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鲜卑列国》为“游牧文明与中华史”系列之一,由刘学铫著。 和在马背上四处征战的其他游牧民族不同,鲜卑人在下马后融入中土,身处于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创属于自己的王朝,前前后后共建立十三个政权,统治疆域涵盖今天中国的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东部,乃至淮河流域,其中还包括统一北方,结束诸胡列国时代混乱局面的北魏。这些遍布于中国各地的鲜卑人,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下,加速民族融合的脚步,经营西域,传播佛教思想,在敦煌、云冈石窟凿出许多大佛;北周时创建的府兵制,打下隋唐盛世的基础;鲜卑人郦道元写出《水经注》、贾思勰写出农学专书《齐民要术》、阳衔之如实记载《洛阳伽蓝记》,连同脍炙人口的《木兰诗》,留给中国许多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刘学铫,山东诸城人。中国台湾文化大学教授。著有《五胡史论》、《匈奴史论》、《鲜卑史论》、《五胡与华》、《北亚游牧民族双轨政制》、《土尔扈特源流考证与校补》、《中国文化史讲稿》等。 目录 第一章 鲜卑的源起 “东胡”与“匈奴” 冒顿鸣镝弑父 东胡与匈奴之争 “鲜卑”的起源 鲜卑山和鲜卑民族 “鲜卑”的含意 第二章 从大兴安岭来的鲜卑人 鲜卑迁徙路线 鲜卑民族早期习俗 鲜卑语言 鲜卑文字 第三章 鲜卑的列国时代(上) 檀石槐 鲜卑“慕容”之由来 鲜卑慕容部的崛起 前燕建立 慕容(人隽)建元称帝 前燕之祸 慕容垂建后燕 后燕之乱 冯跋篡建北燕 西燕建国 两燕之争 慕容德之南燕 第四章 鲜卑的列国时代(下) 吐谷浑 乞伏部西秦 秃发部南凉 代政权 第五章 北魏王朝的建立 道武帝拓跋珪 从代到魏的建立 北魏国家建立 讨高车与争河 道武帝晚年的昏乱 太武帝的霸业 南北对峙 第六章 统一北方的北魏 北魏的兵制 北魏疆域 立子杀母 崔浩撰史族诛事件 冯太后临朝 冯太后改政 第七章 孝文帝太和改制 迁都洛阳 孝文帝汉化政策 评“太和政制” 第八章 北魏的黄昏 朝廷内乱 胡太后临朝 六镇之乱 尔朱荣叛乱 高欢与字文泰崛起 东魏 西魏 第九章 北齐与北周 北齐 北周 东、西魏之战 齐周和战 第十章 鲜卑的遗产 石窟文化 学术成就
序言 从秦统一华夏(前221)到清逊帝宣布退位 (1911),其间共两千一百三十二年。在这两千多 年里,朝代、政权更迭频繁,粗略估算一下,总共 有六七十个朝代或政权。 请看: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 、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汉(前赵)、成(成汉 )、后赵(魏)、前燕、前秦、成汉、后燕、北燕 、南燕、前凉、南凉、西凉、北凉、后凉、西秦、 夏]、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 、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 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吴越、南 汉、吴、闽、后蜀、南唐、荆南、楚、北汉)、北 宋、南宋、辽、金、西夏、元、明、南明、清:而 吐蕃王朝、高昌麴氏王朝、回纥汗国等都还没有计 算在内。 上面所提到的这六七十个王朝或政权,国祚超 过两百年的只有五个,分别是西汉(前206-25,共 231年)、唐(618-907,共290年)、辽(907- 1125,共219年)、明(1368-1644,共277年)及 清(1616-1911,共296年)。 在这五个朝代里,如果从民族的成分来看,唐 朝的建国者李氏家族是胡是汉向来是史学界争论的 焦点。李渊的先人曾在鲜卑族宇文氏的北周时被赐 姓“大野”氏,而高车族(也就是铁勒、敕勒)中 也有大野氏,可见李氏一族有着浓厚的少数民族血 统。明朝的创建者乃是古往今来许多民族混融后的 汉人。至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以及建立清朝的女真 族(后来称为满族),则是不折不扣的少数民族。 如此看来,中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构建而成的。 以往撰写、诠释历史之人,往往对少数民族的 史事一笔带过,而且经常以汉人的观点来叙述。所 以,打开二十四史或其他私家撰著的历史文献,对 少数民族的描述总是以对立面的文字出现,真是何 其不公平。 本书希望能开史家之先河,以客观公正为执笔 标准,力求展现这些建立草原帝国的民族之历史。
