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实业救国:吾商民必须尽其应尽之责任 棉主义救时之宏大主张 对于浦东实业失败之理由及补救 商业之荣系于交通之便否 改良进口税则之诘问及期望 永久抵制劣货之方法 实业之振兴难于登天 中国实业缘何失败 劝工银行之设立有未可一日缓者 花贵纱贱需政府改良内政 中国实业进行滞缓之四端 振兴实业之程序 今日农工商业致病之症结 为中日商约事敬告全国商人 救济棉业计划案 造新农业保全以农立国之令 我国棉纺织业前途之忠言 我国棉纺织业正值发展之极好机会 我国纺织业之两大责任 第二章 视才若渴:国无人才,国将不国 在留美同学会欢送清华学生出洋演说词 望人人植以一抵万、合万为一之大愿力 今日青年之任务 派遣女学生出洋游学意见 振兴职业教育力谋实业发展 新业失败当归咎于教育之不修 愿学生养成有用之全才 中国之商业教育 才而不用非爱惜人才之道也 教育助农业改良之对策 致江苏省教育会劝办高等化验分析所 选择职业之三大要点 国货不能竞争之原因——讳疾忌医 学生国货年的真实意义 科学的管理法 我所希望于职业青年的几点 第三章 家国忧思:既得财,即用之于社会 国民不当纯抱悲观 改良社会习尚已至紧要 愿国民本强毅不屈之精神 改良农业救济民困 生利的政府 解决民生困状之研究 解决五卅案之我见 劳资问题关系全国人民之幸福 天灾有严重注意之必要者 企业家要为国家民族的利益着想 从被动的战略到自动的战略 加强我们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四章 衣被天下:将身自致青云远,有德能忘浊世贤 先生一生事业盖无不恃自身力量而成 黄炎培 与穆藕初先生的一面之缘 陆诒 悼念穆藕初先生 乔启明 追悼穆藕初先生 孙恩麐 穆藕初先生与昆曲 俞振飞 不苟且、不推诿、不背信 潘文安 穆藕初先生对抗日工作的一大贡献 杨显东
精彩页 中外人口及纺纱锭数之比例 1917年全世界纺纱锭数共有151200000枚,而我国锭数连英日商纱厂包括在内,1919年3月底止共计1575036枚,仅占全世界纺纱锭数百分之一。而我国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此缘由,我国进口货以棉纱布为大宗。非但外来之棉纱布岁吸我巨额金钱,且更有向我市场采办我国棉花,加工制造,仍旧运入我国市场以网罗厚利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又我棉业界最羞耻事,亦即我举国人民最痛心之一事也。见兔而顾犬,羡鱼而结网,未为晚也。故添设纱厂,亦为今日至要之务。扼要言之,吾人今日最大之任务有二:一方面尽力推广植棉区域,并从事改良棉质,力求原料之充裕,及适合纺织界应时之需要;另一方面悉力筹备建设纱厂,大兴纺织工业,俾蚩蚩群众,不必仰赖外人以保体温,克自供求,国家独立之精神乃大显。知行合一,国民救时之天职庶无亏。纺织业在一切工商业中占最重要之地位,愿我国资本家、技术家勠力同心,发挥光大我东方大陆之纺织事业,庶几乎民生国计有宽裕之日也。 原料与纺织前途之关系 工业之命脉在原料,原料之足否,工业之隆替系之。苟国内原料充足,无须仰给外人,则成本轻,脱售易,营业因之而畅旺。反是未有不失败者。棉花为纺织业主要原料,如前所述我国产棉额及全国人口需用量,两相比较,产额仅得三分之一,不敷竟达三分之二。棉荒若此,瞻顾前途,能勿震悚?今幸受欧战之影响,棉业获利较丰,新厂勃兴,宛若雨余之春笋。至九年六月底,我国纺锭新添927080枚,日人在我境内新设者45万枚,共计新添1377080枚。仅就国内务纱厂消费计,需棉额比之往时须增一倍,苟产额不力求增值,而纺纱锭数,激增不已,此危道也。即使所产棉花完全停止出口,产销相抵,已觉不敷甚巨,则花价当昂腾,而纱价成本遂加重。于斯时也,我国棉业界其能效法日人,厚集资本,开拓航路,向印美各国直接采办原料耶?且文化日进,舍粗取精,人类通性,则精制品之销场当然与日俱增。苟我国不从事棉质之改良,将长此仰望美国、埃及长丝绒之供给耶?