上布局,才有了这部《啼笑 因缘》的影子。 说到这里,我有两句赘词,可以附述一下:有人说小 说是“创造人生”,又有人说小说是“叙述人生”。偏于 前者,要写些超人的事情;偏于后者,只要是写着宇宙间 之一些人物罢了。然而我觉得这是纯文艺的小说,像我这个读书不多的人,万万不敢高攀的。我既是以卖文为业, 对于自己的职业,固然不能不努力;然而我也万万不能忘 了作小说是我的一种职业。 在职业上作文,我怎敢有一丝一毫自许的意思呢?当《 啼笑因缘》逐日在《快活林》发表的时候,文坛上诸子, 加以纠正的固多;而极力谬奖的,也实在不少。这样一来 ,使我加倍的惭愧了。 《啼笑因缘》将印单行本之日,我到了南京,独鹤先 生大喜,写了信和我要一篇序,这事是义不容辞的。然而 我作书的动机如此,要我写些什么呢?我正踌躇着,同寓的 钱芥尘先生、舒舍予先生就鼓动我作篇白话序,以为必能 写得切实些。老实说,白话序平生还不曾作过,我就勉从 二公之言,试上一试。因为作白话序,我也不去故弄什么 狡狯伎俩,就老老实实把作书的经过说出来。 这部小说在上海发表而后,使我多认识了许多好朋友 ,这真是我生平一件可喜的事。我七八年没有回南;回南 之时,正值这部小说出版,我更可喜了。所以这部书,虽 然卑之无甚高论,或者也许我说“敝帚自珍”,到了明年 石榴花开的时候,我一定拿着《啼笑因缘》全书,坐在中 山公园茅亭上,去举行二周年纪念。那个时候,杨柳、荷 钱、池塘、水榭,大概一切依然;但是当年的女郎,当年 的喜鹊,万万不可遇了。人生的幻想,可以构成一部假事 实的小说;然而人生的实境,倒真有些像幻影哩!写到这里 ,我自己也觉得有些“啼笑皆非”了。 导语 张恨水著的《啼笑因缘》是一本中国的现代章回小说。 我是樊家树,家住杭州,在北京求学时, 偶遇女孩沈凤喜,我喜欢她,她家境贫寒但清纯聪慧; 不久,我又认识了关秀姑,她喜欢我,却从不明说; 但后来,何丽娜出现了,她的父亲是百万富翁…… 书评(媒体评论) 恨水兄是国内唯一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老舍 我喜欢看张恨水的书,因为不高不低,张恨水的 理想可以代表一般人的理想。他喜欢一个女人清清爽 爽穿件蓝布罩衫,于罩衫下微微露出红绸旗袍,天真 老实之中带点诱惑性。 ——张爱玲 鲁迅要给母亲寄书看,寄的就是张恨水的小说。 ——陈丹青 精彩页 这是北京未改北平的前三年,约莫是四月的下旬,他住在一个很精致的上房里。那屋子是朱漆漆的,一带走廊,四根红柱落地;走廊外,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平空架上了一架紫藤花,那花像绒球一般,一串一串,在嫩黄的叶丛里下垂着。阶上沿走廊摆了许多盆夹竹桃,那花也开的是成团的拥在枝上。这位青年樊家树。靠住了一根红柱,眼看着架上的紫藤花,被风吹得摆动起来,把站在花上的蜜蜂,甩了开去,又飞转来,很是有趣。他手上拿了一本打开而又卷起来的书,却背了手放在身后。院子里静沉沉的,只有蜜蜂翅膀震动的声音,嗡嗡直响。太阳穿过紫藤花架,满地起了花纹,风吹来,满地花纹移动,却有一种清香,沾人衣袂。家树觉得很适意,老是站了不动。 这时过来一个听差对他道:“表少爷!今天是礼拜,怎样您一个人在家里?”家树道:“北京的名胜,我都玩遍了。你家大爷大奶奶昨天下午就要我到西山去,我是前天去过的,不愿去,所以留下来了。刘福,你能不能带我到什么地方去玩?”刘福笑道:“我们大爷要去西山,是有规矩的,礼拜六下午去,礼拜一早上回来, 这一次你不去,下次他还是邀你。外国人是这样办的,不懂我们大爷也怎么学上了!