导语 铁与血的征战,游牧与农耕的碰撞,来自草原的力量引发世界的巨变。 大兴安岭南下的“麒麟传人”,在中原各处留下自己的足迹。统治中国400年,更建立了中第一个非汉人统治的正统王朝。 刘学铫著的《鲜卑列国》图文并茂 通俗解读,开史家之先河,以客观公正为执笔标准,力求展现鲜卑这个建立草原帝国的民族之历史,让你一本书读完中华游牧文明兴衰史。 精彩页 前燕之祸 幽帝嗣位时仅十一岁,这时前燕内部已呈现对立形势,初期由叔父慕容恪(321—367)秉持朝政,慕容恪死后,由慕容评秉政。慕容评才质平庸,又忌恨侄子吴王慕容垂的才华, 《晋书·慕容暐载记》称:“内则暐母乱政,(慕容)评等贪冒,政以贿成,官非才举,群下切齿焉。”慕容垂从枋头凯旋,更是受到朝野的拥护,引起慕容评的忌恨。当时慕容垂上奏:“所募将士忘身立效,将军孙盖等推锋陷阵,应蒙殊赏。”慕容评于是压下这份奏折,慕容垂大为光火,二人在朝廷发生争执,怨隙愈来愈深。太后足可浑氏素来与慕容垂不合,竟然和慕容评密谋杀掉慕容垂。慕容垂知道自己身处险境,决定避开。慕容评派兵追杀,慕容垂在不得己的情况下投奔前秦苻坚。前燕骨肉相残,己埋下覆亡的种子。 前燕自龙城迁都邺后,后宫佳丽竟多达四千多人,每天需要的开销就有万金之多。为维持巨大的支出,只好年年向人民增加税收,国库空虚,军备松弛,整个前燕彻底腐化,朝臣皆以崇尚奢靡为风。 前燕幽帝建熙十一年(370),前秦苻坚派辅国将军王猛、镇南将军杨安等人率步骑六万攻打前燕。两军对垒,前燕大败,五万多人被俘。苻坚又亲率十万大军前来与王猛会师,大军攻入邺都,幽帝率诸臣逃奔龙城,中途被苻坚所擒,苻坚“哀而释之,令还宫,帅(同率)文武出降”,前燕诸州牧守及六夷渠帅都降于前秦。前秦得前燕一百五十七郡、二百四十六万户共九百九十万人,前燕宫中女子、珍宝也被分赐给有功将士。 前燕自慕容廆称大单于,到慕容暐被苻坚所擒,共传四主,计八十五年。 灭前燕后,苻坚把鲜卑四万多户强制迁到关中,置于前秦都城长安及近畿各地。这些鲜卑俘虏处于社会最底层,生活非常悲惨,如慕容廆之弟慕容运的孙子慕容永,在前燕时是王公贵族,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可是迁到长安后,据《魏书》所载,“徙于长安,家贫,夫妻常卖靴于市”。鲜卑贵族尚且如此,一般平民的生活应该更为悲惨。因此,这些鲜卑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才能恢复故国,只是苻坚治国有方,前秦也始终维持着强大的武力,使这些鲜卑人不敢妄动,但己在前秦核心地区埋下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 慕容垂建后燕 前秦灭前燕后,声威大盛,黄河以北尽入前秦版图,苻坚更是立下统一中国的宏愿,欲讨伐东晋。慕容垂投奔前秦实为出于无奈,《晋书》说他“外假秦声,内规兴复”。虽归附于前秦,却处处保存实力,避免参与前秦的对外战争。不仅如此,慕容垂更设法增加自己的实力。 苻坚手下的重臣王猛深谋远虑,多次告诉苻坚,前秦必须先彻底消灭境内的匈奴、鲜卑、羌、羯等各民族力量,才能对外征战;而东晋君臣和睦,国无内忧,切不可轻易讨伐。前秦苻坚建元九年(373),王猛去世,临终前他再三提醒苻坚,千万不可南下攻讨东晋。苻坚痛哭着对太子说:“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何夺吾景略(王猛字景略)之速也。” 王猛过世后,苻坚确实没有大规模讨伐东晋,并且一心建设前秦,广修学宫,推办教育;劝课农桑,提升经济。 但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坚眼见前秦国泰民安,于是不顾亲信大臣劝阻,下令动员全国军队,带领号称可“投鞭断流”的八十多万步骑进攻东晋,想一举击灭东晋,统一中国。但事与愿违,前秦大军在淝水一战中惨败,鲜卑、羌等各民族部队为保存实力也纷纷率部撤走,淝水之战就此成为历史上以寡击众的经典战役。 苻坚战败后,慕容垂见前秦败象已露,就对重视孝道的苻坚说,要回前燕旧都邺城扫墓,以脱离苻坚的掌控,并趁机在四处都有鲜卑部落的北方发展势力。果然,慕容垂一回到北方,不论是鲜卑贵胄还是一般民众都来投附。恰巧这时,洛阳附近新安(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一带的高车人翟斌率兵反前秦。前秦邺城太守苻丕是苻坚的长子,他见慕容垂势力高涨,担心让他长留邺城不妥,于是拨两千步兵给慕容垂,要慕容垂去新安镇压翟斌之乱,另外再派前秦宗室苻飞龙率一千名氐族骑兵作为慕容垂的副手,其实是要监视他。 苻丕盘算,如果慕容垂真能击灭翟斌,算是为前秦除去一个祸患;如果不能压制翟斌,或反而被翟斌击灭,等于为前秦除去一个隐忧,何况又派了苻飞龙随军监视,此乃一石二鸟之计。然而却百密一疏,慕容垂智勇双全,胆识过人,苻丕的雕虫小技岂能瞒得过他?就在向新安行军途中,慕容垂袭杀苻飞龙及其所率的一千骑兵,正式宣布与前秦决裂。 建元二十年(384),慕容垂率众渡过黄河,联合翟斌之兵进攻洛阳。洛阳前秦守将苻晖据城固守,慕容垂盱衡山川形势,认为“洛阳四面受敌,北阻大河,至于控驭燕、赵,非形胜之便,不如北取邺都,据之以制天下”。于是,他引兵东下,奔向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慕容垂之所以要到荥阳,是因为荥阳太守余尉曾为前燕扶余王。慕容垂率大军东下时,余尉早已大开城门欢迎慕容垂,而在昌黎的鲜卑卫驹也率众前来投归。慕容垂于是在荥阳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承制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