由此言之,推广产区,改良棉质,刻不容缓已。姑就管见所及,约述实行推广及改良棉产之两大主义凡五则,以迄关于棉花贸易者凡五则,愿与我棉业中人力图之。 (一)凡实行一种计划,须有系统,有系统而后主义可贯彻,进步可立致。是当设立植棉总场,以专门人才主持之,实行推广与改良之两大主义,并就宜棉区域,酌设分场,星罗棋布,以宏提倡。宜棉而向未植棉处固当悉力指导之,向来产棉而墨守旧习处更当协助改良之。各分场选用农科毕业生,受辖于总场,以收臂指相联,进行一致之实效。 (二)国内闲地,触目皆是即以我苏之江北论,荒芜满目,比年受水旱偏灾,农民不事耕作,故贫困殊甚。苟设法开浚水道,既免泛滥之祸,复收灌溉之利,且地面植物繁茂后,空气因而滋润,旱魃无从肆虐。滨海涨滩之未经垦种者,大可仿照张南通之植棉开垦法,着手种作,俾地无废利,人无废时,一举而两善备矣。 (三)国民能阅书报者,虽占至少数,然欲鼓动全国人民植棉兴味,应撰述或移译植棉事业之论著。唤起大众注意。此项植棉救时主义,首由城镇间树其风声,渐次传达于乡曲,则感动越大,而普及自易。 (四)我国向不注重专门,故专门人才遂不多觏,殊不知学业之径途至繁赜,各种有各种之专门。植棉虽包括于农业之中,设以东西洋农学毕业生之向无植棉经验者,使之管理棉场,恐难收圆满之效果。是宜一面调查农学生中之有植棉经验者,择优使用;一面应选拔能耐劳苦之农学毕业生,置之总场,训育之,以便任用。并宜于各分场中,就近训练农家子弟,谋植棉知识之普及。 (五)旧时农校大都徒读死书而少实验。凡农校以农场为主体,而学校不过搜集农场之成绩与种种失败之点及其补救方法,作学术上最新之研究。故无农场,即无新颖之讲材,而农校遂虚设。今欲增植棉产,应联络各农校,扩充农场面积,划出一部分作植棉之用,俾有志振兴棉产之学生,得随时实地练习,养成需要之人才。 (六)凡百事业之最大缺点,在乎无调查。无调查,则此盈彼绌,不相调剂。商业中人大都昧乎供求之比例,暗中摸索,类无把握,事业之盈亏,付之天命,良可慨也。棉业中类此者,为数亦不少。虽然,棉业而不求振兴则已,苟欲振兴之,各地方产额,自应详细调查,刊布报告,并研究其出路,及各地种植、贸易、关税、交通等种种情形,俾制造家得按图索骥,而入于商竞轨道中。 (七)推广改良棉产,绝非口舌所能为力。农夫固陋,中外皆然,宜利导之。其利导方法,不外乎随增植新棉各产地,遍设轧花厂,抬价收买改良新棉,则于提倡植棉,更进一步。设此收买机关,群情自然奋兴,不至观望不前矣。但棉价低昂,随世界大市而活变,设厂收花,系商业性质,此种计划,不宜隶属于植棉场内,以免经济之牵动及精神之分散。故此项轧花厂当另行设置,由各地热心棉业家组织之。若就近纱厂,从事于收买改良新棉,则 导语 刘未鸣、詹红旗主编的《穆藕初(衣被天下)/百年中国记忆》讲述了穆藕初白手起家创办了德大、豫丰、厚生三大纱厂,五年跻身民国“四大棉纱大王”。 他首度将“科学管理”引进中国企业,被誉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之父”。 实业发达,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是他梦想中的未来中国。 作为实业家,穆藕初功成名就。同时,他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振兴方面,同样也贡献很大。 内容推荐 刘未鸣、詹红旗主编的《穆藕初(衣被天下)/百年中国记忆》为“百年中国记忆·实业巨子”丛书之一种。穆藕初(1876~1943),上海浦东人。上海工商界名流,昆剧传习所的创办者之一,民国时期著名的棉花专家。34岁时,他自费赴美国专习农学,五年后返国,发起创办德大纱厂,一路披荆斩棘,从此走上实业救国的人生旅程。后来他又创办厚生纱厂、豫丰纱厂,实力倍增,被誉为“棉纱大王”。本书收录的文章均来自与穆藕初本人的文稿和亲人朋友的回忆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为棉纱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