其实,到了礼拜六、礼拜日戏园子里名角儿露了,电影院也换片子,正是好玩。”家树道:“我们在上海租界上住惯了那洋房子,觉得没有中国房子雅致。这样好的院子,你瞧,红窗户配着白纱窗,对着这满架的花,像图画一样,在家里看看书也不坏。”刘福道:“我知道表少爷是爱玩风景的。天桥有个水心亭,倒可以去去。”家树道:“天桥不是下层社会里人去的地方吗?”刘福道:“不,那里四围是水,中间有花有亭子,还有很漂亮的女孩子在那里清唱。”家树道:“我怎样从没听到说有这样一个地方?”刘福笑道:“我决不能冤你。那里也有花棚,也有树木,我就爱去。”家树听他说得这样好,便道:“在家里也很无聊,你给我雇一辆车,我马上就去。现在去,还来得及吗?”刘福道:“来得及。那里有茶馆,有饭馆,渴了饿了,都有地方休息。”说时他走出大门,给樊家树雇了一辆人力车,就让他一人上天桥去。 樊家树平常出去游览,都是这里的主人翁表兄陶伯和相伴,到底有些拘束。今天自己能自由自在的去游玩一番,比较的痛快,也就不嫌寂寞,坐着车子直向天桥而去。到了那里,车子停住,四围乱哄哄地,全是些梆子胡琴及锣鼓之声。在自己面前,一路就是三四家木板支的高楼,楼面前挂了许多红纸牌,上面用金字或黑字标着:什么“狗肉缸”,“娃娃生”;又是什么“水仙花、小牡丹合演《锯沙锅》”。给了车钱,走过去一看,门楼边牵牵连连,摆了许多摊子。就以自己面前而论,一个大平头独轮车,车板上堆厂许多黑块,都有饭碗来大小,成千成百的苍蝇,只在那里乱飞。黑块中放了两把雪白的刀,车边站着一个人,拿了黑块,提刀在一块木板上一顿乱切,切了许多紫色的薄片,将一小张污烂旧报纸托着给人。大概是卖酱牛肉或熟驴肉的了。 又一个摊子,是平地放了一口大铁锅,锅里有许多漆黑绵长一条条的东西,活像是剥了鳞的死蛇,盘满在锅里,一股又腥又臭的气味,在锅里直腾出来。原来那是北方人喜欢吃的煮羊肠子。家树皱了一皱眉头,转过身去一看,却是几条土巷,巷子两边,全是芦棚,前面两条巷,远远望见,芦棚里挂厂许多红红绿绿的衣服,大概那是最出名的估衣街了。这边一个小巷,来来往往的人极多。巷口上,就是在灰地上摆了一堆的旧鞋子。也有几处是零货摊,满地是煤油灯,洋瓷盆,铜铁器。由此过去,南边是芦棚店,北方一条大宽沟,沟里一片黑泥浆,流着蓝色的水,臭气熏人。家树一想:水心亭既然有花木之胜,当然不在这里。又回转身来,走上大街,去问一个警察。警察告诉他,由此往南,路西便是水心亭。 原来北京城是个四四方方的地方,街巷都是由北而南,由东而西。人家的住房,也是四方的四合院。所以到此的人,无论老少,都知道四方,谈起来不论上下左右,只论东西南北。家树听了他的话,向前直走,将许多芦棚地摊走完,便是一片旷野之地。马路的西边有一道水沟,虽然不清,倒也不臭。在水沟那边,稀稀的有几棵丈来长的柳树。再由沟这边到沟那边,不能过去,南北两头,有两架平板木桥,桥头上有个小芦棚子,那里摆了一张小桌,两个警察守住。过去的人,都在桥这边掏四个铜子,买一张小红纸进去。这样子,就是买票了。家树到了此地,不能不去看看,也就掏了四个子买票过桥。 到了桥那边,平地上挖了一些水坑,里面种了水芋之属,并没有花园。过了水坑,有五六处大芦棚,里面倒有不少的茶座。一个棚子里都有一台杂耍。穿过这些芦棚,又过一道水沟,这里倒有一所浅塘,里面新出了些荷叶。荷塘那边有一片木屋,屋外斜生着四五棵绿树,树下一个倭瓜架子,牵着一些瓜豆蔓子。那木屋是用蓝漆漆的,垂着两副湘帘,顺了风,远远的就听到一阵管弦丝竹之声。心想,这地方多少还有点意思,且过去看看。 ……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